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云在青天水在瓶”?
优质回答
我是长之安兮,我来回答。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唐代高僧药山一一惟俨说的一句禅语,被时任山南东道节度使的李翱写入诗中。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如何理解“云在青天水在瓶”呢?
这句诗我们从字面上来看非常简单,云在青天上,水在瓶里,谁不明白,只要会认字就可以了。不过既然是禅语,想来非字面意思这么简单了。当时李翱听了这句话而顿悟,随即卸甲归田,去寻找闲云野鹤的生活,从此足不出户归隐山林了。
要知道他已官至节度使,须知唐代节度使可是一方的土皇帝呀!唐由盛及衰的“安史之乱”,就是由范阳等三镇的节度使安禄山发起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唐王朝从此跌落云端,盛极而衰。
李翱却想舍弃这么大的官,从“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他已经厌倦官场上的迎来送往的官僚习气了,多年官场的浸润,早已看淡名利,向往过陶渊明一样的乡野隐居、自由自在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不惬意、舒适。
李翱,字习之,唐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曾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员外郎、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杜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
他追随韩愈,曾阐释韩愈关于“道”的观念,强调文以明道,发挥《中庸》“天命之谓性”的思想,主张性善情恶说,认为圣人的根本途径是复性。复性的方法是“视听言行,循礼而动”,做到“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他作了三篇《复性书》,论述“性命之源”等问题。他的思想为后来道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听起来有点高深莫测啊!“道”对我这样的凡夫俗子来说,反复读之也是云里雾里,哪里能一下子参悟。我且看李翱当年是如何去拜见药山禅师的,为什么要执意见他呢?又为何问道后弃官而去?原来他曾多次派人请药山禅师入城供养,以便日日请教大道至理,均被禅师拒绝,这一次李翱亲自登门问道去了,或许能瞅出个一二。
据《宋高僧传》卷十七记载:“(翱)初见俨,执经卷不顾,侍者曰:‘太守在此。’翱性急,乃倡言曰:‘见面不似闻名。’俨乃呼,翱应唯。曰:‘太守何贵耳贱目?’翱拱手谢之,问曰:‘何谓道耶?’俨指天指净瓶曰:‘云在青天水在瓶。’翱于时暗室已明,疑冰顿泮。”
大致意思是这样的,李翱上山来拜见药山禅师,起初禅师不理他,翱有点生气,说:“见面还不如闻名呢!”禅师说:“太守怎么看重虚听的而轻视眼前所见呢?”于是翱问道:“请问什么是道?”禅师不语,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后问:“懂吗?”翱说:“不懂。”禅师解释道:“云在青天水在瓶。”便再也无话。李翱当即提笔,一首诗遂成。
下面由我来解读一下“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道”就在世间万物中,天上地下,一草一木之中。
“道”即大道,真理,远没有你想象中深奥难测,不需要你舍近求远去寻找,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在一草一木,一山一谷中,在宇宙间一切事物当中。李翱得到药山禅师的点化,诗兴大发,“云在青天水在瓶”,他茅塞顿开,从此潇洒作云,恬静作水。
而我们呢?往往执着于名利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间多少人,营营苟利之间,在功名、金钱中逐渐沦陷,丧失了本心,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我有个同学,长得漂亮、斯文,工作勤奋、出色,没几年就被提拔为副校长、校长了,名利双收,一时风光无限。记得有一年的同学会,我看到她志得满满的样子,脸上有着夺目的光彩,令人羡慕啊!
可是去年,听说她犯事了,我是不经意间看当地官方头条才知道的。她因贪污截留国家资金被提起公诉了,目前已被双开了,等待她的是法律的制裁。她痛哭流涕,写下悔过书,说对不起党、国家、领导的栽培,思想上自我松懈,对不起家人……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欲望无止境,名利双收,已成人上人了,还贪得无厌,这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但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我昔日同窗身上,叫人唏嘘不已。“云在青天水在瓶”,万物各有各的去处,就象天上的云可尽情潇洒,瓶中的水在瓶子里,形态随瓶状,看似束缚住了,但你的位置在那里,不就该为之所约束吗?你在瓶中瓶外,天上地下,各按本位,方能心安,人生将变得更加平静而从容。
“道”常在内心,犹如“云在青天水在瓶”,能上能下,富也好,穷也罢,拥有一颗平常心。
心态真的太重要了,平常心源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追求的是沉静和安然,位低时拥有平常心,淡泊名利。位高时无愧良心,无愧生养的亲人。就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悠然自得,为人处世“荣辱不惊,物我两忘”。瓶中清水犹如人的心一样,只要保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能大能小,随遇而安。
平常心是人生的一种修养,古有明相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李嘉诚先生曾说:“好景时,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过分悲观。”这都是平常心的真实写照。平常心是洞悉人世之后的明智与平和,是用超然的心态看待苦乐年华,以平和的心境迎接一切挑战,奋斗之后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下,有些人心态严重不好,看到别家过得好,或者出身好、发家致富了,言语上酸溜溜的,怼天怼地,还怼国家、社会,总觉得自己过得不好都是别人的错,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拼命向外部找借口,为自己找失败理由。轻者只是磨磨嘴皮,过过嘴瘾,严重者可危害社会、他人,引发严重后果。
结语:云也好,水也罢,本是一物,只是形态、位置不同。
“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句话看似浅显,实际解读起来并不简单,正所谓“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学识、年龄、层次不一样,解读相应也会有差别,就好比云和水,本是一物,只是位置、形态不同,心境完全不一样了。
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缘由
《宋高僧传》卷十七记载:“(翱)初见俨,执经卷不顾,侍者白曰:‘太守在此。’翱性褊急,乃倡言曰:‘见面不似闻名。’俨乃呼,翱应唯。曰:‘太守何贵耳贱目?’翱拱手谢之,问曰:‘何谓道邪?’俨指天指净瓶曰:‘云在青天水在瓶。’翱于时暗室已明,疑冰顿泮。”
译文
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翱多次派人请药山禅师进城供养,均被禅师拒绝。这一日,李翱亲自上山登门造访,问道:“什么是‘道’?”药山禅师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后问:“懂吗?”李翱说:“不懂。”
诠释
药山禅师解释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道’就在青天的云上,瓶里的水中。道在一草一木,道在一山一谷,道在宇宙间一切事物当中。
李翱当即提笔写了一首诗: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得到药山禅师的点化,茅塞顿开。潇洒作云,恬静作水,淡泊名利,修身正道。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李翱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李翱是唐代思想家、文学家,受佛教影响颇深。他认为人性天生为善,非常向往药山禅师的德行,他在担任朗州太守时曾多次邀请药山禅师下山参禅论道,均被拒绝,所以李翱只得亲自登门造访。那天药山禅师正在树下看经,虽然是太守亲自来拜访,但他毫无起迎之意,对李翱不理不睬。
见此情景,李翱愤然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便拂袖而出。这时,药山禅师冷冷地说道:“太守怎么能贵耳贱目呢!”一句话使得李翱颇有所动,遂转身礼拜,一番攀谈后请教什么是道,药山禅师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后问:“懂吗?”
李翱道:“不懂。”药山禅师解释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云在青天水在瓶”,药山禅师简单的七个字蕴涵着两层意思:一是说,云在天空,水在瓶中,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要领会事物的本质、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明白什么是道了;二是说,瓶中之水好比人心,如果你能够保持洁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
解读
细思之,这也是一句充满了人生哲理的格言。水在高天之上为流云,形成雨滴之后落地化甘霖。天上的云,是水变化而来的;地下的水,是云转换形成的。云与水,同质不同形, 是大自然回圈中的两种状态。白云为水,沧海为水,朝露为水,夜霜为水,瑞雪为水,寒冰为水……虽同为水其形态却有千万种变化。远望寂静的窗外,青天之上,白云飘动,随风舒卷;近看无声的室内,水在瓶中,清澄如镜,淡然不动。看到了云的高远与水的透澈,我就能清晰的感受到自然、恬静的境界。
“云在青天水在瓶”应该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这种淡泊而高远的境界,源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追求的是沉静和安然。这是洞悉人世之后的明智与平和,即保持一种宠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平常心,也是我们现代人最难得的精神状态。
古书《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人一时拥有善良的心容易,只要生存在这个充满纷争的红尘人世上,要长久的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却是很不容易的。
如果在任何严酷的环境下,都能保持一颗善良的心 更是不容易。然而,无论在青天之上的云,还是水瓶之中的水,却都能保持它们纯净的颜色。
临济宗第八代高僧翠岩 可真说:“临阵不惧生死,是将军之勇;进山不惧虎豹,是猎人之勇;入水不惧蛟龙,是渔人之勇。”
的确,在这个个性张扬、争名逐利、浮躁忙乱的现代社会中,不少人心被撩拨得蠢蠢欲动,不是为名利的得失所劳役,就是被人与人之间的钩心斗角所左右,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痛苦和烦恼。拥有一颗平常心,对待周围的环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内心也就获得了平静。
感悟
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切顺其自然就会更好!人生中虽然伴随着坎坷与困境,可喜的是云之潇洒与水之恬静,让我学会了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万事万物。平和的心态能消除偏狭与狂傲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平静和淡定。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阅尽沧桑就易达境界,对于我们教师,平凡中把握“一次一个创新,一步一个反思,一程一个彻悟”的信念,事事平常,事事不平常。平常心看似平常,实不平常,一定会累累硕果。
瓶中之水,犹如人的心一样,只要保持清净不染,心就像水一样清澈,不论装在什么瓶中,都能随方就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刚能柔,能大能小,就像青天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很多老师追求的就是这种淡泊而高远的境界,源于对工作的执著和热爱,追求的是沉静和安然,是洞悉奋斗之后的明智与平和,是用超然的心态看待苦乐年华。以平和的心境迎接一切挑战,奋斗之后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以求拥有至高境界的大气芬芳、大家质地。
《大明王朝1566》,嘉靖帝说的“云在青天水在瓶”怎么理解?
优质回答
嘉靖帝云在青天水在瓶,有感而发。
嘉靖帝有水的阴郁气质,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嘉靖帝不争,体现嘉靖帝不上朝,还能将朝廷治理在手掌里,嘉靖帝养生接近于道,政治上也接近于魔。魔是杀人的。
嘉靖帝是汉人当皇帝,悟出的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明朝灭亡,帝皇还是很有骨气。
视之不见名曰夷,嘉靖帝很少上朝,大臣们每天都好像见到嘉靖帝注意自己,大臣发出奇怪的声音。
没有听到嘉靖帝说话,能够上令下达,大臣们倒吸一口冷气。
搏之不得,名曰微,斗智斗勇谁都不是嘉靖帝对手,嘉靖帝御人之术,炉火纯青。
其上不皎,嘉靖帝虽高高在上,却不光明。其下不昧,通人性,政策方略又不昏乱。
嘉靖帝通透人性,所以不希望大臣们像玉石一样纯粹,欣赏大臣们能像石头一样坚硬。
这就嘉靖帝意味深长说出云在青天水在瓶。可以把这句话聚焦在海瑞海青天。云气表现海瑞顶撞嘉靖地,嘉靖帝恨海青天入骨,总觉的海瑞也是一片青天。
云在青天。水在瓶,嘉靖帝能像水一样忍耐得住,是自己江山不能没有忠肝义胆的大臣。海瑞还掌握自己手里,海瑞在什么翻腾,也像水装在嘉靖帝的手瓶子里。云在青天,水在瓶。都说嘉靖帝昏君,没有嘉靖帝哪来的海青天。
上联:云在青天水在瓶,如何对下联?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
将题主的上联做下联更合适,
人游花海鱼游池,
云在青天水在瓶。
上联:云在青天水在瓶。
下联:日出东海鸟出巢。
上联写的是云在青天上,水在瓶中。
下联对应是太阳从东海升起时,天亮了,鸟也从巢里飞出活动了。
一天之计在于晨,美好的一天从早晨开始。
祝大家每天随着太阳升起时,就都有个好心情。
《大明王朝1566》,如何理解“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句话?
优质回答
理解不深,略微粗浅理解说下。
首先这是一首修道诗。
“练得身形似鹤形”
想要修成身形如鹤的仙人,
“千株松下两函经”
就得在灵气十足的地方静讼黄庭道书。
“我来问道无余说”
我想要修道估计也没有什么捷径,
“云在青天水在瓶”
无非是道法自然,自然而然。
第二层意思是政治,
“练得身形似鹤形”
想要在我手下当官场不倒翁,
“千株松下两函经”
就得在我的屋檐下好好干自己的活。
“我来问道无余说”
其实我的评判标准很简单,
“云在青天水在瓶”
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该在嘛在哪,该干啥干啥就行了。
好人干不了坏事,坏人干不了好事,作为皇帝,好人坏人都得用,说白了,就是用人之道,就看你怎么用。
“云在青天水在瓶”蕴含着怎样的政治哲学?作何理解?
优质回答
云在青天水在瓶,原文出自
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云在青天水在瓶为惟俨高僧回答李翱关于道的问题,指道在瓶中水,在天上云,在世间万物中。
题主问政治哲学,那我来强答一波。
这句话解释可以多角度,我分析其中两个,
第一,云在青天,水在瓶,指事物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不互相逾越冒犯,政治哲学中就是各司责任明确,分工明确,避免灰色的责任推诿区域。
第二,青天上的云,瓶中的水,各自特性不一,指事物之间有所不同是正常的,在政治中则是允许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主张,完全一致是绝对不可能的。
完毕。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说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很有深意,如何解读,大家各抒见?
优质回答
看完这样一部优秀的国产剧后,起伏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觉得应该写部影评。
之前并不喜欢明朝的历史,总觉得明朝政治昏暗,宦官乱政,但是在陈宝国,倪大红等老戏骨的吸引下还是一帧不露的看完了这部剧。
我觉得这部剧最吸引我的一句话莫过于出自嘉靖口中的“云在青天水在瓶这句话”。而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能力,而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是要用好这些人,把他们在合适的时间摆在合适的位子上。要懂得用人之道。就像云就应飘在青天,而水装在瓶子中一样。
严嵩,把持朝政二十载有余。我觉得此处只用忠臣奸臣来形容他会有点肤浅了。正如剧中一直所提到的‘媳妇’这个比喻,子孙公婆总是不可兼顾。如此睿智的嘉靖怎么会不知道严嵩贪墨国库,中饱私囊,可是他仍然让严嵩执掌内阁二十多年。原因就是嘉靖自私自利,视国为家,巧取豪夺,置百姓于水火。正巧严嵩可以略民之财满足其需求。尽管严嵩贪墨无度,嘉靖仍可视而不见。这样即使是裕王,徐高张等辈对倒严也无能为力。可是严嵩老了,已经控制不住严党了,加上严世蕃毁堤淹田胡作非为,越发引得皇上的不满。直到‘鄢懋卿,冒青烟’后,嘉靖终于觉得严嵩在这个位置上已经不合适了,这才决定倒严,而且在裕王党眼中难如登天的事,在正月十五一夜落定。
严党倒台之后,“黑脸”的戏没人唱了,朝中所谓的清流越发壮大。吕芳的能力和性格决定他在这个位置不合适了,吕芳虽然忠心耿耿,可心却没有那么狠,而且如此得罪百官,不得好果之事嘉靖也不忍心让他去做。于是乎陈洪上位,百官上疏遭受毒打。(此时嘉靖说了句要是严嵩严世蕃在他们敢这样,可见严嵩做事还是深得帝心)把陈洪扶上位是嘉靖深信的制衡之权术的一个体现。在他眼里,忠臣首先要忠于自己,其次在忠于国家,最后才要忠于百姓。这也是严嵩能一手遮天,而海瑞最高当时也就是个六品户部主事。把陈洪摆在合适的位置后,也要留一手,不可让其做大而祸国殃民。这也就是当时黄锦要去制止毒打冯保得太监时,嘉靖不许的原因。并意料到能斗倒陈洪者非此人也。由此也真可看出嘉靖睿智过人之处。
最后就是嘉靖把国之神剑海瑞赦免,并交与裕王。嘉靖深知海瑞之无党无私,刚正不阿之本性,也意识到大明朝需要改制,更需要反贪墨,所以他要把海瑞留下。不管海瑞是贪名也好,还是真的为国为民也好,其办事手腕与能力是不可否认的,绝对说的上是国之利刃。尽管在前无古人的骂君罪行之下,嘉靖仍然赦免了他。而且将其留给裕王,用以谋天下。
不管是严嵩,陈洪还是海瑞,在嘉靖手里都只是一枚棋子,利之则用,不利则黜。该在青天就在青天,该在水瓶就在水瓶。正如严嵩说的那句话“要想成大事,必先用对人”。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云在青天水在瓶什么意思】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