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政策的变化 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

网友提问:

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

优质回答:

如何评价郑和七下西洋?一千个角度,一千个回答。r

比如如果从郑和舰队角度来考虑,那几百年前中国就有了一支超级舰队,郑和的旗舰“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长151米,宽60米,200艘浩浩荡荡下西洋。世界上木质船最大不过如此。可以看出明帝国实力庞大,海上力量巨无霸。r

如果从明朝海禁角度考虑,朱元璋开国之时就定下了海禁的国策,明成祖承袭了这个政策。别人都不可以海运贸易,为什么官方的郑和可以出海呢?难道是为了贸易往来吗?r

如果从军事角度考虑,当时贴木儿在中亚建立大帝国打算明帝国靖难之役东征,贴木儿半道病死不了了之,郑和远洋收拢周边国家侧翼包围蒙兀尔帝国。r

不同角度不同回答。r

首先先来看看官方记载《明史》里的记载:成祖凝惠帝亡海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其中成祖就是明成祖朱棣,惠帝就是建文帝。这几话说明了郑和下西洋的两个目的:r

– 寻找朱允文的下落。r

– 震慑海外,显示中国的强大。r

值得注意的是郑和是宦官身份,自从蓝玉平定云南把郑和带入朱棣门下,深得朱棣信任。郑和下西洋更多是朱棣私事。仅靠个人力量是无法支撑这么大开支的,因此有理由相信郑和下西洋一定获得了很多贸易益处,做到了收支平衡。但即使赚到钱也流入了朱棣口袋,群臣没有获益。因为郑和下西洋更像是君臣二人的游戏于别人无关。在文臣权利很大的明朝,这种两人游戏显而易见无法长期玩耍。因此朱高炽结束了整个运动。r

郑和下西洋100年后,世界大航海时代拉开帷幕,可惜中国错过了另一条可能更加辉煌的道路。中国领先了世界2000年到最后家底全被掏光。r

别忘了,郑和还带回来一只神兽—长颈鹿。

其他网友回答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永乐期间大明政府有组织的国家经商外交行为,是为明朝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给明朝皇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国家迁都与对外征战都需要大量的物资和钱财做基础,这些财富如果来自对内征税,将是不可想象的。

郑和下西洋,使中华文明达到鼎盛时期,开启了真正的“大航海时代”,在郑和下西洋基础上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成为世界上第一张全球地图。

郑和下西洋开始了明朝与意大利的全面交流,使欧洲“文艺复兴”成为潮流,促使教皇更正了历法,使欧洲进入全球化时代。

郑和船队还到达过世界上其他地方,现在的“正史”还没有撰写,比如,有研究者就认为,与美洲的商贸交往此时已经开始。

期待国家加大对从郑和下西洋开始的世界范围考古,写出真正的明朝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

(本人行文风格比较轻松,勿见怪)

其实,郑和下西洋的事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试问在座的各位,有几个不知道?

好像95%以上的人都知道。

好了,转入正题。

关于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我先说我的观点:

这是一次把主要和次要任务搞反了,但是很伟大的远航。

怎么说呢?我们还需一步步探究。

No.1 郑和?你到底是谁?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是“何人”。

郑和(1371?~1433?),回族人,本姓马,后被朱棣赐姓为“郑”,人称“三保(宝)太监”,是明朝的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好了,套用台词结束,我们来自我发表言论。

在我看看,马太监(郑和)是一位相当成功的太监,至少,他是太监中少有的名垂青史(反例:明末权宦魏忠贤)。他早年还没有干什么坏事,就被抓进宫,“那个”还被割了……

不过,“不经历风雨,怎得见彩虹”,在这种已经“不孝”(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的情况下,马儿并没有气馁。自此,咸鱼开始翻身了。

马儿在靖难之役中立了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在1405年开始,命运眷顾了他,以正使太监的身份六下西洋。1425年又被任命为南京守备太监,五年后,第七次下西洋,在途中挂掉了。

其实,与我们想象不同,郑和下西洋外交只是一个幌子,还有更深层的政治目的。接下来,我给大家做一下解释。

No.2 郑和,你为何下西洋?

其实,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仅仅因为外交,那只是一个幌子,那是次要任务。那真实的任务是什么呢?这就要追溯到“靖难之役”了。

靖难者,就是皇帝身边有奸臣藩王可以带兵攻打奸臣。这是朱元璋规定的。

朱允炆上台之后,想像爷爷朱元璋一样,巩固皇权。可他小子年轻,还不知道两人实力的差距,上来就削藩。因为当时北元(元朝残部,与南明类似)动荡不安,所以朱元璋任命儿子们(有点能力的)去戍边,并且实力雄厚。其中,就有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

朱棣不必多讲,朱权就是大宁戍边藩王。在姚广孝的“怂恿”下,朱棣“绑架”朱权(给朱权士兵钱,并答应朱权平分天下,可惜并没有做到),发起造反。理由就是“靖难”。

事成之时,应天府(南京)燃起大火,自此,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

对于朱棣来说,这是一件不怎么好的事情。怎么说呢?因为朱允炆找不到了,并不代表他死了,而万一哪一天蹦出来个“朱三太子”,真假不论,号召力也是有的,毕竟,支持朱允炆的人很多。所以,朱棣找到朱允炆势在必行。

怎么办呢?朱棣想出一个办法,在火中拖出一具尸体(面目全非),说这就是朱允炆,告诉大家,朱允炆已经死了,你们就死心吧。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找不到朱允炆不能公开。

为什么?因为这样,天下人就知道朱允炆还没死,就一定有造反势力,反正百姓也不懂什么,说自己是朱允炆,他们大多都能信。

所以,朱棣在封锁消息后,秘密派胡濙在西南一带寻找朱允炆(这位仁兄长期做秘密工作,加上名字太难写,所以不太著名),另一方面,打着外交的旗号,明郑和下西洋。

No.3 下西洋,研究报告

进入重点了,这就是铺垫之后的精华。

郑和下西洋,主要任务还次要任务都明白了,反观现实,下西洋起了什么作用呢?

郑和外交事迹名扬天下,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实目的,这就是他的最高境界,毕竟,他好像没找到(据推论在朱棣驾崩前两年好像被胡濙找到了)。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远洋外交。比哥伦布什么的早了许多。引进了很多新奇物种,提高了大明的国际地位,很多国王来大明都不想回去了。从此,大明收到的进贡不断,被公认为自汉唐以后第三个盛世。

在这次远洋中,郑和名扬海外(个人能力也很强),大明也名扬天下!

可以说,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次奇迹!

好了,我的回答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就喷!)

其他网友回答

世界最强最大的郑和舰队大航海,比之欧洲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早了整整将近一百年。根据《明史》和其他各种资料的记载,郑和舰队共有五种不同尺寸和功能的船只,最大的名叫“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按这个尺寸推测其载重量大约在八百吨左右,这样大小的海船大概可以装载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第二种则叫“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第三种是“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第四种是“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第五种是“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

郑和的首次航行,历时约两年零三个月,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结束,整个舰队回到了中国大陆。其后,郑和又率领着这支无敌舰队六次下西洋,前后历时二十九年,合计七次。

第一次: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六月——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

第二次: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九月——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夏

第三次: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十一月——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六月

第四次: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十一月——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七月

第五次: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五月——永乐十七(公元1419年)年七月

第六次: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秋——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八月

第七次: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十二月——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七月

郑和在最后一次航行中,由于积劳成疾,病逝于印度古里。

明成组为什么要派这么庞大的舰队七下西洋呢?在《明史?郑和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郑)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两个,属于一主一辅的关系

主因:寻找莫名失踪的建文帝,以消除朱棣的心腹之患

《明史·郑和传》中提到:“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

辅因:鱼和熊掌兼得,顺道宣示大明王朝的威武,以震南洋诸国

《明史·郑和传》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为建文。

传位于孙子,这下惹得朱元璋二十多个儿子牢骚漫天。因为这些兄弟都是拥兵自重的藩王。老朱没归西之前,能镇得住场子。但是皇位让子侄辈的朱允炆坐上了,怎么能服气呢?

也是该着朱允炆倒霉催的,屁股还没坐热乎,就急不可待的想“削藩”。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用在朱允炆身上很合适。

以朱棣为首的众家藩王,在老朱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尾大不掉的祸患了,但是老朱念及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忍下手,秉着肉烂在锅里的人生哲学假装看不见。任其做大。

期间,也有明知道大臣给老朱提意见,言及藩王割据的危害性,谁知老朱二话不说,直接把这个人给干掉了,杀他的理由是挑拨他们父子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解决问题反而把提出问题的解决了。

老朱活着的时候,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实力最强。可惜这哥俩没活过当爹的。排行老四的朱棣仿佛看到了希望,外围排兵布阵,宫内安插培育自己的亲信,为将来的某一天做准备。令他没想到的是老朱把位子给了长孙。显而易见朱棣的失望有多么的巨大。

按说朱允炆如果不是操之过急,朱棣一时也找不到闹事的借口。小皇帝的“削藩”一旦实施,朱棣乐坏了,这就叫做打盹儿的时候有人给塞了枕头。

以后的画面就是这样了: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号联合诸藩王起兵造反。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率领军队攻下帝都应天府,成功篡夺了侄子的皇位,成了永乐皇帝。

那一天,当朱棣攻入南京城时,在狼烟遍地的皇宫里没有找到自己的侄子朱允炆。朱棣很不舒服,自己抢了侄子的位子,毕竟他是老爹钦定的正统传人。当初表决的时候,自己也是举了手的。如果找不到朱允炆,他就是坐上了皇位也不是正统。万一朱允炆溜了,将来对自己是个巨大的隐患。

登基的吉日迫近,又找不到朱建文。不得已朱棣演了一出戏:

《明史》:“谷王木惠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明太宗实录》:“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助,至已不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欸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

翻译过来就是说,朱建文葬身火海。八天后入葬。朱棣大哭说,你这个傻孩子怎么这样啊,我来南京是辅佐你的,你死了,我怎么和世人交代啊。

一天找不到朱允炆,坐在皇位上的朱棣就一天不安心。后来又消息说,朱允炆带着几个人下了南洋。对于朱棣来说,朱允炆逃到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郑和出场了。朱棣最信任的大内太监带着规模最大,出行时间最长,船只最多队伍出发了,走遍了南洋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七下南洋,始终没有朱允炆任何的蛛丝马迹。

但是第二个辅因却得到了极大的收获:明朝的外交关系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让朱棣有了“君主华夷”的成就感,很多国家纷纷对明称臣纳贡,贸易更是长足的发展,期间的贸易收入有三十万两黄金,千万两白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明王朝财政问题。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性壮举,也使得大明的势力成功延伸到了东南亚地区。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