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之墓动画豆瓣 为什么动画《萤火虫之墓》会引起争议?

网友提问:

为什么动画《萤火虫之墓》会引起争议?

优质回答:

在国际上,对于《萤火虫之墓》的评价还算是比较高的,但是正因如此,才引发了各方很大的争论,而主要争论的焦点就在于,这部动漫到底想反战,还是反战败。

《萤火虫之墓》是日本动漫大师,也是宫崎骏先生的好友高田勋的作品,主要的故事内容就是少年清太与妹妹节子,因为战争而失去了一切。

大致就是说,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军轰炸日本的神户,清太的母亲因为空袭失去生命,清太只能带着妹妹去阿姨家里,刚开始没什么,但时间一长,阿姨的态度愈发恶劣。

原本清太家里的条件很好,因为父亲是海军的舰长,但是失去父母以后,兄妹俩陷入困顿。

受不了阿姨的苛待,清太带着妹妹离开了,住进了防空洞当中,而妹妹节子因为饥饿,最终失去了生命,清太也自暴自弃,最后在一个车站离开了人世。

如果乍一看这部动漫,还是觉得非常煽情的,这句动漫将很多人性的细节,也都展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这部剧造成的影响,却形成了两种。

一种是很多人觉得,《萤火虫之墓》是一部反战题材的动漫,是用清太兄妹的悲惨还揭露当时战争的残酷,这也是大多数人看到的。

但另一种则认为,《萤火虫之墓》并非是说战争对于日本的伤害,只不过是在说战败对于日本的伤害而已,因为剧中的男主始终不觉得战争是错误的。

就算是母亲去世了,爸爸没有音讯,动漫中的男主清太还是坚信父亲会凯旋,他从来希望的都不是战争停止,使得很多人在质疑这部动漫的主旨到底是什么。

近代的日本,大规模发动对外侵略,在残害被侵略各国无辜百姓的同时,他们自己也的确是受到了各种折损,尤其是后期盟军对日本大规模反攻的时候。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被美国三天两头的轰炸,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而这个时期也成为了战后很多日本所谓反战作品的一个主要题材。

但是对于为什么被炸,日本人从来都是只字不提或者含糊其辞,而是一昧渲染战争时期日本人受到的伤害,想要将自己塑造成被害者的模样。

就好像是广岛、长崎事件,日本一直宣传当年的悲情,将自己弄得像是无辜的被害一方。

《萤火虫之墓》也给人差不多的感觉,因为动漫中的人物并没有在反思战争的危害,他们所反思的是战败的可怕,男主兄妹向往的,是父亲做海军舰长,全家生活幸福的日子。

不仅如此,动漫当中的男主清太,似乎也是个有问题的人,偏执、无知而且傲慢。

失去母亲之后,他与妹妹寄居在阿姨的家里,却整天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在困难的年代,这样的人自然也是不受待见的,阿姨多抱怨几句也是正常的事情。

而清太完全不顾后果,带着妹妹直接离开,并且仍旧不肯工作,反而是以趁着空袭来临,到城镇中窃取物资生活,这样的人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男主清太在防空洞之中与妹妹一起,仍旧想着父亲能够胜利回来,想着以前的好日子,这就让人觉得,这部剧宣扬的,并非是反战争,而是反战败。

毕竟,男主以前的好日子,是建立在他作为海军舰长的父亲,帮着日本发动对外侵略的基础上才拥有的,清太兄妹的可怜,与当时受到日本侵略的其他国家民众相比不值一提。

对于《萤火虫之墓》的争议,就在于它到底是反战,还是在反战败。

直到现在,日本大多数的人仍旧不愿意承认自己当年的罪恶,甚至在当年裕仁的投降诏书当中也拒绝提起战败,只是将其称作是“终战”,这也使得很多人怀疑日本的所谓反战作品。

包括《萤火虫之墓》在内,日本很多的所谓反战题材作品都值得让人细细琢磨。

日本人的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将自己塑造成战争的受害者,却对于造成这些悲剧的真正原因避之不提,明明是加害者,却要扮作是受害的模样。

所以有很多人觉得《萤火虫之墓》并不是在反思战争的危害和错误,而是在宣传一切的悲剧都是因为战败才带来的,这才是让这部剧饱受争论的真正原因。

其他网友回答

描述的就是当时的心理,小孩子知道什么道理?都是军国主义灌输的美好世界。

日本当时把自己宣传包装的是文明的,是解放者。日本国内的民众并不知道实情。就像德国一般人不知道集中营里的罪恶。

这个作品的背景,是日本战后受美国改造,理解了反军国主义的必要性。

这两者结合,才是完整的。忽略背景扯什么反战败都是欲加之罪。

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今天看古装剧,导演需要说明君王统治的问题吗?

不需要,因为我们是现代人,自有分辨的能力。导演只需要尽量如实拍摄即可。

说导演没有批判君王专制之类,是莫名其妙的。

其他网友回答

这部电影有争议才是正常的。因为我们都是有记忆的人。其次,施暴者的痛苦是无法与受害者相比的。第三,文字具有欺诈性。

萤火虫之墓的电影只是采用了野坂昭如原著的一小章节,这个章节基本跟电影差入不太大,但有一处是电影没有用到的,清太当时住在寡妇的家里的时候并没有用姐姐的风琴表演了《鲤鱼旗之歌》 ,虽然只是一首民谣,但锦鲤在日本相当于力量和勇气,对当时的清太,这首歌更多是表现他对军国主义对父亲的期望,希望日本能战胜。

原著也很多次提到清太是完全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参加战争的父亲身上,第一次是家里被烧,妈妈让清太带着节子去防空洞躲避的时候,清太说了“爸爸会替我们报仇的”;把妈妈的衣服卖出去的时候会想等爸爸回来一起都能解决;节子生病看医生的时候清太开始怀念以前的日子;跟电影不一样的是,清太在战败的前一周就已经知道了爸爸死掉了,他第一反应是辱骂联合战舰,第二反应是死爸爸比死妈妈还可怕。

看电影和小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妈妈陪在清太和节子身边的时间远比军国父亲多,但清太在妈妈死的时候和爸爸死的时候,态度是截然不同,妈妈走了是悲伤,爸爸死了是一切都完了。

电影的结尾是清太跑去邮政局收信,拿到信那一刻才意识到一切都完了,这个细节其实是完全能展现一个主题–“把希望寄托在军国和战争上是个笑话”。

但因为中国人完全没有经历过军国主义,也没有参与过近现代的资本积累,所以我们对于这个观点的纠正是无动于衷的。

所以萤火虫之墓到底想表达什么?

野坂昭如的原著小说还有一个章节,叫育死婴。

《育死婴》讲了久子和妹妹文子为了躲避战乱去了新潟,父母把她们和一个同龄女孩藏在一起。年纪尚小的妹妹经常会因为饥饿无法控制发出难听的哭声,久子表明能理解,但依旧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疯狂地殴打文子,甚至对暴力文子上瘾了,最后文子被久子打死了。战后的久子遇到了电视工作的贞三,两人一起幸福地建了一家小家,还拥有了可爱的女儿伸子。

但好景不长,伸子每次讨东西吃的动作让久子想起了当时年仅2岁的妹妹也是这样子,也让她想起了她不仅殴打了文子,甚至偷吃了文子的奶粉和食物,每一次都是以文子不需要吃那么多为由,心安理得地占有文子的生存物料。愧疚之下的久子最后把魔爪伸向了自己的女儿,用枕头捂死孩子,把自己变成了咬死文子的老鼠。

《育死婴》才是野坂昭如与妹妹的真实故事,而这本书是在野坂昭如被早年抛弃自己的父亲收养回去的作品,久子杀死自己的女儿也是战后十多年后。所以这本书也是野坂昭如的忏悔录,这个做法可以说跟卢梭一模一样。卢梭也在他成名之后,在自传中坦诚了自己的过错,包括在异性面前露屁股、暗恋自己的老师、抛弃自己的孩子等。

阿德勒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会受到惩罚,他就没有必要说谎了。

那么,是不是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罪与罚不对等的时候,一个人也可以做到相对诚实。”野坂昭如把自己害死妹妹的事情,放了这本书的第四章。开篇了就是一个美化了的故事,中间插了两节,美国人的可恶以及被炸死的日本百姓,最后才开始讲自己害死妹妹的事情,还性转了自己。

跟清太很相似,野坂昭如一直觉得自己的暴行和狠厉是被战争激发出来的,是战争使得人们变得很痛苦很冷漠很残酷,不仅他自己害死了妹妹,父亲的部下逃跑的时候也没有带上他们,寡妇也时常想要抛弃自己和妹妹,就连不如自己的同龄女孩都会嘲笑自己失去了以前的东西。

我个人倾向,这个作者是没有反战意识的,跟立场比起来,野坂昭如更想表达的是“说真话的人是少数的”“战争特殊时期的残酷是情有可原的”。这两个话题也很有争议,伤害了别人承认就可以了吗?战乱时期的杀害能不能被理解?

吉卜力当时改编这部小说的时候,并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铃木敏夫也建议避雷,最后他们认为应该把如何想的权利还给观众,也就是让观众自己理解。因此,这也是吉卜力改编动画中改写较小的一部。

其实观众大多数都是能同情节子,但不同情清太,因为他不无辜且活该。

其他网友回答

这部动画片是唯一的一部让我看哭了的动画片,特别是当年幼的妹妹因饥饿夭折时,哥哥在火化妹妹时回想妹妹的音容笑貌,那真是让人心碎,催人泪下。如果没有战争,这一切都不会发生。这是我看完这部影片的感受。我没有看到片子里鼓励战争的因素。我认为这部影片是反战的。

其他网友回答

日本不可能反战,作为军国主义和战争发起国,怎么可能,80年代一票难求的《望乡》一看就是非反战片子,全片的意思就是,我们日本也很惨的,你们要理解我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为什么动画《萤火虫之墓》会引起争议】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萤火虫之墓动画豆瓣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