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屈原为何要投江?
优质回答:
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屈原,三番五次的劝告楚怀王,要联合齐国一同对抗秦国。可是,楚怀王宠信靳尚和公子兰这伙人,压根不重视屈原。不仅如此,他还稀里糊涂的受邀去了秦国境内,被秦国扣押在了咸阳,一直到公元前296年,憋屈的死在了秦国。
老爹挂了,儿子横立为国君,就是历史上的楚顷襄王。这货,更二,他居然继续重用靳尚和公子兰这批一味向秦国妥协投降的人。屈原本以为自己能得到一些重用,结果,还是没戏。
他还是不甘心,劝完老子劝儿子,希望楚顷襄王能远离小人,重振军队,抗击强秦,替先王报仇雪恨。靳尚和公子兰就担心楚顷襄王反抗秦国,一直把屈原看作是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勾搭起来,一同构陷屈原,楚顷襄王就把屈原给革职罢官了,放逐到湘南的洞庭湖一带。
屈原简直要气疯了,这种昏君还值得继续辅佐吗?他不吃不喝,满心的忧愤无处去说。他在汨罗江边,披头散发,骨瘦如柴,心忧国事却无处着力。
江边的渔夫都劝他:“楚国人都知道你是忠臣!你为国家已经尽力了。”
屈原回答:“我伤心的不是自己个人的遭遇,楚国现在这个境况,我心里刀割一般。我如何能眼看着国家危险而不管呢,只要能救楚国,即便是死一百次我也愿意。”
在这种背景之下,屈原创作了传世至今的《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在一日日的期盼中,十几年都过去了,屈原还没有得到楚王重新启用他的消息。屈原甚至想立刻回到郢都,再去劝说楚王,事实上已不太可能了。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并且攻破了都城郢都。这时的屈原,已经是62岁的花甲老人了。他不愿意眼看楚国被毁,江山沦丧,并且视与楚国共存亡,在五月初五那天,怀抱一块大青石,屈原跳到了汨罗江中以身殉国。
渔民们划着小舟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子,他早已随着楚国一起去了。他们划着舟,在江面上祭祀屈原,把竹筒里的米饭撒在江里。后来,为了祭奠屈原,将他在五月初五投江的日子,称为“端午节”或者“端阳节”。
回答完毕!
其他网友回答
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势力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上官大夫等人的妒忌、诬陷,最终导致与楚怀王的疏远,两次遭到流放,被逐出郢都。但他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希望楚怀王和后来执政的顷襄王召回自己,为国尽力,最后在楚国郢都被秦国将领白起攻破之后,他不忍心看着祖国灭亡,投汨罗江自尽。
换做现在,道不同不相为谋,君主不接受劝告,国家是他一个人的,让他自食恶果好了,何必自杀?他是战国时期的人,战国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一个知识分子也许昨天是宋国人,今天就为齐国的国君效劳,齐国混不下去了,明天再去秦国也简单得很。别看这些国家整天打来打去,其实国境开放,基本是免签证。
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认为,屈原所以写下著名的诗章《哀郢》,是由于哀叹郢都的陷落,宗庙社稷成为荒丘废墟,人民流离失所。顷襄王不能拼死抵抗秦军。楚国灭亡指日可待。但是王之江认为屈原看到楚国“党人”横行,百姓看不到希望,朝中没有忠良之臣,国家没有守备外敌的力量,楚国将面临亡国大祸。满怀救国大志的屈原却遭谗言而被流放,报国无门的他没有办法身谏楚王,哀叹报国之志无法实现。绝望的屈原决心以死来震醒昏君。
关于屈原为什么投江自杀,还有种说法是屈原为国君昏庸而痛心,不愿看着“党人”乱政,葬送楚国锦绣河山。加之长期放逐,身心交瘁,再无重返朝廷、实施理想“美政”的希望。为了保持清白高洁的操守,捍卫自己所毕生追索的理想,终于带着不尽的遗憾,愤然投身汨罗江中。淮南王刘安的《离骚传》曾赞叹屈原不肯在浊世中苟活,故而“蝉蜕于污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当时楚国朝廷中佞臣充斥,与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屈原起草宪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夺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怀王进谗言,说:“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屈原的被疏远,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政治改革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遭到旧贵族们的中伤打击。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其他网友回答
说到屈原,很多人都会想到端午节,这个节日的设立,就是为了纪念屈原。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主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能看出屈原的一生都在坚持自己的爱国事业,但为什么这样一位爱国人士最终却投汨罗江而死?下面就来听听有书君的几点分析:
一、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
屈原除了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因为出身皇族,所以被重视。在屈原的辅佐之下,楚国也已经日渐强盛,他甚至开始憧憬楚国一统六国的景象。
但因为性格耿直不知迂回,遇到贪污腐败,便常常与其正面冲突,故而在朝堂上结怨很深,时常被排挤,甚至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
说的人多了,楚怀王也就信了。直到后来,楚怀王对他的谏言不再当回事,以至于听信了奸臣的意见,在秦国被俘,最终被杀害。
楚怀王死后,公子子兰继位,新的楚王依然偏信奸臣,不听屈原的劝诫。屈原看着人民受苦,大王受奸臣摆布,自己的一腔热血付之东流。一切的一切让屈原心灰意冷,最终选择了自我了断。
二、保持清白高洁的操守
楚怀王可以说是个昏庸的糊涂蛋,分不清好坏,因为没有采纳屈原的意见客死秦国。楚王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公子兰继位,另一个成为相国。但新的楚王依然偏信奸臣,屈原的忠心为国和那些贪污腐败的大臣格格不入,以至于得罪了满朝的大臣,被新君流放,这一流放就是二十年。
长期的放逐让屈原身心交瘁,再没有重返朝廷、施展抱负的希望,为了保持清白高洁的操守,捍卫自己的理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自我了断来的痛快。刘安的《离骚传》就曾赞叹屈原不肯在浊世中苟活,故而“蝉蜕于污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三、自身的性格使然
从屈原的诗歌中不难发现他是一个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完美君子。楚国的灭亡,让屈原万念俱灰,心中有太多的悲愤之情却无人可以倾听和排解。他不愿意做亡国之人,即便是死也不愿辱节。
四,唤起君王和民众的觉醒
屈原看着楚王的昏庸,想要借自己的死来唤起楚王的觉醒,希望他能变得强大起来,以死谏主,体现了屈原的坚毅的爱国之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死,来唤起整个国民的自立自强。
最后,有书君不得不感叹屈原一心为国为民的爱国之心,只可惜,他生不逢时,跟错了君王,以至于一腔热血,无法释放,最终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其他网友回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又是一年端午到,每逢端午,我们都要吃粽子,各地还会举行赛龙舟等民俗活动,而做这一切的原因,就是为了纪念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那么,为何要纪念屈原呢?
一、少年得志,平步青云。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周显王四十八年(前321年),秦军犯楚境,年少的屈原组织乐平里的青年奋力抗击,他一方面居高临下地对青年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种战术,机智果敢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一展其非凡才华。之后屈原应楚怀王之召出山进京。并深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之后代表楚国出使齐国,以修齐楚之盟。并在国内推行变法改革,深得民心。在屈原的一系列动作下,楚国对内上下同心,兴利制弊。对外兵强马壮,并与齐国结盟,大有一吞天下之意。而这一切,都是在屈原的才能下带来的。
二、一念之间,天堂地狱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屈原的变法改革,得到好处的是老百姓,而损失利益的是贵族势力。得罪旧贵族势力,加上上官大夫之谗而见疏,楚怀王听信谗言,屈原被罢黜左徒之官,于周赧王二年(前313年),并在秦国的张仪暗中操作下你,五年后,屈原又被被流放汉北地区(今河南西峡、淅川、内乡一带)。至此,屈原一手建立的齐楚联盟被破。
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 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 后来曾经被召返。怀王三十年,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 执意入秦,被扣留,后来客死秦国。
楚顷襄王即位后昏庸无道, 听信令尹子兰的谗言, 再次驱逐屈原。屈原流落在今湖南沅水湘水一带。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 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三、以身殉国,可歌可泣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并和楚王同姓,他对楚王和楚国,不仅有一份大臣对国家的忠诚,也有一份难以割断的血脉亲情。屈原之所以写下著名的诗章《哀郢》,是由于哀叹郢都的陷落,宗庙社稷成为荒丘废墟,人民流离失所,楚顷襄王不能拼死抵抗秦军,楚国灭亡指日可待。屈原投江是因为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不忍亲眼目睹国家灭亡,故而投江殉国。郭沫若在他在《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中写道:屈原的自杀,事实上是殉国难。
屈原未投江之前,看到楚国“党人”横行,百姓看不到希望,朝中没有忠良之臣,国家没有守备外敌的力量,楚国将面临亡国大祸。满怀救国大志的屈原却遭谗言而被流放,报国无门的他没办法身谏楚王,哀叹报国之志无法实现。绝望的屈原决心以死来震醒昏君。屈原在《离骚》篇末有“吾将从彭咸之居”。彭咸是殷朝有名的贤士大夫。他曾忠心劝谏国君,遭到漠视,最后愤然投水而死。由此可见,屈原投江,也是为了让楚王不要听信小人之言,亡了国家。
四、皆浊我清,皆醉我醒
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空有一身抱负,奈何报国无门。屈原的性格正直又刚烈,但是政治是残忍并且阴暗的。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楚怀王这样君王的带领下和无能却攻于心计不为民政的同事们的配合下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业。屈原想要的是正直有抱负的君主,想要能真心为百姓们做实事有共同理想的同僚,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跟他所想的并不一样,正如屈原在《涉江》中说道: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作为当年全世界纪念的四大名人之一,当年的《文艺报》集11号社论《屈原和我们》:“屈原是世界性的伟大诗人,是登上了世界文学史上最高峰的人物之一。”
其他网友回答
理想破灭
楚怀王执政之时,楚国正处于鼎盛时期。楚国兴盛800年,此时可谓炎火正上。楚怀王也是野心勃勃,初出茅庐的屈原也想有一番作为。于是,司马迁记述道:
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司马迁 屈原列传》
这个时候的屈原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有面子,风光一时。但随着上官大夫等对立面的形成、壮大,加之楚怀王改革的决心,缺乏励精图治的毅力和恒心,势单力孤的屈原已经无力回天,被流放,渐渐远离政治中心。
可是,屈原不屈的性格,对楚怀王寄予过高的切望,日思夜盼楚王的回心转意,不断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的理想。确实,当这些诗歌被楚王看到后,也会认可屈原。但是,当时的政治生态已经不允许屈原回到权力中心,但屈原的有些建议还是能直通楚怀王的,如:
1、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 《司马迁 屈原列传》2、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司马迁 屈原列传》
当顷襄王登位后,屈原基本彻底丧失了与权力中心相连的机会,被流放到汉北,整天与河流、野草相伴。些许学生到来,聊发自己的感慨。
跳江成为必然
屈原之死,有人附会“阴谋说”,这个理由站不脚的原因之一就是,屈原已经对朝政起不了任何作用。后继的顷襄王不会对屈原大动干戈,搞不好还会起反作用呢。
屈原除了跳江,还有别的死法吗?答案是否定的。
毕竟,屈原作为王族,一个士大夫,以跳江结束自己的生命,是最好的选择。
水是清白的,氺能就下,老子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眾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作为一代名巫师,地位是高洁的,选择跳江,表明自己的决心,以死来抗争,来表明自己的心迹,足以震撼国君和臣民,警醒大家。
怒身一跳,这也成就了屈原的名烈,成就了一代爱国诗人。
之所以选择汨罗江,因为身处这个环境,整日忧思,又得不出答案。虽有万卷诗书,感天动地,奈何回天乏术。性格又决定了屈原不会与上官大夫等人周旋、屈服,当屈原万念俱灰之时,已经无人能够抵挡他纵身一跃。
伟哉,屈原!大哉,屈原!壮哉,屈原!!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屈原为何要投江】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