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为什么要学圣教序 临好《圣教序》之后能够流畅创造行书作品吗?

网友提问:

临好《圣教序》之后能够流畅创造行书作品吗?

优质回答:

行书作品几乎每个书法人都可以写出来,关键在于能都达到优质的境界!

《圣教序》几乎囊括了行书的笔法与结构也不是夸张。但是,题主需要理解临好是什么概念?

如果仅仅是一些容易临的字写的不错是不是临好?或是整篇都临的比较像了是不是临好?还是对《圣教序》临摹的颇有心得才是临好呢?

经常看到临摹《圣教序》,外形都不具备的人自夸自己是学王羲之的,甚至大搞高端教学的也不乏其人!也有一些确实临摹的较好的,可是,很难看到临摹《圣教序》里比较难写的,而非常难写的更是几乎看不见。对《圣教序》理解深的咱们就不谈了,因为没有!

只有临摹得好,还对《圣教序》有一定的感悟的人,才可以称得上书法有所成,那么这样的书法人去完成一篇好的作品应该不成问题,而达不到这种境界的人,也可能你能写出不错的作品,也有脱离字帖就写不好字的人,不能一概而论。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临好《圣教序》之后就能够流畅创造行书作品吗”这个问题,看似直接,其实问得还比较笼统,所以,难以确切回答。

第一,就“临好《圣教序》”这一点而言就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因为在书法实践中,什么叫“临好《圣教序》”?它有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应该是没有。你临了一年两年,自己认为临的不错了,但是周围可能有人说你临的还不太像。你再临两年,感觉有进步,但是有行家可能说你的结构不精准。你再临一两年,感觉结构也精准了,但是有行家可能说你章法不协调,字势有点平。你再去看字帖,发现帖子里有些字的细微变化,好象以前没发现。等等,坚持不断、反复临写《圣教序》,你会有常临常新的感觉。临摹一段时间,翻看两三年前曾自以为临的不错甚至很得意的作品,却发现那根本就不临得不象一回事。所以,所谓“临好《圣教序》”是一个笼统模糊的概念。

但是有一点请记住,只要你有明师教授,方法对,坚持临摹不停顿,就会临得越来越好,不断进步。

第二,关于“能够流畅创造行书作品吗?”这里面的“流畅创造”是对书写活动状态的一种视觉描述。一般而言,行书的特点就是书写比较自由流畅,临《圣教序》时间久了,对行书的笔法、字法掌握得熟练了,写起来自然就会比较流畅。而这里的“流畅创造行书作品”,一是在强调书写的流畅,二是在强调创造,这个“创造”应该是指离开《圣教序》字帖,书写新文字内容的行书作品。这就涉及到书法学习中一个关键环节,即是由临摹到创作的问题。每一个学书法的人都要遇到这个问题。因为学习书法大体就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临摹经典法帖,第二个阶段就是创作书法作品。第一阶段临摹学习过关了,进入第二阶段就有基础了,如果第一阶段没过关,第二阶段肯定迈不开步子。许多朋友临摹了一段时间,看着字帖对临,写得比较好,但是丢开字帖去创作时却脑子一片空白,这其实是临摹的一关尚未通过,临摹的功夫还没有下够,所临法帖没有形成记忆。遇到这种情况,办法只有一个,继续临摹!直到大脑记准记牢为止。

第三,题主的期望是“能够流畅创造行书作品”,应该说是基本的期望,不是高期望。因为真正好的行书作品,不仅要流畅,更要多姿多彩有韵味。学习“二王”行草,书追魏晋,就是要追慕“二王”为代表的晋韵。

俗话说,光说不练不是好汉;纸上谈兵,误人子弟。上面说了那么多,其实都是自己近十年来临摹《圣教序》的体会。所以,回答之后附上自己的临摹、创作作品。以供书友、粉友们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圣教序》无疑是学习行书的最好选择之一,但仅仅学习《圣教序》肯定是写不好行书的。

传说中梦斩神龙的唐僧,也就是玄奘,从西土取得真经归来,并将之翻译成中文,太宗皇帝龙颜大悦,亲自为其作序,首先是褚遂良给抄了一遍,成为名帖《雁塔圣教序》。

后来怀仁和尚,别出心裁,竟向太宗讨旨,要从李世民收集的1500多件王羲之作品中,集字拼凑出一篇《圣教序》。

我实在是佩服怀仁,自己想学王字,但没有办法看到真迹,终于想出这个理由,可以光明正大地尽情欣赏古帖,花了二十四五年的时间,终于集成了这部《圣教序》,让后人有了眼福。

正因为它是一件集字作品,所以在行气上并不怎么连贯,它就像一部大字典,告诉你近2000字的写法,而你要想创作一件二王书风的作品,还得要从王羲之其他作品中寻找处理的方法,将一一个独立的字有机串连在一起。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其他网友回答

学习《圣教序》只是书法基础的一种,不能保证你写好行书,写好行书应该在创作范畴,要有艺术性、要有个人的表现能力,就象学开车,你在驾校拿到证,不代表你上路能把车开的很好,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把学到的开车技巧充分运用好,学书法也是这个道理!以下是本人临摹的《圣教序》请大家指点!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

能与不能,因人而异,因水平而异,因创作要求而异也!

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称《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或《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这是我们多数谈的圣教序,此虽为集字,但我们从中仍然可以看到字体的大小,粗细,倚正,疏密的章法变化。

每个人学习书法的能力不同,方法各异,从中可以吸收到不同的知识,仔细品味,其章法变化微妙,在每列之间的疏密就非常明显,字之间也是有节奏的变化,宋米芾的《蜀素帖》章法就有圣教的影子,只是芾将其夸大了,变化更有跌宕起伏。

如果一个刚从楷书学习向行书过度的人,从圣教中学习,可以很自然的平稳过度,不管是结体变化,还是字间距,列间距,都能让你发现与楷书过度的变化!

即便你是一个行书高手,每次创作时,多读一读,临一临圣教序,也会发现平时自己的东西有些失古了,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大书家写的如同江湖体,找不到根,这是大忌!

如果我们创作行草书,这里吸收的就有限了,无论怎么说,怀仁的水平当今几乎没有人能达到,所以创作前,理好自己的思路,找对相关古帖临习,会有很大帮助。

个人拙见,望朋友们指正!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临好《圣教序》之后能够流畅创造行书作品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行书为什么要学圣教序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