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有的古籍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古人读着不费劲吗?
优质回答:
题主好!因为专业性质,我平时会常常接触到古籍。之前刚好写过一篇关于标点符号的文章,希望我的答案能对您有帮助。
通行观点认为,中国原本没有标点符号,直到清末,国人与西方的交流日益密切,才引入标点符号,以帮助人们理解书籍的内容。但实际上,古代中国早就有了与”标点”类似的符号,只不过没叫这个名字罢了。
夏商时期
夏商时期文字主要记录在龟甲、兽骨和金属器皿之上。这时,标点符号的萌芽已经出现。在甲骨文中,先人偶尔会以线条表示停顿。
春秋战国时期
面对礼崩乐坏、群雄并起的社会局面,许多人纷纷提出挽救危局的思想主张。
孔子崇尚先贤,花了许多精力整理前世的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以作为教材,其他学者或著书立说,或汇编、阐释前人思想,也写出不少作品。这些作品盛行于天下,是中国最早的书籍。
标点符号也随着书籍的涌现而得到发展。战国竹简中出现了”∟”形符号以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用”━”形符号表示句子的停顿,类似于现在逗号和句号的结合。
汉代
经历了秦朝焚书坑儒以及秦汉之际的战火,先秦时期的书籍遭到了严重破坏。
汉代书籍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部分是靠学者口述老师传授或自己看书而习得的内容,并记录成书。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故称为今文典籍。
另一部分则来源于鲁壁,是秦国焚书之前由孔门弟子藏于壁中,后来才重见天日。因为这部分书籍用先秦时的篆书写成,故称为古文典籍。
书籍的损毁和古文书、今文书的并行给汉代人理解书籍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某一句话到底该如何解读是当时学者常常争论的话题。
为了方便别人理解,章句之学日益兴盛。章句的本义就是在经传上所加的符号,能起到分章断句的作用。
《说文解字》中提到:”章,乐尽为一章。”
音乐结束称为”一章”,我们常说的”乐章”就是这个意思。而”章”的本义引申出来,就有了一件事讲完的意思。
汉代以提行的方式区别一章与另一章,时人谓之”跳出”,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分段,不过与现在通行的段首退两格不同,这时常常是段首提一格。
“句”即”钩识也”,”有所绝止而识之也”。
意为句子的停顿,常用”∨”和”、”的符号表示。
这时出现了我们较为熟悉的”句读(dou)”的概念。
何休在《<春秋公羊传解诂>序》中提到”援引他经,失其句读”的说法,在这里”句”和”读”意思相同,都用”∨”或”、”表示,类似于现在的逗号。
宋代
到了宋代,书籍则靠雕版印刷制作出来。在书版中,一个个方块字紧凑排列,空出位置来放标点符号不太高效,于是一般书坊在刻印书籍时就不添标点了。
但是一些优质的书坊还是会加句读。
《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中提到”监、蜀诸本,皆无句读。惟建本始仿馆阁校书式,从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亦但句读经文而已。惟蜀中字本、兴国本并点注文,益为周尽。”
建本,也就是福建刻本会在字旁边加圈(o)加点(、),用以断句。而蜀中字本和兴国本甚至在刻书时还会增加注文,将前人对书中内容的解释也一并呈现。
从历史材料的记录中可以看到,宋代的标点与汉代已经不同。
汉代”句”和”读”不分,而宋代的”句”表示语意完整的一句话的结束,用小圆圈(o)标在句末的右侧,与今天的句号用法相同。
“读”表示语意的停顿,类似于现在的逗号,不过其标注方法和所用符号却与今天的不同。当时的读(逗)号用小圆圈(o)或小点(、)标在句子中间。因为用的符号是小圆圈和小点,这时的句读也叫”圈点”。
明清两代
明代书籍刻印的技术除了在书中加圈点外,还会在人名的右边加上”∣”,地名右边加上”‖”,这就是专名号的来源。
在现代出版的古籍中,依然会用专名号标出人名、地名和书名。
除此之外,受科举的影响,时人也会用圈点的方式来评论文字,即他们会在认为精彩的句子右侧逐字加圈加点,谓之”密圈””密点”。这类似于现在作文老师画出好句子的符号。
而且,明代复古之风大盛,尊崇”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观点,读古籍成为一种风气,书坊刻书时较注重书籍的质量,因而用黑色和红色套印圈点和评语(一般正文为黑色,圈点和评语为红色),这样读者在打开书时就能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结语
古籍中其实是有标点符号的。先秦标点符号已开始萌芽,到了汉代,与标点符号类似的“句读”已经非常盛行,并在后世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标点符号其实是读书时的刚需,古人一定不会忽视它的重要性。为什么人们会有“古籍没有标点符号”的印象呢?
在我看来,一方面是如今我们用的花样繁多的标点符号体系借鉴于西方,省略号、破折号之类的符号原来没有,便把本来就有的句号、逗号也当做不存在了。
另一方面,有人刻书为了赚更多钱便偷工减料,而印刷标点符号在古代确实挺费劲的,所以一部分古籍中确实没有标点符号。
所以,借鉴西方不能忽视本国的传统资源,一部分书没有标点也不能否认全部书都没有标点。
全面看问题,对待小小的标点也一样。
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晋书。如果喜欢我写的东西,欢迎关注日常记录文学与生活之美的@小侠记 ~
其他网友回答
标点符号是从西方引进的,我国古代没有标点一说。我们的古人在阅读书籍时,是先要过断句这一关的,那时候叫“句读”,“句”相当于现在一个整句子,“读”相当于现在的逗号。
这些东西在当时叫小学,是老师启蒙时教的,如果连句读都分不开,那就永远小学毕不了业,也就不用再去读什么古籍了。韩愈在《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就是把断句作为学习的基本能力。
虽然有些古籍中标了一些“。”和“、”,但那些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标点符号,而是帮助理解文意的简单标志。所以古人读古籍是在掌握了基本的断句常识的基础上去读,应该不会存在障碍。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书籍是指民国(1911年)以前的书籍,那时的书是竖版,字是由右到左,由上到下排版。没有标点符号。为什么?主要是成本问题。
大家知道,我们的排版印刷书籍最早是宋版书,采用手工雕版,成本很高,如果文中包含许多标点,费工费时,被认为是一种浪费。
以后改为活字排版,当时一部书叫一函,不能太多。书是线装订,不能太厚,要求内容尽量压缩,所以用文言文,没标点。好在古人从小学习古文,可以断句,也就习惯了。
新中国后,采用铅字印刷,横版,字从左往右,由上到下排版,标注标点符号,有助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虽说费劲但也锻炼了人。就是因为这一点也丢失了很多华夏的宝贵知识。谢谢组织的遨请!
其他网友回答
标点符号是从近代西方传过来的,古人一般在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短句技巧了,一般不会刻意去写出有歧义的句子,除非是为了“造成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这样的一语双关的表达效果。总之,费劲肯定是有的,尤其是知识大众化之后,对于掌握句读(dou)技巧比较少的普通百姓会造成很大不便,不然我们现在也不会没事用啥标点符号。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有的古籍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古人读着不费劲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