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年等于闰月吗 闰年和闰月有什么区别,闰月又该怎么计算呢?能举例说一下吗?

网友提问:

闰年和闰月有什么区别,闰月又该怎么计算呢?能举例说一下吗?

优质回答:

闰年和闰月是有区别的。闰年是以阳历公历而言的,闰月是以农历阴历而言的。我国使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即阴历阳历混合在一起用,阴阳兼顾。而阴历阳历是两种参照物不同,计算不同的两种历法。

公历从阳历改造而来。公历是阳历之一种,参照物是太阳,主要是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制定的,我国的阳历主要反明映在使用二十四节气上,是节气历。一个太阳回归年用时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因为做历法,天数要计整数,于是便采用四舍五入法,平年只计365天,剩下的5小时48分4秒,积4年差不多够一天就增加一天,成366天。现行公历平年2月只有28天,这增加的一天就放在2月,成为29天。公历上称为四年一闰,且安排在以4除之能尽之年设闰。如2020庚子鼠年,能以4除尽,所以是闰年,2月有29天,平年就只有28天。重在日与年。

农历里的阴历,是以月亮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的历法,反映的是月相变化,朔望圆缺盈亏特点,重月与月相变化。月亮圆缺一次,其周期用时是29天12时44分3秒,天数计整,就采用月大三十天,月小二十九来调节,所以一年12个月就只有354天或355天。阴阳历年日差约有11天,阴阳历要搭配合用,就要有折中办法,于是采用阴历迁就阳历做法,在阴历里设置闰月,经计算,19年设7闰,就可使阴阳历的天数基本相同,有差也仅在一天之间。阴历闰月后,一年就有13个月,384天,即13次月圆缺。至于闰何月,不是随便的,是要经过节气推算计算的,闰月无中气,推算到没有中气出现的那个月就设闰,就是闰月。闰月最多的是五月,其次到四六月,再到三七月,二月,八月,九月,十月,正月腊月,百年无一。闰五月,19年里常有两次,四六月肯定有一次,也有两次的。2020庚子鼠年是闰四月,闰四月无中气。即今年既是闰年又是闰月,是闰年闰月同年了,成了双闰的年。一般闰年未必闰月,闰月未必闰年,双闰年,有,但不多,百年没几回的。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真要回答淸楚,还必须用到有关历法和天文学的专业知识。如果你有耐心读完,我力争用浅显易懂的文字阐述清楚。

回答问题前先阐述一下阳历、阴历(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阳历就是现行公元纪年,由罗马教皇十三世格里高利在1582年颁布实施,也称作格里历,我国在1912年(民国元年)实施,解放后,全国政协一届会议决定继续采用,仍并用传统农历。在没有引入格里历前,中国是有自己的阳历和阴历的,阳历就是二十四节气,最初是古代天文学依据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确定,一岁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大约在隋朝初黄道十二宫随佛经传入中国,二十四节气结合地球公转轨道(黄道)上的十二星座(黄道十二宫)作为依据。二十四节气依据于地球公转周期,因此它能反映四季变化,指导农时。农历(阴历)是依据月亮的圆缺周期(月球公转周期)为依据制定的,只能反应月相的变化,如果不安排闰月,农历是不能反应四季变化的(后面详述)。

先说闰年和闰月的区别吧。闰年有阳历和阴历两种闰年。阳历闺年为366天,就是比平年多一天,在2月加1天为29天。而农历闰年是比平年多1月,即闰月(重复一月),农历闰年即该年有重复月(闰月)。

那么为什么要安排闰年闰月,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意义是什么?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时间(北京时间)是以地球自转引起的太阳的东升西落为依据的,以太阳的东升西落为一天24小时,称为太阳日。我们用太阳日为一天24小时计时,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变化对于我们的生活太过重要。除了昼夜变化,恐怕莫过于四季变化对于我们重要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从春分点出发转一周回到春分点,平均用时365.24219天,称为一个回归年,这个365.24219天是以我们用的太阳日来计时的,这个不是一个整数,对比我们的平年365天,多了0.24219天。假如我们不管这个小数,若干年后,这个小数引起的误差累积到大约1个月的长度(约需百多年),你会发现最冷月不在1月,最热月不在7月,那岂不是感觉季节都乱套了。因此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误差处理了,处理的方法就是安排闰年,0.24219*4=0.96876天,也就是4年积累的误差最接近一天。因此阳历闰年规定4年一闰,能被4整除的年份和世纪年能被400整除安排闰1天,加在2月多一天29天。即使这样还有误差,若干年后误差会积累到一天,那时这一天怎么处理还不知道,事在人为吧。

农历(阴历,亦称夏历,始于夏朝)是依据月球公转周期29.5036天来制订的,把完全看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农历月初一),月满的那天为望(农历十五),一个朔望月就是农历一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农历只能反映月亮的圆缺变化,和四季变化完全不相干。农历平年12个月为354或355天,与二十四节气(回归年)相差11天,如果我们不处理这11天的误差,17年后,你会发现农历六月飘雪,1月酷热,这和我们习惯的四季月份颠倒,因此要把误差在尽短时间处理掉。方法是,把能反映四季变化的二十四节气和农历结合起来(实际上自秦汉二十四节气与农历并行),通过安排闰月来处理误差。这个方法实际上就是通过天文观测和数学计算(类似于求最小公倍数),发现19年安排7个闰年就可以解决。二十四节气中,处于下半月的为中气,十二中气就象一把固定单位的尺子,这把尺子的是以冬至这个中气为0刻度开始,以两个中气之间的距离(回归年的一个月)为单位长度,用这把尺子去量并行的农历年,会发现有的农历月没有中气,我们就安排没有中气的农历月闰月(重复一月),并且刚好19年中有7年。

综述,其实不论闰年还是闰月,都是为了消除人类制订的历法和计时系统,与客观世界的天体运行周期之间的误差。人类制订的历法和计时系列只有无限接近于客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反映出天体运行、气象、物候、农时的客观变化。人类的计时系统现在独立于客观存在,用原子钟(铯原子)来精确计秒,还需安排闰秒,这也是人类遵循客观规律的体现。

其他网友回答

闰年和闰月,在中西方历法中都有。

从实际来看,中西方的早期置闰方式都比较接近,周期基本都是“十九年七闰”,大概隔三四年就会置一个闰年。

从以太阳为参考的阳历(公历)来说,闰年和闰月很好解释,为了方便阐释“农历”,我们需要简单地概括一下。

然后再来说说我国农历上的闰年和闰月如何计算。

太阳年:公历时间比较固定

需要注意的是,时间是人为设定的概念,我们将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设定为一年,同样是人为规定的。

所以,为了方便计算,一天设置为二十四小时,一年设置为三百六十五天,在具体上会与实际情况出现差别。

积少成多,大概每过四年,公历纪年就会多出一天来。

将这多的一天放在该年的2月,自然月由28天变成了29天。

所以,这一年就被称为闰年,而这一年阳历的2月就是闰月。

具体的计算方式也很简单,一般年份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比如今年2020年;遇到成百的年份,需要被400整除,比如2000年。

为什么会这样划分?

这里有一个技巧,如果一个数字的最后两位可以被4整除,这个数字就肯定能被4整除。而成百的年份中,比如1900年,最后是两位都是“0”,所以就规定被400整除。

农历闰年和闰月:有流变的过程,看似复杂,其实简单

纠正一个误区,很多资料都会告诉你,我们所用的农历,或者说是阴历,是和“公历”相对应的,参照物是月亮。

这是不准确的。

我国沿用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属于比较特殊的“阴阳合历”,即不仅仅是以月亮为参照物,同样和太阳也有关系。

因为我国古人在很早之前就对天相进行了观察和划分,对于最为明显的“日”、“月”两颗星辰的观察最为在意。

同时也是因为农业文明非常发达的关系,对于日相、月相的变化规律有着非常精妙的总结,从实际生活中形成的历法就与“日“、“月”都有关联。

先来说说古人对于月相的观察。

以现在的测量水平来说,月相的变化周期大概是29.53日,这与古人观测的数据基本一样。

所以,古人的一年只有354天,分为6个三十天的大月和6个二十九天的小月。

古代的时间单位“月”全称就是“朔望月”,月初第一天叫做“朔”,月中叫做“望”。

有一个知识点需要注意。

不是每一个月的“十五”都叫做“望”,小月的“望日”是十五,大月的“望日”是十六,所以才会有民间谣谚: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与公历年对比就能发现,古人每一年是少了11天的,三年下来就会多出一个月,所以就需要在此时置闰,否则就要夏天过春节了。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开始的时候是三年一闰。但发现不够,于是就五年两闰,后来就形成了“十九年七闰”的规律。

再来讲讲“太阳”对于农历闰年、闰月的影响。

古代置闰的方式有一个流变的过程。

依据现有的文献来看,商周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设置闰年了和闰月了,但当时多是直接将闰月放在年尾,也就是文献当中时有出现的“十三月”。这种情况不是很固定,有时候会出现一年两闰的现象,“十三月”之后还有“十四月”。

“一年两闰”的现象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消失了,说明当时的置闰方式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说到太阳对于我国农业的影响,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常识“二十四节气”。

从现代来说,“二十四节气”是因为太阳在地球上投影的位置不同所造成的环境差异所致,所以受到太阳的影响很大。

“二十四节气”其实只是我们现在简单的统一叫法,其实古人将其分为“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交替进行。

一年二十四节气,有十二个月,平均下来一个月可以分到两个节气。

比如正月里的“立春”叫做“正月节”,而“雨水”就叫做“正月中”,以此类推。

冲突就在这里。

“二十四节气”的参照物是太阳,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加起来大概是30.5天;而古代所用“朔望月”的参照物是月亮,时间只有29天或者30天。

所以就会出现一个差值,这也是设置闰月的依据。

在计时的时候会发现,因为天数的差异,每个月的“节气”和“中气”都要比之前的月份推后一两天。

那么,当有一个月推后到每一“中气”,只有“节气”的时候,就需要在此“置闰”,这个月就是“闰月”。

所以,民间还有一个谣谚:

闰月无中气。

“闰年”和“闰月”的设置,其实都是和农业文明息息相关的。

如今的生活中,学科细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士相对较少,对于一些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常识往往不是很了解。

但这并不妨碍从“认知”的层面上对其进行梳理,拓展一下知识面。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其他网友回答

阳历一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而咱们的农历(也叫阴历)平年是354天,这样阳历和农历年的天数不一样,越来差距越大,为了缩小差距每四年左右农历要润一个月,润年农历是383天。

1.闰年: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

2.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包括在公历或夏历中有闰日或闰月的年份,闰年有366天。

3.平年:阳历没有闰日或农历没有闰月的年份叫做平年,阳历平年365天,农历平年354天或355天…

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

其他网友回答

闰,本义就是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

闰年,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闰日,阳历的平年只有365日,与回归年比较,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积成1日,加于2月成29日,这一天称为闰日,这一年称为闰年

闰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 365 日5 时 48 分 46 秒相差约 10 日 21 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闰月、闰年

为了调整历法年的平均长度,使其与回归年的长度相符合,有时就需要调整个别月份的长度或增加一年中的月数.这个被调整的月份或增加的月份就被称为“闰月”.

闰月这种制历方法最早是我国发明使用的,大约开始于公元前500多年,比古希腊要早160多年.我国历法采用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在不同的时期和国别是不同的.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历中以朔月的长度29.5306日为1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的长度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需要置闰,使阴阳历各个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对应的关系.我国古六历中用3年闰1个月,5年闰2个月,19年闰7个月的闰月法,每逢闰年所加的月便称为“闰月”.闰月放在一年的年终,例如,秦代和西汉初期使用的《颛项历》,以十月为岁首,把九月做为年终,闰月就放在九月之后,而称为“后九月”.到了西汉初制定太初历时,把闰月分插在一年的各月,并规定以没有中气的那几个月作为闰月,月序仍用上个月的月序,只要称其为“闰某月”.这一置闰规则在采用平气的历法中最合理的.到清代的时宪历时,则改用定气注历,如继续单纯以没有中心置闰的规则,有可能一年要置两个闰月.因此,又补充规定:以两次冬至之间包含有13个月的定为闰年,闰年的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定为闰月.这一规则一直沿用至今.闰年中以闰四、五、六月最多,闰九、十月最少,闰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则不会出现,至少在几千年内是这样的.

在公历中,闰月不是在一年中增加一个月,而是在某一个月增加一天,以保证历法年与回归年相一致.例如《儒略历》和现行《公历》一般年份都是365天.通常每过四年(现行公历有时相隔八年)就把二月份增加一天,这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闰年和闰月有什么区别,闰月又该怎么计算呢?能举例说一下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闰年和闰月有什么区别闰月又该怎么计算呢能举例说一下吗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