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怎样的?
优质回答
历史上三顾茅庐确有其事,但是却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和《三国演义》是一致的,即刘备三顾诸葛亮,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如是记载: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而第二个版本则比较让大家出乎意料了,那就是三顾茅庐实际上是诸葛亮主动拜访的刘备,出自
对《诸葛亮传》注引的《魏略》中的内容:
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適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所以,史书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相左的观点,当然了,肯定只有一个版本是真的,所以《魏略》和《三国志》必然有一个是假的。
至于谁是假的,我认为可以通过分析一下当时刘邦和诸葛亮两个人的处境,到底谁更需要谁多一点,那么自然,需要者肯定要“三顾”被需要者。
首先说说刘备,投靠在刘表的麾下,其实是很尴尬的一个局面。
刘表非常需要刘备这支兵马来壮大自己的实力,但又忌惮他的能力强于自己,所以虽表面上非常友善,但却处处提防刘备的行动。
在这样的处境下,刘备要么冒着风险继续单干,要么就找机会融入到荆州势力之中,这就需要本土的人士的支持。
而诸葛亮无疑是最佳人选,拿他卓越的才能暂且不提,且看看诸葛亮的身份。
诸葛亮娶妻黄氏,黄氏的父亲是荆州名士黄承彦,而母亲则是刘表的夫人蔡氏的姐姐,而荆州本土实力派蔡琩,则是诸葛亮丈母娘的兄弟。
诸葛亮本人才学出众,且有司马徽、徐庶等人的力荐,再加上有这么一层关系荆州本土的关系,是身处逆境中的刘备梦寐以求的人才。
反过来看诸葛亮,似乎诉求并没有那么强烈,至少没有非刘备不跟的地步,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荆州虽然名士辈出,但身为荆州之主的刘表却并不重视,甚至有些蔑视,比如刘表曾经这么评价名满天下的司马徽:
世间人为妄语,此只小书生耳,其智而能愚者皆类。
诸葛亮当然名气不如司马徽,那么刘表可能更加轻视了,否则有如此亲戚关系,却未曾招诸葛亮入幕,可以证明这一点。
所以,诸葛亮住在荆州,也希望能有机会遇到一个能力更强,志向更远大的明主辅佐,所以诸葛亮也是非常需要遇到刘备这样的明主来施展自己才学的。
综上所述,两个版本的“三顾茅庐”,明离子认为,都有可能,但是还是刘备三顾诸葛亮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三顾茅庐之真相
一、刘皇叔求贤若渴
杜甫诗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三顾茅庐佳话,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故事中的刘备谦恭有礼尊重人才,终于打动了天下大贤“卧龙”先生,得到了“跨有荆益联孙抗曹”的隆中战略,并在这杰出的战略构想下,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一代明主。
三顾茅庐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当时诸葛亮未及而立,不过一介布衣,只在荆襄一带有些才名;而刘备年近半百,早已封侯拜将名满天下。二人名位阅历都有很大差距,刘备凭什么要对一个能力未经验证的年轻人毕恭毕敬乃至执弟子礼呢?
刘备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其麾下人才虽不及曹操繁盛,但也有过几个非常优秀的谋臣:在徐州时有三国顶级行政人才、九品中正制设计师陈群,还有文武兼备曾任广陵太守力拒江东小霸王孙策的陈登;赤壁战后又招揽了不少人才,其中就有“凤雏”庞统和画策定汉中的法正等一流谋士。刘皇叔固然重视人才,但此前之后都不曾有人得到过诸葛亮的待遇。
刘备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温良恭俭让,他其实是很有脾气的,从他鞭督邮、杀张裕可知,他的心胸并不是很宽广——鞭督邮是皇叔亲自动的手,演义中栽赃给了张飞;张裕不过是在一次玩笑中有所冒犯,就被怀恨在心寻隙杀害。编者按:张裕不是因为开玩笑被刘备怀恨在心,而是诅咒刘备得蜀九年后必失。原话如下:“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在古代,说这种话的,任何一个君主都不会容忍。此人死的并不冤。
即使说刘备当时处境窘迫,为收买人心刻意折节礼贤下士,那么在招揽得手后就没有必要继续作伪——《三国志》载:刘备与诸葛亮“情好日密”,甚至让铁杆亲信关羽张飞都感到“不悦”,可见刘玄德一直都非常倚重孔明。
刘备究竟看重诸葛亮什么呢?
二、诸葛亮手眼通天
《出师表》有言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于是在很多人想来,诸葛亮未出山时,就是悠游山水之间的隐士。
无奈隐士终归不是神仙,不能不食人间烟火,隐逸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逍遥;如果诸葛亮只靠几亩薄田度日,那他几乎不可能脱离生产劳动,为生计整日铢锱必较,哪有时间精力去关注天下大势?
所谓“不求闻达于诸侯”,一半是矫情,另一半是底气,因为诸葛亮不必“闻达”也能保持优裕生活。
琅琊诸葛氏本来就是名门望族。虽说孔明之父诸葛珪一支家道中落,以致背井离乡移居荆襄,但士族底蕴还在——诸葛亮与荆襄望族蔡、蒯、庞、黄诸姓都有姻亲关系(诸葛亮两个姐姐分别嫁给蒯氏和庞氏,本人娶黄承彦女,黄承彦又娶蔡氏女,与刘表为连襟,参看《襄阳耆旧记》)。有这么强的关系网,他当然不用眼巴巴求着别人讨生活。
生活优裕有闲暇,家学渊源有积累,这只是成才的基本条件;诸葛亮纵然天赋异禀,有着敏锐的战略洞察力,但还远不足以支持隆中战略,因为还缺少一个重要条件——广泛的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才是世家大族真正资源所在,他们正是通过情报不对称的优势,早早布局,拉开与寒门庶族的距离。诸葛亮不是荆襄士族,虽然他和各大家族关系密切,与当地名士交游广阔,但以中古时期的通讯条件,这些还不能提供足够的情报支持。
除非说诸葛亮和这些家族的关系,已经深入到核心利益层面,可以进行情报共享。
这不是不可能的。汉末士族不同于六朝的保守封闭,进取心尚未泯灭,开放程度也还比较高,在缔结姻亲关系的前提下,愿意接纳外来杰出人才进入核心,而诸葛亮恰恰符合这一条件。
隆中对战略很可能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这不是诸葛亮自己开脑洞独立发明,而是他依托荆襄士族广泛的消息渠道,博采了各家贤士智慧结晶,最终融合成型。
三、君臣间双向选择
隆中对战略虽然高瞻远瞩,但是这种战略大方向问题,说破也就不值钱了,关键还在于执行——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还不够,还要知道怎样实现目标。
而此时的诸葛亮在执行能力上还比较欠缺——孔明曾给刘表长子刘琦出主意让他出走江夏,远离争嗣是非。这对刘琦个人安全是妙手,但对刘备事业却是臭棋,因为刘备没有能力强行夺取荆州,一定要借助一个盟友做代理人,而刘琦正是最合适人选。刘琦远走江夏,从地理上和刘备隔开,双方便陷入各自为战境地,一旦情况有变,双方只能凭着感觉行事,根本不可能呼应。
但刘备依然看重诸葛亮,因为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刘备半生戎马纵横天下,但一直没能取得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只能惶惶然流窜四方投靠各路诸侯,最后托蔽于刘表翼下。以刘备“枭雄”本性,当然有意鹊巢鸠占谋夺荆襄统治权;只是刘表虽然进取心不足,但经营荆州多年根深蒂固,不是他一个丧家之犬率数千流浪军所能动摇,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广泛勾连荆襄非主流势力。
诸葛亮对荆襄大小家族了如指掌:谁家不被刘表看重,哪家和蔡氏蒯氏有什么矛盾,谁谁在家族中被边缘化,这些情况他都门清。有这么一个活地图在,对刘备联络整合荆襄边缘势力是极大帮助。
隆中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联孙抗曹”,而孔明兄长诸葛瑾恰恰出仕于孙权麾下,这一层关系对于今后开展外交工作极其重要。
所以不管诸葛亮经验几何,这些条件决定了他是执行隆中战略的不二人选。
而且孔明不是荆襄士族,没有太多家族利益羁绊,能够成为刘备特别得力的“带路党”!
刘备对高门士族一直存有疑虑,因为这些人重宗族而轻主君——前面提过的陈群、陈登后来都归附曹操,并得到重用;虽然他们没有直接背叛刘备的行为,但忠诚度显然不高。刘备出身寒微,面对这些人本来就有自卑感,再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更没有信心驾驭他们了。
也就是这个原因,当刘备成功招揽诸葛亮后,并没有继续寻访与之齐名的庞统;不是因为有“卧龙”就不需要“凤雏”,更不是因为孔明嫉妒庞士元,而是因为襄阳庞氏属于高门士族,刘玄德吃过亏心有余悸。
反过来说诸葛亮也没有更好选择。
时至建安十三年,曹丞相根基已固,麾下阵营也大致完整,尽管此后三次发布求贤令,一再强调“唯才是举”,但几乎没有再出现过重用系统外人士的情况——荆州名士蒯越,足智多谋天下知名,曹操对之评价甚高,称“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然而任其光禄勋闲职,不予实权。有理由相信,诸葛亮降曹待遇只能更差,不可能让自视甚高的孔明满意。
孙权情况也相差无几,他的班底也基本完成,诸葛亮加入进去也很难成为核心――孙权接手父兄基业,是富二代出身,相对曹操更看重门第。况且其兄诸葛瑾早已仕吴,从分散风险的角度说,没有必要把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
于是乎,出身贫寒又志向远大的刘备成了唯一选择。
伏波将军马援有言道: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如鱼得水”是双方资源与需求高度契合的结果。
简单概括三顾茅庐这个故事?
优质回答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亲自敦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兴复汉室,前两次都没有见到,但刘备诚恳的等到第三次终于请到诸葛亮出山,就是“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在历史上是真的吗?
优质回答
“三顾茅庐”是我国历史上口口相传明君贤臣间良性互动的经典故事,史书、小说、戏曲、诗词中都能觅到踪迹,可以说已经深深植耕于中华文明深处。
但这样一个故事真实性如何,在历史上却还有一翻争论。
历史上有关三顾茅庐的主流记载
经典小说《三国演义》用了足足两个章回的篇幅(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回),将刘备如何礼贤下士、,三次到南阳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全过程,进行了非常精彩生动的叙述,使得“三顾茅庐”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诵。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演义,不是正史,有关“三顾茅庐”的正史出处主要有:
1、诸葛亮的《出师表》
《三国志.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出师表》记载:”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
2、陈寿的《三国志》
《三国志.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记载: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3、陈寿编的《诸葛亮集》序表
《进诸葛亮集表》记载:”时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4、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中记载: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
其中《出师表》是诸葛亮准备第一次北讨伐时,呈给后主刘禅的的奏章,收录于《三国志》和《诸葛亮集》中,这正是“三顾茅庐“最原始的出处。司马光《资治通鉴》引用了上述观点。
二、历史上“三顾茅庐“另一个版本
然而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在《三国志》注里引用了《魏略》和《九州春秋》里有关“三顾茅庐“的记载,却是另一个版本:
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裴松之在注里将以上记述,与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的有关记述进放在一起行对比。
如果按《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应该是诸葛亮毛遂自荐,而不是刘备“三顾茅庐“,这和我们通常的认知差别就有点大了,估计多少会让我们这些崇拜诸葛亮的三国迷们有些坐不住了。
不是说好了的,是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请诸葛亮出山的吧?
三、”三顾茅庐“真实经过有关考证
《出师表》没证据说是伪作,《三国志》是正史,《魏略》和《九州春秋》也是正史,正史和正史打架,这就让我们后人不知道该去帮谁了。
但如果综合有关记载,仔细分析,合理推断应该是有些线索可考的。
首先,《三国演义》的记述原于《三国志》,只不过对整个”三顾茅庐“的过程写得太艺术化,太过夸张,这也是作者为了突显诸葛亮的才学过人,智慧超凡,刘备的宽厚仁德,求贤若渴,塑造一对明君贤相的佳话。所以我们只作文学作品欣赏便可。
其次,在《出师表》里明白地写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如果不是真实发生的事,诸葛亮不会也不敢这么写。因为在古代君臣之间等级森严,作为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应该是件非常严肃慎重的事,特别是诸葛亮这个一个注意自己声名的人,
所以既然诸葛亮这么写了,而且作为生活在那个年代,以严谨修史著称的陈寿,也在《三国志》和《诸葛亮集》里进行了同样的描写,“三顾茅庐“应该是不容怀疑的真实事件。
那么,既然《魏略》和《九州春秋》也归于正史系列,那又怎么年看待呢?
《史通·古今正史》谓“魏时京兆鱼豢私撰《魏略》,事止明帝”。
《魏略》是曹魏郎中鱼豢私自撰写的,晋代魏后,鱼豢就没有出仕了,可见鱼豢是忠于曹魏而耻为晋臣的。
这政治立场在他编的《魏略》里也非常明显,比如《三国志》记载的“操自领冀州牧”、“曹操自为丞”、“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而在《魏略》里则变成了“天子以公领冀州牧”、“汉罢三公官,置丞相,以公为丞相”、“天子使郗虑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
所以《魏略》的政治是偏向曹魏的,刘备的蜀汉与曹魏是敌对关系,抑刘扬曹加所难免,
另外《魏略》提到孔明是“北行见备”,按照实际上樊城与隆中的地理方位。应该是“东行”才对,故事记述刘备亲口承认自己和刘表都不如曹操,也是在变相抬曹操,贬刘备。
基于《魏略》的政治立场,“诸葛亮自荐说”只能听一半信一半。
所以裴松之得亮点了他的观点:
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意思是说,按《三国志》的记载,不是诸葛亮先见的刘备,这个已经很明确了,把《魏略》这个记载也列出来,仅供参考,并非是要否定“三顾茅庐”说。
最后掌心亮明自己的观点:诸葛亮先是被刘备手下请到府上座谈,诸葛亮借机主动与刘备搭话,小露一手,才引起刘备的注意,后刘备经过考察摸底,知道诸葛亮是大才,才放下皇叔的架子,“三顾茅庐“,亲自去请诸葛亮出山的。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出师表》是真的,那么三顾茅庐也就是真的,因为《出师表》中明确写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若无此事,诸葛亮也不会写下这句话。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简短】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