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读了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你有什么感触?
优质回答:
辛弃疾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全文如下: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果真正想要读懂这首词,就必须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这首词是辛弃疾被劾去职,闲居带湖(今江西省上饶市)时所著,那时候他常常闲游在博山之中,一路上放眼四周风景优美层林尽染,而词人却身在景中不识景,面对美景无心赏玩。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无心赏玩呢?原来当时眼看国家即将不国,眼看国事日非,自己又不能为国出征等,想到这些万千愁绪涌上心头无法释放,便在博山道中的一处石壁上题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这一千古流传的词来排遣愁绪。
这首词突出了一个“愁”字,以“愁”为主线贯穿全文,感情直率又不失委婉。上阙和下阙之间的过度情节曲折,娓娓动人。这首词高度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作者在词中写道:人年少的时候不知道忧愁是什么滋味,总喜欢登高望远。喜欢登高望远,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来。想说却说不出来,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辛弃疾接连用三个“愁”字,看上去是表达自己的愁闷的心情,实际上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自己报国无门的忧愁。词人力主抗击金军,恢复中原,而当时的朝廷被投降派把持,他的一腔热血无处安放,在朝廷无论怎么力争抗金也没有用,他的抗金主张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最后被劾闲居有苦无处诉。一句“天凉好个秋”写出了词人的愁到了极点的心情,“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色入心即为愁。在当时的情况下作者不能直抒胸臆,只能借助秋天天气来说出自己的愁绪。语言含蓄深沉,值得细细品味。
古词今读,虽然少了些忧国忧民的情绪在里面。但是在实际生活在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愁绪,在学习、工作、婚姻等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人的成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愁”的成长过程。年少时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全然不知什么是愁。等长大尝尽愁滋味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就在这首古词之中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是@欧阳洪桂笔记,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辛弃疾像
辛弃疾写《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大约是在淳熙八年(1181年)后几年间,当时辛弃疾已经四十多岁了,刚刚被罢官,居住在江西上饶,经常去博山闲游,于是有一天,有感而发的辛弃疾便创作了这首词,并且题在博山的道路边石壁上面。
这不是一首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书写愁的诗词,这个愁只是一件外衣,外衣脱下,露出来的是忧愤。作者先写年少时不知愁,为了写首新词,满纸写上愁。其实作者隐藏了另一层深意,少年时,不知人心阴险,人生艰难,只有意气风发,勇敢而天真,不思考会否得罪别人,一心只想抗击金兵,恢复中原。
最终辛弃疾这种报国的抱负受到了严重打击,朝中把持朝政的是那些投降派,主战派受到排挤,辛弃疾被罢了官,回到了江西上饶闲居。
词的下阙就是写的作者在为官二十多年,雄心壮志受到不断挫折之后,抒发出的感慨,叹道:而今识尽愁滋味。识尽愁滋味又能怎么样呢?只好故作洒脱地说一句“天凉好个秋”来掩饰了。顿时,只感觉秋风萧索,心也凉了半截。
此词构思精巧,感情真挚,语句委婉,言浅意深,温约悲凉,转折有力,让人回味。写出了“归正人”辛弃疾报国无望的愁和愤。
其他网友回答
01
读诗词,思自身。
青春,是青涩而苍白的,标榜着自我和忧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想当初年少无知,以为心中的那点情怀大似天,如今想来太不实际,自寻烦恼到无病呻吟了。
也许正是因为当年的迷茫,才促使自己不断地去寻找答案。为何愁?如何摆脱愁?
找着,找着,已经人到中年。
如今才明白,真正的愁无处可说,也无从说起;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何说?说了别人未必能懂,懂的人也不一定能帮到你,还给对方添了担忧和烦心。不如不说。
你有你的苦,别人有别人的辛酸,每个人都是个体的。很多事,只能自己承担。
后来再细想,除了生死无大事,人生不过如此:
迎刃而解事情,自得其乐心情。
多愁多虑多苦恼,何必事事放心头?很多人事,该翻篇就翻篇,生活还要继续。
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得乐子且乐子,没乐子,过日子。
02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代: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被弹劾去职,仍忧心国事。恨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他回忆少年时代的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
当时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
后来辛弃疾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
他不仅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认为中原可以收复,侵略者是可以被赶出去的。
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
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辛弃疾对于这个“愁”字才有了真切的体验。
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
一腔忠愤,无处宣泄。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
辛弃疾胸中的忧国伤时之愁,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不便直说,只得道:“天凉好个秋”。
可想而知,作者是如何压抑心中的愤苦,欲哭无泪,欲诉无声;只好用文字在秋季里升华。
其他网友回答
歪批可对?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搏山道中壁》这句诗的历史背景,我不详。
只是读诗感受到。少年时心高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诗人觉得写诗没有什么难处。免为其难强说愁。可真写起来,也得认可确有愁词之处。少年时由不知愁,到有愁苦,从不知到知之。对愁字愁词愁和则压韵。稍感有可愁之意。少年也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历经赋新词作诗的艰苦创作,才真正懂得什么叫“愁”。不说了罢,不说也罢。
再说一句罢。写到难时,诗人感叹到,那种愁,就仿佛是心情无比的寂寞,孤冷。从炽热夏天来到了凉凉秋天。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稼轩致敬李清照,清浅通明自一家。
稼轩在博山期间写了不少词作,其中有两首《丑奴儿》明显带有向前辈李清照致敬之意,甚至其中一首还特意起了一个副标题“效李易安体”。由可此见稼轩对易安的推崇之意。
小可不止在一个回答中说过,李易安相当于稼轩的半个师父。之所以是半个,是因为另一半便是他闻名当世的以史为词,以文为词。而清浅部落,雅致部分和应酬部分完全是男版李易安。
“济南”二安之名,古人诚不欺我!
这首词同样以口语入词,没有用什么典故,甚至连词汇的出处都没有。纯粹白描而写,却气韵天成。采用简单的对比便将两种愁态刻画出来。易安《一剪梅》同样是两种愁,只不过前者之愁倾向于时间(少年和如今),后者之愁在于空间(自己和赵明诚)。
愁态相同,愁心有异,正所谓别开生面是也!
下片为“欲说还休”,巧的是易安《凤凰台上忆吹箫》中亦有此句,“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细品两词之意,竟然是从两个方向殊途同归!
稼轩清浅之词,绝对是从李易安而来,比如“走来走去三百里,五日以为期”,比如“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初学绣”,那一句“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放到易安词中亦毫无违和之处。
由此可见,诗歌一道,有神交一说,便是如此。当年李商隐《无题》系列一出,不知有多少后世诗家竞相效仿,试拟无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读了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你有什么感触?】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