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春江花月夜》全诗 如何理解《春江花月夜》这首诗?

网友提问:

如何理解《春江花月夜》这首诗?

优质回答:

现代诗人闻一多称赞《春江花月夜》是“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可见《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之高。

下面是答主对《春江花月夜》的粗浅理解:

唐代诗人张若虚把“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在诗中反复出现,交织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引发出一缕缕美妙的情思。良辰美景伴赏心乐事,令人销魂。可是江上江下别有飘游不归的征人和寒夜不眠的怨妇。他们的离情别意,在这如诗如画的氛围中生生不已。“落月摇情满江树”,景和情相生发,悠然不尽,万古长新。诗的韵律自然流转,既回环往复,又层出不穷,恰如行流水,极富变化,都又始终显得优美谐和。

唐代诗人张若虚流传下的诗歌仅两首,却被公认为唐诗名家、大家。替他扬名的就是这首《春江花月夜》。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欣赏了这首“诗中之诗”,我的眼睛湿了……

其他网友回答

喜月、悟月、听月、问月

“等闲识得东风雨,万紫千红总是春”。春,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既没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也没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婉,更没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痛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天象征美好、希望,潮生之夜,诗人怎能发出”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的别绪离情?乃因此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明月伴春江,春江绕芳甸,”月”给了诗人无穷的遐想。

“春江潮水连海平”,潮水上涨,江水与大海齐平,自然规律本无稀奇,但接着”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诗人敏锐的捕抓景象能力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月共潮生的背景图,渲染月初时的整体气氛:自然界的一切面貌因主角明月的出现而焕然一新,江流欢腾,”宛转绕芳甸”,小洲之花在洁白月光照映下活像小冰粒,闪闪发光,再加上沁人心脾的花香,若隐若现的流霜,动静结合,声味交融,如此美景,无不动人心弦,令人流连忘返!”一切景语皆情语”,月照大地,一片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无不寄托诗人因月而喜的心情。

“色不迷人人自迷,景不醉人人自醉”,诗人生性敏感,面对醉人的月色,恒古的天空,于是又萌发爱恋人生,珍惜生命的悟月之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明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月的永恒反衬了人的短暂,”月圆而缺,月缺而圆,年年相望,只自如此”,人怎能抱月长终,与月长存?这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罢了。诗人由月及人,在时间的穿越中紧紧把握永恒与短暂的真谛,表达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的美好情感,从而奠定了本诗”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白云一片去悠悠,清枫浦上不胜愁”,悠悠白云一片片,淡淡思愁一层层,悠悠白云引起层层相思之愁,何故?”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人面对”皎皎空中孤月轮”,心岂能平静?于是思接千载,由”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想起了可怜的闺中思妇。”玉户帘中卷不去,捣 衣砧上还佛来”,月光转朱阁,低绮户,可怜的闺妇同样无眠,”悲叹有节哀”,只好仰头望明月,然而,明月可望不可闻,心中的思念该如何传达?”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 水成文”,种种美好想法最终化为泡影,只能无奈托月寄情:”愿逐月花流照君”。悲矣!句句肺腑之声,冷冷清清,叹叹嗟嗟,思妇所有发自心底的情真意切,诗人都听到了,清清楚楚,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何尝不也是这样吗?

月已落,情却不断,此时,诗人仿佛又听到了闺妇的喃喃自语:”昨夜闻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诗人面对责备无以言对,愁更愁:”君问归期未有期”呀。”剪不断,理还乱”,诗人再次仰望苍天,叩问明月,月光可以穿越时空,普照大地,人为何不能?月并没有马上回答诗人,这时江潭上的落月又斜斜地倾西了,”斜月沈沈藏海雾”,诗人由月看到了西山,迷迷茫茫的大雾,一下子恍然大悟,相会之难原来有”碣石潇湘无限路”万水千山的重重阻隔。虽然相思难熬,归家心切,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天各一方,征程遥远。普天之下,游子虽多,只是不知在此春江花月之夜能有多少乘月而归?诗人最终没有得到明月的回答,”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诗人只好无奈嗟叹一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诗人紧扣一个”月”字来展开喜月、悟月、听月、问月,以月光统众景,以众景寓哲理,由哲理抒感情,月光对时间、空间的可穿越性,自然过渡到游子思妇的异地相思之情及相会之难,因此,”月”成为了全诗景——理——情线索发展的导火线和区纽桥梁,构成了朦胧、奇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其他网友回答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勾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水与海潮共平,也与海上明月共明。此句言“江与月共”。)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月光潋滟而上,何止千里万里!故曰“月满春江”。此句言“月与江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此句写“江上之月”色。)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流霜,月色如霜之义,非秋霜,因标题是“春江”。此句写“月下之江”色。)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此句合写江、月一色。)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此句由前文“江与月共”、“月与江明”转而为“人与月共”、“月与人明”,是本诗一转折。)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此句言“人上之月”千古。)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此句言“月下之人”常逝。)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此句“人”与“月”合写:人常愁,月自悠。)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游子离家在外愁,离人在家思远愁。分写游子、离人。)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接游子写月下思乡,所以用一个“应”字。妆台,譬如对镜自怜等。)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接“离人”写思远。“月”卷之不能去,“月”拂之还再来。意为“愁”不可消也。卷户帘:古时晚上入睡前,门的帘子要卷起来,白天再放下。)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此句合“游子”、“离人”写。意为只能借月达情。)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奔波之雁得如此月光而止息;潭渊鱼龙得如此月光而嬉戏。意为鸿雁不能传书,鱼龙不能尺素。)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光不回家。

(接游子写:梦中家乡春意已浓,正恐落花将近,而不得归!)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又西斜。

(接离人写:家中之人,眼前落花已随流水远去,而月又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接游子写:碣石之外的游子借迷蒙的月色赶回潇湘之家。意为游子归心之切。)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接离人写:离人月下江边,急切地等待着远人归来,至于摇落一树春花。)

其他网友回答

诗的创作在唐朝时达到颠峰,“诗仙”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和“诗圣”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双峰并峙,统领了“唐诗”的天下!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又怎能“孤篇压全唐”?

张若虚是初唐诗人,其人事迹不详,《全唐诗》仅存他的诗二首:《代答闺梦还》和《春江花月夜》。

《代答闺梦还》成就不大,人们不太注意。现录如下,让大家也见识见识到底是啥样子?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共12句。从内容上说,是一首闺怨诗,写年轻女子送别丈夫去戍守边塞后的心理和行为。从艺术上说,是一首宫体诗,用词艳丽,还没有完全摆脱五代以下简文帝萧纲、陈后主陈叔宝、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等兴起的宫体诗的词藻绮丽,但它表达的感情真挚细赋格调积极健康,已不同于宫体诗病态的靡靡之音。

《春江花月夜》大家都很熟悉了,也是张若虚擅长的五言排律,共36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诗以月为主线主体,描写了春、江、花、月、夜,充满诗情画意哲思。它有绝美的诗意、唯美的画面、优美的意境,而且富有哲学意味的见解和从容,“哀而不伤”。它已完全不见了宫体诗的浓香艳丽和男女私情的踪影,展现出一种崭新的健康的又现实又浪漫的诗风。

因此,晚清大学者王闿运在《湘绮楼论唐诗》里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李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近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中又说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这也许就是后人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的由来。其实这完全是断章取义的误会,二人都说的明白《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的“巨澜”、“宫体诗的自赎”,即它是宫体诗的最高峰。至于王闿运说的“李贺、李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也只是说《春江花月夜》对后来出现的类似宫体诗的诗歌的影响,并非对整个唐诗、宋词、元诗的影响。

至于唐诗成为“一代之文学”,那是众多唐诗大家鼎力构建的辉煌的殿堂,绝非一人一诗之力。

概括来说,特别著名的有“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和“诗骨”陈子昂,“边塞诗”有“三王”即王之涣王翰王昌龄和“高岑”即高适岑参,山水田园诗有孟浩然韦应物,浪漫诗以“诗仙”李白为首,现实诗以“诗圣”杜甫为宗,有“诗囚”孟郊“诗奴”贾岛,有“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又有“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等等。形成了以李杜为星主众诗人为群星的唐诗璀璨夺目的星空。

特别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想象奇特、大胆夸张、豪迈奔放、洒脱飘逸,代表作丰硕,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长干行》《子夜吴歌》《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名篇。

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观照现实、忧国忧民、心系苍生、沉郁顿挫,有《望岳》《丽人行》《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以及被称为“诗史”的“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俱是不朽的名篇。

综上所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一“孤篇”怎能压得了“全唐”?若它压得了全唐,要把李杜放在什么位置呢?遑论唐朝其他众多各放异彩的诗人诗作了!

再从另一角度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虽产生于初唐,但在当时及整个唐朝都寂寂无名,直至北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问世,它才兴盛一时,后来也是时而沉寂无声时而名声大噪,其影响也是十分有限呢。

现在,众多文人和文学爱好者又癖好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其极富艺术特色和美学思想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哲理美,而把它推上了神坛,众口交赞、顶礼膜拜,实在有些过了!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春天的江面这绿如兰的江水晚间的轮皎月象银盘一样辉洒在江心互相衬托碧水青月耐心魂此情此景美不美呀?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如何理解《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如何理解《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