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马致远代表作元曲)

马致远除了《天净沙·秋思》外,还有哪些千古名作?你喜欢哪一首?

优质回答

提起马致远,我相信大多数人会第一时间想到他的那首千古佳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的确,元曲中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便是这一首了。这首散曲通过多种景物并列,为读者营造出了一幅萧瑟断肠的秋季夕阳图。读完这首曲子,一位天涯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行走在羊肠小道上的情景,十分形象生动地出现在了人的脑海中,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时,突然倦于漂泊、透出了深深地哀愁,感动了后世无数人。

《天净沙·秋思》全曲只有五句二十八字,却以简练之极的语言,营造了韵味深远的意境,结构精巧,被后人誉为是“秋思之祖”。

其实马致远除了这首知名度极高的作品外,还有一些散曲作品,也非常有韵味,比如下面这一首《落梅风》。马致远写了二十多首“落梅风”的小令,内容大多是言情之作,情韵俱佳,而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这一首《落梅风·人初静》。

落梅风·人初静

元·马致远

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起首三句,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月明人静,女主人公看着窗外的梅影,不仅没有让她感觉到愉快,反而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某一根心弦。宋代杜耒在《寒夜》中写道:“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梅花勾起了主人公的某些情绪,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末二句“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可以说是绝妙的构思,既承接了前面窗前梅花斜映的景物,也表现了女主人公漫漫长夜的孤寂,梅影让她感受了一种嘲弄。但其实,梅花又有什么感情,只不过是作者自己内心的感受,强行将梅影与嘲笑联系在一起罢了,这是女主人公的悲愤之情。而末一句更妙,写到了月沉时,梅花随着夜色隐没,梅影自顾不暇,一样孤零凄惨,便没有办法再笑人了。

这是何等痴心人语!将女子独守空房的孤寂,表现地淋漓尽致。

这首简单的小令,构思精巧,虽然人、花、月均出现了两次,但却毫无累赘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妙不可言,马致远以前三句写景作为铺垫,末二句以梅影为载体,表现了女主人公孤寂、冷清的心态,曲折生动,语淡而情深,的确是散曲中的上上佳作。

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元曲四大家”是谁?他们有哪些传世经典?

优质回答

元曲四大家为: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巜救风尘》,《望江亭》等。郑祖光代表作《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等。白朴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秋江月凤凰船》等。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以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最为著名,经典迭出。

其中元曲中最有名气的作家当属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人,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1、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籍贯不详,约生于公元1229年,卒于公元1241年,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

代表作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2、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隩州(今山西河曲)人,生于公元1226年,卒不详,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代表作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等。

3、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代表咋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4、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大都(今北京)人,生于公元1250年,卒于公元1321年,元代著名的杂剧家。

代表作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等。

元代有哪些重要的杂剧作家及作品?

优质回答

唐诗宋词元曲,毫无疑问,元代是我国古代戏曲事业最繁荣发达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杂剧,总体来看,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

元前期杂剧作家最著名的是关汉卿、王实甫。他们又分别代表本色和文采两个流派。与关汉卿同属本色派的元前期杂剧作家有:高文秀,写有众多的水浒戏和历史戏,如《双献功》;康进之,他的《李逵负荆》是现传元人水浒戏里最优秀的作品;纪君祥,以《赵氏孤儿》闻名于世;杨显之,代表作是《潇湘雨》;石君宝,擅长写家庭问题剧,代表作是(秋胡戏妻》。与王实甫同属文采派的元前期杂剧作家有:白朴,他的作品极富文采,却无雕琢的痕迹,显得自然清丽,代表作有《墙头马上》、《梧桐雨》;马致远,他的《汉宫秋》是元前期杂剧中优秀作品之一;尚仲贤,代表作是《柳毅传书》;李好古,代表作是《张生煮海》

元代中叶以后,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北方快,杂剧演出的中心逐渐由大都(今北京)转移到临安(今浙江杭州)。这个时期不仅作家、作品的数量不能跟前期相比,且作品的思想、艺术都较前期逊色。主要杂剧作家有:郑光祖,写有大量的历史剧,代表是爱情剧《倩女离魂》;宫天挺,代表作是《范张鸡黍》;秦简夫,代表作是《东堂老》;乔吉,代表作是《两世姻缘》;萧德祥,代表作是《杀狗劝夫》等。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白朴的《天净沙·秋》,请赏析一下?

优质回答

天涯旅人断肠曲

一一谈马致远《天净沙》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天净沙》向来被认为是散曲小令中的杰作。

这一支曲子很简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前三句每句只有六字,却都写了三样不同的事物,在语言结构上是很特殊的。这种特殊性正说明了文学的语言不同于科学的语言,而诗的语言和散文的语言又有区别,散文无论是叙述或描写,都要由作者将所要表现的内容,用明确的语言,按照逻辑的次序,为读者联系起来,而诗则往往由作者将要表现的事物艺术地安排在一起,让读者自己驰骋更多的想象。

象这支曲子的前三句,虽然每句将三样事物合成一组,三组共写了九样事物,它们之间好象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通过后两句,即通过一个旅人的眼睛,通过他的思想感情,就将这些事物全部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这支曲子是写一个远行的人在旅途上的感受。作者要写出一个旅人的思想感情,却先着力写出他的环境。他并不是在他乡作客,寄居旅舍。而是正在旅途上奔走着。地点是野外,季节是深秋,时间是黄昏。他所接触到的正是秋郊黄昏时的景物。 这九样事物搁在一起,就组成一幅鲜明的画面,恰好表现出秋郊黄昏时的景色。就写景来说,是非常真实而优美的。但是好的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他所描写的景物并不是孤立的、多余的,而是能够造成一种气氛,

更好地表达出人物或作者的内心活动,成为作品中必不可缺少的描写,是整个作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古典文学的作家和批评家对于作品中写景的传统看法来说,,他门所要求达到的艺术表现手法的最高标准,也正是"情景交融"。

象这支曲子的第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就写出一片萧飒的秋景,造成了一种黯淡凄凉的气氛,衬出了这个旅人内心的悲哀。由枯藤老树感到秋深岁暮,感到秋深岁暮还不能回家,说不定还有"迟暮之感"。由昏鸦的归林,更感到自己的飘泊无依,有家归不得,引起更多的感慨。

小桥流水,风景幽静,而人家安居其间,是显得非常安逸,悠闲,比起自己的奔波不定来,更引起羁旅之苦。而别人的一家团聚,也更引起自己的思家。自己不是也有一家老小吗?故居或故乡不也是有这样的小桥流水吗?然而对于这个旅人来说,这却是旅途,是天涯。

"古道西风瘦马",既不是"冠盖满京华"的长安道上,也不是"轻裘肥马"的得意气象,而只是在西风中冷落的古道上,独自骑着一匹瘦马旅行。这不但写出景色的萧条,感情的凄楚,也同时暗示了这个旅人的生活状况和他为什么在这黄昏的秋郊还在奔走着的原因。由古道更想到古往今来的许多的旅人们的生活和感情,由自己推想到古人,由个人推想到许多同样情况的人,感情就更深刻,更扩大,感慨也更多了。

"夕阳西下"写时间愈来愈晚了。结句"断肠人在天涯",点明旅人的感情,他的悲愁和所以悲秋的缘故。这一句使得全篇都生动起来。

马致远就是用这样一支极其简短的曲子,来表达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形象地写出了一个旅人的环境和他的内心活动。它给予读者的感染力,自然也就很强烈了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白朴的《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赏析,两首诗同样都是写秋景的诗。而且都很有意境,让人读后都能身临其境求感受到秋的美和凄凉之感。也能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

马致远的秋思是凄凉悲怆的秋,是一悲到底的秋。表达了作者徒旅的悲苦之感。

而白朴的秋,前三句同样写出了秋的凄凉,而后两句却又笔锋急转写出了秋的生机,表达了作者悲喜交加的心境。这是一种很独特的表达。

这两首诗都很美意境也很深远,都是很不错的诗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