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推荐的好书分享吗,不太想看小说类?
优质回答:
推荐一本书叫《非暴力沟通》,讲沟通的书不计其数,而这本书被称为“沟通的圣经”,它讲述如何提升沟通品质让爱融入生活,建设一个友爱的世界。
无论是伴侣、家人还是同事朋友,因为不当的沟通方式导致了冲突,而我们解决冲突的方式往往都是冷战、争吵和愤怒,却无法表达出我们真实的需求,此书正是教我们这样一个沟通技能,学会并有效使用这项技能也是情商的体现。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他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不仅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
介绍完本书的基本背景情况和作者概况,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的内容。
作者主张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替代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异化的沟通”,这种方式重视每个人的需求,帮助我们诚实和倾听的的基础上与人联系。接下来就为你详细介绍: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异化的沟通?
如何倾听他人?
愤怒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怎样表达感激或是接受感激?
在无法和他人交流的场景中,我们又该如何做?
第一部分
首先,什么是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又称“爱的语言”,主张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使人与人之间情意相通、乐于互助。而“异化的沟通”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作者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异化的沟通方式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第一种是道德评判,它将那些不符合我们自己的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邪恶的;譬如说,同事看了一部最近刚上映的喜剧电影,他觉得很好看,符合他的口味,可是你呢,就觉得这不电影过于庸俗,于是你就给他贴上了“没品位”的标签。至此你对同事也就产生了偏见,阻碍你们以后正常的交流。那么如何才能不带偏见,和平地交流呢?
也许你本来会说:“兄弟,你怎么喜欢看这种电影啊?太奇怪了”就算你是笑着说的,对方也可能感受的你的“暴力”,那么不进行道德评判的话,我们可以这样说:“兄弟,看来你很喜欢这类的电影啊,有很多其他类的电影也很优秀,看完会有很多感触,推荐你几部可以尝试去看看。这样一交流,就没有偏见了,兴许同事还会对你推荐的几部电影感兴趣。
第二种是进行比较,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蒙蔽了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我们常见的场景就是进行攀比,这就导致了我们平静地看待他人,以至于双方不能处于平等关系。有时候你觉得自己难以和他人交流,你得自我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喜欢和他人进行比较。比如说,今天你穿了一双限量版球鞋,正巧你看到你的一位伙伴穿了一双更加罕见的球鞋,如果此时你抱着攀比的心态去交流的话,那么交谈中你的话很可能是带刺的,这也就导致了双方关系恶化。
第三种是回避责任,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不得不”一词便淡化了个人责任意识,另外还有“你让我”之类的词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你在外工作,加班到很晚回家,这时如果家人问起你这么晚回家的原因,你会说因为:我不得不卖了命工作,都是为了这个家,我不这么拼,被裁员了拿什么养家呀?
不停抱怨,这种抱怨属于逃避责任的一种,让我们忘记了自己的出发点,我们就是为了家庭而工作,你这么一抱怨,你在家人眼里就像陌生人一样。
第四种是强人所难,要知道我们没有权利也无法强迫他人按照我们的期待去生活,这种方式会造成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阂。很有名的一个词“中国式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小孩,可能自己小时候没有机会学到的乐器你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努力去学习,全然没有估计小孩的感受,正确的做法理应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在体验了各种听学之后,让他选择自己最心仪的那一方面进行发展,带着兴趣去学习往往也是效率最高的。
接着讲到非暴力沟通方式,它的四个要素分别为: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其精髓在于对其四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怎样的字眼去进行交流。
先来说说第一个要素——观察。顾名思义,就是要我们留意发生的事情,要点是区分观察和评论。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只是清楚表达出人们所做的事情或者所发生的事情,不加判断和评论,即陈述客观事实。如果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他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从而反驳我们。比如我昨天看到你没有关掉办公室的灯,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我们通常情况下会抑制不住冲动而说出:你怎么天天你都不关办公室的灯?单位也要付电费的知道吗?这句话里的后半句话其实隐藏这样评论继,你没有公德心,没有社会责任感。这就容易导致对方的反感,进行反驳,达不到本想要的沟通的效果。
第二个要素——感受。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首先要明确“想法”和“感受”的区别。“想法”多是“我感觉”或是“我认为”一类模糊的词,给沟通添堵;而“感受”则是清楚地表达了当时的心境,使沟通更为顺畅,并且如果在表达感受时示弱,使他人共情,也会更加有利于解决冲突。试想一下,你在学校宿舍,室友不喜欢洗衣服,你通常就会说:我觉得不洗衣服真的很邋遢。很显然,这回导致双方心情都变差,你可以换一种说法:不洗衣服会导致细菌滋生,有时放久了还会有异味,我闻到这种味道会感到难受。这样室友很大可能就会考虑到你的感受而选择去洗衣服。
第三个要素是感受的根源——需要。通常别人的言语或者行动会刺激到我们,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出现当下这个负面感受的源头。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
2.指责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当我们了解和体会了自己以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指责他人,转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时源于我们自身。用说出自己的需要去替代反驳、批评他人,更可能得到他人积极的回应。在如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我们难以表达个人需要,正如妇女形象通常和自我牺牲绑定,因此她们也就倾向于忽略了个人需要。作者还提到了一点,便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其成长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面目可憎”时期——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生活的主人——意识到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不利己。
第四个要素——请求 我们的问题往往在于没有提出明确的请求,经常会用到抽象的语言,在某些场景其他人并不能领会我们的目的,因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有时,我们也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比如在集体讨论发言中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期待,否则不明确目的的讨论只是在浪费所有人的时间。作者还区分了请求和命令,当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惩罚、指责,便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反之,我们表达出自己无意强人所难,他们便会相信这是请求而非命令。
第二部分
接下来讲到倾听,那么我们该如何倾听?在他人遇到不幸向自己诉说时,我们会想着自己应该想办法让对方好受点,所以转而安慰,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并没有充分体会到他们的状况。在非暴力沟通这个模式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身心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在倾听过程中,用心体会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及时反馈,可能这样氛围就会从最初的凝重变得轻松,交流期间,我们也需时刻保持关注,使对方充分表达。比如你在倾听小伙伴和你哭诉,你应该及时进行反馈,像:我知道你现在真的很难受,那件事让你伤透了心,要是我遇到,会比你更难受。听你说了这么多,可以发现你心情真的很差,还有什么继续跟我聊聊?
那么如果我们遇到自己无法倾听他人的情况呢?比如我们非常痛苦,此时自顾不暇,没有心思再去倾听、开导他人,我们该如何做?
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来倾听他人;
2.大声提出自己的请求,使他人注意到自己此时的痛苦和需要;
3.换个环境调整状态,平静之后再回来。
作者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倾听的重要性,这是非暴力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倾听过程中及时反馈,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不仅让我们直面自己的弱点,也让他人放下戒备,预防了可能出现的潜在暴力。
第三部分
我们为何而愤怒?又如何表达、接受他人的感激?我们的愤怒源于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许多人都认为愤怒是理所当然的,它驱使我们去伤害他人,这些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可是如果专注于我们自身的需要并表达出来,更能使我们当下得到满足。作者提出了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分别是:
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体会自己的需要;
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在3、4步之间可能需要倾听他人,经过倾听和理解后其他人也就可以平静地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对于他人,除了愤怒,不免也会有感激。通常我们通过赞扬他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但是却很少表达出我们内心的具体感受,仅仅裁判式地说出一些赞美词。针对这个现象,作者提出了感激方式的三个部分:
对方做了什么事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次序不分先后,不管是他人对自己的感激,还是感激其他人,这都是值得双方共同庆祝的。比如当妻子,也操劳了一天后,看到你还在挑灯夜战,她端来水果和茶水,关心的说:注意身体,早点休息哦!很多人会因为忙于工作,头也不抬,只是淡淡的回一句,谢谢,我写完这段就睡!其实你完全可以只用30秒钟,停下来感激而温柔表达一下:谢谢亲爱的,我正在头痛怎么写呢,你就来给我补充能量了,有你在让感觉好踏实,你先睡吧,我等下就来,爱你!你看,这样的表达不用多少时间,但说明了对方做了什么事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明确了自己哪里得到了满足,最后表达了自己的爱意,相信你的爱人也会感受到你的感激。
希望这本书对你有用!
其他网友回答
推荐日本法师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周作人翻译得也很好,读起来很有意思,尤其适宜当下的社会风气。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看书,多以情感类、个人成长类、育儿类的工具书为主。不知道题主想看什么内容的书,我介绍两本我特别喜欢的育儿类工具书。
养育男孩
《养育男孩》有多个版本,我推荐的这个版本是澳大利亚知名家庭问题专家蒂夫·比达尔夫所著,中信出版集团2010年出的版本。
《养育男孩》采用总分的结构,先总述男孩成长三阶段,0-6岁:与父母培养亲密关系;6-13岁:爸爸树立形象的关键期;14岁后:找到合适的引导者、多带孩子见识开阔的环境,然后再从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学校教育、运动等方面分别进行介绍。虽然书中的具体内容建立在澳大利亚的国情上,但有两点养育原则是通用的。
成为孩子的榜样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遵守自己订下的规则,是不听话的表现,其实并不是这样。孩子是在模仿中学习,而家长制订的很多规则只针对孩子,自己并不需要遵守,所以孩子只是在模仿家长的行为,并不是真的不遵守规则。
《养育男孩》书中内容虽然是以养育大方面理论为主,不涉及具体培养,但其中关于父母双方都要参与到孩子成长中是同样的道理。
蒂夫·比达尔夫认为母亲在养育男孩过程中最无可替代的作用就是帮助孩子了解异性,更好的与异性相处,使他知道女孩更加喜欢与具有什么品质的男孩相处,并在与之相处的时光中教会儿子尊重女性。
父亲对养育男孩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度过童年期后,男孩会更希望与父亲建立紧密联结,更想要从父亲身上学习人生态度、学会如何爱人、如何感受一切。作为儿子心目中的英雄形象,父亲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对待妻子的态度,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父母的恩爱,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儿子尊重女性。
无条件的接纳孩子
刻版印象是养育孩子过程的误区,如在玩玩具方面父母会认为男孩就应该玩小汽车,女孩就应该玩娃娃,但这样的观点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其实,只要孩子的兴趣爱好是积极健康的,父母就应该无条件的接纳,而不是带着固有的性别思维观念去看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
尽管男孩普遍存在比女孩调皮、好动、暴力的现象,父母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可能更容易焦头烂额或疲于应付,但仍需要接纳儿子身上存在的缺点,给予儿子关爱,慢慢的进行引导,让他知道是非对错,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父母都不能无条件的接纳孩子,相信孩子在犯错后能改进,在大错酿成之前让他感受到关怀与爱,又怎么能要求孩子一定要迷途知返。
PS:关于如何养育女孩作者也出版了《养育女孩》一书供父母参考
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
《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是育儿博主大J所著,中国妇女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作品。与《养育男孩》的不同点在于,这本书比较适合新手爸妈阅读,书中的内容多集中在0-2岁婴幼儿日常护理、早教启蒙的方面,亮点是书中最后一章节内容是父母成长方面内容。这本书给我的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学习知识减缓焦虑
小D是早产儿而且有脑瘫的风险,大J为此很焦虑,后来在专业团队的帮助下开始认真、努力学习养育知识,心态也逐渐放平,不再为小D没有达到各种里程碑而焦虑,将这份不达标转化成动力,努力往目标迈进。
做自己
大J是全职妈妈,加上小D早产曾经有段时间特别低沉,但当她茅塞顿开后,她又恢复成自信的样子,不再成天围着家庭孩子转,偶尔会给自己放天假享受生活。
这样的转变也让她更加热爱生活,学会了更好的用爱浇灌小D和家庭,而不是像传统全职妈妈一样容易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的想法。
写在最后
育儿书籍里的育儿干货或许对需要养育孩子以外的人帮助不大,但其中关于思维方式的转变却是对所有人都有帮助的。毕竟只有具有成长型思维才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向前进。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第一本,《世界通史》(上下册)第二本,《世界上最伟大的演讲词》第三本,《国学必修课》第四本,《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五本,《闲情偶寄》第六本,《世界名人传记——杜甫》第七本,《世界名人传记——梵高》第八本,《现代西方文学思潮》第九本,《史记故事》第十本,《瓦尔登湖》第十一本,《古文观止》第十二——十七本,《四库全书》,全套六本。第十八本,《汉魏六朝诗一百首》第二九本《千家诗》第二十本,《唐诗三百首》第二十一本,《唐人绝句选》第二十二本,《宋词三百首》第二十三本,《元曲三百首》第二十四本,《鲁迅杂文书信选》第二十五本,《高尔基论文学》第二十六本,《伊索寓言选》第二十七本,《克雷洛夫寓言选》第二十八本,《中外神话故事》……以上是我近期除小说外的床头书。有些是从我父母遗留书籍中找出,如《汉魏六朝诗一百首》、《唐人绝句选》、《古文观止》、《说文解字段注》、《辞海》等,我须好好读。如果文革不被抄家,我家书更多,包括线装的《杜工部集》。
(这些是最近放在床头茶几上每晚看的书)
其他网友回答
强烈推荐《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本书,这本书能帮助我们完美地掌握并运用措辞的技巧。
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教给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说话要经过深思熟虑才可以说,不是任何一句话话都可以脱口而出。
这本书把说话比作烹饪,说话也是有“菜谱”的,措辞就像做菜,是有谱可循的,只要掌握了菜谱,任何人都可能做出美味佳肴。只要按照“菜谱”去说话,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说话高手!
书中教给的方法简单实用,非常落地,其中有几点我深有感触:
1??满足被认可欲。
人都有被认可的需求,只要我们在说话的过程中,让对方感到被认可,对方即便很难沟通,也会乐于回应。
我们要以信任、支持、鼓励的心态对待他人,要多赞美对方,多看别人的长处,但是一定要真诚,不要让对方觉得我们是在故意说好听的话,要真诚的认可对方。
2??非你不可。
非你不可就是告诉对方别人都不行,你才是被选中的人。只有你最特别,一般人都很喜欢非你不可的这种特殊感,听到了这样的话,往往会产生一种仅限自己的优越感,从而很乐于给予非常积极的回应。
比如:拍照你是最专业的,做菜你是最专业的等等。要让对方有存在感,并让他们知道你是某方面的专家,让对方感到只有自己被选中的优越感,总是会得到快乐积极地回应。
3??“谢谢”这个词,能拉近你和对方的距离。
适合说“谢谢”的时机,每天都有31次。比如“请抬走这些货物,谢谢!”去拿快递,跟快递小哥说声谢谢……
不要小看“谢谢”这个词,像这样感谢对方,对方不会觉得反感,也容易拉近你和对方的距离。如果能把每天说“谢谢”的机会全部抓住,就能成为措辞高手的道路上迈出第一步。很简单,只需要说声“谢谢”。
书中还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觉得能做到这几点,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就会让听者感到舒服。
我觉得自己有时就不太会说话,可能自己说话是这个意思,听者听到的意思也许不是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我跟孩子爸爸在说话的时候就经常出现这种状况[捂脸],所以,在说话的艺术上我还需要很大的修炼!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有推荐的好书分享吗不太想看小说类】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