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处暑”节气中的“处”是什么意思?
优质回答:
处暑节气中的“处”是终结,停止的意思。
处是会意字。処,止也。得几而止,从几从夂。本义指息止。泛指居住,可引申为决断、处置、定夺,再引用指惩罚。处暑的处就是终结停止的意思。
处暑是我国农历上使用的24节气之一,排第十四位,前是立秋节,后是白露节,处暑是阴历七月的中气,从阳历看,处暑多是在8月23号,前后不差一天。处暑时,太阳黄经在150度上,暑热已消了。寒冬数九,炎夏数伏,末伏必在立秋后。暑是指炎夏之热,小暑大暑是一年最炎热之时,热在三伏,末伏必在秋后,数伏以干庚论,秋后庚日起为末伏,立秋到处暑有十五或十六日,所以处暑时已出伏了,暑天终止结束了,故取名:处暑,处就是终止结束停止之意。结束停止了暑热天气。
每年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上来回移动。春分秋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也即黄经180度上。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即黄经90度上,这时北半球进入暑热天气,然后,太阳向南移动,每一节气移动黄经15度,到处暑移60度,再移30度就又回到赤道上了,已停止终止了暑热,完全入秋凉了。24节气就是体现太阳运动规律,反映春夏秋冬四季冷热寒暑变化的。从其取名上看,就能表示出来。
其他网友回答
【处暑,炎热的暑气即将过去。处,止也,去之意。】
樹隙凉風,山間淡霧。掠波一鶴輕飛去。洪峰昨日急奔流,泥沙草葉堆堤路。〇 醉裏山河,煙雲寄附。低吟眺望知何處?林中徑遠聽蟬鳴,歸家卧待深宵雨。
一一踏莎行?庚子處暑江行(閬水漁民)
其他网友回答
处暑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次序位于秋分之后。
大家应该都会被二十四节气歌吧,其中秋天的那句是:秋处露秋寒霜降。
第一个“秋”是指秋分,秋分之后就步入秋天,而“处”就是这里所说的“处暑”。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
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原来,“处暑”里的“处”是停止、止步的意思,所谓处暑,也是暑热到这里止住了。从处暑以后,天气会越来越凉爽。
处暑时分,或是三伏天已过、或是接近尾声,所以“暑气至此而止矣”。
在中国,历来就有“处暑寒来”的民谚,这是因为处暑以后的天气越来越凉爽,特别是在长江以北的地区。
当然,并不是说处暑之后就一定不会出现高温天气,只是说处暑是一个暑热、凉爽的转折点。
毕竟,还是很有可能出现“秋老虎”的,只是时间比较短暂,整体的趋势就是向着凉爽转变。
你明白处暑的涵义了吗?
其他网友回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此时节,晴天下午的炎热,不亚于暑夏之季,这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老虎”的说法。另外,处暑后,绵绵秋雨有时会提前到来,因此,谚语还有“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
天文专家称,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北京城区,白昼长度已经由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其他网友回答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我国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万物在此刻开始凋零,这是时间赋予的命运。正是这必然的消逝使存在产生了意义,让我们学会了珍惜美好,敬畏自然。
二十四节气是以中原河南为基础最后确定的,松阳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实际的时令要相差将近一两个节气;因此,虽然节气进入处暑,结束“夏天”,但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副热带高气压,常常在8月至9月回头北抬,使得在处暑后,白天气温还是居高不下,人们称之“争秋夺暑”,酷似“秋老虎”,还会连续干旱,并且形成夏秋连旱。只有等到“七月半兰盘雨”了,旱情才会缓解。因此,松阳俗语“七月秋风起(才起)”,(要到)八月“秋风(才会)寒”。
在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里,虽然秋季在名义上已经到来,但夏天的暑气仍未消减,这场争秋夺暑之战,仿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国的冷高压,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气,先是宣告了中国东北、华北、西北雨季的结束,率先开始了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中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夏季称雄的副热带高压,虽说大步南撤,但绝不肯轻易让出主导权、轻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处暑节气中的处是什么意思】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