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既然损失惨重,英国为什么一定要脱欧?
优质回答:
入欧是违心的,脱欧是必然的。时间到了二0一七年是个节点,右派执政,大量难民 偷渡者的分摊,成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英国以公投的形式体面的脱离欧盟的最后表演。美国人举大拇指,日本人伸大脚指,希腊人举起拳头,罗马尼亚,捷克,保加利亚斜视着米字旗不知在盘算什么,献克尔望着马克龙无奈的摇头 脱欧,咱算完帐再说五百亿欧元拿来再说。
英国因脱欧损失大了,但当了近200年霸主的主不傻,想当年入欧时就与欧盟貌合神离,你用你的欧元,我用我的英 磅 ,咱各算各的,盟主德国付盟主法国吃盟友的肥肉吸盟友的血,叫一体化,但就是咱不吃那一套,有便宜占点,吃亏咱不干,但劳工法,协调配合率以及欧盟的各项条条框框把个昔日老大憋得气喘如牛,行啊,亏就亏点吧,美国老大哥能拉一把吗?我总不能把利比亚 伊拉克的人偷渡后分到我们大英帝国吧!于是丰润尤存的梅首相来了个公投(宣传鼓动工作早做前面了),欧盟 拜拜!
算帐 不还有5年吗?慢慢来。
其他网友回答
自己约的脱,含泪也得脱完。
英国脱欧,是一次典型玩儿脱了的政治游戏。公投脱欧后,首相卡梅伦立即辞职,以具体行动证明,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推动公投,他原本以为进行的是一次自以为胜券在握的政治秀,博个终止脱欧运动的美名,结果只能面对他自己发起的公投结果。
技术上,留欧派过于托大,未进行全面社会动员,脱欧派则全力以赴。结果有欧陆对抗情结的中老年人踊跃投票,支持留欧的年轻人错失机会,脱欧派仅以51.89%的微弱多数胜出。
还有一种更吓人的最新说法,一个小公司,剑桥分析,利用窍取的脸书数据,成功主导了这次公投。这简直是故意恶心英国人,堂堂大英帝国,让几个小坏蛋给玩儿了……
英国脱欧,是公投不可靠的经典例证。英国政治家不负责任,欧盟邻国也落井下石,最终多输局面。
(全文完)
其他网友回答
月盈则亏,盛极则衰。万事万物没有永衡的不变,只有盛衰不断变化的永衡。
曾经的大英帝国独领世界几百年,殖民地、领地遍布全球,被称做日不落帝国。
自二战后,老大的位置被美国取代,全面衰落,現仅剩英伦三岛(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故全称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但老帝国的架子屹然不倒,因为世界上仍有56个英联邦国家共尊英王为英皇。其中16个国家行使国家元首职能的总督就是英国女王指派的。
长期来,不管老欧洲还是新欧洲,或是欧盟,英法德都是核心的三驾马车,而英国又以特殊的身份高出一等。欧元区唯英国仍用自已的英镑,欧盟区之间的免签制在英国这被拒。
这一切源自英国这个旧贵族还应高人一等的习惯思维。他没有义务拿本国利益去拯救其他欧洲国家的穷人。在欧盟体制下,似乎其他国家都在占英国的便宜。
所以英国国内脱欧思潮慢慢兴起。他被用来当做要挟欧盟的筹码,连法德都一直忍让,不敢得罪。更多时侯被国内政治人物当做转移视线的由头。
卡梅伦首相由口头说说变成一次实质赌博性的行动,举行首次脱欧公投。他的目的是不想脱欧,笃定公投通不过,他将重组内阁,大力推行他的改革。结果竟以51%的微弱优势通过。这才叫弄巧成拙。立刻下台。而国内反脱欧示威一浪高过一浪。甚至要求举行第二次公投。但一切都木已成舟,为时已晚。
事情一旦做过了头,反弹的力度也很大,以法德为首的欧盟再不用客气啦,要求英国立刻谈判离开欧盟,并支付给欧盟几百亿欧元的分手费。
接手的梅首相,一直焦头烂额,英国已成孤鸟,到处屈尊,四处游说,以寻找新的伙伴和市场。这对以前的那个趾高气昂的英国是不可想象的。
麻烦远不止这些,苏格兰已准备脱英公脱,将以独立国家身份重返欧盟。这时的残缺的英国还能称得起大英帝国吗。
有关国运,应慎之又慎,岂能轻率儿戏。这种教训,够英国反思一百年。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吗?大英殖民帝国为什么要脱欧搞单干吗?这里主要因素就是英国殖民地当局在欧盟这个大家庭中从来不肯吃亏,英国殖民地当局要在欧盟称老大,我们大英帝国说了算你们这些参加欧盟成员国听我们大英帝国指挥发号施令,我们大英帝国的贸易货物在欧盟不加税畅通无阻,英谤在欧盟不贬值英谤货币在欧盟放在第一位,由于英国殖民地当局在欧盟私字大开口称自己老大,英国殖民地当局国内民众跟英国殖民地当局穿一条裤子,认为我们英国殖民地当局货物贸易在欧盟交换吃亏英谤贬值,英国殖民地当局政府议会民众强烈呼声脱欧,在大英帝国殖民地当局跟欧盟谈判好几年,最终议会投票一致通过脱欧。所以说;大英帝国殖民地当局脱欧苦果子他们已经偿到了苦酸味道,老生常谈一句话;大英帝国殖民地当局遭到了报应老天爷不会放过坏事做绝的恶魔国家。
其他网友回答
即使损失惨重,也必须要离开欧洲向美国靠拢,今天的英国已经成为了欧罗巴的孤儿,如果不想就此沉沦,就必须要靠上美国这艘大船,否则被欧洲排除在外的英国,在国际舞台上将只能是死路一条。
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扮演“搅屎棍”角色的英国,一直都是欧洲各国鄙视、排斥的对象。
欧洲是一个海岛国家,靠近欧洲大陆但又孤立于欧洲大陆,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以辉煌的“日不落帝国”自居的英国,在对待欧洲大陆的外交问题上,一直都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即对待欧洲各国都保持距离,尽量让欧洲各国都处于势力均衡的状态,以此来避免出现一个足以挑战自己的欧洲强国。
因此在二战以前,英国在欧洲外交上,一直都扮演着“搅屎棍”的角色,不管什么事务都要插上一手,不断挑动欧洲各国相互互斗,自己在其中上下其手,迫使这些国家向英国寻求支持,而英国就可以在其中谋取利益。
在大多数情况下,欧洲各国都非常的讨厌英国,但是由于英国强悍的国力,很多时候又不得不被迫向其屈服求助。
所以在一战以前,英国的公主一直都是其他欧洲各国君主争抢的对象,他们都希望以联姻的方式获取英国的支持,这也放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获得了“欧洲外祖母”的称号。这种情况一直到二战结束之后,才得到了改变。
二战之后的英国损失惨重,已经无力再像过去那样成为欧洲的领导者。
二战结束之后,在战争中惨胜的英国,虽然获得了“二战战胜国”的地位,但是在这场长达数年的战争中,整个英国上下几乎被德国炸成一篇废墟,而且由于战争需要,英国不得不向美国租借了大量的物资和军事装备,这也几乎让整个英国国库濒临破产。
而在战争中大发横财的美国,在这个时候却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从1947年开始美国开始在欧洲推动“马歇尔计划”,受这个计划的推动,美国资本开始不断的深入到欧洲的各个角落。
对于美国的资本,其他欧洲国家都予以了高度警惕,而英国却并不这样想。在随后的欧洲外交中,英国虽然实力下降,但是仍然还想继续过去的骑墙角色,打算在欧洲和美国之间摇摆获利,结果遭到了来自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排斥。
因此在1951年,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以及西德等六国签署了《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这就是我们今天欧盟的前身。
从表面上看这个条约只是一个经济合作条约,但是实际上他是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的,这个条约的签订,实际上就是欧洲各国反击美国资本的开始,但是这个条约的创始国中,就没有英国,由此可见,从二战之后,英国在对欧洲事务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下降,基本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对欧洲事务的掌控。
在后来的日子里角色十分尴尬,他既不能影响欧洲,更不能影响美国,综合国力日渐衰弱的英国为了生存,就必须要靠上一条大船,最终英国还是选择了美国。
战后的英国在欧洲事务上的角色是相当尴尬的,因为欧洲各国在各个领域已经公开的排斥英国,而美国在此时的总体实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英国,这使得英国在很多事务上根本就不能影响美国,自己只能以美国的小弟的角色出面,这就更进一步的削弱了英国对欧洲的影响力。
英国加入欧共体的过程是比较曲折的,因为他的老对手法国在其中也一直都阻挠其加入,并一直都在试图限制英国的超国家权力。因此直到1973年英国才和爱尔兰一起加入了欧共体,此时的英国已经失去了与法、德等国平起平坐的地位,作为反击,英国始终拒绝本国经济彻底融入欧盟,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本国货币欧元化,始终都保留着本国的货币—英镑。
可以说即使是在欧共体(欧盟)体系里,英国的位置也是非常尴尬的,作为一个欧洲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却在欧盟内部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异常恼火,脱欧的声音一直都不绝于耳。
终于到2015年,在本国脱欧派的鼓动和美国的策动之下,英国终于发起了脱欧公投,经过投票显示超过52%的人同意脱离欧盟,这与48%的反对票相比,差距并不大。
英国脱欧与其历史上的政策惯性还是有比较大的关系的,除此之外美国在这中间起到的作用也是相当的重要。
从美国的战略角度上看,美国需要一个孤立于欧洲以外的欧洲国家,并希望以此为支点发挥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同文同种的英国恰恰是最好的选择,美国拥有英国就等于在欧洲大陆边上拥有了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这种对欧盟的战略震慑是巨大的。
而同样对于英国来说,虽然在脱欧进程中,英国要承受严重的经济、政治损失,但是这并不是不可接受的,重要的是英国借此机会,得到了来自美国的全力支持,这对于缓解本国衰落的势头极为重要,就像一个女人总是要嫁人一样,总要选一个看起来更“强壮”一点男人嫁了,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才会少受人欺负。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既然损失惨重英国为什么一定要脱欧】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