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史思明之乱是唐朝最大一次叛乱,其历时多少年?
优质回答
安史之乱在历史上是从:755年12月16号到763年2月17号。7年零2个月
但其实打仗应该没那么久,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多人参战,粮食够吗?
古代可是不像现在食物多(现代食物也不多)。特别是古代没有什么农业技术,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产量,而且存放也是个问题。
所以我觉得时间应该是没那么长,到后期也就是一些小骚乱,或者说是下一个朝代的抹黑。
安禄山、杨贵妃、李隆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优质回答
李隆基与安禄山是君臣关系,与杨贵妃既是君臣关系,也是夫妻关系,而安禄山与杨贵妃是结拜的母子关系,即安禄山是杨贵妃的干儿子,尽管安禄山比杨贵妃的年龄还大。
在唐朝,社会风气还是比较开放的,李隆基上台后看中了儿媳妇杨玉环,于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法便把杨玉环纳入自己的宫中,不久便封她为贵妃。玄宗得到杨贵妃以后基本上不管朝政,整日与杨贵妃琴瑟和鸣,不爱江山爱美人。
安禄山本是胡人,因太宗东征高丽时立过战功,后经武则天与高宗的赏识,成为范阳(今北京)节度使,做了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其人早有异心,为打听朝庭的虚实,经常到长安走动,玄宗对他也将信将疑,一次试探他对朝庭是否忠心,安当即跪地叩头,大呼”臣,唯赤心耳”,玄宗大悦,从此不再怀疑安禄山。
公元751年春节,安禄山谎称是自己的生日,需要认贵妃为干娘,并为自己洗礼,杨贵妃本无大志,一听这等趣事,自然应允,并在宫中为安禄山洗礼,据说当时的场面十分宏大,”贵妃收礼巨重”,洗澡之后,又有太监与宫女抬着300斤的安禄山游宫,此后贵妃重赏了比自己大的干儿子安禄山,”玄宗甚慰”。现在的历史学者都认为这是玄宗导演的一幕喜剧,目的还是要稳住安禄山为朝庭出力,没有玄宗旨意,杨贵妃是断然不敢做出这种事来。
然而,喜剧刚刚落幕,悲剧即将豋场,安禄山探得朝庭的情报之后,带着”母亲”的赏赐,迅速赶回范阳,并与部将史思明一起,领兵杀向长安,唐朝由盛转衰,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大幕终于拉开。在这场内乱中,唐玄宗不得不让出皇位,成为太上皇,在孤独中终老一生,而那位绝色的杨贵妃,在马嵬坡用三尺白绫了却了自己的一生。
君、妃、臣的关系,李隆基抢了儿媳妇当贵妃,信任安禄山封他大官,杨贵妃又收安禄山为“义子”,只是这杨贵妃和安禄山有些绯闻。
三者关系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子,杨玉环原本是他儿子寿王李瑁的媳妇,被李隆基看上后,中间转了一次做道姑的手续,便纳入后宫,成为了杨贵妃。由此,李隆基和杨玉环是皇帝和妃子的关系。
安禄山是幽州节度张守珪收的义子,唐玄宗后任命他为代理御史中丞、平卢节度使,李隆基和安禄山,两人是君臣之间的关系。
那么剩下的就是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的关系了。按《旧唐书》的记载,杨玉环认安禄山做了“义子”,那一年是公元744年,当时杨玉环25岁,安禄山41岁,从此安禄山有了一个小自己16岁的“干妈”。
如果仅仅是名义上的“干妈”或许也没什么,但关键就在《资治通鉴》里多了一些引用记载,让杨贵妃和安禄山的关系感觉不那么简单。
杨、安绯闻
好多人都听过“禄山之爪”的说法,这是明朝一本书《幼学琼林》里提到的,原文只有几个字,“贵妃之乳服诃子,为禄山之爪所伤”。当时杨贵妃穿的诃子,目的是为了遮挡被安禄山抓伤的痕迹,现在“禄山之爪”也变成了咸猪手的另一种说法。
这个“诃子”就是文胸的意思,源自宋朝《事物纪原》。根据这个记录,当时杨贵妃和安禄山有私情,结果安禄山狂妄悖理,用手指抓伤了杨贵妃的胸,至于怎么会抓到?抓了多久?都没说,只说了杨贵妃为了掩盖爪痕,用丝绸裹住来装饰(像没有肩带的文胸),于是这种装饰成为了一种服装样式,叫“诃子”。
《资治通鉴》里,还记载安禄山生日那天,杨贵妃召安禄山入宫,用锦绣像裹婴儿一样,把安禄山包裹住,让宫人用彩色的轿子抬着他、打闹嬉戏。动静闹得比较大,唐玄宗听到后问左右,“后宫为何如此喧闹?”,左右查明后禀报,是杨贵妃用三日洗之礼正在和安禄山打闹。
这里的“三日洗”之礼是中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也叫“洗三”,婴儿出生后的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为婴儿祝福,目的就是洗涤污秽,祈祥求福。所以安禄山生日那天也就有了“干妈”给“义子”的洗三。
唐玄宗就亲自过去查看,八成安禄山那白白胖胖的样子很讨喜,唐玄宗感觉很有意思,还赏赐了杨贵妃和安禄山。从此以后,安禄山的“义子”身份更加牢固,由此出入后宫而没有禁忌,有时和杨贵妃一起吃饭,有时还通宵住着不出来,时常有奇奇怪怪的声音传出来,但是唐玄宗从来不怀疑。
绯闻真假
以《资治通鉴》如此严肃的论调写出来的绯闻,似乎给人感觉就是杨贵妃和安禄山有私情,都给他洗澡了,还有后面“诃子”和“禄山之爪”也好像佐证着这两人的私情。
但这里的“洗三”是否是杨贵妃亲自进行,并无记录,有可能是安排手下的宫女为安禄山洗澡,杨贵妃只是主持一下。所以,杨贵妃亲手给安禄山洗澡脑补下吹吹牛就好,别言之凿凿的当真。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杨贵妃看上安禄山哪一点?
虽然安禄山早年白白胖胖,形象比较高大,比较符合当时唐朝的审美观,但是张守珪收他为“义子”后,还是觉得他过于胖,不敢让他吃太饱。可是到了杨贵妃收他为“义子“后,他越来越肥胖,肚子掉到了膝盖下面,体重三百三十斤,每当走路只有用两个肩膀向上提起自己的身子,才能走动。
这么胖?20多岁的杨贵妃看重这个40多岁的大胖子哪一点?就算私情,小王觉得找个侍卫不香吗?财富比得上唐玄宗吗?难道杨贵妃真好这一口。
第二,两人亲近可能由于胡旋舞。
安禄山虽然胖,但跳胡旋舞不含糊,动作快得像旋风一样,这点舞蹈底子比较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喜欢,毕竟两人都喜爱音乐舞蹈。
加上安禄山为人聪明,从早年应变成为张守珪“义子”到后来唐玄宗的诸多赏赐,为他建造豪华的府邸看,这人善于钻营。唐玄宗召见安禄山时,看见他的大肚子,就问你的肚子这么大,里面装的是什么?
还能是什么,脑满肠肥呗,但安禄山回答,“装的都是对皇上的一片赤诚之心,再没其他的了”,这马匹拍的着实精彩,虽然用力有点过度,但耐不住唐玄宗喜欢听。
安禄山何德何能?杨贵妃甘心给他洗澡,关键她男人唐玄宗还不吃醋?
优质回答
现在有些女明星认干爹,人家安禄山认干娘,干娘给儿子洗澡有啥不行
安禄山和杨贵妃到底有没有暧昧关系?安史之乱是不是有杨贵妃的原因?
优质回答
史书明确记载,安禄山为人粗疏,体态肥胖,相貌丑陋,对唐玄宗和杨贵妃奴颜媚骨。既使脑洞大开,也想象不到杨贵妃有什么理由去跟安禄山搞暧昧。之所以有杨贵妃和安禄山搞暧昧的故事流传,无非是往杨贵妃身上抹黑,让”红颜祸水”多一个实例。
至于安禄山为杨贵妃起兵反唐,更是没有任何根据。安禄山在反唐之前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一方面向唐玄宗表忠,表愚,施迷魂阵让唐玄宗怎么也想象不到他会反。另一方面,打探唐朝的虚实,发现唐朝承平已久,军备废驰,外强中干,安禄山看到这种情况,已下定决心反唐。安禄山积极加强军备,又要避免唐玄宗怀疑,时间不会短。他万不可能只是为了杨贵妃。
众说纷纭谁也说不清到底有没有,杨贵妃的哥哥是宰相主要是针对杨贵妃的哥哥?
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安禄山的墓被打开之后出现了英文磁带,是穿越了?
优质回答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安史之乱的参与者之一安禄山,被很多人认为和杨贵妃存在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安禄山受到提拔的那段时间深受唐玄宗的重用,杨贵妃也收他养子。但他每次进宫的时候都先去拜见杨贵妃,然后才去见唐玄宗。问其原因则答:“臣是蕃人,蕃人先母而后父”;(记载于《旧唐书》)
杨贵妃认了安禄山这个儿子后,曾亲自为他洗澡沐浴,洗完后命宫女用轿子抬着安禄山在花园里转,还称呼他为“禄儿”。(记载于姚汝能所著的《安禄山事迹》)
以上两件事,让人怀疑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有私情。不过在我看来,这完全是不存在的。
安禄山的性格比较粗,而且还是一个狂妄的人。他得到唐玄宗重用的时候,连参拜皇帝都不太愿意弯腰,就是想显示自己的特殊性。后来被杨贵妃收为养子,每次进宫先见杨贵妃,或许真是蕃人的风俗,也或许是安禄山认为唐玄宗非常宠爱杨贵妃,能够得到杨贵妃的信任对自己的仕途会有更大的帮助。
至于“贵妃洗儿”的故事,我感觉更像是杨贵妃拿安禄山耍乐。因为安禄山的“洗三仪式”是杨贵妃一手安排的,洗完后还与一大帮宫女抬着他在后花园嬉戏取乐,这完全是杨贵妃过于无聊,拿安禄山找乐子罢了。
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不可能会有私情,因为杨贵妃在当时已经处在了人生巅峰,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不可能为了一个丑陋的大胖子毁掉自己。
安禄山墓地里的英语磁带
关于安禄山的墓,目前还没有被完全证实。
在河北的田庄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疑似”安禄山的墓,整座墓的规格特别大,比慈禧的陵墓还要大!
当时发现这座墓的时候,里面已经被破坏了。因为该墓已经被盗过,在现场找不到可以证明墓主人身份的物件了,但在其中一个墓洞中发现了一盒80年代的英语磁带,难道这是安禄山读书时候用过的?显然不是。
80年代是磁带非常流行的时代,当时磁带除了用来听歌,也被很多盗墓贼所利用,他们把磁带抽出来用于做标记,从盗洞进入墓内的时候沿途留下磁带,这样就不会迷路了。
河北田庄的这座墓是否就是安禄山的还不好说,据《旧唐书》记载,安禄山被李猪儿刺杀后,他的尸体被就地掩埋在床底下,后来也没有说葬在何处,所以安禄山墓在何处还是一个谜。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趣谈史间奇事,晓悟历朝真理!
安禄山的墓中有英文磁带,所以突然之间想问一句,安禄山考过英语4级了吗?哈哈,开个玩笑,我们一起看一下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的小秘密,以及坟墓当中有英文磁带是怎样一回事吧。
事件回顾
安禄山的坟墓当中,底线出现了英文磁带,这个英文磁带上面明显标注是三年级以及四年级上册所需要的某些英文课程。当然这件事情具体是真是假咱们不知道,毕竟当我查阅过当时的文献记录来看,仿佛在安禄山墓葬挖掘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事情,可以当做一个乐子来看看真假未知。
这也从侧面表明考古学家所面临的诸多无奈,在这诸多无奈当中的第一点便是被迫性发掘,什么叫被迫性发掘呢?那就是古墓已经破坏严重,如果再不发掘的话,可能里面有价值的物件全都没有了。
在2011年的时候,河北省保定市就发现了这样一座古墓,这座古墓的规模非常的大,而且非常的杂乱,当考古人员进去发掘之后发现是唐朝的古墓,对古墓的主人进行进一步的考察时便发现了这竟然是安禄山的墓葬。这个墓葬当中具体有什么,或者又多发现了什么,咱们实在是无从知晓,只不过简要来说一下安禄山与杨贵妃的关系。
安禄山与杨贵妃关系暧昧明面上来看,安禄山认杨贵妃为干娘,杨贵妃认安禄山为干儿子,可是在这干娘与干儿子之间有着很大的尴尬,那就是安禄山要比杨贵妃大得多。
按照真实的年龄来看,杨贵妃喊安禄山为叔叔都不过分,而更要命的是安禄山曾与杨贵妃同处一室,并且安禄山没有穿衣服。
安禄山不是汉人,而是当时唐朝的少数民族村,按照他们的民族规定,一旦认了干娘之后,必须让干娘给自己洗澡,这就意味着从此之后这个娘就认定了。
于是,比杨贵妃还大的儿子,主动要求杨贵妃给自己洗澡,双方共处一室,整整一宿,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咱们不知道,只不过更加暧昧的是唐玄宗知晓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却一点也没有生气的样子。
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揣测,杨贵妃、安禄山的确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而他们二人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这种协议是跟唐玄宗有直接关系的。安禄山之所以拜杨贵妃为干娘,是因为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妻子,拜了杨贵妃就可以让唐玄宗当自己的干爹。
而安禄山的表现如此乖巧,也极有可能是为了谋取一个位子,那个位子叫做节度使,万幸的是安禄山通过诸多的卖萌获得了这个职位,而唐玄宗默许安禄山与杨贵妃走的很近,也无非是为了通过安禄山来控制边疆地区的一些势力。
只不过打死唐玄宗也没有想到自己千辛万苦想的主意,最终还是让安禄山给破了,因为安禄山从来不是一只绵羊,而是披着羊皮的狼。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安禄山叛乱的动机是什么?
优质回答
看到大家说安禄山叛乱就是为了美女杨贵妃,我都要笑死了。这个原因我不排出,但原因全部归结于此,显然是不对的。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都原因都放到安禄山一个人的动机上,这是不公平的。
首先,李世民本来就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上位的,这个就带有原罪,太宗之后,其实这个一直在影响他的子孙为了政权而撕咬。他死之后皇位一直在被以非正常的方式争来争去,玄宗更是闹出了抢儿媳杨玉环做贵妃的事情。所以盛唐也有脏唐之说。可以说唐朝的政权交替的传统不好。
其次,玄宗不断给安禄山以军权和执掌一方的大权,而安禄山有不是纯正的汉人血统,与生俱来充满了野心,可谓养虎为患。野心不断滋长,也就想得到的越来越多,到最后就只有造反能满足他了。
再次,盛唐的富庶繁荣,使得天下人都仰慕,然而在这之下也危机重重,杨国忠这些人和安禄山很不对付,不断在玄宗耳边吹风说坏话,传到安禄山耳朵里,安禄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最后,仅是猜测,安禄山估计也真的会垂涎杨贵妃,毕竟历史上还真的传说他们二人之间是有一腿的。造个反,把美人夺来自己享受的想法,作为一个男人有也不并不奇怪。
左壁观书右壁观史
有酒学仙无酒学佛
我是“盛唐豪歌李艺泓”
欢迎关注
本来唐朝有个节度使出将入相的潜规则,节度使当久了就要入朝,就不会有节度使坐大。结果李林甫为了自己的权位,给唐玄宗讲道理:
边地节度使都是大老粗,怎么能做朝官!
唐玄宗一听觉得有道理啊,于是出现了安禄山这样长期在任的节度使,甚至还是三镇节度使。
这不算强的,之前还有四镇节度使王忠嗣呢,当然王忠嗣不造反。
地雷是李林甫埋的,但李林甫在位的时候,这个雷炸不开,因为李林甫有能力,安禄山怕李林甫,怕他对自己不满意,不过还没怕到李林甫失势了也不敢落井下石的地步。
等李林甫换成了杨国忠,就镇不住李林甫埋下的雷了。李林甫给安禄山提供了犯罪的资本。这时候安禄山还感玄宗之恩,想即使造反也要等玄宗死了先。之前玄宗跟安禄山说肃宗是太子,是自己以后的传位对象,安禄山说自己只认皇帝,不知道太子。
没想到,有人等不及了,希望安禄山赶紧反。
而且这个人不是希望到时候跟着安禄山图富贵的弟兄,而是安禄山的政敌!
《资治通鉴》:安禄山专制三道,阴蓄异志,殆将十年,以上待之厚,欲俟上晏驾然后作乱。会杨国忠与禄山不相悦,屡言禄山且反,上不听;国忠数以事激之,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禄山由是决意遽反,独与孔目官、太仆丞严庄、掌书记、屯田员外郎高尚、将军阿史那承庆密谋,自馀将佐皆莫之知,但怪其自八月以来,屡飨士卒,秣马厉兵而已。
杨国忠的目的是:预言安禄山会反,再刺激安禄山反,证实自己有先见之明!
其他也有人认为安禄山必反:
《资治通鉴》:
天宝十三年甲午,公元七五四年 春,正月,己亥,安禄山入朝。是时杨国忠言禄山必反,且曰:”陛下试召之,必不来。”上使召之,禄山闻命即至。庚子,见上于华清宫,泣曰:”臣本胡人,陛下宠擢至此,为国忠所疾,臣死无日矣!”上怜之,赏赐巨万,由是益亲信禄山,国忠之言不能入矣。太子亦知禄山必反,言于上,上不听。
初,户部尚书安思顺知禄山反谋,因入朝奏之。及禄山反,上以思顺先奏,不之罪也。
有记载安禄山是拖油瓶,其继父是安思顺的叔叔,理论上安思顺当得起安禄山一声堂兄。
这样安禄山也就不客气了。如果真的要等玄宗驾崩,那还得7年呢,指不定杨国忠怎么诬陷他挤兑他,不反也得反。
纸包不住火。755年,《资治通鉴》:
二月,辛亥,安禄山使副将何千年入奏,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上命立进画,给告身。韦见素谓杨国忠曰:”禄山久有异志,今又有此请,其反明矣。明日见素当极言;上未允,公其继之。”国忠许诺。壬子,国忠、见素入见,上迎谓曰:”卿等有疑禄山之意邪?”见素因极言禄山反已有迹,所请不可许,上不悦,国忠逡巡不敢言,上竟从禄山之请。他日,国忠、见素言于上曰:”臣有策可坐消禄山之谋。今若除禄山平章事,召诣阙,以贾循为范阳节度使,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杨光翙为河东节度使,则势自分矣。”上从之。已草制,上留不发,更遣中使辅璆琳以珍果赐禄山,潜察其变。璆琳受禄山厚赂,还,盛言禄山竭忠奉国,无有二心。上谓国忠等曰:”禄山,朕推心待之,必无异志。东北二虏,藉其镇遏。朕自保之,卿等勿忧也!”事遂寝。循,华原人也,时为节度副使。
安禄山归至范阳,朝廷每遣使者至,皆称疾不出迎,盛陈武备,然后见之。裴士淹至范阳,二十馀日乃得见,无复人臣礼。杨国忠日夜求禄山反状,使京兆尹围其第,捕禄山客李超等,送御史台狱,潜杀之。禄山子庆宗尚宗女荣义郡主,供奉在京师,密报禄山,禄山愈惧。六月,上以其子成婚,于诏召禄山观礼,禄山辞疾不至。秋,七月,禄山表献马三千匹,每匹执控夫二人,遣蕃将二十二人部送。河南尹达奚珣疑有变,奏请”谕禄山以进车马宜俟至冬,官自给夫,无烦本军。”于是上稍寤,始有疑禄山之意。会辅璆琳受赂事亦泄,上托以他事扑杀之。上遣中使冯神威赍手诏谕禄山,如珣策;且曰:朕新为卿作一汤,十月于华清宫待卿。”神威至范阳宣旨,禄山踞床微起,亦不拜,曰:”圣人安隐。”又曰:”马不献亦可,十月灼然诣京师。”即令左右引神威置馆舍,不复见;数日,遣还,亦无表。神威还,见上,泣曰:”臣几不得见大家!”
这时候就不是安禄山反不反的问题,而是啥时反的问题了。
而且杨国忠也很配合,为了促成“安禄山反了,我有先见之明”这个结果,坚决不把握任何把安禄山叛乱扼杀在萌芽状态的机会,蒙曼百家讲坛讲过这一点。
造反这件事安禄山也有一定的期望值,因为起兵后他曾经面临前有潼关、后路被断的死局,气得安禄山迁怒手下“你们让我反的,现在这情况我后悔了!”理论上归他管的三镇只有范阳是死心塌地跟他反的,而且他留守范阳的贾循也被义士颜杲卿策反了,只因行事不密被他铲除,不然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一个镇也没了。
但是,唐玄宗出昏招怒送潼关……当然,这就不是题主的问题范围了。
顺便,那个造反是为了杨贵妃的回答真心是吓呆我了。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安禄山叛乱中带病出征的将领是】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