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只填一个))

东吴四大都督,谁最厉害,谁最差?

优质回答

东吴的大都督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位,陆逊之后不再设大都督。我个人认为:周瑜排第一,陆逊、鲁肃并列第二,吕蒙排第三。本文只说最厉害的周瑜,和排名最末的吕蒙。

都督: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主要是指军中执法和办理事务的武官,职位高低参差不齐,地位低至偏裨将校﹐高至一军主帅。在军队当中掌握实权并且是一军主帅的,为了便于前线指挥朝廷将颁发黄钺代表皇权,管理皇亲国戚,封疆大吏为军事的最高统帅被称为大都督。

周瑜(175-210)字公瑾

图·影视剧当中演员洪宇宙扮演的周瑜

独具慧眼识英雄

周瑜东吴的第一任大都督,同江东小霸王孙策是结义兄弟。可以说东吴的建立,周瑜功不可没。世人皆知周瑜文武双全,却不知周瑜独具慧眼素有识人之名。孙策之父孙坚被称为江东猛虎,孙策在与刘表交战当中去世以后为孙策留下大批虎将如程普、黄盖、韩当、朱治、吕范、蒋钦等人孙策所招募收服之人主要以武将为主比如周泰、太史慈等人。孙策所缺之人为内政和智谋人才,周瑜为孙策推荐了东吴的内政顶梁二张――张昭、张纮。

《三国演义》第15回:瑜谓策曰:“吾兄欲济大事,亦知江东二张乎?”策曰:“何为二张?”瑜曰:“一人乃彭城张昭,字子布;一人乃广陵张纮,字子纲。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吾兄何不聘之?”

孙策去世以后,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弟弟孙权。此时的周瑜在东吴名声和地位都达到了最高位置,倘若他要继位恐怕东吴无人不服。周瑜恪守本分,不仅尽力辅佐孙权还向孙权推荐了东吴的战略大师也是第二任都督的鲁肃。由周瑜亲自去请的鲁肃回来拜见孙权。

《三国演义》第29回:权曰:“先兄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瑜曰:“子布贤达之士,足当大任。余不才恐怖依托之重,愿荐一人以辅将军。”权问何人。瑜曰:“姓鲁名肃之字子敬,临淮东川人也……”

这一次推荐对于东吴来说是至关重要甚至是关乎生死的一次推荐,如果没有这一次推荐慢一步东吴的都督将会少至少两人。因为只要孙权慢一步,南阳的刘子阳也就是刘烨,就会把鲁肃推荐给曹操,鲁肃若去了曹操一方,吕蒙之才就不会被发觉。这样一来,对于东吴而言人才就会断层,缺乏衔接,损害可见一斑。

图·经典游戏三国志11当中的周瑜头像

文武双全与孙策共铸东吴版图

很多人认为孙坚去世以后,孙策以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得兵马3000,并率领孙坚的老部下,就平定了江东。我只能说看的很不周全,如果没有周瑜,切莫说3000兵马,就是给孙策30000兵马也不见得可以平定江东,孙策虽猛但缺谋略。当时江东有几大势力曲阿太守刘繇、吴郡德王严白虎、会稽太守王朗,但是大家却刚好忽略了一个最厉害的角色丹阳太守周尚。周尚本人本不厉害,但是手下的丹阳兵大名在三国却是响当当的,可与虎豹骑、西凉铁骑、无当飞军、陷阵营比肩。而这个周尚恰好就是周瑜的叔叔,相当于周瑜一来就送了孙策一个丹阳郡,还送了一只特种部队。在此后对战刘瑶、严白虎、王朗过程中丹阳兵英勇善战与孙策性格相符激发出最大的作战潜力。而在这几场作战当中周瑜都充当的是军事和策应的位置,为平定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可以说孙策和周瑜的配合成就了东吴划长江而治,使得东吴占据了东汉末年最为富庶的地区有了稳定的大本营。

图·经典游戏三国志13的周瑜头像

孙刘合兵赤壁大都督火烧80万曹军

赤壁之战的孙刘联军总指挥应该是孙权,副总指挥刘备,但实际前线总指挥是东吴大都督周瑜。大家都觉得诸葛亮借来的东风特别重要,这不可否认。但是火船到达曹军营寨也是火攻的重要一环。这里就衍生出了一个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为了取得胜利,周瑜和黄盖为曹操演绎了一出精彩的苦肉计。黄盖得以顺利的将火船推进到曹操的水军大寨。这一把火把曹操的80万大军烧得精光,这把火将曹操南下的野心烧得斗志全无,这一把火将天下纷争烧成的三足鼎立!无论是在三国志还是在三国演义原著当中都将火烧赤壁这一役的功劳全归功于周瑜。赤壁之战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的范例。

图·影视剧当中演员洪宇宙扮演的周瑜

东吴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一心想为东吴夺得荆州之地。并且亲自领兵冲杀,一马当先,被曹仁用毒箭所伤。哪怕在养伤阶段,也不忘为君主出谋划策献计献言。先后又为孙权献出了美人计、假途灭虢、投鼠忌器……虽然计谋都为诸葛亮所破,但从种种表现来讲,周瑜之于东吴的作用,真的如诸葛亮之于蜀国的重要性。只是过于操劳国事,英年早逝。所以说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夸张。

综上所述周瑜慧眼识珠、智勇双全、恪尽职守,奠基东吴、火烧赤壁让天下三分若非诸葛亮强撑蜀国可造就天下二分。所以四位大都督周瑜理所当然排第一。

吕蒙(178年-219年)字 子明

文化素质最低

图·新三国当中的吕蒙

吕蒙是东吴四个大都督当中文化素质最低的一位,其他三位都是旧的门阀,家资殷实背景雄厚。拿现在的话说都是富二代,有名有面。吕蒙是基层出身,但是在我们熟悉的“孙权劝学”以前,吕蒙只能算得上一个冲锋陷阵的勇将。在鲁肃和周瑜的帮衬之下,不断学习兵法运用逐渐成熟,所以也算得上是文武全才。

生不逢时,不懂变通

吕蒙的志向和周瑜的志向是相当的,也就是要为东吴夺得荆州之地,让天下二分。但关键是周瑜的天下二分是成立的,因为赤壁新败,曹操元气大伤,刘备势力才刚刚建立,立根未稳,此时的东吴拿下刘备是最佳时机。到吕蒙接任大都督的时候,天下局势已经陡然发生变化,此时的三国魏强蜀吴均势,甚至吴国军事实力稍稍低于蜀国。正因为此鲁肃才一直强调孙刘联盟,这种的对蜀国政策一直持续到鲁肃去世。而接任第三任大都督的吕蒙不知道变通,还是一心想要为吴国夺下荆州。由此可见吕蒙的战略眼光是远不及鲁肃周瑜的。

图·经典游戏三国志13当中的吕蒙头像

立功心切,破坏吴蜀联盟

也有人讲吕蒙白衣过江可以展现出他的军事实力和谋略,这里我们要分清一个问题。吕蒙之所以可以白衣渡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关羽的掉以轻心,而造成关羽掉以轻心是因为陆逊的计谋。陆逊首先给关羽写信称关羽为长辈,相当于自降身份显示胆怯,助长关羽的嚣张之气。当关羽开始进攻襄阳以后,再将都督的位置让给吕蒙。吕蒙才能够白衣渡江成功,所以说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智谋功劳应该归功于陆逊而非吕蒙。

从孙权个人来讲他是非常想要得到荆州的,但是他并不想杀关羽吕蒙并不能有效地理解主公的心思。荆州从名义上讲还是属于蜀国借的吴国的土地,就算攻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杀死关羽,就是杀死了蜀国的二号人物就将蜀国逼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当吕蒙白衣渡江成功以后,潘濬、糜芳、傅士仁投降其实就已经取得荆州的实际控制权。当关羽进攻受阻,败走麦城,其实吕蒙完全可以放关羽条生路,但是吕蒙立功心切穷追不舍并且斩杀了关羽父子。

吕蒙杀死关羽导致了蜀国刘备起兵伐吴,如果吕蒙不死以吕蒙的军事才能,几乎不能够抵挡蜀国大军的进攻。荆州之地很有可能得而复失。但是吕蒙去世了陆逊接替大都督的位置很好地完成了对蜀国的战争,这进一步说明了吕蒙的才能不如陆逊。但因为这场战争也造成了,吴蜀两国势力的消耗,两家就算合力也不能够对抗魏国了。究其原因,这个罪还得归咎到吕蒙身上。

图·网络游戏当中的吕蒙形象

综上所述吕蒙总体来说算是一个得力的武将,但相较于大都督的职位其战略眼光和谋略都显不足。虽然斩杀关羽,扬名立万但是破坏了孙刘两家联盟,导致两家相互攻伐,造就了曹魏的一家独大,为蜀国灭亡和东吴的灭亡埋下祸根。所以说吕蒙排在四位大都督的最后一位。

文/淦珩 图/网络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

《三国志》

《汉书》

长话短说,总评东吴四都督,虽各有千秋,但全面衡量必有优劣之分:①周瑜跟随孙策平江东创伟业,在赤壁之战中力克曹兵立下不世之功,虽雅量高致,但又过于自信,气量狭小。②陆逊受任于动乱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战略形势极不利时,能大度忍耐,最终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又能知己知彼,见石阵而退兵,算准魏来攻吴,真乃有统帅之风,儒雅之将才,《三国志》中,将陆逊与诸葛亮平起平坐,名标青史。③吕蒙虽小有奇谋,施诡计夺取荆州,但与周瑜和陆逊相比逊色多矣!④鲁迅忠诚老实刚直不阿,若论用兵用事,决非将帅之才,守业尚可!四人排位是1陆逊,2周瑜,2吕蒙,3鲁肃。

东西方文化有什么差异?

优质回答

一部电影,一场文化碰撞,看看东西方文化到底有什么差异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片名叫《刮痧》,生动而深刻的讲述了一个中国家庭因为文化差异在美国遭受误解的故事。

事情的起因是小孩肚子疼,老人看不懂英文的药品说明,于是就按照我们中医的方法给孩子进行刮痧治疗。后来被邻居看见孩子身上紫青的刮痧印,认为孩子遭受了父母的虐待,于是报警。因为无法证明刮痧的合理性,于是法官剥夺了其父母对孩子的监护权。虽然事情最终得到解决,误会消除,但生活已然支离破碎。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不仅包含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还包含着民族习惯性的生活方式。这是由长时间的积累和演变而形成的整个族群的共同默契。所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跟大家分享我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

文化的地域空间――大陆文化 / 海洋文化

a,大陆文化

从地域空间来看,我们中国有着明显的大陆文化特征。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虽然有着长达18000公里的海岸线,但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周围被喜马拉雅、昆仑、天山、长白山等山脉环绕,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空间。

在这样一个相对稳固的空间生活了几千年的中国人,虽然不断经历战争,但那也是华夏民族这个大家庭内部的战争。跟西方的征服和殖民战争有着本质区别,所以,相比较于西方人来说,我们冒险的意愿没有那么强烈。这也是经过历史验证的。

我们的文化经历1000多年的儒、道、佛等百家学说的碰撞融合,塑造了一个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家庭为本位的内向型民族。

b,海洋文化

西方文化是以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基础,经过日耳曼民族的征服和迁徙而形成。

翻开整个西方的文化史,我们可以看到其文化的发展伴随着征服和殖民。特别是基督教出现之后,为整个西方文化增加了开放性的特质。文艺复兴往后,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契机,开启了海外殖民和征服的辉煌序幕。

从文化的地域空间这一点看来,我们中国文化因为是在一个相对稳固的地域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具有相对单一且鲜明的大陆文化特色;而西方文化则曾经跨越亚、非、欧,在一个非常广阔的地域空间中多种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

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 / 人与自然

a,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其中“天”可以解释为“真理”、“宇宙”,“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还是中国文化孜孜以求的最完美、最理想的状态。

以“天人合一”为基础构建的中国文化认为,宇宙是一个包容万物大天地,而人就是宇宙这个大天地中间的一个小天地。好比一个鸡蛋,宇宙是整体,而人就是鸡蛋的内核。这种观念从本质上解释了人和自然的关联性,要求一切人和事物都要符合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正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们的认知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化演变的,如今我们对“天人合一”的解释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那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

b,人与自然

与中国文化所秉承的观念不同,西方文化认为天、人二者之间是对立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生存是以向自然索取为基础的。为了获取更多生活资源,他们对自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征服和掌控自然。也正是因为他们对自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才促使了其哲学和科学的飞速发展。

这一观念在希腊神话当中也有所体现。以宙斯为主的神灵大都是具有强悍体格的超人,?而中国神灵的力量则都是来自其领悟的大道至理,肉体力量并不突出。

7

文化的价值观――集体主义 / 个人主义

a,集体主义

“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战国策·卷十九·赵策二》,这段话的是:中国是聪明有远见的人居住之地,是万物财用聚积之地,是贤圣实行教化之地,是仁义施行之地,是《诗》、《书》、《礼》、《乐》运用之地。

长期在诗书礼乐的熏陶下,我们中国形成了个人从属于家庭、社会,个人利益服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和精神价值观。

而现在我们所倡导的集体主义通常指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它是与“个人主义”直接相对立的武器,也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核心价值观。革命先烈的舍生取义和如今的克己奉公都是源于这个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b,个人主义

亨廷顿把个人主义视为西方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这也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

他们把国家看作是个人实现目的工具和共同体,比如用来保障个人的财产、自由、权”利等。所以,国家虽然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但是在国家这个共同体的内部,个体的独立性是受尊重和保护的。

正因为他们把个人的独立、自由和平等确认为整个集体的基础价值观,所以美国经常出现弹劾总统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西方文化个人主义还体现在个体与外在分明的界限———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他们认为个人的合法权益至高无上,不受侵犯。

从历史角度来看,个人主义的提出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出于推翻中世纪确立的“神本位”思想的实际需要,人们通过“人本位”与“神本位”对抗,激发了大家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认识。

综上,我们可以认识到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成为强势文化主要的、根本的原因。它对中国乃至其他文化的渗透和冲击主要表现在它对社会的纽带的瓦解,使社会越来越西式个体化。

文化的情感――注重感性 / 崇尚理性

文化情感的差异从某种角度来说,跟前面所讲的文化核心有很大的关联性。因为人对自然的认知无可避免的带有情感色彩,这一点中国文化的表现尤其明显。

a,注重感性

中国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都很丰富,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下,农业生产成为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需要,组成了以家庭、宗族为单位的社会底层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加上自周朝以来的礼教熏陶,形成重教化、重感情的传统。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一切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承载了作者强烈鲜明的个人情感?,甚至成为衡量其艺术成就的主要标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很有代表性。

相对于西方文化艺术作品重视“形”的表现而言,我们更侧重事物的“神”,认为形只是神的寄托。

b,崇尚理性

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而希腊的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生存竞争激烈。在这个基础上商业文化得到强烈认可和持续发展,而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推崇工业文化更是一种不安稳的生活模式。形成了以个人、或民族、或整个西方为中心的向外扩张模式。

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强调个体或个体所在集体的核心地位。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所秉承的“美国优先”观念。这种强调斗争的辩证法思想最终形成了强调对事物的理性探寻和辨识的理性文化。使得其文学作品也具有突出的理性色彩和思辨色彩。?

中国的感性文化和西方理性文化,对各自的文化体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文化差异的探究,可以深刻的认识到,文化不存在绝对的先进与否,这对于我们重新树立文化自信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客观的文化态度,这在中国文化同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的现在,作用更为显著。

东西方文明最大不同在于东方含蓄,而西方坦率,东方想要不是直说而是拐弯抹角,西方想要就说出来然后行动,为什么会这样呢,东方是大一统的陆权国家,想要要等皇帝给,说明了皇帝不会高兴,拐弯抹角是为了留有退路,西方是无法大一统的海权国家,想要就直说,谈判时漫天要价,谈不拢就打,打不过就逃往别国。所以形成不同文明,封闭式的东方文明和开放式的西方文明,近代己相互融和。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刮目相看的主人公是谁】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