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罗24节气养生法(大愿法师24节气养生法)

二十四节气如何做好养生?

优质回答

二十四节气如何养生!其实这是中国的中医文化!

春养肝!这是一年之首,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都开始要生长了,肝,在五行中属木,古木逢春,要生长,这时要调节肝脏,不然容易出现肝火旺盛的现象,春天的时候每个人的火气都很旺,这时需要的是疏肝理气!

夏养心!夏天很多老人容易引起心脏的不舒服,天气太热,心里烦躁,心在五行中属火,加上天气炎热,就容易出现心脏的各种问题,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

秋养肺!肺属金,易生水,肺是喜润不喜燥,秋天是秋高气爽易干燥,所以秋天要注意调理肺功能!

冬养肾!肾为人的先天之本,冬天收藏,只有在冬天收藏调理肾脏,第二年春天才能给万物提供生长的条件!

二十四节气,现在的人要能有一个合理的作息习惯,做到营养均衡,改掉不良习惯就是养生!

@西瓜视频

立冬节气过后应该如何养生?

优质回答

立冬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四立之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立冬以后,天气转寒,万物开始凋零,蛰虫伏藏,自然界万物生机潜伏,阳气固密于内,阴精藏而不泄,那么怎样来养生?为来年的春生、夏长做准备。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邓曼静教你如何在冬季养生。

一、起居

1、早卧晚起:立冬后,白天短而夜长,正是阳衰阴盛之时,日常作息应顺应自然,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卧可以养人体之阳气,而晚起可以固护人体之阴精。

2、去寒就温:冬季乃阳藏之时,自然界阴寒极盛,易侵袭人体而损伤阳气,故要时刻注意防寒保暖,遵循“去寒就温”的养生原则。

3、节制房事:冬季乃阳气与阴精蓄藏之时,不可纵欲,要保护元阳与阴精不受损伤,使之藏而不泄,阴阳闭藏。

故民间有“春一、夏二、秋一、冬无”之说,指出一年四季房事的适宜频率,其“冬无”之说,虽未必尽然,然则于冬季主张节制房事的提倡还是值得肯定的。

二、饮食

1、冬季饮食调养原则:应当遵循“保阴潜阳”“无扰乎阳”的原则,在食物上的选择,既不宜过于生冷,也不宜过于燥热。

因此应选择温补而不燥,滋润而不寒的食物。如谷类、羊肉、鳖、龟、木耳、红枣、胡萝卜、油菜、豆芽等都是适宜之品。

2、冬季饮食调养的方法

(1)食宜温热:多食温热之品,以助阳防寒,如狗肉、羊肉、鹿肉、葱、姜、核桃、板栗等品,助养阳气,阳气固而阴精得于敛藏。

(2)适宜进补:俗话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令进补,开春打虎”,说明冬令进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进补推崇冬季,是因为此时人体食欲旺盛,进食量较多,更能吸收营养精华,贮藏于体内,有助于体质的增强。进补可以选择食补,亦可选择药补,药补首推膏方。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几位著名老中医提供的多年用于临床的经验冬令膏方,如温阳培补膏、滋阴润燥膏、三仙滋补膏、参灵扶正膏、补肺膏、养颜调经膏、糖尿病调理膏、脑梗塞膏、考前调理膏、慢性咽炎膏等。

根据各人的症状、性别、年龄、既往病史以及季节、气候、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精神状态等综合因素运用中医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五行学说来进行辨证分析,在经验膏方上进行加减,开出“量体裁衣”的药方。起到滋补强身、抗衰延年、治病纠偏的独特功效。

(3)早餐食粥:粥类之品性平补中,滋养阴津,于寒冷之早晨服热粥则畅旺中州,化生气血,促进脾胃的运化,从而达到充实肾中阴精的作用。

(4)少咸增苦:冬季肾脏的养生重在“坚”。苦味之品具“坚”的特性,可以使阴精固秘于内而不得外泄,从而使阴精充足。

3、饮食养生药膳

(1)桃仁炒鸡丁

【配方】核桃仁30g、枸杞20g、鸡胸肉400g,调味品适量。

【功效】补肾温肺,润肠补脑。适用于肠燥便秘,耳鸣、耳聋、健忘。

【制作】将鸡胸肉沸水燀过切丁,备用。将炒锅置武火上加热,加入素油,下入姜片爆香,随即下入鸡丁、料酒、核桃仁、枸杞,炒熟,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2)人参炖乌鸡

【配方】乌鸡1只,人参100g,猪肘500g,料酒、盐、味精、葱、姜、胡椒粉适量。

【功效】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用于阴虚内热所致之虚烦少寐、神志不不宁、五心烦热、心悸神疲等。

【制作】将上述食疗洗净备用,葱切段,姜切片;将鸡、猪肘、姜片、葱置大砂锅中加水,武火烧开,改用文火慢炖至鸡、猪肘五成烂时,再入人参同炖,加入调味品,炖至人参透心即可。

(3)四君蒸鸭

【配方】嫰鸭1只,党参30g,白术15g,茯苓20g、枸杞20g。

【功效】益气健脾。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语声低微、四肢无力等。常人食用可调节胃肠运动,强身健体,提高抗病能力。

【制作】净鸭子在沸水中燀一下,将药料布包放入鸭子腹中,将鸭子置于蒸碗内,加入葱、姜、绍酒、水适量,盖上碗盖,隔水蒸约3小时,取出鸭子腹中药包、葱、姜。加食盐、味精等即可。

三、情志

1、藏神于内:冬季是闭藏的季节,在精神活动方面,亦应遵循“藏”的原则。

保持精神的安定平静,避免受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如大喜、大悲、大怒等。让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

2、消除抑郁:冬天,草木枯萎,万物凋零,一派肃杀之象,难免触景生情,意志消沉而生抑郁寡欢之情,因此应善于自我调节,保持精神宁静愉快。

可增加社交活动,多交朋友,走亲访友,或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娱乐活动。

四、运动

冬季气候寒冷,气血流通较慢,因此,适当的锻炼对身体的健康是有利的。

正如民谚所云“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由于气温较低,运动宜选择在室内,如打球、跳绳、

太极拳、五禽之戏等。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免由于运动过度而肌腠开泄,大汗淋漓,不仅伤阳,而且伤阴。

湖南医聊特约问答作者: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 邓曼静

冬季怎样养生?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这里介绍一下本人的冬季养生方法。一、早起一片姜。一片,蘸盐、醋、酱油,糖,随自已喜欢。我蘸盐,细嚼慢咽。早起一片姜,寒气跑光光。身体暖和,不易感冒。二、早煅炼。冬泳,跑步,爬山,根据天气选择。天晴无露无霜,爬山。爬山可以和大自然对话,呼吸树木制造的负氧粒子,呼吸新鲜空气,呼吸天然树脂香,野花香,听鸟叫,看太阳升起,出点汗水,心情会格外开朗。有露水就跑步,沿进山的公路跑,跑到出汗为宜。下雨天就在室内游泳,游到有点累,就上岸慢跑至出汗,这样也能保证一天不冷。霜风天、下雪天就下河游泳。我喜欢游激流,慢慢游上去,快快飘下来。在50米左右的距离游10圈左右,然后上岸慢跑回家。三、吃早餐。喜欢吃羊肉米皮。喝那碗热汤很关键。许多人吃早餐不喝汤,那可是精华,是羊肉和羊骨架熬的。吃早餐要早,晚了就没原汤了。米皮可少点,那碗原汤得满满的。四、衣不穿厚。0度左右穿三层衣。内衣,紧身保暖的;毛衣,薄的,羊毛的就行;轻薄羽绒服或毛呢大衣。五、保证脚暖。但不煨火,多活动,没空活动了再烤火,再开空调。在空调房内、车内一定脱下棉衣,外出再穿。六、早睡晚起。晚上十一点前上床,早上七点左右起。

大家看看,我的冬季养生法与《黄帝内经》中《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冬季养生的要求相合吗?

小雪养生法:遇事戒怒,五畜温补,具体指什么?

优质回答

一年分四个季节,一季有六个节气,全年是二十四节气,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入冬后的第二个节气。节气是一种气候概念,节气中的“小雪”与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意义不同,“小雪”节气代表的是气候特征。那么,节气与养生是有一定关联的。至于小雪养生、五畜温补,这一点我是完全认可的,进入冬天,天气日渐寒冷,如体质偏冷惧寒之人,适当补充体能也是有益无害之事。

遇事戒怒,因为动怒是极伤身体的,小雪忌怒,因为人在某种程度下,怒更加可怕,比如,天冷了体内血管就会变硬、血液变稠,这样发怒就更加容易导致不良后果。

接下来, 再说这五蓄温补, 我先让大家了解五蓄指的是牛、犬、羊、猪、鸡。节气虽说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每一个节气,都有它一定的代表性和特定说明,这是老祖先从实践中总结得出的经验之谈。小雪时节,乃大雪之前,天气在寒冷期,自然界及人体阳气虚弱,此时饮食调理应以温补为宜,五蓄为益。从中医理论的角度讲,人体有五脏,五蓄有五味,因此在重视“五谷为养”的同时,以五味为中介,将五蓄分成五行,以此得出五蓄之肉的五行属性来对就人体五脏气管,其作用是十分受用和大有裨益人。

二十四节气,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中医作为国碎,中医理论更是奥妙无穷。本人只是略知一二,让朋友们见笑了,欢迎各位老师多加指正。

24节气指的是什么?

优质回答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已成功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今天还是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

那么“二十四节气”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首先,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我们中国人的《农经》。我们知道,中国有《诗经》《书经》《易经》。同时我们更应该把“二十四节气”这样一个指导我们农业生产的经典叫做《农经》。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我们的“二十四节气”自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的时候就完全确立了。它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的运动,认识一年中的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被用来指导农事、补充历法。在一年的四个季节里春夏秋冬依次循环,每一个季节都有六个节气,共二十四个节气。

作为一个心理学工作者,我看到的“二十四节气”的价值,其中之一就是让我们的人“与时间同行”。

“与时间同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各位可以看一看,今天很多人有心理问题,其实是没有“与时间同行”。比如说他已经走过了春天,到夏天了,但是他没有与夏天同步,而是还活在春天里;已经走到秋天了,但他还活在夏天里。这个用我们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盯在过去里面,还没有走出来,留在了过去的心理空间里”。人的心理空间和外部时空环境的空间是对应的。如果在大自然里我们长了一岁,我们就经历了一个春夏秋冬,你过也得过,不过也得过。你不能说:“我不愿意、我不高兴,冬天太冷,我今年就过三个季节!”那是不行的,也是不可能的。同样,在人的内心里,也必然要经历心灵的春夏秋冬。

心灵的春夏秋冬就意味着春天的时候是生机盎然的,也是带着美好的愿望;夏天的时候怀着一种激情去拼搏;秋天的时候有一种收获快乐的感觉,并开始慢慢的收敛;冬天的时候储藏起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个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季和我们心灵四季正好对应。

心灵在春天的时候也是生发很多,比如很多创造性、很多规划、很多励志的事情等等;到夏天的时候就努力的去拼搏;到秋天的时候就享受收获的成果;到冬天的时候就收敛,藏起来蓄养自己。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和人心灵世界的春夏秋冬,如果能把这两个对应起来,就能“与时间同行”。很多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心理不健康、就会因“与时间同行”而避免掉。

所以,很多的心理问题源于我们没有“与时间同行”。比如过去在我们的生活里发生了一些事情,事情虽然过去了,但是我们的人,还沉浸在那个事情当中不愿意走出去,这个就是我们“不与时间同行”。我们经历了一些痛苦,我们不接受,假装看不见,逃避它,这个也是“没有与时间同行”。

无论哪一类、哪一个流派的心理学家,帮助心理患者使他们过得更幸福,不受过去的一些不良事件影响,都是要让他们接纳他们面对的困难,与困难同行。同时我们要知道,有些困难是解决不掉的,但是我们能去接受这个困难,接受这个问题,其实问题也就没有了。

所以很多咨询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去进行的。从心理学养生、心理建设的角度去看的话,“二十四节气”就是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心理养生与建设的一个历程。每一个季节都可以去做一些事情,当我把每一个季节的事情都做完了,该做的都做了,这个时候我们整个心理生态的系统也就建设起来了。

那么怎样去做这样一个心理生态的建设呢? 2017年6月份,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创作的一本书《与时间同行——二十四节气心理建设方法》。与时间同行就是在每一个节气,要做一个心理的行动,帮助我们在这个节气里“管理我们的心理”,让我们有积极的情绪,能够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幸福感。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是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另外一个是能使我们更加的健康。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心理建设的方法。

“二十四节气”建设起来之后,就意味着整个人的心理生态系统都建设起来了。比如在春天立春的时候,“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时候一个人需要干什么呢?应该立志,就是立下志向,要做一个自我的规划,这一年当中我要干什么?我怎么干?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有必要去做这样的事情。我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这个节气做好了规划工作,就明确了一年的目标和方向,为后续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因为人只要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努力起来就会事半功倍。如果我们不知道干什么,迷迷瞪瞪走到哪儿算哪儿的话,那是不行的,所以“立春”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就是做立志、做自我的一个规划。一个家庭也应该是这样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开个会议,研究一下这一年当中该干什么,每个人应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和理想,家庭的幸福追求是什么?这个工作一旦做了,一定会促进家庭里每个成员的成长,促进整个家庭的和谐进步。

再比如说在夏季有“小暑”这个节气,“小暑”是最热的时候,也因此我们常说“小暑比大暑热,小寒比大寒冷”,因为此时的热已到了一定的程度。从心理养生的角度来说,“小暑”这个节气是可以去做些身体的排湿、排毒。因为此时人的身心正处在一个阳盛的时候,阴藏起来了。这时你能把身上的阴和湿气、邪气都排除出来,那你身体就会变得更健康。

同样,我们的心理健康也是如此,每个人心理都有阴暗的地方、潮湿的地方。尤其是一些患抑郁的,或者是一些有悲伤的情绪体验的人,在这个时候一般是不容易犯病的,因为它藏起来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也能够从心理上去做一些处理心思的工作,就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在这个节气这段时间去做除湿的工作,那情况就不一样了。做一些正能量的事,使我们心理更加光明、更加坦荡。我的那本书上有清晰的、具体的指导。使一个人产生阳性、积极的层面越多,消极的层面就会减退,到了困难时期,我们就能有力应对了。

每一个节气我们都有一种对应的心理养生方法。在这个节气我们就做这件事情,那么按照“二十四节气”做下来,一个月就等于做两个工作,做两个技术,这样一年下来,一个人的“心理管理”就会管理得很好,而且是一个循环。所以我们要很好的利用这样的一个方式。

过去我在做心理辅导的时候,有人请我去做心理顾问。我就用“二十四节气心理建设”这样一个体系。每到一个节气了,我就给他一个方法,让他去做一个积极行动,做完之后他自己去做总结,对自己的心态、心理、一些原来的不良体验,慢慢地做了调整。一年下来,这个人会还原出一个非常好的状态。

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 “二十四节气”,它是非常珍贵的,里边内涵特别丰富。因为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规律,这样的一个自然规律,也就是我们的“道”。

在“二十四节气”里,不光知道我们的耕种时间,还包含生理养生方面的知识,我们与大自然同行,我们心理养生和心理建设也能与自然和时间同行。

我还有一个这样的计划,就是从2018年立春开始,在我的体系里发起这样的一个行动,每个节气我们就到一个和这个节气有关的地方去直播,现场上课。例如“立春”,我们就到一个地方,在田野外边上一个“立春的心理成长课”;“雨水”,我们就到一个地方,上两个小时的心理成长课,都围绕这个节气现场直播,地面上能去参加的就去参加,网上的人也跟着一起在这个节气学技术方法。每十五天去做一次这样的事儿,一年跟下来还自己一个非常好的心理状态。我正在策划这个事情,看我有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如果有的话,至少可以在我的小课堂上面,像我们网校现在这门课程一样,每到这个节气的时候我们就会有一个指导,也知道该怎样做更全面,未来我们该怎样全面开展。

以上是从心理教育者、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谈我自己在这个方面的探索。同时,希望其他领域的人也能够运用“二十四节气”使它能做到古为今用。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能拿到生活中运用的话,那是不得了的。

今天我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声明:本篇文字内容归韦志中所有,严禁其他公众号转载,如有发现,责任必究!

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法中表达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确定。24节气也与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规律有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度所到达的一定位置。24节气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吧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分,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而春季的节气有:

立春:24节气中古店第一个,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代表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是指春雷把蛰伏在土里冬眠的动物惊醒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因为天体位置的原因,这时候的昼夜时间相当接近。

清明:这个比较特殊,即是节气,也是节日。

谷雨:雨水充足,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夏天的分别有:

立夏:顾名思义,夏天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的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正式到达

小暑:气候开始逐渐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秋天的则有:

立秋:秋天要开始了

处暑:炎热的夏天结束了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如同春分

寒露:露水的温度开始降低,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转冷,开始有霜。

冬天的则有:

立冬:冬天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增加

冬至:冬天正式开始

小寒:气候开始比较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最后顺带一提,因为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节气其实不能全国通用的,但是大体还是可以使用于作为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与日常生活人们预知冷暖的指示牌。而节气也传播影响到了其他国家与民族,在2016年,也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医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你认同吗?

优质回答

中医医术起源于《黄帝内经》 为岐伯与黄帝的合称。

岐黄为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合称,相传为医家之祖。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用即以“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等。

《黄帝内经》是中华文明在传承的过程中人类最高智慧的总结,在《内经》里,有一种力量,可以把握阴阳,提挈天地,可以扭转乾坤,妙手回春,因为这力量的强大,所以不易被世人所掌握,只有得道者方能窥得一二。然世人不知,皆谓《内经》为中医之书,其实不然,《内经》乃中华文化之大熔炉,中华文化之精髓尽在其中。

后来到《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等。

说是中医 “使人不生病的医学” , 此说法实在有点夸张。要是说中医医术(能治百病)我双手赞同。

世上万物生灵,都有生老病死。何况是吃五谷杂粮的人类。不过医术界中,中医医术是最高最有代表性的医术。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神奇的四诊,哪是中医医学中的入门基本功。可想而知中医医术有多深奥。

不过现代的西医医术治疗己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现实的医学治疗基本是中西结合。有些人认为,现在得了什么病痛、照过了几台仪器是就诊西医,这是大错特错,没了望、闻、问、切,怎么要求去照仪器,照什么类型仪器,另外基本所有药品都有中草药成份制成。所以现代的中西结合是医学界的一大进步。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您的题目很有趣,“使人不生病的医学”表达的是预防医学的概念。曾记得,在中学时学过的一篇文章《扁鹊见蔡桓公》,文中讲述扁鹊运用望诊方法,诊断桓公的疾病,最开始病在皮肤腠理,在皮肤说明病位较浅,简单的医疗处理就可以完全治愈。但桓公不以为然,后来病情加重,深入到脏腑骨髓,以至于无法救治。这则故事说明中医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并总结了一套完整的预防医学理论。

善治者,治皮毛——《黄帝内经》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说中医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因为,中医学可以称为“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而且体系之完整,内容之丰富,令人叹服。

最早的中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记录了大量的防病治病理论,对于人体的养生,调摄,疾病预防均有详细的论述,特别提到了环境、饮食、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代中医学家对疾病预防理论均有所补充,我们可以总结为四个字:未病先防。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一.使人不生病的医学体现在“未病先防”

中医学认为,环境,饮食,情绪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前提。

现为您总结中医学对病因的认识和预防疾病的理论内容,仅供参考:

⒈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人与天地相应也——《黄帝内经》

⑴人生活在自然之中,自然界的环境势必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古老的中医学讲究顺应四时(四季),天人合一,提出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既重视自然界对人体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人类要保护自然环境。

例如:春季阳气升发,草木萌芽,大地一片生机,人体顺应自然,体内阳气热量也向上升发,此时,要注意适当做伸展运动,避免食用过量辛辣油腻的食物,以防出现阳气升发太过的上火表现(口苦,目赤肿痛等)。

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广布于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⑵自然环境中,节令的变化,表现为风雨寒暑等自然现象,当春风,夏暑,秋燥,冬寒超出一定强度或者不在本季节而发生异常的气候,此时的风暑湿燥就属于“邪气”,中医认为可以侵犯人体,消耗正气诱发疾病。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黄帝内经》

例如:①春季风气过大,易引发过敏性疾病,因“风动则痒”,常发生荨麻疹等疾病,所以,春季适当避风,防止风邪伤人,民间有“春捂秋冻”这样的生活经验,存在一定的道理;

②秋季,天气干燥,当燥气严重时,“燥易伤肺”,常出现口干,鼻干,咳嗽等症状,所以,秋季当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防止燥邪引发疾病。

③夏季,空调非常实用,但长期活动在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内,易引发“空调病”,中医认为,寒凉过重,形成寒邪,“寒易伤阳,寒性凝滞”,损伤人体阳气,凝滞血脉,出现鼻流清涕,喷嚏,周身酸痛等症状,这都是环境都人体的影响。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黄帝内经》

⑶环境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中医学病因认识,对人体如何顺应自然,提出很多医学理论,至今,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都是一个大课题,希望读者能深刻体会,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身体。

⒉情绪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⑴不良的情绪对健康影响极大,现代医学认为,焦虑,压抑,急躁等负面情绪,可直接造成神经,内分泌,消化等多系统失调,可发生高血压,心律失常,胃炎,神经衰弱,肿瘤等疾病。

中医学认为,人有七情六欲,所谓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当超出一定的强度,就可以直接损伤脏腑,如过度思虑造成气机结滞而不通,脾胃之气受结滞后出现食少腹胀;惊恐紧张过度,直接损伤肾气,出现遗尿腹泻。

七情致病可引发严重的疾病,例如:

①大怒后,怒伤肝,肝气暴涨,上冲于头,出现头晕头痛,严重者可发生晕厥。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疾病。

大怒则形气绝,则血苑于上,使人薄厥——《黄帝内经》

②女子情绪不畅,生闷气,不能发泄,日久郁结不畅,气滞则血瘀,可引发肿块类疾病,中医称为“积聚”“瘿瘤”,现代医学认为,长期情绪不畅,可导致内分泌失调,可引发甲状腺肿瘤等。

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隋.《诸病源候论》

③长期存在悲伤,忧愁,急躁等负面情绪,可直接导致脏腑失调,《内经》讲“悲忧伤肺,忿怒伤肝”,出现肝气郁结,引发郁证,现代医学称为抑郁症或者焦虑症。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金匮要略》

⑵中医病因学包含情绪对健康的影响的理论内容,七情六欲人人皆由,适合而止才是关键,欲望过强,必然容易出现强烈的喜怒忧思,势必影响身体健康,用“无”的心态去争取“有”,即便没有成功,也不会带来痛苦和打击。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

⒊饮食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⑴在临床中,经常遇到一部分病人,先天体质良好,无家族遗传病史,年纪轻轻却因大鱼大肉,吸烟饮酒,口味过重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身体发生疾病,例如,痛风,高血压等,

中医学认为,饮食水谷是滋养人体健康的必须,是转化为气血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关键,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健康的基础,《内经》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不良饮食习惯,损伤脾胃,消耗气血,易引发多种疾病。

例如:

①过量吃咸,可出现血压升高。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黄帝内经》

②过量吃高热量海鲜,动物内脏,引发痛风,糖尿病,高脂血症。

③饥饱无度,过量饮酒,引发胃肠功能紊乱,湿热内生。

酒性大热,乃无形之物,无形元气受伤——薛立斋

⑵中医认为良好的饮食结构,可为脏腑提供气血来源,是“不生病”的保障。饮食要求有节制,不挑食,不过食,按时吃饭,少饮酒,细嚼慢咽,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谷肉果菜,食以养之,勿使过之——《黄帝内经》

二.中医预防医学的综述

中医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观点,我非常赞同,中医学的预防医学理论体系完整,涉及到环境,饮食,情绪等多个方面,重视治病原因,同时,又总结了防病方法,了解学习中医知识,对健康十分必要!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黄帝内经》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有什么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提升自己精气神的书吗?

优质回答

有本书就叫《精气精》,看它即可。

佛家经典如心经,大悲咒,还有一些道家经典,比如清静经,道德经都可以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迷罗24节气养生法】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