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什么(中国历来讲儒家思想,儒家是什么?)

网友提问:

中国历来讲儒家思想,儒家是什么?

优质回答:

我来回答一点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原文及译注

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从历史里学习到东西,为我所用。读儒家经典也是一样的道理。

(图来自网络,侵删。)

其他网友回答

多谢邀答!

讲思想离不开“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儒家思想也不例外。

儒家思想发端于孔子,起源于“周礼”。周公封地于鲁后,把周朝的礼制、典籍传至于鲁,孕育出了一个“孔圣人”,产生了“儒家”学说。

世界观

儒家认为宇宙是静止的,无始无终、周而复始,亘古不变。人生于天地之间,生老病死,自然而然,不讲轮回转世,不讲天堂地狱,与宇宙合而为一,即“天人合一”。这决定了儒家思想的保守倾向,即在一个超稳定的结构中,只要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尽忠尽孝不越礼,不“犯上作乱”,就可以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和平。

人生观

纵观世界各国,好像只有中国人踏踏实实活在当世,虽然也多少受佛教“因果报应”的影响,但毕竟以儒家思想为主,只需在有生之年“尽忠、尽孝、尽责”即可。“子不语:怪力乱神”,“未知生焉知死?”,反对搬鬼弄神,反对把希望寄托在来世。圣贤都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而非搞个人崇拜。

价值观

“人性本善”的观念决定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仁”,施“仁政”,尚“仁义”,推“仁爱”,讲“仁慈”,一切以“仁”为本。凡事都有对立面,“仁”的对立面是“暴”,“暴政”,“暴力”,“暴虐”。儒家的对立面是以“人性本恶”为基础的法家。

此外,“中庸之道”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说话做事不走极端,不急躁、不冒进,四平八稳,大道至中,有长远眼光,能从全局考虑。

因此,儒家思想趋向于保守、内向、自律。处于“治世”可以发挥它的“超稳定”作用,处于乱世则稍显“迂腐”,不够灵活。这也是战国时期到处不受待见的主要原因。

当今世界,不是一个太平的世界,与“列强”打交道,不能太讲究儒家的“温良恭俭让”,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其他网友回答

几千年以来,很少有人能把儒家到底是什么,说清楚,说透彻。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儒家就是人伦之道,人伦之学,人伦之教。我们要定人伦,得需要一个准则,那要以什么作为准则呢?以天伦定人伦,以人伦效天伦。儒家学说的核心就是人。

儒家是以天伦定人伦,儒家之道是以天道做根基和准则的。所以说,是先有天,后有人;先有天道,后有人道;先有道,后有儒。

羲皇开天,我们的祖先进入了农业文明时期。农业和采集游牧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区别。因为农业文明,需要以人开天。

在天人未分之际,社会是不需要儒家的,因为那时候,天人合一而不分。在农业文明之后,天人相离,人从本能的自然而然循天理而生活,变成了循人道之礼仪法度而生活。

天人两立之后,要立人,就需要仿效天道,以人为天。所以,在儒家的思想里天子就是天的代言人,天为昊天上帝,天子则为皇帝,基本上被等同化了。在儒家看来,天地华育万物的天伦,可以复制到人伦,变成天子华育百姓。

在儒家思想里,为什么天子至高无上呢,因为他就是人的天。以天伦观之,没有天,万物不能生。以人伦观之,没有天子这个天,社会就会乱套。在儒家看来,一个失去君主的社会,就如同万物失去了太阳。

天伦之天,天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很难想象,天会塌下来。但是人伦之天则不然,因为天子会被乱臣贼子谋逆弑杀。天子失去天下,天下百姓失去君主,这对于儒家来说,人伦不复,就意味着天塌了。

还有比天塌下来更严重的事吗?没有。所以,我们现在的人,很难想象,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人经历了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而社会危机只是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外现。

在天人未分之前,我们以天为天,要祭祀天地。在天人两立之后,我们以天子为天,就要创立一套以天子为至尊的祭祀礼仪制度,这就是礼乐。而礼崩乐坏表明,诸侯们都不再以天子为天。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侯不再尊天子为天,天子为了要维护自己作为人伦之天的至尊至贵的威严,就需要以王师讨伐这些乱臣贼子。然而,当诸侯的军事力量超过王师的时候,那么维护天子至尊地位的军事力量,也被诸侯瓦解。天下百姓便失去了他们的天,于是天塌了,天下大乱。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儒家思想是孔子创立的。这是对中国的文化,缺乏常识所造成的误解。孔子之道,并不是自己创立的,而是师从周公。周公之道,也不是自己创立的,而是师从尧舜。尧舜之道,也不是自己创立的,而是师从黄帝。黄帝之道,从何而来?开天之圣人开天而得道。

也就是说,自从中国进入农业文明之后,以人为核心,以人伦为生存法则的儒家思想就诞生了。开天而立人,则天而定人,是谓儒。可见,周公孔子,并非开天之圣,而是人伦之圣,他们是站在开天古圣的肩膀上,为我们这个民族继承并创立更完备的生存之道。开天之圣是谁呢,是羲皇,是神农,是黄帝。

万物失去了天,就会陷入一片黑暗,人失去了君主,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天塌了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孔子,便是站出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孔子给出的答案是,我们一起努力,把塌下来的天再撑起来。这个宣言,就是克己复礼。

我们经常说,不要怕,天塌下来也会有人顶着。孔子就是这种奋不顾身去顶天的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担当和勇气呢?这是圣人之勇。孔子到处游说诸侯国的国君和他一起来顶天,结果在天下大乱之际,没有人愿意出来挑担子,和孔子一起恢复天下太平。

屡屡受挫的孔子,对诸侯国的那些国君们彻底失望。而这时候,国家官学已经崩溃。孔子不得已,只好退而求其次,开始著书立说兴办私学,开坛讲学授徒传道,为的是把大道的种子播下去,把匡扶天下的希望寄托在后人身上。

以上内容转自白云,基本认同其儒家是以天伦定人伦,以人伦效天伦的论述。故不再重述所以就直接转发。

其他网友回答

“儒”字的解释,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

中国历来重视死亡的观念和丧葬礼仪,在这个社会需求下,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儒”。

这个,便是早期的来源。在古代社会上的表现形式为,殷代出现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人员。这些人员,也被称为术士。

大概,是因为职业的地位低下,做事情处于仰人鼻息之下,形成了比较柔弱的性格,便是儒的本意,即柔。

(这个“儒”的解释,和徐中舒如出一辙,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他的解释。其中心思想,都是透露出儒家这个阶层的社会境遇。)

…儒是一批不劳而获的寄生虫,他们褒衣博带,到处吹吹打打骗取美好的饮食,还要做出一副文质彬彬、在主子面前温驯备至的媚态…

儒家:指的是中国学术思想中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

这个儒家的解释,是为公认的解释。

仔细思考之后,仿佛是和儒这个阶层所特有的人性格等息息相关。一样地讲究礼,和讲究柔。(没找到相关记载,其儒家的儒和其存在联系,害!遗憾!)

下面,讲一下儒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一、孔子

了解孔子,基本上是透过《论语》中的言语来进行分析研究。

(不过,有意思的是,《论语》并不是孔子本人所写的,而是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的言行进行的一个整理。)

思想:仁、礼

仁:仁者爱人。礼:强调等级有序,什么样的身份做什么样的事情。孔子非常推崇周礼。

(比较可惜的是,孔子身处于乱世。别人都在忙着争霸,孔子强调的爱人和等级有序,基本没人愿意听。孔子,就从政到从事教育。其最突出的贡献,便是兴办私学。孔子是最早进行民办教学的人,提倡“有教无类”,被尊为“万世师表”)

二、孟子

他的思想,主要是:仁政、义、性善论

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希望统治者有民本思想。

义:强调道义。道义是道德和正义。他强调的道义,是认为君臣都要遵守其身份所加持的道义。君王的道义是实行仁政,臣子的道义是忠心不二。

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

三、荀子

其代表作为《荀子》。大家比较熟悉的,便是出现在课本之内的《劝学》。

他的思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观点,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第一个是天的运行有规律,和君主的本身无关。第二个是人要掌握自然规律,然后进行运用,并强调尊重规律。)

性恶论

(感觉有点像是打擂台。他强调的是道德教化的作用,提出了礼法并用。他的思想,是在孔子的基础之上进行发展。他在孔子提倡礼制强调自我修养的基础上,还认为这一点是仅仅不够的,进而提出需要法的约束。放在现在,就是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约束本身。所以,有意思的是。他的学生,比如李斯、韩非子,成了法家的代表人物。)

其他网友回答

初心而言,儒者人需。为人民服务就是儒;若于行迹而论,莫衷一是。只看你想听哪一种。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中国历来讲儒家思想儒家是什么】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