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刘邦生下大儿子刘肥的曹氏,是怎样的一个人?
优质回答:
汉代承袭秦国的制度,皇后为原配,皇帝的妾室都称为夫人,以下还有美人、良人、八子等级的嫔妃。其中,为刘邦生下长子刘肥的曹夫人,在史书中只有寥寥数语: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
《汉书·卷三十八·高五王传第八》:“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齐倬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
所谓外妇,是指正妻以外,男子在别处另娶的妾或私通之妇。实际上,曹夫人先于吕后,与刘邦“有一腿”,且有了刘肥,但始终没有“转正”,恐怕连妾室都不算,只是个刘邦的情妇。按照《史记》记载刘邦: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未发迹之前,刘邦的生活轨迹大多集中于沛县,其特点是:经常戏弄同僚,以及嗜好酒、色。
结合这几个特征,可以做出一些合理的推论:曹夫人也是沛县人,可能家境贫寒或者是个寡妇,为生计不得不抛头露面,开了家小酒馆,且长得应该也不错,这与刘邦的喜好“酒、色”有交集。经常戏弄使得刘邦不一定招同僚喜欢,但在曹夫人却对刘邦心生爱慕,一来二去生下了刘肥。
所谓“名不正而言不顺”,曹夫人为刘邦,连孩子都生了,没理由不愿意要个名分。之所以做个单亲妈妈,似乎男方这边不同意的概率比较大。
(曹夫人)
刘家这边的家境:年少时,刘邦备受诟病“不事生产作业”;成年之后,参加考试被选拔为泗水亭长。可见,刘邦父亲刘老太公,是个农业生产的能手,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不仅可以供养一个壮年的劳动力,而且让刘邦多少学习点文化,有一定的文化水准。
其次,刘邦的“不事生产作业”,使得嫂子不愿意了,造成了刘家的分家。刘邦把自己那份吃了还不算,经常上在嫂子家蹭吃蹭喝。此外,上至县令的主薄,下至车夫,刘邦广交为酒肉朋友,以那点俸禄是不够的,老娘私下也没少接济,多少是占了点“家有余粮”的光。
由此表明,刘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也勉强算得上是小康之家,而当上刘邦亭长以及结交沛县的官吏,令到这个家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刘家宁愿让刘邦当个光棍,也不许其将曹夫人娶回家。即便娶了吕雉,曹夫人也不哭不闹,默默承受着作为单亲妈妈的艰辛,可谓视刘邦为真爱。
(汉高祖刘邦)
曹夫人和吕雉作为,刘邦未发迹之前的两个女人,史书中只记载了吕雉的事迹:刘邦在芒砀山落草为寇,吕雉不惜以身犯险,为丈夫送去急需的生活用品,以至于陷入牢狱之灾,所幸刘邦的好友任敖担任狱吏,才免遭凌辱。
而以曹夫人经营酒馆多年,接触了社会上形形色色之人,社会阅历更为丰富,在刘邦身处险境之时,更应该知道如何帮助情郎度过难关。再就是楚汉之争,刘邦派人将家人接到长安,只是沛县在项羽控制范围内,吕雉等人被俘,当了三年多的俘虏。
按理说,曹夫人是长子刘肥的生母,还是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两次生死存亡,在吕雉身旁都没有她的身影。比较大的可能是,刘邦落草之前,曹夫人已经逝世。可以从刘邦起兵后,刘肥跟着吕雉一家生活,得到印证。以刘邦的务实,甚至功利的性格,娶吕雉,并不是两厢情愿的情投意合,更多是刘邦投机,攀吕家的高枝;曹夫人才是自由恋爱下的真爱。
或许感念于当年与曹夫人之间的情分,公元前201年,刘邦为防止韩信,在齐国形成气候,将其改封楚王,由自己的长子刘肥担任齐王。当时,齐国坐拥临菑郡、济北郡、博阳郡、琅邪郡、胶东郡等七个郡,面积在中国诸侯国最大,人口也繁盛,经济实力可与西汉中央直辖的关中地区相媲美。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捧个人场,点个赞呗^_^
其他网友回答
司马迁的《史记》中对刘邦的妻妾有过记载的,大约八位女子,包括吕氏、戚姬、薄姬、赵姬、石美人、管夫人、赵子儿,还有一个,就是曹氏。
吕氏生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曹氏生长子刘肥;戚姬生儿刘如意;薄姬生汉文帝刘恒;赵姬生刘长;石美人是小吏石奋的姐姐,管夫人与赵子儿是记载薄姬一路提到的,均无子嗣。
刘邦的妻妾中,唯吕氏与曹氏是他发达以前找的。年轻时的刘邦,应该是有些本事的,他那个泗水亭长的职务,也是自己通过考试得来的,并不是吹捧而来。刘邦虽不喜欢干农活,养家糊口,但气场还是蛮足,交际甚广,为人仗义,出手大方,在任何一个氛围中都是中心人物,故朋友很多。交朋友有很多方法,喝酒、聚餐、吹牛、泡马子,这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交朋结友之时,纵情欢场之际,刘邦也认识了不少风姿绰约的美女,其中就有了曹氏。《史记》和《汉书》对曹氏的记载都十分简约,《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汉书·高五王传第八》载:“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齐倬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
但透过这些记载,并根据时间进行推算,我们还是可以得出一些简单的结论,刘邦36岁与曹氏生刘肥,46岁与吕氏生刘盈,刘肥比刘盈大10岁,可见,在娶吕氏之先,刘邦与曹氏就有了夫妻之实。同时,二书均记载曹氏为“外妇”,“外妇”即男人除正妻之外,在别处另纳的小妾,或与之私通的女人。可见,刘邦并没有明媒正娶曹氏,就像今天的“小三”,给赡养之费、行夫妻之实,后来生下长子刘肥,刘邦也没有将曹氏接回家,而让让曹氏寄居娘家。所以,刘邦当了皇帝考虑接班人的时候,便不会考虑刘肥,因为他只是个庶长子,而将刘盈立为储君,因为他是嫡长子。
刘邦与曹氏相好之时,刘邦还不名一文,即史书所载“微时”,可见曹氏出身不会太高。刘邦为何不把曹氏娶回家呢?或许是刘邦对曹氏还不够满意吧,外面风流风流可以,生个儿子也不错,但明媒正娶娶到家里,刘邦并未下定决心。
前201年,刘邦封刘肥为齐王,定都临淄,统辖七十余城。刘邦去世以后,吕后一手遮天,对这个齐王有所忌惮,有一次刘肥到京,与汉惠帝兄弟和谐,相处融洽,这却犯了吕后的忌,吕后竟然要毒死刘肥,把刘肥吓得个半死,在谋士的提醒下,刘肥主动割让富庶之地给吕后的亲女儿鲁元长公主,才平息了吕后的妒恨,平安脱身。
其他网友回答
曹氏,史书对她的记载甚少,只有一些只言片语。据《史记》、《汉书》所载:“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曹氏是刘邦的“外妇”,也是齐王刘肥的生母。
所谓“外妇”,就是男子于正妻以外在别处另娶的妾或私通之妇。而曹氏的身份从史书所记载的片语来看,她应该连妾都不是,只是“私通之妇”,也就是情妇。
曹氏与刘邦相识于微末之时。刘邦为亭长时,“好酒及色”,经常在酒馆、寡妇家中私混,在这过程中曹氏与刘邦相识。在与刘邦相识之时,据考证曹氏已非少女,且已丧夫,也就是寡妇。或许也就是因这个身份,刘邦建立大汉后,并不敢将她带入宫中,她的身份实在是太尴尬,若让天下百姓所知,刘邦恐怕会威严扫地。
刘邦对曹氏的感情应该是真挚的,至少曾经确是爱过她的。如若不然刘邦不会与她诞下一子,也就是后来的齐王刘肥,也不会在后来立国后,让刘肥成为大汉第一诸侯王,手握七十三城,执掌大汉最富庶的齐地。
碍于曹氏的身份,刘邦虽不敢将她明目张胆的接入宫中,但是毕竟曹氏曾与他共过患难,陪他走过最落魄的时候。彼时刘邦虽为亭长,但家境却不怎样,因他“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自己不干活,又喜欢请客吃饭,所以弄得自己的生活是极为窘迫,经常是吃的上顿没下顿的。但就是这样,曹氏依旧是愿意跟着他,没有半点的怨言,是无怨无悔。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刘邦立国后,会如此厚待他与曹氏所生的“私生子”刘肥,不但册封他为诸侯王,且还是全天下地盘最大,经济最强的诸侯王。无他,因为曹氏曾经与刘邦共过患难,一直对他不离不弃。此时成为皇帝的刘邦,碍于自己的脸面虽不能将曾于自己相濡以沫的曹氏名正言顺的接入宫中,但毕竟与曹氏有情,于是就册封她的儿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让她前往齐地安享晚年,这样也算是不曾辜负她曾经的深情厚义。
曹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因史料缺失,不得而知。但是,从刘邦立国后,依旧不忘旧情,厚待于她,料想她也不会是一个坏女人,至少是一个专一,而非滥情的女子。对于刘邦,曹氏可谓是情深义重,在刘邦最落魄的时候,她选择跟他在一起,不在乎名分,不惧外人的眼光,并为他诞下长子,就凭她不在乎刘邦贫富与否,是否有名分,就一直跟着他,她就不算是一个坏女人。
但是,曹氏虽不坏,但她的结局却说不上有多好。曾经相濡以沫的男人,他发达了,成为全天下最有权力的男人,正在开心的等着他来接她的时候,她却等来的是跟着自己的儿子前往齐地的消息,她的男人碍于脸面,碍于她的身份,不敢与她见面,更不敢接她入宫,只能让她前往齐地安享晚年,自此两人再也不能相见,她苦苦的等待,最终换来的却是与天人两隔相差无几的分离。
当然,她也算是幸运的,至少刘邦没有忘记往昔的情分,对她仍然有一份情。所以是补偿也好,还是真心也好,曹氏的儿子成为了仅次于皇帝、太子的诸侯王,她成为了齐国的王太后,受了一辈子苦的她也算是苦尽甘来,自此荣华富贵是享之不尽用之不竭。
其他网友回答
刘邦年轻时候,经常跟同乡的曹寡妇暧昧不清,两个人同居多年还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齐王刘肥。但奇怪的是,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对她的记载就是寥寥数语,似乎都在回避这个人。
曹寡妇是沛县人,在乡里开了一家小酒馆,面积不大但也足够维持生活。但这酒馆经常就来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整天混吃混喝还赊账,刘邦就是其中之一。
刘邦年轻时候不学无术,整天游手好闲,与乡里的屠夫等人天天在家混吃混喝。时间一长,刘邦的嫂子不干了,一天啥也不干,就整些没用的人来家里混吃,这怎么能行。
每次刘邦约个三五个人,来家里混吃,刘邦的嫂子就刮着锅底,发出刺耳的声响,意思就是告诉大伙,已经没饭了不要再混吃了。不过这招还真管用,刘邦的朋友们听到都自觉地走了。
这件事刘邦记恨了多年,刘邦当上皇帝后,给很多人都封了侯,就是没有给大哥的儿子封侯,最后在刘邦他爹的劝说下,封了侄子一个“刮羹侯”,意思就是讽刺嫂子当年的所作所为。
刘邦哥嫂不喜欢他带朋友,刘邦也就只好在曹寡妇家下馆子,但刘邦又没什么经济来源,只能赊账。不过,就算赊账,曹寡妇也挺愿意。因为刘邦这人就算有点不三不四,但还算仗义,有人想欺负曹寡妇,看到刘邦也就躲得远远地。
时间一长,刘邦和曹寡妇就过在一起了,酒足饭饱之后,刘邦也就住人家家里了。这段感情算是刘邦的初恋,也给刘邦带来了第一个儿子刘肥,也就是日后的齐王刘肥。
这段感情,对刘家来说不是多么愿意,毕竟和一个寡妇厮混,还不是明媒正娶,搁谁谁心里不膈应。因为刘邦家里的原因,刘邦始终都和曹氏没有成亲,也就注定了曹氏有名无分。
但奇怪的是,自此以后史书上关于曹氏的记载都没有了,我们只能从之言片语中推测。那么,曹夫人的结局究竟如何呢?
《史记》:“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
史记中对曹寡妇提到了一个词,“外妇”,外妇在古代指的是正妻之外没有明媒正娶的妇人,简单的理解就是“私通”。
《汉书》:“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齐倬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
《汉书》中,对曹寡妇也有一段描述,也提到了一个词,叫做“外妇”。但与《史记》中不同的是,《汉书》中称其为曹夫人。
但外妇一词,也给了我们许多揣测,外妇也能够理解成别人的妻子的意思,那么有一种可能就是曹寡妇改嫁了。
当曹寡妇和刘邦不清不楚的生下刘肥,而又没有名分的时候,这对女人来说是很残忍的一件事。况且在生下刘肥后,刘邦就娶了沛县吕公的女儿吕雉。那么,曹氏很有可能把孩子留给刘邦,已经改嫁他方。
对于史书上为什么关于曹夫人的记载不多,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早故。很有可能还没等到刘邦坐上皇位,曹夫人已经病故,因此导致史书上对她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
而曹夫人没有得到名分,也没装享受到荣华富贵,这让刘邦很是愧疚,于是将曹夫人的儿子刘肥封为齐王,封给他最大的疆土自此告慰曹夫人。
但仔细想想,如果曹夫人真是病逝,史书上又为何连个“病故”都不愿意写呢?史书上对曹夫人的记载真的有点欲盖弥彰的感觉。因此,我认为曹夫人很有可能嫁为他妇,史官为了保住皇帝的尊严,也只能一笔带过。
但无论哪种结果,刘邦还是负了这个女人,一没有给她一个名分,二没有给她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只能以封赏儿子的方式,还她一个情义。后话——
刘肥后来怎么样了?
而庶长子刘肥,在封得齐地最广大的领土后,在刘邦去世后又得到了吕后的为难。刘邦去世后,汉惠帝刘盈登基,刘肥去皇宫拜见皇帝,刘盈设下宴席接待。谦虚的刘盈让出上座给刘肥,而刘肥是个老实人,没有多想就坐上去了,但此举被吕后知道了。
吕后准备了一杯毒酒,急匆匆地赶到了宴会上。汉惠帝刘盈拿错了酒杯,举起了那杯准备递给刘肥的毒酒,吕后惊慌失措地打了刘盈一巴掌,把毒酒打飞在地。
刘肥顿时明白了,于是为了保住性命,做了两件看似很荒唐的事情,献出了齐国两个郡,认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为干娘。
吕后的女儿是刘肥同父异母的妹妹,哥哥认妹妹为干娘,这是一件极其屈辱的事情。吕后听闻这个消息,居然大喜,说了两个字“许之”。于是,刘肥因为坐错了座位,最终丢了两个郡,认了一个干娘,窝窝囊囊地离开了长安。
@历史方位 原创,喜欢的朋友关注一下哦!您的一个赞许,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码字不易,别忘了点个赞哦。
其他网友回答
刘邦一共八个儿子,其中,曹氏生下大儿子刘肥,吕后给他生下儿子刘盈,就是后来的汉惠帝。戚夫人生下赵王刘如意,薄姬生下儿子刘恒,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另一位赵姬生下淮南王刘长。其他几个儿子刘友、刘恢和刘建,生母不详。
这里我们主要看看这位刘肥的母亲曹氏,《史记》中说:“其母外妇也,曰曹氏”,再没有更多的文字。有观点这样解释“外妇”,就是“与旁通者”,也就是私通者。
《汉书》中只是称她为曹夫人,也没有任何介绍,古人在写作史书时,真是惜墨如金。做为一个亭长,此时的刘邦根本没有机会认识尊贵的女人,所以不难推测,曹氏只是一个普通民女。
刘邦开始起事时,已经年近五十,在此之前,刘邦游手好闲,担任了泗水亭长,大概相当于里长。
《史记》中说他喜欢酒色,对待官员也轻慢无礼。这样一个刘邦,遇到女性会是什么作派,可想而知。
后来他遇到一位吕公,擅长相面,从刘邦奇特的相貌上断定,他必成大业,主动要把女儿吕雉嫁给他。婚后,吕雉给刘邦生下一儿一女。在那以后,刘邦逐步发达。
推测一下,刘邦在与吕后结婚之前,肯定不是一个安分的人,那位曹氏就是他婚前遇到的女人,估计也不会是唯一的女人。
曹氏生下的刘肥,虽然是刘邦的长子,但母亲没有身份,也影响了他的地位。好在刘邦的家业大,儿子也不算多。
高祖六年,刘肥被封为齐王,封地有七十城,在诸王当中,是地盘最大的一个。
估计吕后对此感觉不爽。刘邦死后,刘肥前来朝见,弟弟汉惠帝把他当成兄长一样招待,吕后大怒,要把刘肥毒死。
刘肥吓坏了,只好割让自己的一部分封地,给了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哄得吕后开心,这才得以脱身。
由此看来,母亲出身微贱,儿子也跟着受气。不过,比起兄弟刘如意和刘友,刘肥已经算是幸运儿了。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为刘邦生下大儿子刘肥的曹氏是怎样的一个人】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