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黄庭坚的词里用典多,怎样赏析他的那首《清明》?
优质回答: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其诗沉郁顿挫,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惊雷天地龙蛇蛰,
玉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娇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又一丘。
其诗用典句在劲联:前者《孟子.离娄下》意在嘲讽爱慕虚荣者;后者用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途的典故。
全诗寄情于景:以清明时节天地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入手,联想到当时社会,心中充满惆怅与无奈,继而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公,不满情绪,从而悟透人生,那便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看云卷云舒,静观潮起潮落!
其他网友回答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首联出句点题:“佳节清明”,似无新意;继而写景,“桃李”春风“野田荒垅”,意象格调迥异,再对举喜“笑”和悲“愁”,意境顿出。突兀的情感,鲜明的对比,读来令人悚然。 “清明”对于“桃李”来说,自是“佳节”,因为向前看有一大番好的前程,即便是眼下,也绽尽春光,引领季节的舞台,缘何不“笑”呢?只是这“笑”越张扬,越能对比出下句的悲凉。 “野田荒垅”似乎更适合于“清明”这个节日本身。累累埋骨,处处荒冢,忠奸贤愚冤怨节烈,统归于黄土,怎会不“生愁”呢?大地无言,只能却披衰败荒芜的外衣,由诗人、世人解读它的哀伤。 由此看来,首联起笔写景,淡定散阔,别有境界;感情平抑内敛,为下文的议论人生蓄势张本。
颔联描写清明时节生物的活跃情景。“雷惊天地龙蛇蛰”,写的是动物的活动。春雷震响,天地惊动,动物于冬眠中被惊醒,雷声告知它们春天已经到来,于是它们便纷纷走出蛰居之处,活跃于春的气氛之中。 “雨足郊原草木柔”,写的是植物的生长。春雨贵如油,是说春雨能像乳汁一样,让草木迅速生长。雨足之后,郊原上的草木自然就萌发柔嫩了。
以上两联写了桃李、荒冢、龙蛇、草木。颈联的两个典故,两种活法。“人乞祭余骄妾妇”说的是古代那个专靠到坟茔地里乞讨人家祭祀剩下的供品以饱食终日且炫耀于妻妾的人,“士甘焚死不公侯”说的是拒官隐居虽被烧死亦不甘心妥协于社会的正直之士。一样人生,两种境界,不置可否的对比中,暗含着诗人对介之推高蹈品格的肯定与赞扬。
尾联生发疑问:蓬蒿荒丘,遗骨一土,千载万世,谁知谁是贤愚?即便是活在当下,谁又辨贤愚?“知谁是”的反问中,浸透着诗人的满腔愤懑;以景做结的末句里有悟透生死的通达。这种通达,是贬谪失意的心灰意懒,是不满现实的讽刺反击,是坚守人格操守的格格不入。
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这首诗的景物的描写、感情的抒发,无不得力于对比。不但桃花与荒冢有对比、齐人与介子推有贤愚之比,而且自然界的蓬勃春景与人生的无味黯淡也是一组鲜明的对比
其他网友回答
北宋的黄庭坚被誉为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名气大的很,他主张无一处无来历,主张脱胎换骨,化铁成金,所以多用典故。不过《清明》一首倒语言清新,用典并不晦涩,运用对比,再现了清明时节的景物特点,表达对人生终为土灰的感慨。原诗如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其一,诗歌前两联:充满勃勃生机的原野,与凄凉的荒冢形成了鲜明对比。清明时节,桃花灼灼,梨花如雪,春雨滋润过的原野,草木萌发,绿草如茵,春雷阵阵,蛰伏一冬的小动物们开始苏醒,活动了,一切都充满着勃勃生机。可是,清明,又是祭祖的日子,望着一座座高高低低的荒丘,想着自己远在千里之外家乡,不能和亲人团聚,不能祭奠祖先,便黯然销魂。
其二,后两联用愚蠢和贤能不同的人生,却有一样的结局,来宽慰自己,虽然屈沉下僚,又有何妨。
人乞祭余骄妻妾,用的是《孟子》中的典故。齐国有一懒汉,什么活也不想干,每天早上出去,到晚上回来,喝的醉醺醺的。妻子问去哪了,他总是说有朋友请。妻子心中疑惑,怎么经常有人请他吃饭呢?就趁他出门,悄悄跟在后面,原来他丈夫来到了一大片坟墓边,等人家祭祀完了之后,向人家讨要祭品吃喝。
士甘焚死不公侯,讲的是晋国晋文公重耳逃难在外,介子推等人跟随竭力辅助,一次,大伙断了粮,介子推悄悄把自己臀部的柔割一块给文公煮食,当文公回国继位后 ,忘了分封介子推,想起来后,赶紧派人去请,可介子推只愿共患难,不肯出来做官,于是背着母亲,躲进山里,文公想逼他出来,就放火烧山,可介子推也挺有气节,始终没有出来,被烧死在山上。
最后一联,诗人发出感慨,唉,不管你是一介草民,还是帝王将相,不管你是愚蠢的,还是贤明的,都会化作长满蓬蒿的荒丘一座。
在宋朝新党和旧党冲突的厉害,尤其是哲宗上台以后,大肆打压迫害以苏轼为首的元祐党人,黄庭坚是苏轼的铁杆朋友,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首,也被贬谪到偏远的广西,他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激愤之情,只能用介子推的典故来安慰自己,人生苦短,终为土灰,又何必去计较官场的荣辱,宦海的浮沉呢?这里不是消极避世,相反,却表达了自己积极生活的洒脱与达观。处于人生低谷又何妨。
在诗句中,我们还能从反面看到诗人对贫贱愚蠢的嘲讽,对贤能气节之士的推崇,数千年来,人们对这两个典故还耳熟能详,可见品行对人的重要性。
其他网友回答
《清明》是诗人将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机与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进行对照,表现出了消极虚无的思想,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和对社会不平的愤激。
诗人将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机与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进行对照,表现出了消极虚无的思想,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和对社会不平的愤激,官宦沉浮的身不由己的无奈。
贤哲还是蠢才谁知道呢,最终都要化作一丘黄土。功败垂成只能交由历史评说。
此诗由变法后党派之争受到波及而作,最终历史上对于变法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莫哀一是。
了解诗作要将诗作回归到但是是社会背景当中,在诗人的人生际遇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心路历程。
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首,与苏轼并称“苏黄”,“苏门四学士”这一称号的由来是四位作家得到过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他的文学影响。后因苏轼与变法派的政见不合,遭受排挤。
苏轼自觉在朝廷无法立足,于是申请外任。1079年苏东坡由徐州调任湖州知州,苏轼看到了新法执行过程中的诸多流弊。 像涉嫌朝廷放贷的青苗法、两浙路严苛的食盐专卖法、鼓励人告密的手实法等, 苏轼都极为反感,于是便形诸吟咏,对新法实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端进行批评和讽谏 。
1079年七月秋,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官员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接连上章弹劾苏轼。认为苏轼是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反对新法,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乌台诗案发生后作为学生的黄庭坚也受到了波及。
是什么变法有这么大影响呢?连大文豪苏轼也被治罪下狱。
1069年至1085年的北宋末年,王安石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掀起了商鞅变法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北宋立国后,政治上实行文人治国,为了防止地方割据,维护中央集权,用分化事权的方式,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
军事上奉行守内虚外,外敌的侵扰给北宋政权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北宋建国以后,就与东北边境的契丹族和西北边境的党项族连年发生战争,由于北宋政治腐败和军队软弱涣散,虽然耗费了巨额的财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败告终。
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朝廷内外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
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遂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王安石提出全面改革的想法,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然而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法令颁行不足一年,围绕变法,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史称“新旧党争”。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变法的强兵措施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加强了军队战斗力,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然而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法令颁行不足一年,围绕变法,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及斗争,史称“新旧党争”。
最后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其最根本原因在于新法变法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
北宋时期,其反对派就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批评。到了南宋,再次通过修史的方法对其改革进行定性,指出王安石变法之“急政”或“苛政”本身有问题,引起激烈的“党争”使得北宋王朝遭到灭亡。
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为聚敛之术“聚敛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视作兴利之道“剥民兴利”,是当时反变法派批评新法的主要观点,自南宋至晚清仍是绝大多数史家和思想家评议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观点之一。
对王安石变法评价的转机出现在近代,当时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急欲变法而“富国强兵”,遂使商鞅、王安石等都得到肯定的评价。
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的多项改革,涉及将当时的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以及数目字管理,但不见容於当时的官宦文化,亦缺乏有关技术能力而无法取得成功。王安石的变革思想,是人类思想反抗的文明成果,正是这些成果,使人类有了摆脱野蛮统治的可能和方向。
其他网友回答
《清明》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诗句大意为:清明时节,也是万物复苏,花红柳绿的时节。野外长满杂草的坟荧让人倍感凄凉。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蛇虫;春雨绵绵,滋润着万物大地,草木争相吐翠。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人,千百年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不过是野草坟堆而已。
诗人引用了春秋齐国人坟间乞食和春秋晋国介子堆不愿出仕而误被晋王重耳烧死的典故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黄庭坚的词里用典多怎样赏析他的那首《清明》】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