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可以讲解一下《万历十五年》的精髓吗?
优质回答:
你好!很荣幸能帮你解答这个问题。
《万历十五年》这部书是我在《人民的名义》播出后不久开始拜读的。作者黄仁宇,最早是英文版,之后因为出版不顺,才决定在国内出版(当时黄仁宇在美国普林斯顿参与《剑桥中国史》,负责明朝部分)。
全书分为七章,依次写了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申时行、首辅张居正、古怪的官员模范海瑞、孤独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和自相矛盾的知识分子、哲学家李贽。
这本书相对客观公正地写出了上述人物的性格特征、各自政见、个人局限性和相互之间的矛盾以及妥协。基于这些原因,使得他们之间相互制约冲突,又相互妥协平衡,最终彼此的消耗,导致整个大明王朝出现了全面的危机,推进了整个社会不可避免的逐步由强盛走向衰亡。
对于读者来说,其精髓在于深刻了解大明王朝衰败的多方面原因,这是其一。其二是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高高在上者的酸楚,无奈和孤独。同时,我们能从中发现封建王朝皇权至上的体制,最终会导致朝代更替。再者,作为历史潮流,必然存在兴衰成败,免不了光明与黑暗的较量,进步与倒退的较量。最主要的一点,读这本书,会让我们了解更多明朝历史名人,进而对他们人生轨迹有更多的思索。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头条上有人在问,《万历十五年》究竟讲了些什么?为什么《人民的名义》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地提到这本书?这真是一个问题。
确实,在看这部电视之前,我也是好早就听到过这本书的名字,且似乎有很多人对它都很熟悉。但是,书中究竟写了什么,能说出来的人还真不多。我想,用作者黄仁宇先生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提到的写作的初衷,应该最能代表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东西的。
黄仁宇先生当年在美国密支根大学历史系读书,选定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明代的漕运”。说起“漕运”,年轻人可能很多不知道是啥,它是当年南方的各种资源,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的政权中心。我当年在县中上学的时候,学校围墙外的那条河就叫丹(阳)金(坛)溧(阳)漕河,周末无事的时候,依偎在河边的石栏杆上发呆,看运货的船(通常是十几甚至是几十条小船连在一起)从眼前缓缓驶过。
为了研究这一课题,黄仁宇着手去了解明代的财税制度。在他看到的过往的关于明史的记述中,都在说“税重民穷”,认为当日乃官僚贪污百出,无力的百姓被摊派的赋税过重,导致富者越富,贫者越贫。但是,黄仁宇在实际的调研中发现,16纪世末,全国赋税最重的是南直隶苏州府,田赋额占农村收入的20%,而距离苏州不远的溧阳县,赋税却仅在1-5%。其他地方的赋税在这两者之间。
如果仅仅是因为赋税重,这不同额度且相差如此之大该如何解释?
更让作者惊讶的是,在他翻阅了很多资料后了现,就在当时差不多时期,日本的赋税竟然高达50%。远比我们最高的直隶苏州府还要高出一倍多。而从总额来说,17世纪末的英国人口仅为中国人口的三十分之一,但总赋税额却跟当时的中国相当。这就更令作者感到惊讶。
以此来推论,“税重民穷”这个理论根本站不住脚,转而换个角度去看,法律的腐败和政府的低能,才是更严重的问题。而明代的财税制度制度和民间经济发展的严重脱节,也是导致当时矛盾严重突出的根本性问题。有文件记载,万历二十年,即公元1592年,北京宛平县知县沈榜声称,他每年要向27个不同的机构交款,总数大概为白银两千两。
有学者认为,在明代的万历年间,中国的封建经济已向资本主义经济进展,资本主义是一种组织,也是一种系统。而作者并不这么认为。作者认为,中国两千多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到明代到了极点,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所以,在黄仁宇先生的笔下,《万历十五年》是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
所涉及的人物,从万历皇帝朱翊钧,到大学士张居正、申行时,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李贽,他们最后或身败,或名裂,或死后还被抄家,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俞大猷、卢镗、刘綎等,也统统没有好结果。
这种情形,在作者的眼里,断非个人的原因可以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一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职位是一种因需而生的机构,而皇帝又是一个个人,是人就具备人的个性,却又不是按品行能力来选择,又非像机构那样应该有遵循的严格的规则,有严谨的制度。
《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历史背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有了前面所述的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绝无可能,也因而留给中国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
所以说,《万历十五年》,名义上看是说万历十五年前后的那些事,但,实际上是两千年历史在那个时代的的集中冲突和爆发。
《万历十五年》目录
制度!制度!制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黄仁宇在书中一直在强调的制度,那些约束腐败和防止低能的制度,大概也是《人民的名义》中反复提到这本书的原因吧。
其他网友回答
云层俯视把握历史的脉搏:《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作品。这部作品为中国历史爱好者打开了一扇解读研究历史的大门,开创了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历史散文写作的新道路。
一、黄仁宇先生研究历史和创作的精神是本书最大的精髓。人生没有最晚的开始。黄仁宇先生是在四十八岁时才开始进入历史的学术领域。做学问,在这个年龄是有些晚了。半百之际开始研究开始,而且是最复杂的明史。不过,黄仁宇先生做成了。1979年,六十一岁的黄仁宇被纽约州立大学开除,变成无业人员。在这种状态下,《万历十五年》走进了读者的生活。书出版时也是屡屡碰壁,无人问津。幸好黄仁宇先生坚持下来了。从此,一纸风行四十一年,成为历史写作的经典启蒙读物,至今影响深远。
二、《万历十五年》开辟了一条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写作道路。历史的严谨精确,文学的优美灵动,使《万历十五年》文辞达到优雅庄重的境界。文章句式变化多样,遣词造句多有出人意表的地方。这本书的写法特别独特,用生动、流畅和优雅的叙事方式,来讲述明朝正史中不被注意的小事,从这些小事来看整个明朝历史的症结,从而推演出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作者用熟练地文学手法,给读者讲述明朝六位失败的代表人物的故事,传达了历史的信息。对普通读者来说,不必阅读大量原始材料,就可以进入历史的空间。
三、《万历十五年》研究历史的视角的非常独特。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是他的独家概念。这本书中国文化的功底和美国学术相结合的产物,先英文后汉语,把中英文的长处融合起来,把中西方文化的优点结合。黄仁宇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大历史的”格局和视角,用天文望远镜为读者搭建了一个历史的空间,用显微镜来解刨把历史的细节展开,让我们看到当时的人怎么思考问题,怎么做事,怎么说话,制度体制怎样,当时的社会状态如何等等,把历史的每一个的细节,都展现出来,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明朝。黄仁宇说:“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尚不能看清,而须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得出来。”
其他网友回答
平凡的一年,没有任何大事发生,却注定了很多大事件的走向
其他网友回答
万历十五年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一年虽然发生的都是所谓的小事,但是如果把这些小事,放到更大的时间和空间里,就会发现这个时期的中国,实际上已经陷入到一种社会困境里,整个中国社会不但不能进一步增长,反而越来越崩坏。而这种困境,既不是明朝所特有的,也没有随着明朝的灭亡而结束。
它不是某一件事,或者每一个人的责任,它的本质是:精细的工商业社会和小农社会之间的冲突。在这本书里,作者将这些冲突具体反映在六个具有代表性的人身上。这六个人分别是,行政首脑张居正和申时行,万历皇帝朱翊钧,军事将领戚继光,还有道德楷模海瑞和思想家李贽。
这六个人虽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悲剧性。张居正作为国家行政总负责人,拥有最大的权力,但是他生前推行的改革,不仅在死后被彻底推翻,甚至连他的家族也被政治清算,家族几乎灭亡。万历皇帝则被文官集团绑架,既无法让自己喜欢的儿子成为太子,也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甚至行动自由都被限制,最后他只能以不上朝的方式消极对抗。
另一个行政首脑申时行,他就夹在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左右为难,最后不得不在千夫所指的情况下被迫辞职。一代名将戚继光,虽然在军事方面有突出的能力和天赋,但他却不能让新式武器发挥应有的作用,只能用比较原始的方法对付倭寇。而道德勇士海瑞,不光是一生不得志,而且被整个文官集团排斥。思想家李贽,不但自己陷入了言行不一的矛盾里,最后甚至被大多数人排斥,最终落得个自杀的下场。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可以讲解一下《万历十五年》的精髓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