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历史上的阮籍到底是怎样的人?
优质回答:
题主用的这两句诗是诗人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全诗如下: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这首诗下笔精准,气势上大开大合,说他笑起来有大江横流的气质,形象的勾勒出了一代狂士阮籍的风骨。
魏晋名士的做派
阮籍身处魏晋大变革时代,算是出身名门,竹林七贤、建安七子都有他一号。称得上文武双全,诗做的极好,“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还做过步兵校尉,就差上战场了。
他在历史留名,还是因为他的狂士做派。
根据史书和《世说新语》等资料的记载,阮籍的言行算得上一个段子大王了。
阮籍好喝酒,酒量很大,整日醉醺醺的。
司马昭当年一心想登基称帝,但是总也差点火候。投机的大臣们,准备促成,就让阮籍起草劝进书,结果阮籍喝的大醉,忘了这事儿。以至于耽误了司马大人的千秋帝王梦。
阮籍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跟人下棋,听到消息的时候,对弈的人说停了吧。阮籍坚持下完,周围都说阮籍不孝。阮籍下完棋以后,一口气喝了两斗酒,大哭一场,狂吐鲜血。这种做派,很有加缪的《局外人》的气质。
阮籍还擅长青白眼,遇到气场相和的人就青眼有加,用黑眼珠看他。遇到讨厌的人,就把黑眼珠翻上去,用眼白看这人。这个技能好像一般人做不出来,也许阮籍天生异禀。
阮籍狂士做派的理由
这些狂士做派,看上去不可理喻,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自有其道理。《晋书·阮籍传》记载,“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说他为了自保,才喝酒。
天下大乱的时候,知识分子是看的最清楚的,但是有能力掌控时势的人却不多,很多不自量力的人往往都葬送了性命。而装糊涂,则是上策,竹林七贤都是个中高手。
阮籍的喝酒、癫狂,是一种保护伞。所以,他内心想必是非常痛苦的,母亲去世之后的大哭吐血是表露,“忧思独伤心”的诗也是一种流露吧。
其他网友回答
在魏晋历史上,阮籍是一个传奇的存在。
首先,他曾经是一个志存高远之人,但为生存又不得不装疯卖傻。
阮籍父亲阮瑀曾是建安“七子”之一。但是其父早卒,当时阮籍不过三岁,尽管如此,他相当好学,立志远大。因为年少时期的阮籍生活在建安后期及魏文帝及魏明帝期间,受到奋进时代的感染,所以常怀建功立业之心。 曾经,他登上广武城,面对楚汉战争,怀古抚今,曾经感慨地说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在阮籍的眼里,连楚汉时代的英雄竟然都没放在眼里,实在是少年得志便猖狂啊。
然而历史似乎充满了嘲讽,志在高远的阮籍还没建功立业实现心中的政治抱负,但遇上了一个不好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司马氏家族窃取了曹氏政权,并对士大夫实施高压,动不动就举屠刀是问。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士大夫屈于司马氏政权的淫威,只好顺从,听命做官。因为阮籍少年得名,司马氏政权早就注意到他了,想请他出来当官。可是阮籍内心反抗,但又不能公开反抗,只好装疯卖傻,常常纠集一帮人喝酒装疯,放浪形骸。有一次 ,司马昭派人前来对向阮籍提亲,可司马昭派来的特使还没开口,阮籍就已经喝醉倒地了,而且每一次人家一来他就要喝醉,这一醉就是六十日,司马昭只好作罢。
其次,阮籍至性至情,但又是一个言语谨慎的人。
阮籍所谓的至性至情,就是不把当时的社会伦理及政治制度放在眼里,完全不吃那一套,他曾经说道,礼这东西怎么能是为我辈而设的呢?因为越名教而任自然,他在生活当中的表现,常常让人莫名其妙,不可理解。比如,他的母亲死的时候,按礼说要守孝不能吃喝,但是阮籍不管那一套,守丧期间仍然吃吃喝喝,更离奇的是,他对那些前来吊丧之人,喜欢的就翻青眼,不喜欢的就翻白眼,搞得被翻白眼的人有气都不敢出。曾经,阮籍邻居家一个美丽少妇当垆卖酒,他经常光顾,喝醉了也不顾忌,就在少妇脚下给睡觉了,人家丈夫回来看见后,也不觉为奇。还有一次,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未嫁就夭折了,尽管他不认识对方的父兄,但是还是跑到人家家里哭丧,哭完就走了,人家也不知道这人是哪里冒出来的。
不过,尽管阮籍至情至性,但是在政治场合,他从不乱点评当世之人,即使喝醉的时候也不点评当时政治。他这一点连司马昭都不得不服地说“天下最谨慎的人除了阮籍还有谁呢?每次跟他谈话,说的话都高妙脱俗,从不评论当时人物的优劣,可谓至慎啊!”正因为阮籍至慎,在司马氏政权时代,尽管苦闷但还没至于被杀。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历史上的阮籍到底是怎样的人?】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