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鉴赏古诗词的步骤有哪些?
优质回答:
古诗词鉴赏看起来高雅,也有一点难度,可你千万不要以为它就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情。其说到底它也不过是一个审美认知活动而已,本质上跟欣赏美景、美食、美人没什么区别。比如看见一座大山,你会说:“啊!这山真高,真雄伟!”这便是对大山进行鉴赏所得出的感观体验。
具体到古诗词的鉴赏,就是我们以作者所呈现的语言为媒介,去寻求对作品意境或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反应,领略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当然,审美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离不开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这里所说的审美情趣和理想,就是人们对审美对象所抱有的感情和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对审美对象产生浓厚兴趣,感觉到美,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当中去。
而古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跳跃性很大,抒情性强,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而且很多古诗词在表情达意方面很含蓄,思想感情很复杂;再加上与我们在时间上相隔遥远,无疑给我们鉴赏古诗词造成一些困难。
所以,在鉴赏古诗词之前,我们有必要培养自己对古诗词的兴趣,在有了一定的兴趣之后,再通过一些方法和技巧的学习,就能领略到古诗词当中的美术性、音乐性、意境、故事性等美学因素。这些因素具体来说一般包含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诗中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4,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5,诗中语言有什么特点
6,形成了一个怎样的风格
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通过哪些具体步骤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对古诗词的审美体验。
步骤
1,古诗词鉴赏,首先要研究标题。
看到一首古诗词的时候,我们第一眼看到的就它的标题。可以说,标题就是诗词、文章的眼睛,它会或隐或显流露出诗词本身的许多信息。
有的标题交代了写作时间、地点、写作对象和主要事件。如《春夜洛城闻笛》,时间:春夜,地点:洛城,事件:闻笛。
有的交代了感情基调。 如《春夜喜雨》,这其中的“喜”字就是全文的基调。
有的交代了诗的类别。如《送元二使安西》,从标题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那么我们就可以关注于作者在送别友人时的感情。
还有像《山居秋暝》这样的借景抒情,《画眉》、《墨梅》的托物言志等等。
通过审题,我们可以对这首诗词有一个整体的初步认知,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
2,鉴赏古诗词的第二步就是要研究作者,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这一步很重要,因为作者的生平经历和诗词的背景跟诗词的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了解作者就可以知人论世,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再则,一个作者往往会有自己的基本风格,熟悉作者就更容易把握他的诗词风格;不仅如此,同一个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他所呈现出来的风格是不尽相同的。
比如说李白,诗仙、狂放、洒脱、豪迈——这些是我们的固有印象,形成这一印象的是他的一些经典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等。读过李白的这些诗句,很多人都会觉得李白狂放不羁,豪迈得一塌糊涂,是一个不慕名利、不畏权贵的诗人。然而我们再看他另外一首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和李白的其他作品意境完全不同,既没有“举杯邀明月”洒脱,也没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豪迈。诗人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等意象,赞美贵妃的丰满姿容。了解其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我们就可以知道,诗仙也是希望能为朝廷效力的,也希望得到统治者的赏识。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个整体的社会意识对李白的影响还是很大。他曾向玄宗献上《大猎赋》,其中“大道匡君,示物周博”、“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等词句极力夸赞了大唐盛世。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就会知道,他不仅是谪仙,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抱负的人,一个完整的人。李白的雄心大志、李白的不凡气概、李白的无奈、李白难消的愁都是他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第三步就是探究诗词的正文。
在探究诗词正文的时候,我们要将诗词的内容与标题联系起来,因为正文都是紧扣标题来写。
比如《春夜喜雨》,我们就要从正文当中找出体现“喜”的句子,找出与“春”相关的句子,进而把握作者的感情和写作技巧。
在阅读和欣赏正文的时候,会遇到一些不太理解的词句,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借助一些工具,比如词典之类的。因为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关系,会引用典故或拆解已有的词句等等,这些都需要借助专业的解释。
方法
掌握正确的方法能让我们在古诗词鉴赏的时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把握诗词的脉搏。其鉴赏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1,通过诵读领会诗词的音韵之美
诵读,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这不算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因为太简单太平常了。但是,我们要明确的一点,诗词,在古代它主要的呈现方式就是唱!最早《诗经》里面的大雅就是给周朝的礼官在祭祀的时候诵唱的。
诵唱时的美感来源于诗词的节奏和韵律,这也是诗词之所以讲究韵律的原因。所以,韵律就是诗词之美的基本属性,正确的诵读就是破解诗词韵律之美的钥匙。
诗词节奏的快慢是由内容和内在情绪决定的。韵律主要是指诗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今天的阴平阳平大都是平声字,读起来往往声音拖长。而上声、去声、入声字属于仄声字, 读起来重而短促。我们通过诵读,可以发现平仄与音韵、情感的关系。
如诵读《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段落,我们就能发现,轻松明快的节奏往往表达喜悦之情;急促铿锵的节奏往往表达昂扬之情;缓慢低沉的节奏往往表现为悲哀之情。
我们通过诵读去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并通过起伏跌宕、和谐悦耳的节奏韵律在心理和生理上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诗人的情绪感染,与诗人产生共鸣。
2. 通过品析把握诗的情感美
所谓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就好像品尝食物的时候,先感受它的味道,如酸甜苦辣,再分析一下是什么食材、通过什么方法才能呈现这种味道。
古人提倡“为人要直, 为文要曲”,所以古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含蓄婉曲。如何从寥寥数语的诗词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呢?我们就要从对诗词语言的品析入手。
抓住关键的、有表现力的词语细细揣摩。
如何分辨哪些词语是有表现力的呢?
首先,关注动词和形容词,因为古诗词对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是经过作者千锤百炼的。
例如“两山排闼送青来”,这其中,作者通过“排”和“送”这两个字,赋予了“山”的人格属性,初看是写青山多情,再细细揣摩,又流露出作者对居住环境的喜爱之情。
又如:“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个“到”字就非常有表现力。结合前面的诗句,我们就能感受作者通过这个“到”字,进一步突出了科考落第之后身在异乡的孤独和落寞。
其次,我们可以关注虚词。
古诗词当中的虚词往往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因素。如“此地空余黄鹤楼”和“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诗中的“空”字,就写淋漓尽致的表达了诗人的无限惆怅。又如秦观的《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作者通过“忧”、“空流”、“恨悠悠”传神而又直接地表达了他的忧愁和伤感。
再次,我们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抓住那些组合词。
比如在赏析张志和《渔歌子》的时候,我们经过反复诵读,就会发现,这首诗最关键的词是最后三个字———“不须归”!再通过对前面情景描写的揣摩,就能把握住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满足感和由此而来的洒脱,还能感受几分得意。箬笠和蓑衣的颜色还是青的、绿的,无疑是刚刚织就,这样,即便有斜风细雨,也“不须归”了!
第二,运用替代比较法或抓住矛盾对立的词语、诗句。
古诗词往往一字立骨,我们在鉴赏的时候可以尝试通过替代词语来品味诗的意蕴内涵和作者的感情。
比较典型的有“僧敲月下门”用“敲”还是“推”的案例。用字不同,意境不同,作者的感情也不一样。“敲”反映山林中寺庙的寂静,而用“推”字的话,更着重于主人公的孤寂。
矛盾对立的诗句如:“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思想一向是重男轻女,诗人说生女好,无疑是颠覆正常思维的。作者通过这不合常理的观点,表达了对无休止战争以及战争带来的劳役的极度愤慨。
第三,解析修辞。
古诗词的作者在塑造形象、表情达意方面,不可避免的要借助种种修辞手法,将抽象的东西写具体,将无形的东西写有形,将死板的东西写生动。古诗词中蕴含着多种修辞手法,经常出现的辞格就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对仗)、顶针、双关等。
我们通过对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比较一下用修辞与不用修辞的不同效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所蕴含的情感。
如:“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我们可以抓住喻体“烟草”、“飞絮”以及“梅子黄时雨”的特点,就可以感受诗人愁绪的绵绵不断。
又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的白发,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描写。作者就是通过夸张手法的运用,来突出下一句要表达的情感———“愁”!
3,通过联想、想象再构诗词的意境美
所有的文学艺术都是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 来反映社会生活。作为中国文学艺术精华的 古诗词,更是以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取胜。而古诗词中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在深刻认识社 会现实的基础上通过高度的集中概括,并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来塑造的。
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客观的形象实体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契的境界,为读者呈现出特殊的意境美。别林斯基曾经说过:
诗歌用形象诉于灵魂,而这些形象就是那永恒的美的表现,它的原型闪耀在宇宙万物中,在大自然的一切局部现象和形式中。
所以,读者通过对诗词的鉴赏,经由联想重新构建诗词的意境,并体会其中的美感,是诗词审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所有的步骤以及方法都是帮助我们获得诗词审美的体验。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相似联想和睹物思远的习惯。才能更深层次的和作者产生共鸣,进行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
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之所以脍炙人口,就在于读者通过一个“闹”字,就能生动重构春风吹拂下、红杏摇曳生姿的动感艺术形象 。读到“天地一沙鸥”,在脑海重构天地之广阔、沙鸥之渺小,就能感受作者的悲苦无依,产生共鸣。
一叶落而知秋,我们通过诗词呈现的具体意象重新构建属于自己的意境和情感,是我们在进行诗词审美活动时渴求的,这是一个由彼及己的过程。经由这个过程而来的结果对于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锤炼乃至内心情感的洗礼,便是我们鉴赏古诗词的目的所在。
结语:
古人说:“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认知天性》这本书也告诉我们,贮存于脑海中长久记忆的原有知识、技能是新学习的重要内部条件。赫尔巴特以统觉论为依据,认为新知识必须融汇于原有统觉团内,新知识才能习得。
所以,我们在进行古诗词鉴赏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步骤和方法,还需要把它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扩大我们的知识储备,如此这般,我们对古诗词的鉴赏就会越来越轻松。
真正读懂一首古诗词可能有点难度,但是只要我们尊重认知规律,做到赏而有法,你就会发现,古诗词鉴赏跟美食鉴赏并没有什么不同。
其他网友回答
谢敬!
鉴赏古诗词的步骤有哪些?
第一,读者一定要知道或懂得古诗词的中心思想,它要表达什么??!比如,李白的最常见的那些诗词,
第二 要看出它所处在什么年代,而有些诗词它是有历史背景的,如果你不知道,你就不能领会诗人的用意,
第三,深切的体会诗词的时代风范,和笔者那种怀古幽深的胸怀,空灵飘逸的神韵,大刀阔斧的夸张手法!细腻中看比喻,静中看动,灵与话行运在诗词之中,恰似看见活灵活现的山水,忧思的怨妇就在眼前!这才是鉴赏诗词的最高境界!
第四,一定是了解笔者要表达的内心世界!从而领略诗词给你带来的那份美好!充分认识到诗词那高深精妙绝伦的历史厚重感!还能让你在里面时而激动,时而崇敬,时而流连往返!余味悠长!
第五,最最重要的就是你必须要知道笔者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想要说什么??包括人物,时间、地点、环境,故事情节,跌宕事件!…!这几点要素必备!你才能够知道诗词的全部含义和所表示的重大意义!
诗词中所描述的一番景象,你要身临其境的去感悟,才能更好的走进笔者的心,与他一起欣赏诗词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美感,
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文化气息的魅力所在!能够吸引你对古代诗人不那么的陌生!尤其是李白的诗词,我们鉴赏他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直抒胸臆!朗朗上口!言简意赅,词意融会贯通!传唱至今,震撼乾坤!
此见略!不同于度爷上的回答,仅此代表我个人拙见,如有不恰当之词,敬请批评指正)!!以求共同学习,共同娱乐!!
(谢题主!谢阅)!!
(原创于正月十七)!完稿!
其他网友回答
鉴赏古诗词的步骤有哪些?首先要区分两点前提:(1)个人的兴趣阅读为前提。(2)有目的的阅读,例如初高中语文试卷中的古诗文阅读。由于前提不同,所以鉴赏的方法也必然有所不同,因此笔者将从两个方面作答。
一、个人的兴趣阅读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纯文学阅读。古代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学受到更多人的青睐。那如何来鉴赏古诗词呢?
这种以个人兴趣为前提的鉴赏主观性比较强,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正是这个道理。有人喜欢李白的浪漫飘逸,有人喜欢杜甫的沉郁顿挫,有人喜欢苏轼的豪放旷达。
因此,鉴赏一首诗也变得容易起来了,如果一首诗中含有有哲理的句子、或者是辞文华彩、或者是符合读者的心境,使人读起来有收获、有感触、能共情,那这就是一首好诗。鉴赏或心得就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去阐述。
二、初高中的古诗文阅读
在初高中的语文试卷中往往需要对古代诗文进行鉴赏分析,而学生们遇到的古诗文基本上都是陌生的:或者是认识的作者写的不认识的诗词、或是不认识的作者写的有些眼熟的诗词、或是既没有见过作者也不熟悉的诗词。碰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鉴赏呢?有没有一些方法论呢?答案是有的。
01.“三看”
首先碰到一首不熟悉的诗词,在鉴赏分析之前要做到“三看”。何为“三看”?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下面解释一下“三看”的原因及意义。
(1)看标题
①看标题首先可以了解一首诗的题材,知道题材之后我们就可以对全诗的情感基调有一个初步的把控。例如《春怨》看题目就知道这是一首爱情闺怨诗,那它的情感基调必然是哀怨忧愁的。再如《石灰吟》看题目就知道是在吟咏事物的“咏物言志诗”,那全诗的基本思路就是作者要抒发自己的志向,答题的时候紧扣这一点就不会出错了。
②看标题可以知道全诗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看标题就可以知道写作的时间背景,一个“忆”字也能看出全诗的情感脉络。例如《题破山寺后禅院》,看标题就能够知道写作的地点背景。
③看标题可以把握行文线索。例如这首诗:“江上往来者,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看正文是不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在写啥?这个时候看标题为《江上渔者》就豁然开朗了。
(2)看作者
为什么要看作者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上文提到的一种出题状况:碰到了熟悉的作者的不熟悉的诗文。这个时候就考研我们平时的知识积累了。
有一些作者的风格基本上是固定的,当我们分析这一类诗词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作者的风格特色。例如李白是傲岸不羁、浪漫飘逸的。杜甫是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曹操古直悲凉、杜牧刚健忧思、李清照婉约哀怨、李煜忧愁自伤等等。
(3)看注释
①看注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熟悉的诗人词人。例如罗隐、黄巢、李益等。我们的课本中没有学过这些人的诗词,注释中就会有一个简单的介绍。
②看注释可以了解创作背景。例如往往注释中会有这样一句话:此诗作于诗人被贬xx地时。这个时候根据注释与正文,我们就可以判断出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③看注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太懂的句子。例如类似于“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如果没有注释,我们很难知道作者引用的是哪些典故。再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如果没有注释我们也很难知道这句话是化用李白的“青天明月有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02.看正文
“三看”之后就迈入了正文的阶段。如何鉴赏正文呢?从两方面入手。
(1)意象与意境
也就是说看古诗词中罗列了哪些意象,构建了什么样的意境。常见的一些意象都是有其固定含义的。例如柳树意味着送别与不舍、红豆意味着相思、鹧鸪意味着破败、鸿雁意味着遥远的消息与思念、明月意味着团圆、落花意味着撼恨、梅兰竹菊意味着美好品质与气节等等。找到诗词中罗织的意象,就离解锁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远了。
(2)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
鉴赏古诗词时要注意分析作者运用到的一些写作技法。
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议论、描写、说明、抒情,在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就是描写和抒情。
表现手法就有很多了,包括修辞的使用,如比喻、夸张、拟人、借代、顶针、互文等。再如写作的结构如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等。再如诗文中运用了哪些技巧如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烘托、衬托、比兴等等。
以上,了解了这些关于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我们要鉴赏一首陌生的古诗词时就会得心应手很多。
我是胡椒王,与您一起探讨文学、文化,如有不当,敬请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完整地鉴赏一篇古诗词,我认为应该有如下步骤。
第一是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哪朝哪代,社会情形如何,一般诗词风格内涵都与当时的社会朝代有关,比如唐诗与宋词就大不相同。
第二是了解诗人的生平,诗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写这首诗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就能明白诗词所携带的内涵了。比如送别诗,包含的是离愁或者宽慰,如果是写景,可能包含的是诗人对自然的赞美,等等。
第三个就是读懂诗词,每个字,每句诗词,明白诗词的表面译文,知道说的是什么。
第四是结合前面的背景具体分析每个词和每句蕴藏的含义,比如写景,可能不是单纯的写景,诗人可能通过景来比喻人,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如卞之琳的《断章》,写得是人看风景,其实重点是看风景和看人的人,通过看景这样一个画面来传达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思想主题。
最后,再结合前面所有了解和分析的内容重新回顾,体会整首诗词,就能做到全方位的赏析了。
如果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记得点个赞哦,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诗词是文化中的文化,是精品中的精品,往往是检验一个人文化程度的试金石。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即不学诗歌便不会说话。其实,只要不是哑巴,所有的人都会说话,但说话有高雅粗俗之分。孔子所说的说话是指高雅的话,是令人愉快的话,满嘴粗话的人必定令人不舒服。没有诗歌或缺少诗歌的生活是单调的,贫乏的。充满诗意的生活是我们普遍向往的。
如何鉴赏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需要储备一些什么知识01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要基本了解作品产生的大背景和小背景。每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思想感情和认识构成诗词作品的灵魂,对其认知和感受则必须将其放置在它所依托的历史环境中,这样才可以把握和理解。对于背景资料一无所知的认知是很困难的。
所谓大背景便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即在某一历史时期,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拥有的相同或近似的思想倾向的社会生活基础。
如盛唐时代的意气风发,中唐时期的务实求真,晚唐的忧患颓丧等都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再如北宋的新旧党争,南宋的和战之争,都反映到许多诗词作品中来。只有大体了解这些时代特点,才可能读懂这些时代所产生的文学作品。
比如:
如果不了解南宋建炎三年金兵追赶隆祐太后到造口壁下的这段国耻的历史,便很难读懂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菩萨蛮》)的辛酸和愤慨;
如果不清楚开元天宝之际重武轻文,唐玄宗溺爱斗鸡小儿使之飞扬跋扈的情况,便难以理解李白“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的犀利深刻。
所谓小背景指的是作家生活的具体年代以及具体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遭际。
如不知道陈子昂随同武攸宜征讨契丹时的特殊遭际,便难以理解《登幽州台歌》的痛心疾首的忧患与悲愤;
不知道李商隐由于政治上的磨难而导致爱情生活的艰辛,便难以理解那些痛彻心扉而又缠绵悱恻的无题诗;
不知道李清照前后期生活的巨大落差,便难以真正理解《声声慢》词的近似绝望的幽怨。如果知道李清照早年与丈夫赵明诚每当黄昏便同在书斋校阅图书时互相嬉戏的欢乐情景,再去理解“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意蕴,当会别有滋味。
因此,对于诗人生平了解的程度越深越细,对于作品的理解越深刻。
02掌握起码的古典诗词知识和语言表达技巧
古典诗词,有其特殊的语言规范和音韵格式,这是必须要掌握的。包括格律体式和语言习惯等方面。格律体式的知识掌握越多越熟练,对于诗词的品味就会越精确越到位。
诗词语言与其他文学不同,因其受字数和形式的限制,故极其凝练概括,在极小的篇幅中有很大的感情容量,因此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不稳定性。有时为了修辞或平仄格律的需要,还经常出现互文、倒装等情况,乍一读来,觉得语法不对,不太明白,须仔细琢磨分析方可读懂。在某种意义上说,不能用常规的语法知识来衡量诗词作品,而要用变通的灵活的思维来理解。
再、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语,便是典型的互文见义,如果按照通常理解,则为“秦朝时的月亮照耀汉朝时的边关”,读起来云里雾里。百思不得其解,如果知道诗词的互文法,则好明白,即秦汉时期便修筑了边关,秦汉时的明月已开始照耀关塞,形象地说明秦汉以来便有边塞战争的问题。
03要尽量多掌握一些古代文化知识
古代诗词是古代人对于生活和自己的表现,这样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便非常重要。尤其是要尽量多地了解古代文学与古代历史知识,多了解一些历史掌故。古代诗词作品大部分都用典,不熟悉掌握所用典故的意义也难以准确把握作品的意蕴,会成为理解上的一大障碍。
如李商隐《安定城楼》诗中“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两句诗分别用西汉初年贾谊和东汉末年王粲两个人怀才不遇的典故来抒发自己不为时重的感慨。
辛弃疾就是典故运用高手中的高手。读者可以回贴,这首词中运用了多少典故?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04要用形象思维进行解读
读者的生活积累和审美感知共同构成的悟性是很重要的。理解古代诗词,要有现代意识,要有自己的切身经验,即“以今逆古,以己度人”,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状况去推想体悟古人当时的处境,用我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悟作者的处境与心情,方能读出味道来,读出人性来,方能真正理解古人。
如:
渡汉江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有过背井离乡的人,读这道诗会有更深的感受。也才能体会当时宋之问的心情。
05
要注意全面把握,不要断章取义和穿凿附会
李白《越中览古》诗曰: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宫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一般理解,本诗是咏叹历史兴衰无常的作品,感叹世事渺茫,荣华富贵不能常在。
实际上 此诗以三句写当年之胜况,而以一句寓伤逝之情。虽只一句,而力足将三句扳倒。“只今唯有”四字有扛千钧鼎力。此中更有虚实之分际,前三句载叙者虽多,止是“想当然耳”,镜中花,水中月也。“鹧鸪飞”虽只三字,乃是当前实景也。
“诗无达诂”,即诗歌没有绝对正确的解释,对于同一首诗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这里既有对错的差异,也有深浅的差异。
因此我们看到与自己理解不同的说法亦不必大惊小怪。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盲从,也不要固执己见,应当仔细分析琢磨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到底应当如何,并往深一层思考,这时往往容易发现新问题。如果两种理解均可,则不必在一个问题花费太多的精力。
等到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都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容易就搞明白了。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鉴赏古诗词的步骤有哪些?】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