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现在何处?
●已被李世民带入地下。
●兰亭,兰渚之亭,在现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20余里。然而到过绍兴的人就会发现这里地处平原地带,虽然“茂林修竹”随历史变迁而废,但“崇山峻岭”(《兰亭集序》)是根本没有的,也就是说此“兰亭”绝非王羲之笔下的“兰亭”,那么王羲之笔下的“兰亭”到底在何处呢? 据《水经·浙江水注》记载:“(鉴)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亦曰兰里上,太守王羲之,谢安兄弟数往造之。”说明兰亭在天柱山附近的鉴湖湖口。由于鉴湖早已湮没,已无法确定原址,但“兰亭”在天柱山附近想来不会有疑问的。晋以后的“兰亭”又有几次播迁,顾野王《舆地志》中有:“山阴郭西有兰渚,渚有兰亭,王羲之所谓曲水之胜境,制序于此。”兰渚是鉴湖中的一个小岛,则说明“兰亭”在晋以后又迁到湖中了,教材中的“兰渚之亭”我想就源于此吧! 而绍兴市西南20余里的“兰亭”又是怎么来的呢?北宋华镇《兰亭记》说:“山阴天章寺即逸少(王羲之字)修禊之地,有鹅池,墨池,引溪流相注。”这是北宋以后以天章寺为兰亭胜地的最早记录。天章寺在今绍兴市新桥头北,和天柱山、以前的兰渚相距甚远,而至此以后天章寺的变迁不大。据嘉庆《山阴县志》所记,有御书《兰亭集序》,勒石于天章寺侧,上覆以亭。康熙帝亲书“兰亭”二字,此即为现在所见的兰亭。 我国书法一千多年来研究法帖的,当尊王羲之为第一人,而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兰亭”是《诗序》的诞生地,自然也浸透了很浓厚的文化。后人为了“发思古之幽情”,自然要光大王羲之的几处胜迹,而“墨池”“鹅池”是不好搬的,作为建筑物的兰亭搬一下,在“墨池”“鹅池”的辉映下其作用越发突现了——我想,这就是作为古今之兰亭不同地点的原因吧。 地处绍兴市郊西南角,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花于此。汉代时建有驿厅,因而得名。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邀友雅聚于此饮酒赋诗,公推王羲之作序,他乘兴挥就《兰亭集序》,神来之笔,竟成千古绝唱。从此兰亭闻名遐迩。王羲之从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兰亭亦成为”书法圣地”。 进入兰亭,沿石径款款前行,小丘相傍,清溪迂回。只见天鹅嬉戏水中,此为头景”蛾池”。 立碑于三角小亭,传此二字为王羲之父子所书,当时王羲之正写?quot;鹅”字,皇帝圣旨到,他搁笔接旨,在旁观看的儿子王献之提笔续写一”池”。两字一瘦一肥,风格迥异,相得益彰,后人城之为”父子碑”。 穿过竹木掩映的小桥,遥见康熙皇帝御书的”兰亭”碑。碑有亭相护,砖石结构,造型独特,气宇轩昂。亭侧为流觞亭,回廊环绕,古朴深沉。亭前有”曲水流觞”之称,相传王羲之当年邀谢安、孙绰等名儒41人雅聚兰亭,傍于曲水之滨,流觞赋诗,饮酒作乐,并乘兴写下名垂千古的《兰亭集序》。
●台湾故宫
●相传,《兰亭集序》传到王羲之的后代智永时,由于智永出家当了和尚,临终时将它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将《兰亭集序》珍藏在梁间暗槛之中。酷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遍求兰亭真本,终于了解到它在辩才手中,于是想方设法谋取,但辩才不露真情。唐太宗无奈,就派御史萧翼专程赶到越州设计骗取真迹。萧翼扮成一个穷书生,带着二王(即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一些杂帖拜访辩才,同他交了朋友,两人经常饮酒赋诗,评论二王书画,在酒酣耳热之时,辩才终于透露出他藏有《兰亭集序》的真本。萧翼使辩才视他为“好友”而失去警觉,将兰亭真迹置于桌案之上,不再放回梁间暗槛。一天,萧翼知道辩才外出,便潜入僧房,盗走了兰亭真迹。萧翼偷走兰亭真迹,来到地方官处,命令他传辩才面叩朝廷御史。辩才到后,萧翼对他说,他奉圣旨来取兰亭真迹,现在已经到手,特唤他来告别。辩才听后,气昏在地,惊悸痛惜而死。唐太宗得到王羲之真迹后,令人摹刻翻拓,赐给他的皇子近臣。到了他临终时,埋入昭陵。因此,这“天下第一行书”长埋地下。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但也有不同意其说 生前设法霸占,死后还要带去,一件好端端的国宝就这样被皇帝带进了黄土里,就此永远从世上消失了,这是中国莫大的悲哀 。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现在大概价值多少钱啊?
问题补充: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现在大概价值多少钱啊?
●这种超级古董你也敢问,现在估计都不下亿了吧。建议你去博宝艺术网,那里有最权威的在线专家,希望能够帮到你
《兰亭集序》的谁的书法作品?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诗歌也是书代表作,文章开篇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语言简洁明了。接着笔锋转到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朴实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自然景物,大处落笔,由远及近,再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垠。先写巍巍山峦,渐写清清流水,接着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交替。之后再补写自然景色,先是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然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之象。意境清雅,情调欢畅。使这篇《兰亭集序》,真可谓是“四美俱,二难并”。这篇文章清新朴实、不事雕饰。语言欢快流畅,清新动人,与魏晋时期“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 的山水之作迥然不同。句式结构整齐而且富于变化,短句为主,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流畅,悦耳动听。
兰亭集序和春夜晏从弟桃花园序,都属于“序”的文体,二者是否相
问题补充:兰亭集序和春夜晏从弟桃花园序,都属于“序”的文体,二者是否相同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名为「序」,实为「记… 李白春夜晏从弟桃花园
谁能提供王曦之兰亭集序的全文和墨宝印件
●去这里看吧,都有
●兰 亭 集 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