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个人资料(戴季陶生平简介)

如何评价戴季陶所著的《日本论》?

优质回答

戴季陶是让日本人既敬仰又畏惧的人物,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写下的那本《日本论》。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人深知这句话的含义。所以,他们对这个了解自己国家“深入骨髓”的人,才会如此畏惧。

长期以来,研究日本的书籍多如牛毛,但时至今日,在所有人(包括日本人)写的论述日本民族特性的书里,被公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本正是中国人戴季陶所著的《日本论》。

这本专著,成书于1928年,是戴季陶长期留学和访问日本期间,深入日本文化和社会后写成的一部著作。

这部书,也是唯一一本让日本人认为“深刻至极”的书,很多日本人认为它比《菊与刀》更加鞭辟入里。

读过戴季陶这本书的人应该知道,在这本书里,戴季陶对日本国情、政治、民族性格、风俗习惯等方面都进行了敏锐的观察、剖析。

这本书写成后,是由党内大佬胡汉民作序的。该书共分24个章节,对日本的神权思想、政治制度、武士道精神、政党制度、国民思想的产生及发展情况做了删繁就简的解读,这本书对于今天的研究日本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比本书的内容,戴季陶写作此书时秉承的目的才是最让当时和现今中国人深思的。

在写此书时,中国人对日本一直持傲慢与偏见,原因很简单:他们小日本文化是从中国引进的,连和服都是抄袭我们唐朝,何以为惧?

当时的中国人,除了少数如戴季陶等真正深入日本的人之外地,很少有人知道:在很大程度上,日本已经超过了当时的中国。

戴季陶等一些进步学者开始意识到:必须让中国人了解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事实证明,戴季陶的考虑是对的,这本书成书后不到十年,日本人的铁蹄就踏进了中国。

戴季陶认为:中国人必须去了解日本,因为如果不了解,如何才能制衡它呢?可了解日本在当时的国人看来,简直是笑话一般的存在:此等仿效大中国的小国,了解它作甚,它有文化有历史吗,呵呵。

从来,“傲慢和偏见”都会导致不可逆的可怕结果,戴季陶口中的这种“傲慢与偏见”今天仍旧存在。斯以为,这种危险和当初一样大。

因为,在中国人不喜欢研究日本的同时,日本人却十分热衷于了解中国。早在近百年前,戴季陶就痛心疾首地指出:

“日本人研究中国精细深刻,不遗余力。‘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不知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不知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而中国人研究日本却粗疏空泛,对日本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踏实的研究工作,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可以说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

好在,今天已经有一部分人意识到日本会在今后几十年一直是中国的劲敌,他们中的很多开始秉承着戴季陶“学日本所长补己所短”的理念,开始潜心研究日本。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相信知晓强敌后的中国超越日本必是指日可待。

附注:戴季陶,正是和蒋介石一起留学日本的兄弟,相传两人还曾同时交往过一个日本姑娘,该日本姑娘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孩:后来的蒋纬国。

一直被蒋介石作为“智囊”依仗的戴季陶曾历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考试院院长、国史馆馆长等职。

1949年2月,老蒋兵败后,戴季陶对前途绝望,于广州饮药而死,终年58岁。

除著明的《日本论》外,戴季陶还写下了《青年之路》、《学礼录》、《东方民族与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在世界之地位及其价值》等书,均是经典之作。

如果他不入仕途,他是鲁迅,胡适一样大学问家,如果他入了党,就是李大钊一样人物。只可惜他才华被政治派别左右,一生追随三民主义。这书分析日本人性格,同时肯定了日本民族的优点和学习精神,也预言了日本以后侵华走向,记住这书是1928年写,戴季陶本身不是站在民族主义上分析日本,而且很赞扬这个对手。当今也要记住,日本进取心团结向上凝聚力远远超越中国,日本东方仅次于中国的一大民族,还是唯一和西方列强英法德相媲美的大国

戴笠曾是军统最高统治者,为何被人称为戴老板?

优质回答

先说结果,“戴老板”属军统前身——复兴社在高速扩展时,自然而然产生的对戴笠的赞誉。

戴笠属于大器晚成的风云人物,30岁考入黄埔六期骑兵三科(肆业),36岁发迹,他只用10多年的时间,打造出了一个,网络触及日本天皇皇室之内、东南亚地区数十万人的特工集团,被人称为“戴老板”、“军统教父”、“特工王”、”东方的希姆莱”、“蒋介石的配剑”等绰号。身为军统局少将副局长,对特工工作极有禀赋,属无师自通型。戴对蒋介石是极为忠心不贰、效尽了犬马之劳。并以善于揣摩蒋介石的心思见长,常常蒋介石刚有所想法,还没张口,戴笠就去做了,而且做的还很好。

“戴老板”之称的由来

之所以被人称为“戴老板”,这得从复兴社成立说起。戴笠经胡宗南提携,越过康泽、桂永清等黄浦高届生,担任实力部门的特务处处长。在任命会上,蒋介石假意说,“特务处处长一职,没有合适人选,我曾找康泽和桂永清谈话,他们都怕干不好而推辞,不妨叫雨农试试。”实际上,蒋介石早就找这两人做了工作,逼他们放弃。这两人心里虽很是无奈,却不得不放弃这个职位。可见,胡宗南对戴笠的提携之功,以及戴笠的渐露头角的能力在蒋的心中渐升的地位。

处长是当上了,可是得解决经费问题呀。戴笠通过虚报人数、设备等由头,从老蒋弄来20万元的经费。在成立大会当天,他搜罗了不少凑数的熟人来冒充特务。去顶上上报人数的空缺。倒不是说戴笠贪婪,他把多余经费搞过来,就是让自己在财务上,有一定的自由度,方便招募自己心仪的人才。这是戴笠第一次的财务运作,也是其人生的第一次高峰。

另一次财务运作,是戴笠设计将CC派的人才基地——浙江警校收归囊中后,队伍一下子壮大了好多。而年经费还是20万元,经费显然是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了。搞得连特务出外勤的吃饭、住宿都要自掏腰包垫补。特务们意见很大,本来天天躲躲藏藏,无法以正常身份示人不说,连个活动经费都不足,图什么呀?军心开始浮动。此刻,蒋介石就算再支持戴笠,那也有好几个特务组织要供养。戴笠不得不把目光瞄到查缉烟土可观的收入上,于是在改两湖特税局为禁烟督察处时,戴笠将心腹大量塞进督察处,把持了禁烟处工作。可观的收益,令戴笠手下的特务组织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在民国,并不是蒋许诺戴笠领导什么部门,就会提供充裕的经费,来保证该组织的运行,何况,戴笠又是个有野心的人,其对特务组织的超常规的扩展,令很多经费陷入说不清道不明的状况。蒋介石虽说对此睁只眼闭只眼,但并不总拨款支持戴笠,以免落人口实,引起CC派或其他特务组织领导人的不满。

并且,特务组织保密的特性,令好多开支是不能堂而皇之地编列在预算之中的。这一切,都需要戴笠自己去搞到相应的经费来保证。通过大大小小的巧取豪夺,戴笠的财务运作,始终能跟得上复兴社对别的特务组织或政府部门的兼并收编的运作。为此,戴笠赢得了复兴社内部众口一词“戴老板”的赞誉。这就是“戴老板”的叫法的本源。至于什么叫“老板”更显得江湖义气;叫“老板”不显得位居副局长,实为军统当家人戴笠的失落,不过是后世附会的说法。

军统局副局长的由来

后来,国民政府将军委会所属调查统计局改组,原一处扩为中统局、原二处扩为军统局、原三处改为军委会特检处。戴笠升任为军统局局长。老对手郑介民屈居副局长。身为黄浦一期生,并兼职国防部二厅的郑介民对戴笠并不卖帐。戴笠也无可奈何,但心中并不爽,怎样挤走郑介民就成了当务之急。

部下毛人凤给戴笠出了个主意。叫戴笠找蒋介石借口军统局工作范围比特务处大了很多,自己的威望不足以与上上下下交涉。请辞局长职务,愿担任副局长,让威望更高之人来主持大局。蒋介石为此还表扬他干工作,不图职位高低,同意让侍从室主任贺耀祖中将兼任军统局局长的职务。

于是戴笠改任了副局长,而原本任副局长的郑介民,也就只能去担仼主任秘书了。以此挤掉了郑介民的副局长职务。郑介民一看,在军统局里搞不过戴笠,就专心去干国防部二厅的工作。而贺耀祖也因局长不过是兼职,就从不过问军统局之事。实际上,戴笠是通过自我降职,来达到挤掉郑介民的目的。自然也没有以叫“老板”,来遮掩失落之意的必要了。而没了郑介民的擎肘,戴笠还是军统局里说一不二的人物。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1938年,原由陈立夫任局长的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改组。原负责调查社会问题和党务谍报的第一处和负责邮政检查的第三处,合并为中央组织部调查统计局。而原负责军事调查和军事情报的第二处,即戴笠主持的特务处扩编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

军统局局长由蒋介石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贺耀祖中将兼任,副局长由少将军衔、负实际责任的戴笠担任。戴笠明白蒋介石的用意,因为改组后的军统局,内勤由原来的四个科扩大成为了四个处,另外还有一个设计委员会、两个特训班和一个电讯机构;外勤则增加到30多个区站,300多个工作组、队;加上其它武装力量,军统的人员已经上万。

这么大的一个机构,如果完全由戴笠独揽,势必有多人不满。因为戴笠毕业于黄埔六期,资历太浅,在黄埔生中难以服众。

名义上,戴笠只是军统局的副局长。而事实上,戴笠才是军统实际的负责任者。贺耀祖也非常知趣,他从不过问军统局的工作、人事或财政这方面的问题。虽然戴笠是军统负实际责任的人,但名义上还是少将副局长。但是作为下属又不能称呼“戴副局长”,于是称呼江湖气息的“老板”就比较好。

康熙荣妃的生平简介,荣妃结局如何?

优质回答

历史上的康熙帝的荣妃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容妃并非一人,《康熙王朝》中的容妃纯属虚构,但是与电视剧中相同的的历史上的荣妃确实一度深受康熙帝宠爱,,荣妃是康熙帝第一批晋封的四妃之一,又接连为康熙生下六个子女,其受宠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一、位列四妃;

荣妃于康熙四年入宫,此时并无名分,直到康熙十六年,荣妃被直接封为一宫主位的荣嫔,康熙二十年,荣妃与惠妃、宜妃、德妃一起被晋为妃。荣妃位列四妃之末。从此直到康熙帝去世,荣妃再没有晋封,荣妃身居妃位四十一年之久。

二、诞育五子:

荣妃在入宫后的第三年就为年仅十三岁的康熙帝生下了第一个儿子,然而这个儿子年仅三岁便夭折了,后来荣妃 在十年间陆续为康熙帝剩下了五子一女,但是其中四位皇子都夭折了,荣妃生育次数如此频繁,可见康熙帝这一时期对她十分宠爱。

三、骤然失宠:

自从康熙二十年被封为妃位后,荣妃就很少出现在清朝史料之中,她的位份也没有再得到晋升,直到雍正五年去世,长达四十六年,荣妃失宠属于宫闱秘事,史官自然不会记载,但是从荣妃的遭遇我们可以推测出,她应该是失宠了,自古色衰而爱弛,荣妃连丧四子,打击不可谓之不大,任何一个女人都会伤心欲绝,而皇帝不是普通人的丈夫,荣妃心生怨怼,自然失宠。

四、晚年安乐:

康熙去世后,按照雍正帝旨意,年老的前朝嫔妃可以被接到儿子的府邸奉养,荣妃因此得以走出住了五十多年的紫禁城,来到了儿子胤祉分府邸安度晚年,直到雍正五年去世。可以说荣妃人生中的最后时光还是很快乐的,他的儿子没有卷入九王夺嫡的争斗中,雍正帝对待自己的三哥相当不错。三阿哥胤祉作为荣妃唯一活下来的儿子,此时想必是非常安慰的。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戴季陶个人资料】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