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宋仁宗年间有哪些名人?
优质回答:
宋朝仁宗赵桢在位时的统治分两部份,前段时间是太后刘娥执政,十一年后才是仁宗自己亲政,他的大治基础,更多的是得益于其母后,而他在历史上的“仁”名,也可能与刘娥太过强势有关,一直在高压下做事,没有其他皇帝“天下是我的”那种强烈占有欲,当然也与他的柔仁性格有关,最大的限制应该是宋朝的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国策。君王的自我约束,与臣下相得益彰,俱千载流芳,论及当时的贤臣,可用明朝思想家李贽的话概括“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吕夷简是见政了仁宗母子政治及深度参与其中的人物,他是吕蒙正的侄子,吕蒙正是宋太宗和宋真宗时期的宰相,吕夷简幼年好学,才名在外,是吕氏家族出的第二位宰相,有为国爱民之真心,他走上相位是在真宗去世,刘娥开始执政时,新手上路,需要有人撑门面,就选中了吕夷简,刘太后想一手遮天,政由己出独断专行,却不料吕夷简斗争有术,小事让着,大事死争,搞得刘后也头大不已,却又不好过于却了他的情面。
除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外,比较著名的是他为仁宗生母的后事犯颜力争。仁宗生母李氏病逝,刘娥打算以宫妃之礼安葬,是吕夷简提议以皇后之礼入殓,暗示以后仁宗亲政,得知内情恐怕有怨恨,会对刘后亲人不利,刘娥听从了。后来果然,仁宗亲自查看生母的入殓情况,见是以皇后之礼下葬,怨气大消。等到仁宗亲政。吕夷简又向皇帝提出八条规劝,即: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贿、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助推仁宗之治的前行发展。(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从后来宋理宗为了表彰宋朝历代功臣,归纳总结宋朝功臣,命令画师把二十四名功臣的图像画下来,然后把这些图像放在昭勋阁里,从昭勋阁二十四功臣来看,经历过仁宗时的名臣入阁最多,约有王曾、吕夷简、曹玮、韩琦、曾公亮、富弼、司马光,也可以从这里反衬出仁宗朝确实人才辈出,文武双全。昭勋阁入阁人选虽大体公平公正,但其中缺少一位仁宗朝的名臣,也一直为人所微词,他就是后世享有大名的范仲淹。(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在学生时代便耳熟能详,更是历代文人武将奉为圭臬的座右铭。范仲淹从小家贫,曾随母改嫁而改姓,长大后得知真相,离家出走求学,学得一身文武艺,考中进士光宗耀祖,便改回范姓。从此在官场起起落落,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因宋朝建国日久,官僚队伍庞大,人民生活堪忧,外部辽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而对严峻形势,推动并主持了“庆历新政”的改革,为王安石变法打下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个人比较对宋朝历史感兴趣,要说宋朝,那个皇帝最有名气,第一个就是赵匡胤,这个没办法吗,别人打下的赵宋江山。第二位呢就是这位宋仁宗了。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位千古仁君啊,在位时间42年,是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开创了“仁宗盛治”,当然这个仁宗盛治是与仁宗下面的贤臣名人分不开的。
我来画一张图,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也就是从这个图上你就可以看出来,从宋仁宗登基的时候就有刘太后垂帘听政,下面的宰相是贤相吕夷简,接着就是晏殊、然后晏殊的女婿富弼,晏殊的门生韩琦。
副宰相也就是当时的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就有范仲淹、包拯、欧阳修这些牛人。
文学序列更是“传帮带”的体制。晏殊提拔了欧阳修、范仲淹、宋祁、梅尧臣等人,而欧阳修呢,承前启后,提拔了苏轼三父子、曾巩、王安石等。后面苏轼又有学生:秦观、黄庭坚等人。也就是说从仁宗朝起,这样优秀而且历史罕见的贤才聚集的趋势达到了顶峰,而且形成了传承。北宋灿烂的文化,也是在仁宗朝奠定并繁荣。
当然这里还要提一下仁宗朝时期的皇亲国戚:刘太后,也就是“狸猫换太子”故事里面狠毒的刘太后,其实刘太后和汉朝的吕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都是喜欢干涉朝政的女强人,但是刘太后有吕后和武则天那么政绩斐然,但没有吕后、武则天那么残暴,正史的评价是很正面的。
还有一位就是宋仁宗的皇叔:八大王。他是《少年包青天》里“八贤王”的原型,长相严峻,适时而退,民间和外邦都很敬重敬畏他,曾经也担任过要职,只是后面刘太后垂帘听政,他为了避嫌再也不问朝政。
其他网友回答
宋仁宗年间,星光璀璨,想要将这些名人都介绍一遍,得一本书。
就说宋仁宗嘉佑二年的进士榜吧,被誉为中国科举千年第一榜,光唐宋八大家在这场科举中就汇聚了四人。
主考官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醉翁亭记》天下无人不知。
唐宋八大家中另三人则是苏轼,苏辙,曾巩,都参加了这场科举并进士及第。
且神奇的是,大文豪苏东坡最后竟然没有获得状元,只是乙等进士出身。前三名分别是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能压千古闻名的大文豪一头,此三人也是足以自傲一生了。
网传苏轼是第二名是有误的,因为进士是根据殿试成绩排名的,而殿试考卷由皇帝亲自批阅,欧阳修是没有资格的。苏轼是会试的第二名,而第一名会员是李实,也不是曾巩。所以这只是一个网络鸡汤文而已。
另外当时在京城的唐宋八大家还有两位,一位是陪儿子考试的苏洵,一位是正担任群牧判官的王安石。
也就是说,当年京城汇聚了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
此次嘉佑榜,共有进士388人,其中在《宋史》中入传的有24人,分别是章衡、窦卞、罗恺、邓考甫、王回、王韶、王无咎、吕惠卿、刘库、刘元瑜、苏轼、苏辙、郑雍、林希、梁焘、曾巩、曾布、程颢、蒋之奇、杨汲、张载、张璪、章惇、朱光庭。后来担任宰执的有九人,分别是王韶、郑雍、梁焘、吕惠卿、苏辙、林希、曾布、张璪、章惇。
王韶:北宋名将,人称三奇副使,上《平戎策》,提出并主持河湟开边计划,先后收复了宕、叠、洮、岷、河、临(熙)六州的战役,2000余里,是北宋最大规模的开疆拓土。
吕惠卿: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变法的继承者,但在担任参知政事后,与王安石关系破裂,王安石回京后,被贬出京城。是维护推进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力量。
程颢:与胞弟程颐并称“二程”,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张载:横渠先生,关学创始人,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但是他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定听过。
章惇:和年长自己十岁的族侄章衡一起参加科举,虽然中进士,但耻于在自己的侄子之下,拒不受敕。两年后再次参加科举,中进士第五名。是北宋后期新党的领导者,以“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为由反对立赵佶(即宋徽宗)为帝。后被贬湖州,死于任上。
除了主考官和考生外,当时的考官团阵容也是庞大,负责阅卷的是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副主考则都是北宋文学大家王珪、韩绛、范镇,前两者后都至宰相。
可以说,嘉佑二年一榜所选拔出来的人才贯穿了整个北宋的后半段历史。
除了以上提到嘉佑榜诸人,宋仁宗年间的名人还有非常多。
名臣有:吕夷简、范仲淹、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包拯、庞籍、韩琦、富弼、张尧佐、曾公亮、吕公弼、吕大防等。
名将有:狄青、杨延昭、王德用、杨文广、种世衡、种谔、种师道、曹玮等。
思想、文学艺术上的有:邵雍、周敦颐、张先、柳永、晏殊、蔡襄、黄庭坚、孙奭、刘敞、胡瑗、孙复、石介、吕大临、刘攽等。
科学上有:沈括、苏颂、毕昇、王惟一(针灸专家)、钱乙(小儿科专家)、燕肃(复原指南车、记里鼓车,作《海潮图》解释潮汐形成)、贾宪(数学家)等。
宋仁宗一朝人才辈出,苏轼曾评价:“仁宗之世,号为多士,三世子孙,赖以为用。”不过嘲讽的是这些人才恰恰只用了三世,宋英宗一世、宋神宗一世、哲宗和徽宗兄弟算一世,然后就爆发了靖康之耻。
其他网友回答
比如像范仲淹、韩琦、富弼、王安石 、司马光、 苏轼、 苏辙 、包拯、张尧佐、王德用、王素、包公、晏殊、刘太后、曹皇后、杨太妃、张美人等。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宋仁宗年间有哪些名人】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