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声烛影的真相 斧声烛影,千古之迷。其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

网友提问:

斧声烛影,千古之迷。其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

优质回答:

斧声烛影说的是,由于赵匡胤长期嗜酒,致使身体越来越差,他自感时日不多,于是就在赵匡胤去世的当天晚上,他紧急召见了自已的亲弟弟赵光义秉烛夜谈,那晚两人屏退了左右,他们究竟谈了什么机密大事,外人无从得知。

在房间里只见赵光义时不时的离开座位,在屋内走动,像是在躲避什么,有可能是在拒绝什么。而赵匡胤比较激动的手拿金斧敲击地面,响声很大,还跟赵光义说着“好好做。”当晚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由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皇帝。

兄弟之间皇帝传位古时不多,但在宋家还真是发生了。还是在五代未期,在逃荒的人群中,只见一妇人一肩担两孩,被一修道有为者看见,直呼“真是了不得,一担挑两个皇帝”,说的就是宋家的两兄弟: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

其实斧声烛影的真相是宋太祖赵匡胤知道自已病情危重,恐不久于人世,于是急召自已的亲弟弟晋王赵光义入宫交待后事,赵匡胤知道强敌环伺,自己的两个儿子实力不足以应对外面的挑战,如将皇位传于儿子,恐怕后周的皇权旁落他人之事又会上演,为避免这出悲剧再次发生,使宋家江山千秋万代传承下去,将皇位传给自已的亲弟弟赵光义是极为稳妥、明智的选择。

晋王赵光义在哥哥赵匡胤皇袍加身时曾立下大功,后宋太祖皇帝极为器重他,委以重任,使赵光义的实力遍布天下,无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赵匡胤将皇位传于他,能够震慑其他对宋氏江山打主意的外人,能使宋家的皇权平稳的交接和延续下去。

其他网友回答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官修的《宋史》里均是语焉不详,讳莫如深,原因恐怕是自宋太宗赵光(匡)义之后北宋皇帝都是由太宗这一脉承袭有关。这些人既不愿亦不能说清历史,又不好胡乱篡改历史,最好的办法就是翻篇绕过去。但一些非官方编纂的私家笔记(野史)中的记载或传闻却很丰富多彩。

北宋有个关心时事的老僧叫文瑩,他写了一本书,名叫《湘山野录》,其中记述了赵匡胤的死。话说赵匡胤听了一位术士的预测,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近,便召胞弟赵匡(光)义入宫商议。

当时,赵匡胤抱病在身,他把内侍和宫女都赶出殿外,自己和弟弟赵光义在摇曳的烛光下对酌密谈。宦官和宫娥们远远望去,只见忽明忽暗的烛光下,赵光义时不时离席而走,好像很激动难忍的样子,又经常摇头摆手作推辞不受状,后来又见赵匡胤拿玉斧砍在雪地上,并大声对光义说“好做,好做”。最后,赵匡胤入内就寝, 赵光义也留宿宫内。刚开始赵匡胤还鼾声如雷,天还没亮便无声无息了。天亮后,里面传出消息:太祖驾崩了!

还有传闻说赵匡胤非常宠溺宋军讨平后蜀后掳来的蜀主孟昶的花蕊夫人费氏,在赵匡胤召光义入宫议事的那天晚上,光义见哥哥酒醉酣睡不醒,就乘机调戏花蕊夫人,赵匡胤被惊醒,就用那柄玉斧去追砍光义……等皇后和太子闻讯赶到时,赵匡胤已经奄奄一息了,天刚亮时就死去了。

还有一个“金匮之盟”的传说:赵普是北宋的开国功臣,作为“陈桥兵变”的主谋之一,他深受宋太祖赵匡胤的信任和重用,是北宋建立初期的宰相,后来,他利用职权做了很多贪赃枉法之事,赵匡胤知道后,勃然大怒,就罢黜了他的相位。

到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时,赵普仍未获起用,一直郁郁不得志,于是他突然说出了一个神秘莫测、真假难辨的“金匮之盟”故事来,赵光义照他说的地方按图索骥,果然找到了个金匣子,打开匣子后得到一本誓书,内容是杜太后临终遗命太祖薨后必须传位于弟光义的誓言。

据赵普说,早在建隆二年时,皇太后杜氏病危,召赵匡胤和赵普入内,她提醒匡胤:你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为周世宗柴荣死后由孤儿(柴宗训)寡母执政的缘故。假如后周立一位年长的君主执政,你能如此容易的将他的江山夺到手吗?主少国疑,你百年之后应该传位给匡(光)义,光义再传给光美,光美再传给德昭(太祖长子)。你如果能照此做,北宋就不会有小孩子做皇帝这等荒谬之事了,社稷稳固,也是万民之福。

此事看似无懈可击,然而当时的人们已不相信这个传闻了,宋人认为这不过是赵普想靠编造的“金匮之盟”作“投名状”,把子承父业变成兄终弟及,企图为赵光义继承皇位做“合理合法”的注解,用此功搏取赵光义的重用罢了。

不久,赵普果然咸鱼翻身,再次被宋太宗攫为宰相。“金匮之盟”到底是真是假?已经是个无解的历史之谜,无论赵普动机如何,太宗赵光义能在舆论上占据有利于自己的制高点,又能证明自己上位的合法性,内心应该是十分高兴的。从此,在诡谲莫测的“烛影斧声”中,在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金匮之盟”内,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和宋太宗赵光义神秘的即位遂成千古之谜,抑或是万古之谜了。

其实,随便推敲一下,就知这是一个事先精心策划的阴谋。首先,赵匡胤如果真的想传位给弟弟,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当堂宣布,这应是毫无障碍之事,何必弄得如此鬼鬼祟祟,神神叨叨的,又是烛影又是斧声的,最后还弄出个来历不明的金匣子, 毫无此必要。况且,赵匡胤死时,其长子德昭已年近30,而且军政经验丰富,由他继位应该完全不存在“主少国疑 ”的情况……由此看来,赵光义夺了哥哥的皇位,即使不是蓄意将他害死,也是趁他患病虚弱之时伺机篡位,这应该是可以肯定的。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斧声烛影”的真相可能是:宋太宗赵光义看上了嫂子宋皇后,他心生歹念,同时他为了当皇帝,和奸臣潘仁美设计,用金簪刺死兄王。戏曲(贺后骂殿)情节:宋太祖赵匡胤平定南唐回京,得了背疮疼痛难忍。他的弟弟赵光义看上了嫂子贺后,心生歹念,同时他为了当皇帝篡位,和奸臣潘仁美设计借探病之际,用金簪刺死兄王。赵匡胤死后,他弟弟赵光义登基,也就是宋太宗。宋太宗登基后,霸占嫂子贺后,逼死侄子赵德元。贺后宁死不屈,她拉着小儿子赵德在金殿上大骂赵光义,只骂得赵光义下不了台,他只得封赵德芳为八贤王。历史上的赵光义的确是弑兄篡位,霸占嫂子,但他霸占的是宋皇后。

其他网友回答

斧声烛影,的确是千古之谜。在之后一千年的时间里,为人所津津乐道,大家都试图寻找更多的证据,解开历史之谜。但是,想要找出确切的证据已是不太可能了。因为宋太祖生前最后一个接触的人,正是赵光义,他若不开口,那一晚在寝殿之内发生的事情,就没有人知晓了。

但是,通过赵光义在大哥死后的表现来看,赵匡胤的死绝对和他有关系。我们一一来看:

一、对兄长

赵匡胤死于公元976年11月,而在第二个月,赵光义就迫不及待的将年号改为“太平兴国”,这完全不符合古代礼法。一般来说,古代皇帝驾崩后,其年号仍然保留在当年,新皇帝在第二年才能使用新年号,以代表尊敬。而赵光义猴急的改掉年号,颇有问题,要知道当时是976年的12月,难道你就不能多等到新的一年吗?

二、对嫂子

当时赵匡胤的皇后是孝章皇后宋氏,公元995年,宋氏去世。其死后的待遇:

赵光义却不为皇嫂成服,亦不令群臣临丧,完全不合宋氏身为前朝皇后应享有的礼仪。于是翰林学士王禹偁对宾客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竟坐讪谤遭贬,出知滁州。宋皇后梓宫迁于故燕国长公主(宋太祖妹)第,权殡普济佛舍,既不与太祖合葬,神主亦不祔庙。至道三年(997)正月,乃祔葬太祖永昌陵之北,命吏部侍郎李至撰哀册文,神主享于别庙。至太宗的玄孙神宗时,方纔升祔太庙。

赵光义的种种做法实在令人心寒,为何对皇嫂如此?司马光的《涑水纪闻》中就记载:

「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王继恩)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召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又遇医官贾德玄(程德玄),「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促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遂与王雪下步行至宫门,呼而入。继隆使王且止其直庐,曰:『王且待于此,继隆当先入言之。』德玄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至寝殿。」「宋后闻继隆至,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

可见,在赵匡胤去世的当晚,赵光义对这位嫂子的表现十分不满,进而在死后迟迟不给名分,真的是非常的过分。

三、对侄子

当时赵匡胤活着的儿子只有两位:赵德昭和赵德芳,都已成年。那么这哥俩后来的命运如何呢?

赵德昭: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时年28岁。

赵德芳:太平兴国六年(981)病逝,时年23岁,死因不明。史载:“寝疾薨”,再无其他赘述,十分可疑。

看看吧,这位叔叔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侄子的,其心昭然若揭。

四、对自己

这位登基疑点重重的帝王,在上位后为了证明自己,开始了不断了对外扩张。

978年,南方的吴越和福建基本不费吹灰之力。

979年,围攻北汉,耗时四个月拿下太原城。同年5月,任性的就在归途中北上伐辽,结果兵败高粱河,自己还受伤。

980年,出兵越南,先胜后败,第二年灰溜溜的退兵。

986年,再次北伐,结果还是惨败而归(杨业在此次战役中殉国)。

众所周知,赵匡胤以武功立国,算是出色的军事家,赵光义为了摆脱哥哥的阴影急于证明自己,结果现实很打脸,多数战争都是无功而返、劳民伤财。

五、其他疑点

史书证明赵匡胤在活着的时候有意迁都,其本意就是想摆脱其弟在汴梁的影响,不过未能如愿,而赵光义也看出了其中端倪,他很可能准备好了一切,皇帝身边的那个太监王继恩就是他的人。

至于所谓的“金匮之盟”,是赵普说出的,而当时距离赵匡胤之死已经过了6年了,你会相信吗?

这次最后的会面,两兄弟很可能是彼此摊牌,而赵光义毒杀其兄的可能性不小,《涑水纪闻》中的那位程德玄就精通医术,当然这只是猜测,如果有机会给赵匡胤的尸骨验尸的话,就知道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对于宋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之间的帝位传承,我们熟知的有两个成语:斧声烛影和金匮之盟。下面我分别从史实的角度对这两个事件分析一下:

一、斧声烛影

1.基于史实质疑太宗继位合法性

宋太祖赵匡胤共有五兄弟,他是老二。老大光济和老五光赞早死。老三即赵光义,后来继位为太宗,比他小十二岁。老四赵廷美比他小二十岁,与太祖、太宗都是同母兄弟。故事就在他们三兄弟之间展开。

陈桥兵变时,“市不易肆”,就是说王兵入城,秋毫无犯,这件事被理学家邵雍赞许为“唐虞而下所未有”。后来的史书说这是出自光义的叩马而谏,才有太祖的约法立誓之举,以此烘托其高大形象。据记载,今已亡轶的《太祖实录》有新旧两本,旧本《实录》没有这一情节,而在新本《实录》中,光义不仅叩马进谏,而且成为陈桥兵变的主要策动者,以表明其继承太祖的皇位是名正言顺的。

不过,邵雍的儿子邵伯温在《闻见录》里引证王禹偁的《建隆遗事》,说赵光义压根儿没参预陈桥兵变,那时,他正留在开封城里陪母亲杜氏。这事虽难详考,但说明现存关于宋太宗的官方记载,是做过手脚的。

自建隆二年(961年)起,光义担任开封府尹,主持京师达十三年,其官署号称南衙。他把一大批文武人才网罗进自己的幕府,有学者做过考证,其幕府拥有宋琪、石熙载、窦偁、柴禹锡、程德玄等幕僚六十六人。南衙仪仗每出行,灿若图画,京城人总赞叹道:“好一条软绣天街”。

大抵说来,这十余年,光义韬光养晦,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值得注意的是,赵普从乾德二年(964年)起也独相十年,权位在光义之上。他识见过人,对光义的动向与用心,不会没有察觉。因而自赵普独相以后,原先关系尚称密切的两人,形成了旗鼓相当的两大政治势力,不时地明争暗斗。

两人的政争围绕着光义继统问题展开,双方往往谁也不露面,只是采取打击对方亲信的手法进行。这里仅举一例。一次开封府判官姚恕进遏赵普,恰逢赵普宴客,管门的没有通报,姚恕怫然而去。赵普知道后,立即派人道歉,他仍掉头不顾。仅仅因是光义幕僚,对宰相致歉也不领情,其气焰可见。

赵普也怀恨在心,借机将他调任澶州通判,即便光义挽留也不买账。数年后,黄河在澶州决口,姚恕被找到了碴,赵普以不及时报告水情为由,将他身穿朝服斩首弃市(暴尸街头),再投尸黄河,既出了口恶气,又打击了光义的势力。

不过,太祖晚年对赵普的独断专行也深为不满,但赵普勋望卓著,对他处置尤须谨慎。这时,翰林学上卢多逊因与赵普不和,每见太祖就攻击他。而赵普一方面因敢作敢为,树敌过多;一方面贪财好货,营邸店,夺民利,把柄不少。

开宝六年(973年),太祖一方面扩大参知政事薛居正和吕余庆的参政权力,以分割其相权;一方面亲命重选中书堂后官,削去其心腹。这年八月,赵普罢相。时隔一月,赵光义进封晋王,位居宰相之上。

五代时期,亲王尹京隐然已有继位人的地位,后周世宗继位前就是晋王兼开封尹。这两件事前后相接,表明光义久久不能确立为太祖继承人的地位,与赵普是有关的。在此且来探寻其间的蛛丝马迹。

其一,先从太宗的言行看。据官史记载,赵普死后,太宗曾对近臣公开声明:“赵普一向与朕有不足,众人所知。”据《玉壶清话》,太宗贬谪赵普政敌卢多逊后,对赵普说:“朕几欲诛卿!”何事竟使太宗不能释怀如此,几欲开杀戒,不妨证诸野史。据《丁晋公谈录》,太宗继位不久,突然漏出一句话:“倘若还是赵普在中书,朕也不得此位!原来赵普是太宗继位的阻挠者,也难怪太宗耿耿于怀。

其二,再从赵普的言行看。他在罢相后的奏章里说:“外人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岂有间然。”他想撇清曾在太祖面前议论过的事,是很正常的,因为罢相即意味着否定他的议论,意味着光义将正式确立准皇储的地位,为将来身家性命计,他也必须撇清。但据《曲洧旧闻》说,世传太祖作出这一决定时,只有赵普“密有所启”,明确表示这是个错误的决定,这从太宗再用赵普诘问往事时他的答语也可推知:“先帝若听臣言,则今日不睹圣明犹如今言”(就见不到您光辉形象啦”)。“”然先帝已错,陛下不得再错。”

凡此都透露出赵普和光义在继位人问题上有着解不开的过节。光义虽说自己被视为皇位继承人,但这时太祖的儿子德昭二十六岁,德芳也已十八岁,不闻失德,也完全可以做皇帝。而且,太祖晚年与光义也是颇有矛盾的,他一度考虑迁都洛阳,原因之一就是试图摆脱光义在开封府,业已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势力范围。何况在历史上,皇帝临终易储,也不是没有先例。因而,对光义说来,能否继承皇位还存在着不小的变数。

太祖死于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三十日。十九日晚上,天气陡变,雪霰骤降。太祖命召光义入大内,酌酒对饮,宦官、宫嫔都退下了。远远地只见烛影下,光义时或离席,有所谦让退避的样子。饮罢,漏鼓三更,殿外积雪数寸。忽见太祖手持柱斧击地,大声对光义说:“好做,好做!便解带就寝,鼻息如雷。

次辰四更,太祖暴死。宋皇后命内侍都知王继恩召赵德芳。王继恩自以为太祖素来打算传位给光义,竟敢不宣德芳,径赴开封府召晋王光义。只见长于医术的左押衙程德玄坐在府门口,便问其缘故。德玄说:“二更时分,有人叫门说晋王召,出门却不见人影。如此情况,先后三次。我恐怕晋王真有病,所以赶来。

继恩感到怪异,便告以宫中大事,共同入见光义。光义大惊,犹豫不行,声称要与家人商议,继恩催促道:“时间一长,将为他人所有了。”三人便踏着大雪,步行入宫。继恩欲让光义在直庐等待,自己好去通报。德玄说:“直接进去,何待之有?”三人俱至寝殿。

宋皇后听到继恩的声音,便问:“德芳来了吗?”继恩说:“晋王到了。”宋皇后见到光义,不禁愕然失色,马上改口喊官家,说我们母子性命都交给官家了。”光义边落泪边回答:“共保富贵,别怕别怕。”第二天,光义就即了皇帝位,是为宋太宗。

2.斧声烛影的真相分析

烛影斧声下太祖的猝死和太宗的继位,其内幕究竟如何,这是千古难解之谜。以上叙述,出自《续湘山野录》和《涑水记闻》,后者出自北宋史家司马光之手,他可不是一个热衷小道的史家。

南宋史家李焘订正了王继恩(原作王继隆)和程德玄(原作贾德玄)的姓名出入,把这两条记载编入他考证严谨的北宋编年史《续资治通鉴长编》。越是难解之谜,越是引起人们的兴趣。自元代以后直至上世纪末,史家对这一疑案始终众说纷纭,莫衷是。

一派认为,太宗继位并不存在篡弑之事;另一派以为,太宗怀有阴谋,做过手脚,至于其阴谋程度又有各种不同意见。那么,事实究竟可能是怎样呢?

其一,太祖显然属于非正常死亡。太祖在席上对光义连说“好做”,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为“好好做”,一为反语“你做的好事”,李焘改成“好为之”,只有前者之义,并不妥当。

倘是后者,光义当时做的是什么“好事”,却不得而知。倘据史料,为太祖开列一张开宝九年的活动日程表,就可发现他精力充沛,频繁出巡,甚至远至西京洛阳。而且迟至十月的十几天里, 史书也从未有太祖生病、大臣问疾的记载。

故太祖猝死,显然不是因病。有人推测他是饮酒过度而一夜猝死,但太祖一向以为 “沉湎于酒,何以为人”,其饮酒是有节制的,故贪杯猝死的论据 有所不足。倘说因酒致死,这次是与光义共饮,太祖死于酒而光义无恙,只可能光义上下其手。太祖是否发现这点,才大呼“好做”的呢。

其二,太宗及其亲信是预知太祖死日的。据《宋史·马韶 传》,马韶私习星象天文之学,与光义的亲信程德玄友善,十九日晚上来见德玄,声称“明日乃晋王利见之辰”,德玄连忙报告太宗。太宗命令将他看管起来,即位以后才将其放出。马韶的消息肯定是太宗亲信走漏的(也许就是这个程德玄),为防止他在事成之前泄漏天机,只能把他关起来。

这也说明程德玄完全预知即将到来的政变。除光义本身,德玄应是这幕闹剧里最知情 的人,他在开封府门口彻夜长坐,是代光义静候宫中好消息。否 则,既然担心光义有急病,却不入府视疾,在风雪之夜傻坐在府门口,无论如何难圆其谎。

而王继恩居然敢冒死违抗宋皇后的旨令,不召赵德芳,当光义故作姿态时又心照不宣地提醒他“时 间一长将为他人所有”,两人也显然有事先的默契。光义对宋皇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共保富贵”,也表明他早知此事,有备而来。

其三,从宋皇后的言行可推见太宗继位出自逆取。宋皇后得知太祖暴卒,不宣光义,而宣德芳,一方面表明太祖没有关于传位的遗诏,至死也没有确定光义就是无可争议的皇位继承者;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太祖之死是非正常死亡,可能与昨夜的饮酒有关,故而不召光义。只有这样,当召来的是光义时,她才可能大惊失色,竟顾虑自家母子性命不保了。否则,太祖正常死亡光义正常继位,她就没有必要多此一虑了。

总之,这一疑案稍加追究,就发现太宗问题多多,他是无论如何脱不了干系的。当然,其中细节也许永远是谜。据《烬余录》,后蜀花蕊夫人在亡国以后被召入太祖后宫,光义垂涎其美色已久。这晚酒酣,光义见太祖已睡去,呼之不应,就乘机挑逗调戏花蕊夫人,太祖寐觉,即以玉斧斫地。倘真如此,太祖连呼“好做”,倒有了落实。但此说也只是可能有,而未必一定有。

有人误解史书所说的“柱斧”,猜测光义是用斧头劈死太祖的。这是不可置信的。柱斧一为武士所用,一为文房用具。文房用具的柱斧也称玉斧,以水晶或铜铁为材料,烛影斧声中的柱斧显然只能是文具,绝不可能成为杀人凶器。况且光义也不至于做得如此露骨。

最有可能的还是酒里做手脚,且有史料说明太宗是精于此道的:《烬余录》说后蜀降王孟昶因其而暴卒,《默记》说南唐后主李煜被他在酒里下牵机药而毒死。

二、金匮之盟

宋太宗是十月二十一日即位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宣布改元太平兴国元年。一般说来,以子继父,以弟承兄,出于对前任皇帝的尊重和承认,当年是不改元的。两宋除高宗因在非常事态中即位而当年改元外,其他君主都是沿用旧号次年改元的。

1.消除皇位潜在威胁

太宗此举主要出自逆取皇位的心虚理亏和迫不及待,倒并不是向世人表示割断与太祖的承统关系,他还是要打太祖旗号的。在即位大赦诏书里,他自称是“小子”、“冲人”(都是年幼继承者的意思),表示要“恭禀遗训”“恭遵先旨”,以证明自己是太祖忠实的继承者。

即位以后,太宗下令太祖和皇弟廷美的子女,与自己的子女一样,都称皇子皇女;让弟廷美为开封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后改封秦王,表明自己沿用太祖时皇弟尹京的旧制;太祖之子德昭为水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封武功郡王,与廷美都位在宰相之上。

然而这不过是稳定人心、巩固地位的权宜之举。等皇位稳固以后,他就碍难与太祖之子“共保富贵”了。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在攻灭北汉以后,太宗乘胜北征契丹,不料受到辽军重创,他也中箭溃逃。宋军夜惊,不知太宗所在,便有人准备推戴随征的德昭。旋即知道了太宗的下落,这才作罢。太宗由此感受到怀念太祖的潜势力之可怕。回师以后,太宗因北征失利,对剪除北汉的功臣也久不行赏。

德昭提醒他,他冲着德昭大怒道:“等你做了皇帝,赏也不晚!”这显然是扭住军中拥立之事不放,德昭回去就自刎而死。史载:太宗闻讯,抱着尸体大哭道:“痴儿,何至此邪”既掩饰自己的威逼,又推卸自己的责任。

两年以后,年仅二十三岁的赵德芳又不明不白而死,只有《宋史》说他是“寝疾薨”,与太祖一样在睡梦中去世的。

太祖的儿子德昭和德芳一死,秦王廷美的准皇储地位就成为太宗的一大心病。太平兴国六年九月,太宗的早年幕僚柴禹锡告发廷美“将有阴谋”。“将有”云云,即“莫须有”,也表明太宗将对廷美下手。但时距德芳之死仅隔半年,倘再兴大狱,太宗惟恐压不住阵脚。

于是,他断然召见了赵普,借助于这位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开国元勋。赵普自从在太祖晚年罢相出朝,以同平章事任河阳三城节度使,给他一个使相的名义。太宗即位,对他宿恨未消,派与他有隙的高保寅出任其所属支郡怀州的知州,保寅一上任就说赵普抑制他,要求罢节镇领其支郡。

赵普见自己提出的“削夺其权”的方针被用来对付自己,便在太平兴国二年请求入京参加太祖入陵葬仪,太宗顺势罢其使相之职。其后,赵普虽以太子少保的荣衔留在了京师奉朝请,但形同高级寓公,备受太宗的冷落和宰相卢多逊的逼压,不仅尝够了失去权势以后的世态炎凉,再如此下去,恐怕连身家性命都岌岌可危。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赵普受到了太宗的召见,他当即表示“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朝以后,赵普立即上了份密奏,说明自己早年曾有奏札论及皇位继承事,还受太祖、太宗之母杜太后的顾命,书写过一份金匮之盟,两者现都在宫中,希望太宗寻访。

太宗果然都找到了,立即再召见赵普,当面致歉道:“人谁无过,朕不到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他还就今后皇位继承试探赵普,赵普就回答了一句:“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太宗连连颔首。于是,赵普次日就重登相位,且位兼侍中,这是宋初德高望重的宰相的加衔。至此,太宗与赵普这对昔日的冤家捐弃前嫌。

2.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分析

金匮之盟与陈桥兵变、烛影斧声并称宋初三大疑案,不妨先根据后来的追述来说说当年金匮之盟的立约情况和誓约内容。

建隆二年(961年),杜太后病危之际,赵普曾向她上奏论皇位继承事,便召赵普入宫,当时太祖在侧。太后问太祖何以得天下,答以祖宗和太后积德,太后说:“不对!正因为周世宗让幼儿主天下。倘若后周有长君,天下岂你所有?你百年后应传位给你的兄弟。能立长君,社稷之福啊!”

见太祖叩头应允,太后对赵普说:“你记下我的话,不可违背。”于是赵普在榻前亲写约誓,一式两份,在两份纸尾骑缝处签上了自己的名衔。事后,一份随葬入杜太后的墓棺,一份由太祖手封收藏。

由于誓约的原文从未见诸史书记录,而转述的记载却颇有出入。大体说来,盟约关于皇位传承的办法有“独传约”和“三传约”的区别。所谓独传约,即太祖传位给太宗,这是杜太后的遗命。而所谓三传约,即太祖传之太宗,再由太宗传之廷美,廷美再传太祖之子德昭,这是杜太后和太祖的本意。

金匮之盟这历史之迷的症结有三:

首先,究竟有无此事?

金匮之盟的立足点是立长君。指其伪造者认为,杜太后死时,太祖三十五岁,德昭十一岁,她岂能预料太祖死时,德昭仍是幼主?倘经光义、廷美三传至德昭,一般在 四十年左右,其时德昭已年过五十生死尚且难卜,长君从何谈起?但有学者从五代诸帝在位时间最长者不过十年,平均在位时间不到四年,认为杜太后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因而太后临死立长君的遗言,当时完全可能有。即便如此,却未必书为誓约。

这可从两方面得到印证:

其一,从太祖的作为看。正因为只是口头遗言,而不是书面誓约,太祖始终没有举行定储之举。但到开宝六年,德昭已二十三岁,也到完全可以继位的年龄,一向禀承母意的太祖才断然拒绝赵普的建议,按前朝惯例将光义进封为晋王,确定其准皇储的地位。

由于不是正式定储,皇位传承仍可能存在着变数。太祖的举动正说明他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是受母意约束的,但又不必像履行书面誓约那么循规蹈矩。

其二,从赵普的作为看。他作为盟约的监督署名者,如果说太祖时期不敢泄漏事尚在理,但到太宗即位六年间,自己分明失势,为何不上书言明以邀主欢呢?这也反证当时并没有成文的誓约。

其次,为何此时出笼?

金匮之盟是太平兴国六年炮制出笼的,其誓约见诸史乘最早是真宗咸平二年(999年)重修的《太祖实录》(即《新录》)。《新录》还说约盟时太宗也在场,这是连编谎都编不圆。倘真如此,太宗对赵普的衔恨和致歉都无从解释。 何况太宗即位时不宣布,太平兴国五年九月修成的《旧录》也不载其事,既表明《新录》所谓太宗在场纯系妄说,也反证金匮之盟的出笼确在《旧录》修成以后。

金匮之盟是密约,藏之宫中,秘无人知,三个当事者中只有赵普还健在,而他给太宗捅破此事的方式仍是密奏。也就是说 只有赵普与太宗两人知道此事,他们联手做手脚,别人谁都难以 否证。

对太宗说来,迫害廷美,传位子嗣,都需要赵普这样元老级的开国元勋的支持和谋划;而以赵普的政治经验,当然知道太宗肚里淌的是什么坏水,也知道这是改变自己“日夕忧不测”处 境的唯一机会。于是,他孤注一掷,伪造了金匮之盟,作为输心效忠的入场券,为太宗不正常的继位找一个合法的根据,以借机东山再起,恢复失去的权势。正是在这一节骨眼上,两人一拍即合,金匮之盟应运而生。

第三,誓约内容如何?

若杜太后真有口头遗嘱,三传约的可能最大。但太平兴国六年,金匮之盟刚由赵普炮制出笼时,肯定不是三传约,而只可能是独传约。倘是前者,无异在宣传秦王廷美应是当然的皇位继承人,简直在为即将进行的迫害廷美的阴谋自设障碍,任谁也不可能如此愚蠢。

独传约突出太宗,一方面为逆取太祖之位逼死太祖之子的太宗,进一步确立合法的地位,打上了一针强心针;另一方面也树立了赵普“顾命大臣”的高大形象。只有当廷美死后,传约形同废纸,才可能在士大夫之间流传开来,因其时已是太宗一系独传的天下了。

赵普以金匮之盟重新换取了相位,其任相次日,秦王廷美就感到压力,要求列班在赵普之下,而以其准皇储的地位是可以位居首相之上的次年三月,有人“告发”廷美准备在太宗前往庆祝金明池的水心殿落成之际犯上作乱。太宗假意不忍心张扬其事,罢去廷美开封尹,将他调到洛阳任西京留守。

与此同时,与廷美往来密切的一批文武距僚都因“交通秦王”而贬官流放。不久,赵普向太宗报告,调查到卢多逊与秦王廷美匀结事,卢多逊立即被罢相下狱,卢多逊与相关人等都表示“伏罪”,

具体罪名是卢多逊派中书属吏向廷美密告高级机密,还效忠道:“愿宫车(指太宗)早晏驾(指死去),尽心事大王。”廷美也表示“愿宫车早晏驾”。于是,卢多逊被削夺一切官爵,连同家属流贬崖州(今海南崖县),赵普终于出了口恶气。

有关牵涉本案的属吏和证人都被斩首在都门之外,来个死无对证。廷美则被勒令归私第,他的儿女也不再称为皇子皇女,他在朝中的势力也被彻底扫尽。

五月,继廷美出知开封府的李符迎合太宗旨意,上奏说廷美衔恨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太宗正中下怀,把廷美降为涪陵县公,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这是流放后周退位小皇帝的地方。

廷美忧悸成疾,两年后死于当地,年仅三十八岁。这种明目张胆的迫害,连太宗的长子元佐也看不下去,为营救四叔出面向父亲申辩。廷美死讯传来,元佐顿时发疯了。

太宗还对宰相李昉等说廷美是乳母耿氏所生,而《宋史杜太后传》明载杜氏生五子,廷美位序第四。可见这是太宗为掩饰逼杀廷美之罪,不惜向自己父亲泼脏水故意编派出来的谎言。

涪陵之狱,始终未见有丝毫的显罪确情。《宋史赵廷美传》把这一冤案归罪于赵普。实际上,廷美不死,太宗就难以传位于子,因而元凶是太宗,赵普不过帮凶而已。在皇位这一天下第一权力面前,即便在兄弟父子之间,人性的泯灭也太司空见惯了。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斧声烛影千古之迷。其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斧声烛影的真相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