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中国最早的科幻故事是什么,它们从何而来?
优质回答:
最早的我觉得应该是盘古开天地了,早起的人们并没有什么科学知识但又对万物很好奇,比如植物怎么成长的,动物及人类从哪来,天空为什么经常有雷电等等!想到天地是怎么形成的,由于当时的文明程度所限,加上当时人们对神的崇拜,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定是一个有着通天彻地的大神分开了天与地,最后总于法力耗尽而亡。
其他网友回答
科幻全称“科学幻想”,也可直译为科幻小说或者科幻故事,《辞海》上对科幻小说的定义是“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我相信大家都对科幻有所了解,但科幻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我国最早的科幻故事又是什么呢?下面就听笔者娓娓道来。
我国最早的科幻故事应该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而在此时期的一本名为《列子·汤问》的书中有一篇叫《偃师造人》的故事则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目前可考的称得上是最早的科幻故事。《偃师造人》的故事是这样的:周穆王西巡狩猎的时候,在回来的途中有人向周穆王推荐了一名叫偃师的工人。周穆王问偃师:“若有何能?”偃师告诉周穆王自己造了一件东西,周穆王便吩咐他第二天带来让他看看。
第二天,偃师带了一个人来,周穆王问他带来的是何人。偃师说是他自己造的“倡者”,只见这个“倡者”“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在场的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个真人。后来偃师将“倡者”散剖以后大家才知道,这个“倡者”的肝、胆、心、肺、脾、肾、肠、胃,筋骨、支节、皮毛、齿发,都是由革、木、胶、漆、白、黑、丹、青这些所构成。
这个故事是目前中国的较早的科幻故事,并且是与现在的科幻故事中的机器人题材十分相近。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故事也常常被提及,比如“鲁班造木鸟”,《墨子·鲁问篇》中写道:“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还有唐王贞范所著的《洞天集》中所描述的: “严遵仙槎,唐置之于麟德殿,长五十余尺,声如铜铁,坚而不蠹,李德裕截细枝尺余,刻为遵像,往往飞来复去,广明以来失之,槎亦飞去。”如果除去神仙方术的色彩,这个关于仙槎的描写其实与现在的飞碟相差无几。
由于时代的局限和科技的局限,中国古代的科幻故事当然不可能使用现代人的词汇,如激光、全息摄影、机器人、飞碟、外星人等。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古代的人在幻想这些事物时,全都是建立在他们所熟知的事物的基础上。因此所取得名字也都是在他们所惯用的词汇范围,如望远镜叫宝镜;飞碟叫做仙槎、明珠、火球;外星人,叫做羽人、鬼怪、神仙;而机器人则被叫木偶人、傀儡、铁冠人。
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所写就的科幻故事也越来越具有创造性和吸引力,其中创造的人物也比古人那些科幻故事更为异想天开。但笔者认为,科幻是不分时间和空间的,虽然古代的科幻故事在现在的科幻故事面前只是小巫见大巫。并且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我们可能还不能将其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幻故事,但站在当时的背景下,至少这些故事可以被当作是那个时代的科幻故事。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我觉得,中国最早的科幻故事,一直就存在我们身边,有些朋友说嫦娥奔月,有的朋友说是山海经,其实我觉得,盘古开天辟地,黄帝大战蚩尤,这些我们老祖宗口口相传的故事说是神话,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另类的科幻故事
古人出于蒙昧状态,遇到不能理解的事情,往往以鬼神相称。古代人看到的、了解的都是表面的现象,如果自己不能理解,就会成为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
这就是为何古代没有科幻,只有神话,如果科幻披上我们无法理解的外衣,其实也就是神话。就像《三体》中描述的,如果我们现在遇到一个神级文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上天入地缩小变大,射线一照百病痊愈,我们肯定也会认为这些都是神迹
我记得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太平洋某个小岛上的土著居民,崇拜飞机,认为飞机是巨大的神鸟在天上飞来飞去,这一定是神灵显灵。这个也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当科技文明的先进性远远的超出了我们理解的时候,科幻和神话已经分不开
盘古开天辟地,清浊二气形成世界,何尝不就是是太阳系从一个炽热密闭的气体云盘,逐渐形成拥有众多行星的太阳系的过程
我们传说之中大禹治水是神话,但是大禹治水也是科幻,全世界文明都有上古时期洪水泛滥的例子,谁知道这是不是一场超级海底地震引发的全球洪水,大禹是不是外星文明的代表,用先进的武器炸开了一道山口,最终疏导了洪水
我们传说中黄帝和蚩尤的战争是神话,但谁知道这是否也是一场科幻战争。两个外星文明的代表使用高科技武器争夺大地,旱魃就是高科技的光热武器,最终胜利的一方驱逐失败的一方,领导地球文明继续演进
我们传说中后羿射日月是神话,但谁知道这是不是某个外星文明通过导弹击毁了位于地球外太空的入侵天体呢?
所以我觉得,中国最早的科幻必然就在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里,我们的先民看到这些时期,经历这些时期,但是不能理解这些事情,所以把外星的文明、飞船、战争在他们可以理解的范畴中,编成了我们现在听到的神话故事里,代代流传
其他网友回答
要说中国最早的科幻,当属《酉阳杂俎》中的《天尺》,这绝非将玄幻附会科幻,而是真真正正的硬核科幻。
我们知道月亮是是圆的,本身并不能发光,要反射太阳光才能发亮。可是月球并不平坦,而是根据地势分成了月陆和月海。月海比月球标准面低1000-2000米,月陆则比月球标准面高2000-3000米。月陆高,反照率也高,所以显的比较明亮。反之,月海则看起来比较暗。面向地球的一面月陆和月海面积基本持平。
一般认为人类掌握这些知识,是17世纪初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之后才实现的。
但是,正如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提到潜水艇,而后幻想照进现实,潜水艇应运而生。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随后被证实那样。早在唐代中华大地的幻想家或者说小说家就已经对月球的实质进行了猜测。
《酉阳杂俎 天尺》中记载:
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偿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彰,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文章中的白衣秀士,明确提出来关于月球发光的原理:首先,月势如丸。注意说的是月亮就像一个球一样,而不是普通认为的像一个盘子。随后说明,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是要反射太阳光才能发亮。并进一步论断,月亮之所以有明暗之分,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了高的地方就会显得亮,而那些低洼的地方就会显得暗。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甚至小学生都知道这些,可能觉得这太稀松平常了,但是不要忘了那可是唐朝,还是君权神授的年代。而太阳和月亮则是人们自有史以来崇拜了无数个时代的神祇的化身,能在那个时候写出这样的作品,我觉得完全可以作为中国古代最硬核科幻的代表。
其他网友回答
桃花源记 背后真正的秘密是什么?
说起我国最早出现的科幻故事,许多人第一反应应该就是神话故事。其实在我看来,神话故事和科幻故事的差距还是挺大的。虽然这两者都有点天马行空的意味,但是神话故事,更将力量集中在法力上。大家也知道,法力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一样东西,所以神话故事更偏于想象,更像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的表达。而科幻故事,通常是在有可能实现的前提下所表现出的故事,因此它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故而我才觉得,这两类故事会有着本质的区分。言归正传,来说一下中国出现的第1个科幻故事,我认为应该算是陶渊明写下的那一篇桃花源记。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来分析一下这一篇文章。这是借助一个渔人的行踪作为线索,给人们呈现了一个理想中的安乐世界。这个世界太让人觉得向往,太让人觉得有魅力,太让人觉得神秘。而作者表达出来的这一个世外之地,其实就带有了很多的科幻性质。首先,这样一个地方,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农村,家家户户都非常的热情好客,每个人都安居乐业,而且农村周边的景象也非常好。在我们现在看来,这样的地方非常的普通。就在当时看来,这个地方就是大家设想出来的一个桃园,设想出来的一个幸福之地。因为在封建社会中,人的地位差距非常大,这样的平等就是他们期待的目标。我所理解的科幻,就是在未来能够实现的事情。因此这个桃园,满足我认为的科幻定义之一。其次,这个桃园非常的神秘,让人会迷失其中。这样的一种神秘,其实就可以用磁场来解释。就好比说百慕大三角,对于这个地方的秘密,大家一直没有破解。许多人只要一来到这里,就会在这里迷失方向,找不到路了。因此陶渊明设想的桃园,会让人迷失方向,这其实也是很有可能的一件事,可以有现实作为理论基础来解释。因此在我看来,科幻必须要有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的要点,这个桃园也能够满足。综上这几点,我才会认为,桃花源记这一篇文章,才能算是最早出现的一篇科幻文。而这篇故事的由来,其实就是陶渊明的一种追求。他一直想突破束缚,找到一个理想世界。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中国最早的科幻故事是什么,它们从何而来?】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