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西游记》中为何会出现真假美猴王一出?
优质回答:
这一回自古以来引起过许许多多的争论,有人说最后被打死的是真,之后西天取经的是六耳猕猴。也有人说根本没有真假美猴王的区别,两个孙都是真的,无非是善恶之心的区别而已。
其实,两个孙的真假已经不再重要。在这一回里,真假美猴王现象出现背后的意义,已经远远的超过分辨出两个孙的真假了。
真假美猴王的起因很复杂,在取经途中,唐僧曾多次驱赶孙离开取经团队。打死强盗要驱赶;杀死白骨精三次,硬生生被赶了三遍;真假美猴王出现之前,明明是一伙不阻止马上就要害人性命的贼人,孙将其打死,保护了其他人的安全,却又激起了唐僧心中的“善良”,说什么也要把孙赶走。
这个时候孙的心里活动是怎样的,是很容易揣摩的。就像你我在公司里上班,自己的工作做的很出色,领导非但不表扬,还要你收拾桌子滚蛋,这种委屈,别说90后95后了,任谁也心中怨懑,更何况是打翻过太上老君炼丹炉的齐天大圣?
而且,这一次他不怕唐僧再念紧箍咒,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对的。就算唐僧念到他疼死过去,也不会祈求唐僧一句。在孙的心里,已经对这个愚昧的领导十分失望了,不知道保护他的意义何在?
这,就是章回标题《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中“二心”的意义。本来在观世音菩萨的促成下,几人组成团队取经,本来就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唐僧是只会念经的凡夫俗子,孙又暴躁骄傲,猪八戒满嘴谗言,沙僧沉闷无趣。这样的几个人一起办事,根本不可能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师父徒弟的叫的和谐,多半是十天半个月不说一句话,饿了渴了才招呼几句。
在这样的团队氛围里,本来就没什么干劲,还要遭受领导这样无端的职责,这让孙彻底对观音的话产生了质疑。于是,二心出现,恶意出现将唐僧打倒,抢走包裹。
这两个动作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孙抢走行李说明他还愿意取经,打倒唐僧说明他对这个领导十分不满。当然,这都是做给神佛们看的,不然凭孙一棒子,别说把唐僧打昏了,打成肉泥都费不了多少力。之后“两个”孙上天下地找神仙辨认,其实是找他们辨认谁对谁错,也就是让他们评判唐僧和自己谁做错了。
神佛无法辨别,因为孙的确没过失。到了如来那里,如来看出了孙的二心,于是便帮他圆了场,让观音跟着他去劝解他和唐僧的矛盾。在即将起行的时候,如来对孙说出了十分重要的话:“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这话就是一个保证,意思是:“孙,你不是找不到保护唐僧的意义了吗?你尽管保他来,到时你定能成佛。”这句话,让孙有了盼头,他不再为唐僧取经,而是为自己成佛取经。
因此,孙这一闹,是十分成功的。
其他网友回答
真假美猴王这一出在原著中的第五十八回?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一出,其实这一章节的题目就给了我们答案。第五十八回的题目:“二心搅乱大乾坤”,所要表达的主旨就在“二心”。
一、降服“二心”
出现真假美猴王,两个孙,所要表达的深意就在于此时正有两个“心猿”正在扰乱心智,搅乱乾坤,因此也直接导致一体难修真寂灭。如何解除,唯有降服异心,做到二心合二为一,一心一意,方可继续修行,取得真经。
故事的最后,孙将六耳猕猴打死,也意味着他自己已经降服了自己心中的“异心”,因此,在打死六耳猕猴后,孙的修行已经得到升华,佛性更纯,也可在修行的路上继续坦荡前行。此章节之后,孙的表现也脱胎换骨,如同从一个大男孩成长为一个有担当、责任感的男人。
二、春秋笔法
这一出还有深意,即为吴承恩的春秋笔法。作者吴承恩生活在明朝,当时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集权专制,老百姓苦不堪言,没有言论自由。而吴承恩这么写,其实也就是借小说反应世道,指桑骂槐,借此表达自己内心的意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要以为自己能力大,就可以为所欲为,总有一天,会有能够顶替你的人。
当然,名著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它的深意你可以有很多更深度、更多元的解读。以上仅为我的一家之言。欢迎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在《西游记》的原作中,第一个区分真假猴王的是菩萨,但是西藏王菩萨没有直接指出真假猴,而是让他们找到了佛。最后,我在佛陀中发现了佛陀。六只猕猴被佛陀打破,最后被一只猴子杀死。
真实和虚假的孙的故事总结:唐嫣和他的四个人来到西凉妇女的国家,女王看到了唐嫣君美。用这个计划来稳定女王,趁机通关,四人逃离。六只耳朵假装是,想要从经典中学习。
刻意杀死唐嫣面前的人,让唐嫣开走。转向观音菩萨,被六只耳朵一次又一次地纠缠在一起。玉皇大帝命令两人停止战斗,六只耳朵拒绝服从命令。
真善假的孙击中了灵山,并在佛陀面前来到了佛陀面前。六耳最终显示出原始形状并吃掉了后果。在击败六耳Mi之后,唐嫣知道他误解了,四个男人和门徒踏上了通往西方的漫长道路。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西游记》中为何会出现真假美猴王一出】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