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有,学而优则仕。当代人怎样理解这句话?怎样做到?
优质回答
野狐试答
题主好,“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 子张》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虽然是子夏所说,但完全代表了孔子的意思,包含着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学而优则仕”曾被断章取义,曲解成孔子的“读书做官论”猛烈地批判。如何理解这句话,这涉及的问题不少,容野狐细细道来。
一 儒家“学”的内涵
“学”一方面包含文化典籍的学习,另一方面包含做人道德修养方面的修习。在《论语》首篇就有不少章句涉及到“学”的问题: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从中可以看到,在学的问题上,儒家更强调做人的道德修养。典籍的学习常会被自觉重视,修身的问题容易放松,所以儒家一开始就特别强调德的问题,以致在后世很长的历史时期,修身问题、道德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
这个问题放到现在来说,就是德与智的问题,也就是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两方面的问题。我们现在真实的的情形和古人正好相反,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学习受到普遍重视,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和修习常流于形式,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在这一方面,国家已经下力气在改变,但具体到各人的落实还是需要不少时间。
二 为官与为政
孔子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实现大同世界。儒家把济世和担当作为己任,后世的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也是如此。“为官”是实现大济苍生的必选之路,把“做官”当成个人物质享受的手段是儒家所唾弃的,尽管后世很多的读书人会滑到升官发财的邪道上去,但儒家的思想和精神是没有错。
“为官”是“为政”最方便最直接的手段,“为政”就是参与社会变革,为推动社会发展做贡献。一般情况下,人们常会把“为官”与“为政”等同起来,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意思是孔子为什么不做官。孔子回答说:把孝顺和友爱的心推行在家庭,治理好自己的家,这也算是从事了政治,为什么非要通过做官来参与政治。
在儒家“为政”参与政治、参与社会变革是目的,“为官”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这就包含了,“为官”如果不能“为政”那就是为害了。“父母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些都是这一思想下的具体说法。
三 修齐治平
儒家强调德治,子曰:“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君子德风,小人德草”,上行下效,所以要为官、为政就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儒家讲“内圣为王”,就是要通过完成自身的道德修养,来实现王道乐土的政治理想。“修齐治平”就是具体的操作方法,通过修身完善自我,然后影响和管理好一个大夫的家,进而治理好自己的邦国,最后实现天下王道乐土的政治理想。
四 “学而优则仕”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了。“忧”是充裕的意思,指时间精力比较优裕,“仕”狭义指做官,广义上指“为政”。这句话讲学习和参与政治的关系。为政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去学习,学习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要关心政治、参与政治。也就是说读书学习是一生的事,关心政治、参与社会变革也是一生的责任。典籍的学习和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有利为政,有利从事社会事务;为政的实践有利所学知识和自身能力修养的提升,两者可以互相促进。
可惜这样深刻有价值的一句话,后世常很功利的当做读书做官来践行,更不幸的是这句话曾被大肆批判。
五 与时俱进
“学而优则仕”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其实,国家现在提出终身学习;要求教育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提出干部考核把“德”放在首位,都在一思想范畴内。古人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也都在这一思想之中。我们现在讲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每一个人的事,改革没有旁观者。道理几千年前都讲清了,现在只是换个说法,实质上是相通的。
阿弥陀佛。
一,学有余力了,就应该出来为国分忧了,帮助国家,把国家治理得更好。
二,出来做官,绝不是满足自己的私欲,绝不是养家糊口,而是为了通过与国家形成合成,善行天下,使得人民普遍安心,纯朴,与天地合一,遵循自然规律。
三,为天地立心,为万民请命,使得万年永太平。
四,如果仅仅为做官而做官,整天混日子,对百姓不冷不热,不能让民风变得纯朴,经济得不到发展,军事得不到保障。此等官员应主动引咎辞职。
“学而优则仕”对现代青少年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吗?
优质回答
“学而优则仕”对现代青年仍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为知识越多,对社会贡献越大,同时自己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学习知识也不是只为入仕做官,可以在各行各业做的更好。所以″学而优则仕”对现代学生仍有积极作用。
使优秀大学生都争相考公务员.使我国公务员聚集大量社会精英,选拔国家干部队伍不乏精兵强将
古代学而优则仕是鼓励学习的好办法吗?
优质回答
”夜则更夫巡,身背五斤油,见舍有光亮,查视是读书,添加两勺油“
这就是古代鼓励”学而优则仕“的政策。
今天人经常喊,加油!加油的来历。
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是出至于孔圣人的《论语》之中,其本意是如果学习中还富有余力,那么就可以去做官、治民教化一方。
但这句话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下,我们都把它理解为:学习优秀者就能够和应该去当官从政,并且成为鼓励后人努力学习的至理名言。
咱们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是很独特的,说是长达2000年的封建社会,其实从始皇帝以来,咱们的社会制度就和封建这两个字不怎么沾边,确切的说,形容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更为恰当一点,不管任何地方官员,都是由皇帝委任的。因此,在古代,咱们的“皇权”和“官威”是非常深具有影响力的。
在这种背景之下,就形成了一种“官本位”思想,官员就是皇帝的使者,代表了皇帝的尊严和意志,在我们耳熟能祥的“士农工商”四大阶层中,“士”是处于社会的顶层的,而官员,自然就是“士”中的翘楚。
既然古代官员有如此之高的地位,那么自己怎么能成为其中一员?隋朝以前,官员们几乎被传统的世家豪族所垄断,寒门百姓很少有机会能脱颖而出,几乎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而隋以后,历史上影响极其深远的科举制度实行以来,局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国家开始实行了以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机制,寒门子弟和平民百姓有了上升和改变自己阶层的途径。从此读书、学习与做官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你唯有读书学习,并且取得优秀的成绩,才有可能通过层层的考试,从而鲤鱼跃龙门,成为官员。而一旦成为官员,你和你的家族便可从平民百姓进阶为士大夫阶层,这是多么巨大的诱惑。所以,可以看到,就算是那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们,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一辈子,只要儿子能读书,会毫不犹豫的付出一切,同样,也会拿着荆条,一边诉说着自己的艰辛,一边抽着不努力读书的儿子。
一句话,学而优则仕,在古代的中国,是一个美丽的口号,激励着一代代的寒门士子们“头悬梁,锥刺股”。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可以看看每年公务员考试的庞大群体。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学而优则仕的历史局限性和现实功利性的不足之处。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多元化的发展,拓宽学习的范围和渠道,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学而优则仕体现了什么想法?是不是现实现象?
优质回答
我认为“学而优则仕”这个古老的词汇至今还是一种现实,其内涵没有什么变化,其外延已与古代相比早已今非昔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查了有关的资料,古代对这个词的解释有多种,确切的解释是,学而优则仕的,优:跟“悠”同音,是精力过剩有余力。在坚持不间断学习的情况下,去做官推行仁义。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即终身学习之义, 也就有学而优则做官的意思而流传至今。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社会财富只能维持少数人的专门的文化修养。而统治者又需要较高文化的人管理社会按秩序运行,所以统治者都给了有文化的人很高的社会地位,中国的古代社会阶层,
不是以金钱来分层次的,“仕、农、工、商”就是几千年的社会分层,有钱的商人竟然被排在社会的底层。所以经常在古代的文献的描写中,出现穷酸秀才竟比老板牛逼。
当代的“学而优则仕”与古代的原意实质上没有变化,而所包含的内容太丰富了,今天的“学而优”没有变化 ,学习就是要终身学习,追求优秀,而“则仕”的范围就广了,意指所有社会地位高的职业的选择都称为“则仕”。
总之,我认为“学而优则仕”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不但是现代而且是现实,中华民族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把‘学而优则仕”当做培养孩子的目标准绳,为了孩子“学而优则仕”倾其所有。这就是为什么中华民族在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竟神奇的走完西方二百年的强国路的原因。也是让西方政客切齿之恨又无奈的原因。
一,目标没错。二,现实与远见并存。
“学而优则仕,升官发财”,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吗?
优质回答
首先,肯定是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或说是其中的一部份,叫‘’功名文化‘’。
什么叫‘’学而优则仕‘’:学是指读书学习,优是指读书成绩优良、优秀、特别优秀,则是转语字、是指可考官做,仕是指仕途,考取功名做官的人。‘’学而优则仕‘’在国人的心目中有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思想。自古以来,读书考功名、入仕做官是国人传统文化的奋斗目标和终身理想。不过,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社会许多行业功能、性质蜕变,很多人的思想意识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读书不再是‘’学而优则仕、升官发官‘’了,现在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家倾力倾心倾财全面发展教育,目的是为了全面整体提高国民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各方综合素质,选拨、发现、培养国家各行各业顶尖科技人才,更好的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以点带面为国家作出巨大杰出的社会贡献。
在古代中国社会,读书人除了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没有别的选择,也是唯一的出路。因为中国是几千年的传统农业大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占主导地位,几千年来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和蜕变进展,农耕文明、农耕文化、半农半读占主导绝对优势,导至形成了读书做官、升官发财、‘’学而优则仕‘’的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生根发芽、壮美成长,深根蒂固,导至国人对‘’官‘’本位的祟拜和敬仰的文化心态和生态文化。
是最纯正的中国文化。
但是,这个问题被概括为“升官发财”,带有明显贬义,容易引人反感,从而错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精髓东西的理解。
笔者曾专门撰文,解读孔子的财富观。
笔者的观察视角只有一个,就是无论什么学说,都是基于利益的考虑,也必然有解决利益问题的方案。
孔子认为财富应该从哪里来?这个财富的获得,如何和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相统一呢?
答案就是问题的那个带有贬义的概括:升官发财。
为什么?
因为孔子认为的理想社会是这样的——
构成社会的核心力量是君子,在君子之上,管理这个社会的总管理者,叫做君主。
君主通过君子来分管社会,这些管理者就叫做官。
那么,这些官,也就是这些君子从哪里来呢?
从贤能的人中选拔出来。
换言之,从具备儒家行为规范的人中选择而来。
你要想当官,首先要修身、齐家,要有道德,有底线,有原则。
贤者会进入管理层,体制畅通,这样,社会就会形成追慕贤良的风气。整个社会也以一个人的贤能程度来进行利益分配。贤能程度越高,官职越高,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
这就是所谓升官发财的意义。
因此,升官发财背后是对社会的贡献,是自我人格与境界的完善。孔子的这种方式,其过程始于道德,通过抛开财富、不要财富从而获取财富,这个过程今天有人已经写成大字,悬于自家墙壁,谓之:舍得。
儒家文化美其名曰: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平天下、仁义礼智信?其本质是否是权力崇拜?
优质回答
你倒是知道儒家提倡追求的这些,是“美”的,那么儒家何错?难道要提倡追求邪恶?
不知道你这个固化利益,你认为儒家通过啥实现?是通过有教无类?还是通过“不患寡而患不均”?还是通过民贵君轻?就儒家所追求所遵循的这些,在“固化利益”上的效能,能及得上教会垄断知识和知识解释权、以血缘为基础的贵族体系?儒家再怎么固化利益,也没法跟你一心推崇的“贵族”的利益的固化程度相提并论呀。
至于说奴才,不知道这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追求立功立德立言的儒家,与自居绵羊的教徒,哪个才是“奴才”?
其实,奴才们最不能容忍的,是看到其他人不是奴才、不肯跟他们一起做奴才。
——无陈词滥调,无不知所云,无酸腐鸡汤,无缤纷喧嚣,唯有一点赤诚真意,一点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轻落玉指点赞、贵手转发;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见,请评论中不吝赐教。
学而什则仕,是中国五百年来落后的根源,想想看所有识得字,算得了数,做得了分析,弄得清探讨,能够拥有深刻的独立见解的人,都一根筋的奔官场去了,去不了的宁肯卖弄文字嘻戏功力的虚幻慰藉,也不愿意诿身于对”物“理的挦索,剩下一群不识字儿,思维不开化的人,只能勉于身体的勤劳,却无奈于思想的”懒惰“,显然,在这种生态环境之下,社会创造性动力自然十分愦乏,中国岂能不落后,问题还继续存在,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学而优,则社会发展动力足呢?关键的核心在于怎样使“官威”,“官福”受到必须的和应有的限制,使“官”所至的“权”,实实在在的成为理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即“官权=责任”。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学而优则仕的意思】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