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欣赏山水画?
优质回答:
首先中国山水画,是对“风景画”的特殊说法,也就是说,中国山水画有自己的山水画美学传统,是以山,水,树,石,云,雾,车,舟,屋,宇,人物,禽鸟,动物等万物万象为描绘对象的一个绘画科目。这个科目晚唐五代时期基本成熟起来,宋元达到一个高峰。
山水,顾名思义,是以山水为描绘主体。树木云雾副之,屋宇人物做点缀,乃是小中见大,大千万象。
中国的山水画不是西方的“风景画”。因为西方传统上是以写生为基础,风景画是对野外风景的如实描绘,这种绘画样式的发展,与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没有什么两样,都是晚于人物画发展起来的。西方的风景画一直到十八世纪才发展起来,比中国山水的成熟晚了大约一千年。
中国山水画,传统上认为是唐代的王维创立,其实,比王维更早的隋代已经有山水画,但是,不论隋代还是唐代的王维,这一时期的山水画,还处于不是很成熟的一个时期,尽管杜甫的诗中记载了,唐玄宗时期已经有山水画张买,而且公堂之中也有山水画张挂,但是晚唐,五代时期,中国山水画才基本成熟,特别是北宋时期,山水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范宽这样伟大的山水画家。到了元代,中国山水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中国的明清两代,山水画的进步不是很大,特别是清中期,山水画已经陈陈相因固步自封,没有什么创造性了。但是,民间的艺术家很活跃,出现了石涛这样的山水革新家,但是,积重难返,石涛的山水画革新思想在他活着的时候,影响并不是很大。
民国建立以后,改革的呼声很高,但是,民国时间太短,没有产生大艺术家。新中国成了以后,产生了黄宾虹李可染这样的改革大家。中国山水画,从此开始了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新时代。
中国山水画,不是风景写生,中国画来自写生,同时又不是自然风景的再现,而是依据自然的基本规律,把人的思想和艺术的美学原理高度统一的精神“风景”,这是西画无法达到的理想美与自然美的统一,中国画能够做到,这是一种传统的美学与艺术思想的完美统一。
欣赏中国山水画,首先就要懂得与西方“风景画”的不同。
中国山水画,古人说不重视写生,这是不对的,但是,中国山水画更注重写意和写境,特别是非常注重造意和造境。而不是像西方风景画那样,仅仅是对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和固定视野的描绘。中国山水画更注重对高远,平远,和深远的自由描绘,因此,中国画的意趣非常丰富,境界往往非常自由开阔。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黄宾虹的一幅长卷《山岚水邨图》。你就领略出中国山水画的具体特色了。
其他网友回答
山水画一般指国画,国画讲究用笔,和书法息息相关,画的线条有没有力道,轻重变换合不合理都很讲究,墨的浓淡变化也是国画的要点,大师的山水画墨是有层次的,是层层叠加的,一般水平达不到就容易把墨画死,画焦。最后就是意境,这是山水画最高境界,也是最难表达的,山水画不像油画等画种一样色彩鲜明,表现景象意思全凭画家的功力,意境到位必然是好画,当然这都要建立在用线和用墨上!
其他网友回答
欣赏山水画关键还是看有没有给你带来清新的感觉,爱不释手,不愿离去。好的山水不仅仅是能继承优秀传统又有创新。好的山水能有古味笔墨浓意,还能跳出一般流行模样,不是刻意追求写实而是似与非似之间。好山水画面简练,大幅恢宏,小幅精巧。墨色恰到好处。好山水画用别有天地的构图,画出了令人振奋的意境!
其他网友回答
(元 黄公望 《快雪时晴图卷》局部)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为第一大画科,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与艺术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山水画产生时间较人物画晚,比花鸟画早,孕育萌芽于早期人物画的背景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独立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画科,隋唐时期发展成熟,五代两宋时期达到艺术的高峰,元明清各代均有发展与建树,名家辈出,遂形成蔚为壮观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至今不衰。
中国山水画的欣赏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是一个人的文化艺术素养与生活阅历的集中体现。以下从欣赏山水画的几个要点来分别阐述。
清 袁耀 山水四条屏-平岗艳雪
一、山水画的文化背景(哲学内涵) 山水画就是中国的风景画,但又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山水画的产生与中国的道家思想是密不可分的,道家思想追求的是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能“官天地,府万物”“能胜物而不伤”。道家思想追求素朴自然,简淡肃静的艺术精神,所以山水画多以水墨表现为主,以色为辅。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玄学兴盛的时期,玄学的代表思想就是道家的思想,这一时期政治动荡,民不聊生,许多文人名士为了躲避政治上的倾轧选择归隐,像陶渊明、嵇康、阮籍等,他们隐居山林,吟诗作赋,山水诗于是大盛,山水画也应运而生。这都与道家思想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密不可分。儒家思想对绘画的影响多体现在早期的人物画上,明劝戒,著沉浮,建立社会礼教,所以儒家思想是以入世为主的,而山水画多体现出世,禅宗思想对绘画的影响也比较深,但不如儒家、道家来得分明,影响更多的是后来的花鸟画。当然这样绝对的划分是不严谨的,没有这样的必然,只能说是大致如此。儒、道、释思想后来逐渐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山水画的发展也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但总的看来主要的还是道家思想。
唐 王维 江干雪霁图卷 局部
二、山水画的意境 山水画的意境就是山水画所创造的境界,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意造境生,营造“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画创造的意境不光是优美的景色、山川的风光,更多的是画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脱于烦琐与庸俗社会的心灵居所,山水画的境界给人的是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场所,不论是北宗山水还是南宗山水,所表现的意境与功能无不如此,或是仙境一般的缥缈神奇,或是悠闲农夫渔樵的隐居之所。文人山水画多表现的是逸居山林的情趣、素朴自然的水墨风光;宫廷画家的界画多表现楼宇宫殿是人间的繁华,也是超脱于人间的世外桃源。不同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灵居所。这也是画家与观者的心灵沟通。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元 倪瓒 虞山林壑图
三、山水画的章法
章法就是画面的布局,即构图法,顾恺之称作置陈布势,谢赫称作经营位置。中国画讲究立意定景,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并巧妙地运用画面的空白,使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画有着“细细看,面面观,看地透,窥其穿”的要求,即能从山前看到山后,从山下看到山上,从房内看到房外,这种要求是为了满足“饱览卧游”的需要,使咫尺千里的美景尽在眼前。山水画的构图法,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形成了“三远法”,即郭熙所谓的平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而谓之,如郭熙的《窠石平远图轴》;高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如荆浩的《匡庐图轴》;深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如巨然的《万壑松风图轴》。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山水画的透视法也不同于西洋绘画的定点透视法,而是无焦点的无点透视,但山水画的视点推移的法则正好能满足中国人欣赏山水画的需求。
郭熙 窠石平远图
五代后梁 荆浩 匡庐图
五代 巨然 万壑松风图
四、山水画的笔墨
中国画笔墨是重要的审美要素之一,用笔用墨是自然融注在绘画当中的,一幅好的绘画不光题材、内容、型、构图等要好,用笔用墨的功夫也是极其重要的,若笔墨不佳,则此画必不佳,但笔墨是为绘画服务的,不能为了笔墨而笔墨,不顾一切的追求笔墨只会脱离实际,从而成为玩弄笔墨的形式主义。笔墨的问题,历来论述较多,用笔讲究点,勾、皴、擦之法和下笔的轻重、疾徐、偏正、曲直,侧笔、圆笔、中锋、偏锋、逆锋等。用墨讲究淡墨,浓墨、泼墨、积墨、焦墨以及破墨、飞墨诸法,此外还有“五墨”“六彩”之说。用笔与用墨的变化既是不同绘画的需求,也是不同画家的修养与绘画风格的体现,最高的境界应是心手合一,笔随心运,水墨淋漓,自然天成,而不是矫情做作,故弄玄虚。对山水画笔墨的欣赏,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是书画鉴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元末明初 陈汝言 雪景山水
明 戴进 雪景山水图
清 弘仁 西岩松雪图
现代 谢稚柳 仿宋徽宗笔法 江村雪霁
五、山水画的设色
中国画又叫丹青,可见色彩在中国画中的运用较为广泛,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早期的墓室壁画及敦煌的壁画,大小李将军的青绿山水,黄筌父子的花鸟,都是鲜艳夺目,重色而不重墨的。但随着道家思想的影响逐渐加深,崇尚素朴自然的追求影响着色与墨的运用,特别是山水画,更是道家思想的最好体现,用墨也就逐渐超过并取代用色,特别是文人画更是极少用色。山水画的设色是“随类赋彩”“以色貌色”的,强调对象的固有颜色,但也并不是很客观地描摹自然,主观的赋色的情况也很多,像金碧山水、青绿山水。浅绛山水的设色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见山水画的设色是很慎重的,好的设色能更好地体现画面效果,但更多的还是在墨色上来体现。当代画家赵春秋在创作雪景山水中,常以红色的春联灯笼、红衣人物作点景之物,冷暖对比鲜明,点点红暖烘托画幅白雪皑皑冬景的清寒萧瑟,可谓匠心独运。
青绿山水 唐 李昭道 春山行旅图
浅绛山水 元 黄公望 九峰雪霁图
六、山水画的诗画、书画、题款及印章
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苏轼称王维的画与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张舜民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与画既有表面的结合,又有内在的结合,表面的结合体现在依诗作画与为画题诗上,内在的结合体现在诗画意境上的结合,结合得好,相得益彰。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则更为密切,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以书法入画,以书意入画则更常见,一幅画的题诗,题字与落款的好坏也绝好地体现了书法与绘画的关系,题得好,就有画龙点睛之妙,题得不好,免不了有佛头着粪的缺点。落款的形式多种多样,也是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抒发情感,又可以增加山水画的形式美感。印章也和题跋一样是书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印章能为画面添色不少。
其他网友回答
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文人所追求的仁智之乐,是国人非常喜爱的绘画种类。
山水画起源于魏晋时期,最早在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山水画以人物背景的方式出现,那时还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表现手法。迄今发现最早的山水画作品是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其山水已经完全独立,作为画面主体予以展现。发展到唐朝时期山水已经呈现不同风格和面貌,以王维的水墨和大小李将军的青绿山水为代表,至五代和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发展形成了高峰时期,涌现出一大批的山水大师,他们以师法自然为宗,注重自然的再现,如五代的荆关董巨,北宋的李成、范宽、郭熙。南宋的刘李马夏。元朝后山水画更多的追求笔墨韵味,表达画家内在的思想感受,呈现出洒脱率意的艺术情致。从此山水画就产生了多种表现方式,从明清以来丰富发展,延续至今。
从山水画的发展来看,历代山水名家无一不是深入传统,掌握绘画的经典技法,然后再师法自然,从客观世界中提炼总结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面貌。因此,我们在欣赏山水画作品应该看画家的基本用笔及墨法是否具备传统功力,是否有独特的个人风格面貌,以及是否有深度的思想感情的表达。
我想,优秀的山水画家应该不是速成的,他不仅需要长期的刻苦磨砺,更需要面对自然时能够激发出绘画的灵感,才会表现出笔墨精妙气韵生动的好作品,进而令观者有所观,有所感,有所思。(附个人作品,方家斧正)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如何欣赏山水画】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