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好书推荐(有没有什么推荐的治愈系图书?)

网友提问:

有没有什么推荐的治愈系图书?

优质回答:

世界如此广阔,人类却走进了悲伤的墙角。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不得不面对很多阻碍,我们努力去克服、去改变、去成长,但有时却发现兜兜转转还在原地。

我们每个人在某一阶段都会遇到所谓的瓶颈期,所以简单心理想为大家推荐六本关于自我了解、自己探索、自我成长的专业心理学书籍,希望大家可以一种崭新的视角面对周围的世界。

自我了解

《自我关怀的力量》

作者:克里斯廷·内夫(Kristin Neff)是得克萨斯大学人类发展学副教授、心理学—自我关怀领域创始人。十几年前,她首次把自我关怀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和终身研究方向,并成为了这一领域的先驱人物。

推荐理由:自我关怀是当今社会高压下人们共同缺少的一种心理能力。因为自尊、自我批评的主流地位,人们在善待别人的同时,却不能同样善待自己。

作者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心灵之窗,让我们承认自己的苦难与不完美,并且关怀自己,爱自己。人非万能,总有人比我们做得更好,在坦然接受这一切后,我们才能重新感受到快乐与幸福,并能更加爱护他人。

本书通过自我关怀、静观、共通人性的讲解与练习,帮大家找到与自己和解的办法。学会自我关怀,也就掌握了反转生活的力量。

书摘:“ 我们的生活会经常受情绪的恶性循环的影响,而自我关怀则是将我们从这种恶性循环中拯出来的工具。”

《自尊的六大支柱》

作者:纳撒尼尔·布兰登博士是一位心理学理论家,国际自尊协会执行理事长。

推荐理由:在喧闹的世界中无法找寻的稳定必须在我们内心中创造出来,以低微的自尊感面对生活将使我们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从本质上说,本书回答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什么是自尊?自尊为什么十分重要?我们怎样才能提高自尊?他人对我们自尊的建设能起什么样的作用?作者对其手中的大量的资料进行了整理,理论内容充实而且很有说服力,深刻了剖析了关于缺乏自尊的心理。

书摘:“为自己的幸福负责就是增强自己的力量。将命运之剑重新交于己手。”

自我探索

《伯恩斯情绪疗法》

作者:戴维·伯恩斯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著名心理学家、认知疗法最重要的发展者之一。《伯恩斯情绪疗法》 自出版以来全球畅销愈500万册,超过20国文字出版,被誉为30年来最有效的非药物疗法抗抑郁权威读物。

推荐理由:一本可用以自检抑郁程度并自救的指南型心理治疗书,书中详细介绍了10种认知错误、22个简单有效的技巧、30种临床验证的抗抑郁药物使用完全指南帮助读者克服人生低谷。

书摘:“完美是人类最大的错觉,这种东西在世上压根儿就不存在。世上本无完美。事实上,它是世上最恶毒的骗局,它许你以财富,却赠你以苦难。你越拼命地追求完美,结果会越失望。因为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与现实不符。如果你用苛刻挑剔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那么这世上一切事物——每个人、每种思想、每件艺术品、每段经历,所有的一切——都有必要改进。”

《情绪急救》

作者:盖伊?温奇博士(Guy Winch, Ph.D),1991年获得纽约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是畅销书《嘎吱作响的车轮》(The Squeaky Wheel)的作者。

推荐理由:温奇博士利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提出了明确、逐步深入的治疗方案。对于应对各种常见的麻烦,从对痛苦的强迫性反刍到极具破坏性的自卑,这些方案均立竿见影,简单便捷,且效果明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温奇博士展示了仅仅几个简单的行动便能帮助我们抚慰情绪痛苦,从麻烦中振作精神,以及用勇气和信心战胜挫折。

书摘:“孤独的人往往会发展出一种自我挫败的行为方式,导致他们下意识地把那些能够减轻其痛苦的人推开。”

自我成长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

作者:JudithS.Beck,博士,是美国贝克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所主任,也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的临床心理学副教授。

推荐理由:《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囊括了作者朱迪·S·贝克博士丰富的临床治疗、教学与督导经验,以及15年来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进展。作者以清晰的笔触、明了的语言全面地展现了认知行为疗法的重要内容,并辅以大量对话示例及明晰的图表。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是认知心理学入门书,而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与目的在于激发患者自我疗愈的渴望和行动。

书摘:“认知行为治疗的目的除了缓解症状外,也是把患者培训成自己的治疗师,防止复发。”

《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1934—2015),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推荐理由: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和“暴力”扯上关系,但只要稍微回想一下,我们会发现自己曾经一定受到过别人话语的伤害或者用话语伤过别人,即所谓的“暴力沟通”。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避免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主要围绕一个公式,非暴力沟通=描述事实+自身感受+期待或请求。它更加侧重于人的心理需求层面。通过建立联系使我们能够理解并看重彼此的需要,然后一起寻求方法满足双方的需要。

书摘:“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

阅读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探索的方式,行走在探索的路上,我们与你一起同行。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8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4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私信回复“心理咨询”获取更专业的心理援助吧~

其他网友回答

《相约星期二》:这是一本有眼泪的老书,但它会温暖你整个冬天

寒风吹起的时候,我们总想看些温暖的故事。

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就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温暖而治愈的故事。

故事主角是美国一位名叫莫里·施瓦茨的社会学教授,他患有和霍金一样的ALS渐冻症。随着生命迈入尾声,他以前的学生米奇(也就是本书作者)开始走进他的生活:每个星期二,米奇都会飞越七百英里到老教授家听他上课。

那么,在这最后的课堂里,老师和学生探讨的是什么呢?

他们谈到了人生的许多组成部分: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与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最后一堂课是莫里老人的葬礼。

后来,整个事情的过程,以及这最后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米奇笔下的“期终论文”——《相约星期二》。

一本有眼泪的老书

实际上,米奇的这本《相约星期二》在图书界已经不算年轻:它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创作产物,首次出版于1997年。

可作为一本老书,它曾创造过的“图书界的销售奇迹”依然为众多读者津津乐道——当时很少有人能料到,这本记录一个普通老人死前谈话的书,竟能意外获得成功。

毕竟老教授不算什么名人、总统、宗教领袖等等;而谈论的话题,也只是对平凡人生的细碎领悟。

但就是这么一本“平凡之书”,自出版以来,就在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并被译成了31种文字,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了千万册。

而由它改编的同名电影《相约星期二》也走进了美国的千家万户。

影片荣获第52届黄金时段艾美奖“迷你剧/电视电影类”最佳电视电影等多项大奖;由奥斯卡影帝杰克·莱蒙饰演的莫里教授的生死故事更是感动了千千万万个读者!

@狷介有乌青:

在我即将结束的求学生涯中未能碰到这样的老师,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深夜的缘故,看这本书是从头哭到尾的。

@ijihoon:

看到结尾处,慈爱的莫里去世了,我哭了。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一位能与我促膝长谈、探讨人生的老师,幸好有莫里,告诉我这些人生道理。他是一个终身的教师。

一位终身的教师

在故事开场,作者米奇就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专栏作家、电台主持。他热衷于工作上的成就,发疯似的赚着钱,就像一辆运行在最高档速的机械工作车。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自己的老师:莫里教授,身患不治之症,便前去探望。就这样,老师和学生间的最后一段课程开始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在学生眼中“可亲、睿智”的莫里教授一开始并没有从事教师行业。

他出生在一个靠救济度日的困顿家庭,生母早逝,父亲从事皮毛业工作,却时常有失业的担忧。

家庭条件的不如意让小莫里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在十几岁时,他父亲就把他带到了一家皮毛厂,想让莫里找份工作。可工厂里岗位不多,成年人的工作都没法保证了,莫里铩羽而归。

-“你将来准备做什么”继母问他。-“我不知道”莫里说。

他把学法律排除在外,因为不喜欢;他把学医也排除在外,因为怕见血……最后,这位优秀的教授由于他的缺陷而当了一名教师。

祸兮福之所倚,古人诚不欺我。

当上教师后的莫里怎么样了呢?

他的年龄比学校大部分教师都大,可他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却是大部分教师所不能及的;

他不仅会给学生讲授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等书面内容,还能用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受自我价值的存在;

他的毕业生们会一直和他保持联系,因为他们觉得——“我一生中从未有过像你这样的老师”。

就在他最后的几个月里,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回到了他身边。

他们来自波士顿、纽约、加州、伦敦和瑞士;来自公司的办公室和内地的学校。他们打电话,写信。他们千里迢迢地赶来,就为了一次探望,一个微笑和一句话。

作者米奇也不例外。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最后十四周,每周二米奇都会上门与其相伴,聆听恩师最后的人生教诲。

那么今天,博库君也从书中摘选了一些“星期二人生课”,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些“星期二人生课”关于生命教育

“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在莫里教授看来,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自己会死,所以才有肆无忌惮挥霍生命的恶劣行为存在。所以,只有意识到自己会死,并且时刻作好准备,才能在活着的时候更加珍惜生活。

那么,怎么能够去准备死呢?

莫里教授讲了一个有趣的方法:“放一只小鸟在肩膀上”“像佛教徒那样,每天,放一只小鸟在肩膀上问,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能生而无悔,死而无憾了吗?”——当然,这只小鸟不是真实的小鸟,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如果你真的在听小鸟的说话,如果你能接受随时都会死去的事实——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浑浑噩噩的生活……”

因为这样,你就会意识到,每一个明天,都是我们余生的第一天。

关于恐惧衰老

必须承认,对衰老的恐惧困惑着每一代的年轻人。可莫里教授却说:

“那是因为人们过于强调了年轻的价值——我不接受这种价值观”,“我知道年轻也会是一种苦恼,所以别向我炫耀年轻的魅力”。

确实,年轻有年轻的魅力,但年轻大多也意味着迷惘、茫然,和对生活的有限理解。“随着年龄的增加,你的阅历也更加丰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岁的年龄阶段,你就永远是二十二岁那般浅薄。”

所有年轻人都应该懂得这个哲理:如果你一直不愿意变老,那你就永远不会幸福,因为你终究是要变老的。

关于感情投入

众所周知,我们的文化含蓄内敛的,它告诉我们过于直白会造成不好的感觉,欲说还羞才耐人寻味。

但是,莫里教授的态度却截然相反,他说:要打开水龙头,用感情来冲洗。

“我们常感到孤独,有时孤独得想哭,但我们却不让泪水淌下来,因为我们觉得不该哭泣。有时我们从心里对伴侣涌起一股爱的激流,但我们却不去表达,因为我们害怕那些话语可能会带来的伤害。”

可只有接受所有的感情,让自己去感受、去经历,才能充分地体验它,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伤。

也只有到那时你才有资格能说:好吧,我已经经历了这份感情,我已经认识了这份感情,现在我需要超脱它。

要知道,人终有一死,人生的价值本省就在于经历本身。

-END-

下载博库图书馆APP即可阅读图书《相约星期二》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博库图书馆(ID:bookuuread)

其他网友回答

治愈系什么?书啊。治愈什么?灵魂?建立信仰!读历史一步一步从历史中走来,自然就发现什么书可读深入,惊醒梦中人。道德经算一本。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也算。闻一多先生更应该算了,以羸弱的肉体去抗击当时黑暗的统治。他的诗<死水>。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71,我来回答。

所谓治愈系,就是能温暖人心的力量。

图书个人推荐迟子建的亲亲土豆,草原,这些小说。当然她的书其他的也可以看,但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两篇。讲的是生活和爱情,生活总是平淡,而爱总隐于无声,她的小说就有这种力量,看完让人伤感却又充满希望。

另外,如果你不反感动漫的话,我推荐你几部动画片,宫崎骏的龙猫,天空之城,借东西的小人,宫崎骏的动画,配乐,看完了你就懂了。还可以看看《虫师》,这个动画节奏有些慢,不知道对不对你的胃口,但是你多看一些,也会喜欢上的。

其他网友回答

让我真正给答主介绍几本吧:

1.关于正念的,正念是的核心思想是,有意识的,不加批判的,关注此时此刻。以正念为核心的治疗方法已经得到很多实证的认证。相关的书籍有以下几本,有原理介绍,有很多具体操作,适合自学:

《抑郁症的正念认知疗法》

《八周正念之旅——摆脱抑郁与情绪压力》

2.认知疗法,关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并进行纠正,有: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

《改变的理由》

3.存在主义,对生命意义,死亡,孤独,责任四大命题的探讨,关注人的本质。欧文亚隆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这一主题的,比如: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直视骄阳》

《尼采的哭泣》

《给心理咨询师的礼物》

4.还有其他一些比较合适的,比如:

《让往事随风而逝》

《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

《选择理论》

这些作品是真的有理论,也有具体操作的,希望能真正帮到你。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有没有什么推荐的治愈系图书】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