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古代的守宫砂是怎么回事?
优质回答:
在中国古代,有一样神奇的发明,那就是守宫砂。在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中,古墓派的小龙女手臂上原本就被点了守宫砂,在被尹志平侮辱后,守宫砂就消失了。那么,守宫砂真能长久不褪,而女子失身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吗?古代的守宫砂是怎么回事?
今天已经没有人再根据守宫砂标明自己是否是清白之身了,不过我们却常能听到一个名词”守宫”,提到这个词时,人们一般是指一种蜥蜴。其实,守宫就是俗称的”壁虎”,是一种小型蜥蜴。之所以给它取名为守宫,根据《说文解字》:”在壁曰蝘蜓。在草曰蜥蜴。若守宫。”它喜欢守在篱笆屋角,姿态像是守卫着宫殿一般,因此得名。
那么,这种小型蜥蜴和守宫砂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守宫砂就是用守宫做成的。在西晋张华的志怪小说《博物志》中,对守宫砂的制作进行了描述:”蜥蜴或名蝘蜒。以器养之,以朱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捣万杵,点女人肢体,终年不灭。唯房室事则灭。”
根据他的介绍,守宫砂的制作先要将蜥蜴用容器饲养,只给它喂朱砂,这样它就会变得通体赤红,等喂够了七斤朱砂,就用杵把它捣碎成泥状,把这样得到的守宫砂点在女子的身体上,无论怎样都不会消失,而只要行了房事,就会立刻不见。
南朝名医陶弘景的说法略有不同,他说:”守宫喜缘篱壁间,以朱饲之,满三斤,杀干末以涂女人身,有交接事,便脱;不尔,如赤志,故名守宫。”不过也两种说法大同小异。还有一种记载,说需要找到一种名叫”赤宫”的变色龙,然后趁它处于繁殖季节逮住,和朱砂混合捣烂,才能制成守宫砂。
根据守宫砂,就能够检验一个女子是否守身,在无法进行有效检查的古代,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传说,守宫砂的最早使用者是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他才识渊博,又很会讨皇帝欢心。为了防止后宫女子在被皇帝临幸前与他人私通,东方朔便提出了用守宫砂的方法。
古时的人们对守宫砂深信不疑,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有对”守宫”的注释。
从现代人的眼光看,这只是一种动物尸骸制成的染料,怎么能够长久不褪色,并自动识别女子的身体状况呢,守宫砂明显是个根本没有科学依据的古人迷信产物。
也有人认为,守宫砂多少包含了科学原理。按照上文所说的一种制作方法,制作守宫砂要先找到处于繁殖期的”赤宫”,处在繁殖期的雌性变色龙雌性激素非常旺盛,当遇到雄性激素时会与之中和,导致红色守宫砂的消失。不过,这种说法略显牵强,并不能说明守宫砂存在科学原理。
其实,守宫砂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恐吓的作用。因为古代女子对守宫砂深信不疑,就会不敢在婚前与他人私通。守宫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男子三妻四妾,帝王后宫三千,却要求女人全都是处子之身。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守宫砂成了被封存的愚蠢发明。
其他网友回答
“守宫砂”是古代用来验证一个女孩是不是处女的一种药物。
方法是把黄豆粒大小的“守宫砂”点在女孩的右臂,于是就在女孩雪白的右臂上留下了一个殷红的红点。这个红点一直保留到女孩出嫁时。
假如女孩在婚前和男人偷情发生了关系,这个殷红的红印就会扩散消失。
假如女孩一直守身如玉,那么在新婚之夜新郎会看到殷红的红印依然如故,和当初留下的印记丝毫没变,更不会扩散和消失。(如下图)
新婚之后,“守宫砂”留下的红印也就完成它的使命消失了。女孩变成女人。
“守宫砂”真的这么灵验吗?它是由什么制造而成?想用它检测一下女友是不是处女行吗?
现在我公布一下“守宫砂”制作流程。
首先捉一条雌壁虎,亲们都见过壁虎吧?就是趴在墙上吃蚊子的那种,超三斤重的也叫变色龙、朱宫。
捉到雌壁虎后,注意不让它吃蚊子,只喂它朱砂,一直让它吃大约7斤左右的朱砂,此时壁虎会变得透体通红。
在交配季节,当雌壁虎正和雄壁虎交配之时,迅速把雌壁虎捣烂晾干,然后和朱砂拌在一起备用。
古代家中生了女儿后,就挑一点“守宫砂”点在女孩的右臂,据说只要守贞一直会保留到新婚之后。
相传慈禧对壁虎很反感,在慈禧陵墓的丹陛石台阶一角,原来雕刻着一只壁虎,这也是工匠按照传统工艺雕刻上去的。
当慈禧看到壁虎时却勃然大怒。她认为是工匠暗讽她不守妇道,是存心给她难堪,于是命人敲掉了壁虎。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如下图)
最后说明一点,用“守宫砂”检测女孩是不是处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不要自行制造“守宫砂”检验女友是不是处女。
古代人们把“守宫砂”点在女孩手臂上更多的是起到警示的作用,有一种威慑的力量,古代女孩都天真容易骗,父母说只要和男人发生关系守宫砂就会消失,女孩就相信了父母的话,古代女人把贞操视为生命,现在的女孩才不相信这些鬼话呢!
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网友回答
打过比方,古代的守宫砂就相似于现代的B超。
对B超不陌生吧!这高科技是用来检测女子是否怀有身孕的。然而,古代的人为了分辨女子是否守住贞洁,有没有未婚先孕,在没有B超的情况下,古代的智者便发明了守宫砂。
在这里,我特作强调:“守宫砂”是用来检验女子是否贞洁的药物;而不是骚客们认为的、用守宫砂来附住女子的处女地。
自女孩懂事起,老人便把守宫砂涂在她们纤细的手腕上,以此来守住女子的贞洁。为了解开这个谜,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守宫砂的制作过程。
“守宫砂”,这里的“守”,是检测之义;“宫”,指的是蟾蜍或变色龙;“砂”,即是朱砂的意思。古人在研制守宫砂的过程中,步骤是相当繁琐的。
比如、研制过程可以选择蟾蜍、变色龙或与它们相似类的爬行纲科作为主料,因为这些动物同属于爬行纲科,生活习性相似。凡属爬行纲科类的动物都可以单独使用,为了说清守宫砂的制作过程,我就选择变色龙来解说吧!
如果对变色龙感兴趣的人会发现,当变色龙雌激素旺盛的时候,周身会鼓胀,并伴有粘液。若变色龙的雌激素得不到雄激素的荡涤,这些雌激素就一直依附在雌性变色龙的身体上。当雄性变色龙嗅着雌激素而来的时候,雄、雌交合之际,原本一直附在雌性变色龙身上的粘液,一瞬间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古代的智人发现了这一神奇之后,便把变色龙捉回来,用朱砂强迫变色龙吞食,整过程七七四十九天。当发现变色龙的背上溢出的分泌物泛红色时,智者便把变色龙放入石臼里,进行千锤百杵的捣烂。最后,过滤出来的、泛浆红色的液体就是守宫砂。
前面我提及过,古代的人为什么要把守宫砂涂在懂事女孩子的手臂上?
一是为了检验女孩子成年之后,是否还能守住贞洁。因为,古人视女子的贞洁为生命!二是用守宫砂涂在女孩子的手臂上,涂上的红圆点不轻易退去,即便天天洗澡、把涂上的红点弄破了皮,这红点也会永远嵌入皮肤里不掉色。
可是,当被涂上守宫砂的女子,一旦与男人交合,这守宫砂就失去了“守宫”的意义,整个红点在“滋溜”间便消失殆尽了。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守宫砂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能,这是一种早期的刺青,只是女入道观修行的一种仪式,有点像和尚剃光头打戒疤一样。并没有那么神奇的说能够跟处女膜搭上关系,更不会因为有过性生活就会消失,这是小说里的骗局。
道家才是我们国内最正宗的本土宗教。包括我们经常参拜的三清,土地公,妈祖什么的全部都是道教中的人物。有道教自然就会有道观,道观里就会有道士,道姑。道姑会分为两种,一种是破瓜出家的道姑,指已婚妇女出家;而第二种是圣姑,也就是道教的圣女。这种圣女是从小被道观里的道姑收养的,或者是年纪轻轻被送到道观里出家的,这样的人才会被点上守宫砂,这守宫砂只是一种象征仪式,点上守宫砂可以视为一场宣誓仪式,就是由一个老道姑公开授徒,在授徒中宣读道教的教义与道观的道矩道规,然后点上守宫砂,有点类似于戒疤。
不过道士虽然鼓推禁欲的,但不会像佛教那么会用各种戒律来限制自己。在道家里只规定,来者自由去着自愿,如果想要结婚,完全可以自己选择还俗,而还俗的仪式也是有的,那就是让自己的师傅把自己的守宫砂去掉。可以这么理解,道家里是非常尊师重教的,道家圣女把自己的师傅当成再生父母,她们想要嫁人的时候是要带男友见家长的(见师傅),只有得到师傅的许可跟祝福才能跟男友双宿双飞。
其他网友回答
“守宫砂”在历史上出现时间较早。大致在魏晋时期,就有了。
(点守宫砂)
具体操作给出繁琐严格。用朱砂喂养雌性石龙子,就此,壁虎通体呈朱红色。然后将此石龙子用瓦片焙干,研沫;然再以此沫拌朱砂投喂石龙子,反复七次之后,将最终的的红色石龙子用药杵捣烂,敷之少女手臂而不褪色,只待少女变成少妇,有了性行为,红的朱砂痣则自然脱落。
(守宫砂的准确位置)
虽然这事情听起来就很悬,但是想想出现在魏晋时期 ,那时候社会风气十分开放,主要还是因为“炼丹术”大行其道,而产生的效果,而非社会需要而产生。
也就是说不是因为市场产生的结果,是技术发展的结果。
(传说中的“壁虎”)
这种据说现在医学从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概念里,已经证明了其科学性。但是因为工艺和选材,点的位置,经常不如人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朱砂)
随着宋明理学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的大行其道。社会对女性的贞洁要求直接上升到了道德层面上。此刻的“守宫砂”就开始有了市场需求。
但是历史还是跟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那就是当市场有需求的时候 技术却失传了。
(吃了朱砂后应该通体透红,这个显然不是)
所以因为技术不过关,造成了很多闹剧,有的妇女心胸坦荡,结果洗了把澡,结果洗掉了,因而逼死活人之事屡见不鲜;有的一辈子不敢洗那个位置,结果孩子都生了,那个“守宫砂”依然不脱。终而贻笑大方。
所幸的事,这类荒唐的事情早就绝迹了。但愿不复发生。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吐槽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古代的守宫砂是怎么回事】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