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谁的诗?妙在何处?
优质回答: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宋初诗人.僧志安(宋诗纪事作僧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中的诗句。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小船;我拄着拐杖,迎着春风,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蒙蒙细雨中,感觉不到衣衫的湿寒;杏花在雨中,显得更加清纯艳丽。那拂动杨柳的微风,轻拂着我的面颊,感到无比的舒爽惬意。
诗句中的“欲湿”和“不寒”,表达了作者完全陶醉在醉人的风景中,感觉不到衣服湿和面颊的寒。也暗含着雨的细小和春风的和煦。其意境深远,妙手天成。
诗句中“杏花雨”和“杨柳风”更是妙笔生花,雨似乎专为杏花而下,风好似专为杨柳而吹。也暗喻雨的细,风的微。原来这雨、这风是“杏花”和“杨柳”的陪衬。作者整个身心都融化在这迷人的春景里。
其他网友回答
这首诗不愧是《绝句》,得到了历代文人的关注与赞赏,如朱熹、苏轼、叶梦得、元好问等都对这首诗伸出过大拇指。这是谁写的呢?看看这首诗,也是一位很有功底的文人所作。诗文如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写了作者拄着拐杖在细雨微风中春游的乐趣。写了一个人,绘了一幅春景,叙述了一处悠闲的意境。
春天给予文人许多抒情的机会。例如宋代文学家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来得大气宏美;唐代诗人杜牧又从一个小的角度来素描春天,“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把春天描绘的很具体,在小“水村山郭”中秀丽。
以上朱熹和杜牧对春天景致描述的诗意,却被名不见经传作者写的《绝句》给囊括了。例如,这首《绝句》诗中,既有“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的宏大壮丽,使人从大处感受春天,又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微小秀美,从小处品味春天。把这“大小”两种不一样的春天结合起来描绘,有它独到之处。这个独到之处就是“妙处”。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诗句中的用字上。令人回味的有:“杖藜扶我”、“桥东”、“浴湿”和“不寒”。
“杖藜扶我”是拟人化用词和写法。本来是人扶杖藜,作者却写成“杖藜扶我”,把“杖藜”拟人化了,说它会动,扶着人,而不是人扶着杖藜了。这幅有动感的画面,告诉读者,这可能是老者,在游览路上掰了一根藜做拐杖,拄着它,形象而生动。
“桥东”的关键词是“东”字。这个“东”不是指桥东头,而是指春风。在古代诗词里,我们会经常看到,“东风”这个词,实际上“东风”指的就是“春风”。在这里用“桥东”,很显然指的是东风,读者不注意看,欣赏,理解,一般的会认为是桥东头,其实不然,这里指的是“东风”即“春风”,桥那边的东风。这个字在这里用的十分巧妙。
“浴湿”和“不寒”是两个轻松而灵巧的词。它把斑斓缤纷的春色渲染的活灵活现。“浴湿”的画面是绵绵细雨,轻轻地飘洒在杏花上,似有若无;“不寒”的画面是拂面的春风,摇动着柳枝在飘荡,春光更加靓丽。这个画面该多美啊!此时此刻,这里不是倾盆大雨的春天,没有一点春寒的感觉,而是一片令人陶醉的秀丽风光,心情该是多么的惬意啊!
综上所述,《绝句》这首诗肯定是一位有文化有意境有品位的长者写的。他是谁呢?史书上还真是没有记载。笔者查阅了很多资料,从宋代以后文学家的评论中才得知,作者是宋代人。
宋代人赵与虤所著的《娱书堂诗话》中记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这一记载说明,《绝句》诗的作者是宋代人僧志南。
总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首诗作者是宋代人僧志南,是他写的《绝句》诗。这首诗妙在诗意独特,与众不同,把春天大小两种情境融和在一起去感受,用拟人化手法与字词,给画面以动感,似乎读者身历其境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两句出自宋代僧人志南的《绝句》中。
这首诗写的是现实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物和风景,却把这样看似平淡的事情描写的活灵活现,给它们赋予了生命力,让人感受到诗的独有魅力。
志南,名不经传,但他却用仅有28字,把自己定格在那个旖旎的春天里,也把自己的名字载入宋诗史中,给我们留下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成为描写“春天”最美的古诗。
宋人赵与《娱书堂诗话》卷上曾载:
“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
意思是:朱熹说南志的诗,语语清淳有余,诗文的格调、气势闲暇,没有“蔬笋气”。
“蔬笋气”,最早出现苏轼诗词中。是指僧人因生活简淡,写作题材狭窄,意境过于清寒,语言拘谨缺少变化。
后来,有无“蔬笋气”文人多以此为据来评判僧人诗的高下。
可见朱熹对南志诗的评价很高,是没有“蔬笋气”的超然物外的美感。
那这首诗到底妙在何处?
生动有趣
诗人是一位年迈的老人,他要借助拐杖行走,可是他却说“杖藜扶我过桥东”,“杖藜扶我”这里巧妙的用了拟人手法,给“杖藜”赋予了生命,一下子将意象写活了。如同一个默默不语可以依赖的游伴或是知心知己,扶着他走过小桥去。使诗句更加活泼生动,让人一下子感受到了人间温意。
在以往写“踏青”古诗词中,大多以写景为主,也有人物入诗,如: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杜甫写踏青美女多“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孟浩然的“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等!
而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写入旖旎春光里,甚是有趣。古木斑驳,溪水清清,篷船轻轻,小桥弯弯,细雨蒙蒙,和风暖暖, 红杏灼灼,杨柳依依的清丽动人、生机勃勃的旖旎春光境界中,出现的不是游春仕女,而是诗人隐士的形象,这就使诗的境界更位超脱、空灵,读之更加有趣。
细腻真切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两句是整首诗的妙笔之处。”杏花雨”,指的是杏花开放时下的雨。”杨柳风”, 指的早春的风。这里”杏花雨”,”杨柳风”细腻着笔,这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形象,更富於画意。
“沾衣欲湿”,表示了雨小只是沾在衣服上而未渗透衣裳。“沾”字写出春雨的轻柔飘渺,“欲”字细写出春雨那种朦胧,缠绵的感觉表现的淋漓尽致,意犹未尽给人以一个遐想。
“不寒”则表现出微风徐徐,吹在脸上是轻柔温暖,神清气暖。更表达了春风的和煦、轻柔、温暖,可见体察之精微,描写之细腻。
这两句把春天表达的那么善解人意。春雨只为杏花而下,使它更加艳丽,风只为杨柳风吹,使杨柳更绿随风任意轻轻荡漾。通过从视觉、感觉方面细腻描写让人体验到初春的美好意境,从而细致地刻画出初春出游时的真切感受。
其他网友回答
问题:“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谁的诗?妙在何处?前言
这两句诗出自南宋诗僧志南的《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诗家语的倒装
这首诗中,有三句用了诗家语中常见的倒装句法。
杖藜-扶我-过桥东。意思是:我扶-杖藜-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意思是:杏花雨-沾衣-欲湿。
吹面-不寒-杨柳风。意思是:杨柳风-吹面-不寒。
古诗词中的倒装,有一些是为了符合格律要求,有些是为了突出装点。这种倒装往往可以在一句之中产生婉约曲折之美,因此诗人常常有意使用这种倒装手法。
二、对仗之美
绝句本身并不要求必须对仗,例如杜甫的绝句四句皆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的绝句完全没有对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志南的《绝句》后两句对仗: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的对仗,如果四句皆对,写不好令人感觉过于刻意,而后两句对仗,写不好的话,会让人感觉写了半首七律,没有写完。所以绝句的对仗,贵在自然,令人被诗的境界所感染,最好感觉不到对仗。
三、孤平救拗与对句救拗
1、孤平救拗
孤平是格律诗的大忌,这首绝句是一首标准的律绝句。因此在第四句使用了孤平救拗的句法。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个句式是 “中仄平平仄仄平“”的变格,中仄仄平平仄平。第三个字:不,仄;第五个字:杨,仄声改平声。平声的“杨’救仄声的“不”。
2、 对句救拗
沾衣欲湿杏花雨,中平仄仄仄平仄。 第5个字的位置应该是平声字,但是用了仄声字:杏。这种句式叫做半拗体,其实可以救拗,也可以不救拗
吹面不寒杨柳风。中仄仄平平仄平。杨,这个平声字,既是孤平自救,也是救了上联“杏”的拗。
四、两个特殊的字
古木阴中系短篷,阴这个字是树荫的意思,但是在这里用“阴”而不用“荫”。 阴是平声字,荫是仄声字。例如李白的《秀华亭》:
遥望九华峰,诚然是九华。苍颜耐风雪,奇态灿云霞。曜日凝成锦,凌霄增壁崖。何当余荫照,天造洞仙家。
何当余荫照,平平平仄仄。荫,仄声。
又如宋朝嚴粲的《宿澤心》 :
自從孤棹背鄉關,幾度麻姑夢裏山。此地不知何洞府,石間松蔭水潺潺。
石間松蔭水潺潺。仄平平仄仄平平,蔭,仄声。
另一个是“湿”:
沾衣欲湿杏花雨,平平仄仄仄平仄。
这是常见的古入声,今平声的字。
结束语
志南是南宋的一个诗僧,生平不详,传世作品也不多。《诗人玉屑》中曾经记载朱熹很赞赏志南的诗,说其诗:
清麗有餘,格力閑暇,无蔬笋气。
“蔬笋气”,宋代用来形容僧人诗作清寂的特色。
志南后来作诗感谢朱熹的推荐,《接晦庵荐志南书有作》:
上人解作风骚话,云谷书来特地夸。杨柳杏花风雨后,不知诗轴在谁家。
@老街味道
其他网友回答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神句,出自哪里?
宋代诗人志南老而扶杖曾春游,时间点为晨曦初露的三月或四月的某一天。
居家附近有一座小高山,山不大,但是古木参天,林道阴沉。由于他年岁已高,走上坡路很吃力,走走歇歇,不多一会就到了桥东头。
所谓采点观景或拍照留念,这儿都是最佳处。古时没有相机,志南灵感浮获《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一首: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阳春踏青,兴趣昂然。那么神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妙在何处?
多数人对此两诗句理解醉心于季节,把“杏花”、“杨柳”与“雨”、“风”相对应。殊不知,“不识芦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的意图并非如此,他要所呈现的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沾衣欲湿杏花雨”,并非是真在下雨中,那为什么会“沾衣欲湿”?只有一种可能性存在。既然志南春游,他不会傻到选择雨中行,更何况他是一位手持拐杖的老人呢?!
这是一个雨后的清晨,昨夜大雨倾盆,杏林的花被打落了一大半。但其时,当志南老人入林时,仍有些杏花飘下洒落到他的衣服上。兴许是雨渍亦或是晨露,总之,沾在衣服上渐有湿迹。
“欲湿”是代入感,妙在瞬那间,无雨也湿衣,由杏花导致。
“吹面不寒杨柳风”,言明“风”确实存在,然志南不以“风”为主导,而是借“杨柳拂面”来感受“风”之温度“不寒”,岂不更妙!
“杨柳”动,因“风”起,作者心细,将柳条扑面,把春天的温升过程精准到了高点,即“不寒”已在“杏花雨”后了。没有了寒冷欺面,人之精神面貌大不一样。
“吹面”不是风,是物之传神的“杨柳”枝条,说明春渐深,柳芽非鹅黄且绿了。
总之,“沾衣欲湿杏花雨”中的“杏花雨”虚写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实写风,妙就妙在以物置换,达到了透体明亮的高度和雅致!
(图片来自网络,违规即删)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谁的诗?妙在何处?】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