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_(有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学的核心思想,你认同吗?)

网友提问:

有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学的核心思想,你认同吗?

优质回答:

其实儒家思想也好,道家思想也好,兵家法家墨家等等学说也好,都很难找到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代表整个学说的核心。所以这些文化的真正研究者也被不会去费劲心力地去找这么一个词或一句话来代表一个学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儒家的一个观念,也可以说是核心之一,但并不能代表整个学说,儒学是包含了很多方面的。

相处之道在于真

这里面包含着和有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应该如何相处的准则。比如对父母要“孝”,对兄长要“悌”,对晚辈要“慈”,对朋友要“信”,对君主要“忠”,对治下要“仁”……这是儒家编织的一张大网,对各种阶级、社会关系都分门别类,只需要按照各个要求来做,社会自然便会和谐起来。

其实这个思想在今天一样没有过时,我们对父母要孝顺,对兄弟要友爱,对祖国要忠诚,对伙伴要信任……这些都是好的思想,同样也被当今所提倡。

治国之道在于礼

儒家是一个讲求规矩的学派,甚至比法家还要严苛。它所提出的“礼”就是规矩,礼法不分家。在法家眼里,违背了律令会被惩罚,同样,在儒家眼里,违背了礼教要被谴责。

其实礼教没有一些人想得那么不堪,比如孔子说的: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什么意思呢?孔子在感慨竟然有人擅自僭越使用天子威仪,这是想做什么?也许有人会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事情,不就是跳个舞吗?有什么大不了,封建专制太落后。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的人民大会堂是国家的象征,有人私自在别的地方盖了一座一摸一样的建筑,也是同样的用途,这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国家只有保持着一定的规矩来运行才会平稳,一切不和谐的事情都会影响国家的发展。

修身之道在于志

儒家不仅仅是孔子那个时代的儒家,孟子到清末,尤其是作为统治思想以后,每一代都会有发展。但每一个儒学者都是有修齐治平的气魄的,他们不是像如今的学者教授一样,只去研究典籍,为的是文化的传承。古代的儒者是政治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所以,他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抱负。把这种理想描述的最准确的人是宋朝的张载,他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那个时代的人,很多人会觉得腐儒、愚忠等等,网上很多人跟风在骂儒家骂礼教骂孔子,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懂得儒家是什么。鲁迅曾经讲过民族的脊梁,中国两千余年处在世界巅顶的位置,正是在这些为国为民的儒者治下取得的辉煌,他们也曾是支撑起我们民族的脊梁。

其他网友回答

别当真,是大人物要求小人物的,自己永远例外

其他网友回答

儒家的道德规范中,包含了私德和公德。公德包括见利思义、与人诚信、君子救急不救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公德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核心。

儒家的道德核心是仁爱。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爱自己的亲人:父母有慈、儿女有孝,丈夫有情、妻子有义,兄长有爱、弟妹有敬。

孔子弟子曾子是儒家思想的道德楷模。也是华夏两千年文明史的道德楷模。

曾子杀猪,以身作则,是个好父亲。曾子不续弦,从一而终。是个好丈夫。曾子是大孝子,是个好儿子。

曾子做到了孔子之言:父父、子子。首先,以父道的标准要求父亲。然后,再子道的标准要求儿子,

其他网友回答

简单说,就是保持自律,尊重他人,和而不同。

儒学,其实就是“生活世界里的生命伦理学”,立足于自己当下的生活。

儒学是一整套礼乐教化系统,在孔孟时期已十分成熟,民间私学很繁盛,以“五经”和“六艺”为内容,教化圣贤与普通民众,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处理的是最为微妙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让人以“恕道”保持自律,尊重他人、和而不同。是一种君子之道,是文明高度成熟的标志,也可以作为现在和平年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

儒学精神是活生生的,应机而发,不是“欧几里得”的定律,或“神学教条”的语录,是完全不同于欧西人的“拜物拜神”的神道戒律。所以处处彰显人类文明纪元之光,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在现今遭遇西方文化殖民、宗教渗透、威胁之时,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弘扬儒家文化的人本主义,拒绝一切“怪力乱神”。

现在虽然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但仍有相当民族国家由于文化传统,推销他们认为正确、“文明”的价值理念、宗教信仰,这我们得鉴别有取舍,象历朝历代一样开明的对待各种文化,即尊重他国又要体现我们本土的文化特质,“和而不同”,不被忽悠同化,不再被“文化殖民”。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会珍视、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叹其把人从鬼神恐惧、野蛮落后解放出来的进步意义,现在看来好像没什么,但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首创,想想许多民族还停留在多神或一神的文化,争端频发,就会觉得我们中华民族多么幸运,应感谢我们的古圣贤的远见与大智慧。

乐活的国学,是从生命学角度阐释经典,回归溯源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取“价值中立”态度,反对“断章取义”,把人“一棍子打死”的痞子作派,那是宗教裁判所的“木马”余毒,这个瘟疫必须清理,不敢任其在华夏大地上蔓延。

现在的问题是,华夏文脉道统被西方殖民文化所遮蔽,真正的原儒精神早丧失殆尽,大家口里说的是被污化矮化、有些滑稽的儒学,根本与历史上的儒家不搭界,是王阳明痛彻论述过的“拔本塞源”,就是说现代人已毁弃了根本,早背离了华夏文脉道统,所以根本不可能理解儒学,不能达成学术意义上的对话。

对儒学的正确态度是,停止标签化、情绪化的“抹黑”,还原其在历史上的价值地位,理性解读,把它当作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理性开掘,使其服务于世道人心,创生性的继承下来。必须从学校,从娃娃抓起,不能让文化断层,毁在我们这几代人手里!

乐活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学术共同体,共勉!

关注乐活,重建中华文化自信,共勉!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有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学的核心思想你认同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