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为何罗贯中却只写魏蜀吴,被抹去的是哪国?
优质回答:
毫无疑问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是非常成功的,将东汉末年那段群雄并起的风云岁月表现的淋漓尽致。无数人更是通过《三国演义》了解东汉末年这段历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但三国演义终究只是一部小说,有其艺术性需求,更是为了突出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东汉末年原本是四国鼎立,罗贯中却故意将东汉末年第一个称帝的人抹去、第一个国家抹去。
翻阅正史,我们不难发现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里,在华夏大地上上演的其实是四国鼎立的“大戏”。而这个被罗贯中所抹去的国家便是燕国,燕国的建立者是公孙度,同时燕国也是所有国家中最弱的一个,很难想象他们之中最有实力的曹操至死都没称帝,而最弱小的公孙度却是先跳出来的那个人。
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公孙度这个人吧。公孙度字升济,辽东襄平人,趁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在辽东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当起了皇帝。
自董卓之乱起后,各地军阀为讨伐董贼而无暇东顾,公孙度便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接着便是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越海取胶东半岛东莱诸县;继而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可谓是威加海外,俨然一副辽东王姿态。
到了公元190年,公孙度称帝,国号为燕,并且对汉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封的永宁乡侯嗤之以鼻,不过由于吴蜀联盟的存在,曹魏的主力不得不部署在南方,无暇北顾公孙度,所以燕国因此得以在曹魏卧榻之侧酣睡,一山可容二虎。
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汉进入了全面收缩阶段,转而进入战略防御阶段,曹魏可以腾出手了。
这才进行了对位于曹魏北方的燕国的战争,公元238年6月司马懿亲率大军进入辽东,此时的燕国建立者公孙度早已病逝,其孙公孙渊率数万步骑兵防守辽隧,抵御曹魏“入侵”。可令燕国没想到是司马懿对辽隧只是佯攻,目的是偷袭燕国都城襄平,公孙渊被围困城中,不久,襄平守将投降,公孙渊被斩,燕国灭。
至此,立国48年的燕国画上了句号。48年的国祚比蜀汉还长,为何后人直说三国鼎立而不说四国鼎立呢?或许是因为公孙度所建立的燕国并无图谋中原之野心,偏安于一隅,加之其为东汉末年最小之国,且又是第一个被灭之国,存在感较低,再加上罗贯中《三国演义》为艺术性需求,为了渲染魏蜀吴三国争霸,这个弱小的燕国自然也就被人所遗忘了。
其他网友回答
公元184年,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运动,宣告了原本强大到似乎不可战胜,可以永恒延续的东汉王朝正式进入末年,在后世人们的眼中,那同时也是拉开三国序幕的标志性事件,由于参加起义的人们用头缠黄巾作为自己人的身份标签,所以后人将其称为“黄巾起义”。
由于朝廷吏治极为腐败,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汉灵帝都公然卖官鬻爵,同时严重的外戚斗争与边疆战事在不停地损耗着国力,也让人们的生活略加难过,等到184年的时候,在持续大旱的刺激下,所有积蓄已久的矛盾都开始爆发,黄巾起义就如同一点火星出现,遍布全国的上百万民众尽皆加入,东汉王朝的大厦就此开始崩塌。
在朝廷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有很多人都看到了朝廷的腐败与无能,他们开始对朝廷失望,乃至于彻底灰心,于是主要开始打造自己的力量,于是天下豪杰蜂拥而起,地方群雄并立。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在经过一系列的战斗以后,众多的诸侯都被消灭,基本只剩下曹魏、蜀汉、东吴,所以后世又将那一段历史称为三国。
其实东汉末年有4国并存,然而后人在提到那一段历史的时候,对于曹魏的曹操、曹丕、司马懿,孙武的孙策、孙权、周瑜,蜀汉的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人都可以津津乐道,除此之外就基本没有太多印象,仿佛当时整个天下就只有这三个国家,那么多出来的那个国家哪里去了呢?为何后人基本没有太多印象,只是将其称为三国。
在曹魏、东吴、蜀汉之外的第四个国家叫做燕国,主要地盘在辽东,政权奠基人名为公孙度,让辽东在东汉的乱世中还是保持了相对和平的状态。公孙度本来只是郡中一个小吏,而且还因为成绩不好而被罢官,但是他有一个老乡叫做徐荣,徐荣在当时的大权臣董卓手下做官,并且很受器重。
徐荣向董卓推荐了公孙度,于是公孙度就此成为了管理地方的辽东太守,所谓“逐鹿中原”,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去争夺中原,所以天下豪杰都在中原打生打死,而公孙度就在相对偏僻的辽东进行发展(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猥琐发育),将辽东治理得极为兴旺,不仅百姓都极为敬服,而且东征高句骊,西征乌丸,让那一些已经强大起来的异族也纷纷来投。
同时由于辽东相对其它地方要安静和平很多,没有那么多的战乱纷争,所以其它地方的英雄豪杰也纷纷来投,如王烈、太史慈等出色的文臣武将。这这顺遂的发展下,公孙度的志向变得越来越大,他在190年自称辽东侯,衣食住行都是使用皇帝才能使用的规格,对曹操封其为侯的使者不屑一顾,说:“我已经是辽东王,又何必去做他的侯呢”,其实此时他已经是事实上的皇帝。
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在237年自立为燕王,并且一切都仿照天子的规格来设置百官,建立起了燕国,而从公孙度自立为侯开始,燕国此时已经存在了47年之久,曹魏的曹操首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让自己进爵为魏王才有了魏国,孙吴的孙权是被曹丕封为吴王才有了吴国,蜀汉的刘备首先也是自立为汉中王,可以说公孙度的燕国与其他三国在地位上其实也相差无几,为何会被大家所忘掉呢?
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还是因为燕国的国力太过弱小,虽然说打高句骊打乌丸的时候打得是风生水起,看上去相当厉害,但是魏蜀吴三国随便哪一个腾出手来也不是燕国可以应对的,等到诸葛亮病逝,蜀汉终于不再北伐的时候,魏国派出一个司马懿率领几万兵马就把燕国给灭掉了。
其他网友回答
确切的说,陈寿写《三国志》没有写错,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同样没有写错。因为很明显,那个被“抹去”的一国,跟魏蜀吴三国根本不在同一级别。
我们先了解一下三国历史时期的划分,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一国被故意抹去了。
三国鼎立,形成于208年的赤壁之战,但是,三国历史,正式开始于220年。
这一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篡汉称帝,建国号“魏”,汉朝正式结束。曹魏虽然是篡汉,但是,在形式上还是受了汉朝的禅让,因此,历史上的曹魏被尊为了正统。这跟我们平时看到、听到的民间看法并不一致。
221年,汉室皇叔刘备,假装汉献帝已经去世,在为献帝举办了一场大丧后,自认承袭汉室正统,登基为帝。刘备定国号仍然为“汉”。
魏、蜀两国都称帝了,那吴国呢?吴国的大臣纷纷劝说孙权称帝,但是孙权没有答应。
221年,孙权遣使,向曹丕请求成为魏国的藩属,并且将关羽北伐时俘获的于禁等人送还了魏国。当年年底,曹丕赐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此时,魏、蜀两国地位平等,而吴国的级别要低一级。
直到229年,孙权才登基称帝,建国号“吴”。三国时期的第三国孙吴(东吴)才算是正式建立。三国的历史局面正式形成。
263年,曹魏灭蜀,三国的历史局面已经结束。
因此,严格意义上的三国历史,应该开始于229年,结束于263年。
265年,司马炎篡魏,建立了晋朝,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期。不过,朝代之间的更替,时间上多数时候会有一个重叠。此时,三国中的吴国还存在,所以,三国历史并没有彻底结束。
直到280年,晋灭孙吴,统一了全国,三国历史才正式画上了句号。
我们再来看那个被抹去的“一国”,实际上就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割据辽东的一个军阀而已。
东汉末年,中原地区大乱,辽东太守公孙度,就以辽东为根基不断向外扩张。公孙度先后将扶余、高句丽、乌丸等周边小国的土地收入自己囊中。
在有了一定实力之后,公孙度自任辽东侯、平州牧,出行仪仗也仿效皇帝銮仪。但是,公孙度并没有称帝,也没有称王。他还是接受了曹操的封赏,任汉朝的武威将军、永宁乡侯,只是心里自认为辽东王,其所统治的区域为辽东国(或者简称东国)。
公孙度死后,其子公孙康接掌辽东。
公孙康照样没有胆量公开跟曹操为敌,斩杀了投奔他的袁熙、袁尚二人,将首级送给了曹操。公孙康时期,干得最漂亮的事情就是大破高句丽,占据了朝鲜半岛北部区域,设立了带方郡。
公孙康死后,其弟公孙恭接任。公孙恭接受了魏文帝曹丕的封赏,被拜为车骑将军、假节,获封平郭侯。直到此时,所谓的“东国”,其实还是臣属魏国的一个地方政权而已,比孙权的吴王都还差一个级别。
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长大成人之后,逼迫叔叔公孙恭让位,并将公孙恭囚禁。
233年,已经称帝的孙权曾遣使派人带着财宝、九锡等物,渡海册封公孙渊为燕王。但是,公孙渊害怕受到曹魏的攻击,斩杀了孙权的使者。然后,接受了魏国使者的封赏,受封大司马、乐浪公。相比之前的平郭侯,爵位升了一级。
不过,公孙渊在辽东地区并不安稳,所以,曹魏也想灭了他。
237年,魏明帝派幽州刺史毋丘俭去征召公孙渊入京。公孙渊闻讯,率兵阻击毋丘俭,将毋丘俭击退。之后,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叛魏。为了争取外援,公孙渊向吴国称臣。
公孙渊所建立的这个王爵级别的燕国,就是那个三国时期所谓的“第四国”。燕国建立之前,大部分时间是东汉、曹魏的臣属,偶尔归附东吴。建立之后,又是吴国的臣属国,根本无法跟魏、蜀、吴三国并立。所以,“抹杀”燕国是非常正常的。
而且,燕国存在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燕国建立的第二年,即238年,魏明帝派太尉司马懿讨伐燕国。公孙渊兵败逃跑时,被擒获斩杀,燕国灭亡。
当时,南方越地的割据政权,同样没有称帝,而且名义上也是归附吴国,或者蜀国的。北方的游牧,一直被魏国压制,更无法跟魏、蜀、吴三国并立了。
三国时期的三个顶级国就是魏、蜀、吴,其他所谓的“国”,都是魏蜀吴的附庸,或者被三国压制的地方政权。因此,不存在所谓“抹杀”的“第四国”一说。
其他网友回答
拨开历史的云雾,我们会发现,在魏、蜀、吴三分天下的背后,还有一个“第四国”存在,这个“第四国”就是辽东的公孙政权“燕国”。
该国从公元190年初成规模,到公元238年被司马懿所灭,立国48年,比刘备创立的蜀汉还要长6年;比曹丕建立的曹魏,要长4年。
燕国的开国之主是公孙度,此人虽然鲜为人知,可是,他是一个堪比刘备、孙权和曹操的乱市枭雄。
1. 出身卑微,有两位贵人相助,公孙度在辽东崭露头角
公孙度虽然与公孙瓒同姓,但是,两人没有直接的关系。
公孙瓒出身辽西令支的大姓豪族,而公孙度是辽东襄平人,也就是今天的辽宁辽阳人。
为了逃避狱吏的追捕,在公孙度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公孙延就带着他迁居到玄菟郡居住。
从这一点来看,公孙度的家庭并不是什么豪门大族,如若不然,也不用抛家舍业远走他乡了。
在玄菟,公孙度遇上了人生中第一位贵人,正是这位贵人给他提供了一个像样的“家”。
这位贵人就是玄菟郡的太守。巧合的是,这位太守也姓公孙。
他有一个儿子叫公孙豹,在18岁那年,不幸夭折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公孙度小时候的名字就是“豹”,而且他与公孙太守的儿子公孙豹年龄一样。
这两个巧合凑在一起,让痛失爱子的公孙太守对公孙度产生了感情,见而亲爱之,进而视如己出,好生培养,教他读书并为他娶妻。
在公孙太守的帮助下,公孙度获得了跻身于仕途的资格。
他先后拜尚书郎、冀州刺史等官职。
可是,在汉代豪门大姓垄断仕途的背景下,出身卑微的公孙度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同僚们的恶言中伤,很快,他就被罢免了官职,回到家中赋闲。
本以为他的一生就这样草草过去了,未曾想到,他又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位贵人,这位贵人直接帮助公孙度当上了辽东太守。
这位贵人就是徐荣。
在董卓专权的时候,徐荣是董卓手中的一名中郎将,他与公孙度是同乡,而且,很早就认识公孙度。
见公孙度一直赋闲在家,徐荣便给他谋了个辽东太守的官职。
但是,这也改变不了公孙度出身低微的问题。
上任之初,公孙度发现辽东郡的豪门大姓根本看不起自己,所以,他就暗自决定在这些达官贵族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他想到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杀人立威”。
2. 杀伐果决,公孙度一家独大
在这之前,辽东属国的公孙昭担任过襄平的县令,他让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担任伍长。
公孙度认为,这是公孙昭有意侮辱自己和儿子,于是,当上辽东太守的公孙度立即下令逮捕了公孙昭,并且将他“笞杀于襄平市”。
无独有偶,“郡中豪门大姓”田韶等人一度看不起公孙度,并且在仕途上,处处与公孙度作对。
这让公孙度一直怀恨在心,他随便找了个理由就将田韶绳之以法,处死了。
当地豪强大族见公孙度开启了“报复”模式,不敢与之相争,纷纷到外地躲避。
可是,公孙度杀伐果决,丝毫没有放过他们的意思。
就拿河内太守李敏来说,他是辽东郡的知名人物,因害怕遭到公孙度的暗害,带着家眷从海路逃走。
结果,公孙度“掘其父冢,剖棺焚尸”,进而诛其宗族,斩草除根。
当时的辽东,只是东汉帝国的一个偏远地方,人口不过10万,当地虽然不缺少豪族名门,但是,他们的势力并不强大。
面对公孙度对异己的“赶尽杀绝”,他们或走或死或忍气吞声,一时间,公孙度掌握了辽东的军政大权。
3. 公孙度野心勃勃,不仅扩大了势力范围,还想与曹操扳一扳手腕
公元190年,也就是公孙度主政辽东的第二年,关东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盘踞在幽州的刘焉、公孙瓒纷纷卷入到中原地区的军阀混战之中,他们想在中原争抢地盘,所以,无暇顾及辽东政权。
相反,公孙度并不想参与中原地区的混战,他想趁着中原正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努力经营自己的辽东王国,并趁机对亲信柳毅和阳仪说:“汉皇室将要覆灭,我到了与各位共谋王位的时候了。”
公孙度先是将辽东郡分为辽东、中辽、辽西三郡,然后,又派兵东征高句丽、北服扶余、西征乌桓,并重新加强了对乐浪郡的控制。
一时间,辽东争权掌握了5个郡县,人口发展到了60万之众,成为了东汉末年东北地区最大的一个割据政权。
此时,野心膨胀的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甚至,还实行起天子之礼,每次出行都要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帽子上要悬垂九条玉串,还要羽林军为自己开道。
他的这些举动引起了曹操的注意。
曹操见公孙度的势力逐渐壮大,又因忙于在中原逐鹿群雄,不便与公孙度再产生摩擦,于是,他想尽办法拉拢公孙度,以解决后顾之忧。
曹操推荐公孙度为武威将军,封永宁侯。
谁知,公孙度并不领情,他扬言:“我在辽东称王,要你的永宁侯干什么?”
可见,公孙度并没有把曹操放在眼里。
官渡之战后,公孙度与部下商量:“曹操在外远征,他们的邺城毫无守备,我们派3万将士攻打邺城,如何?”
大臣凉茂劝诫道:“如果与曹操交战,无异于自取灭亡。”
这才打消了公孙度与曹操交战的念头。
4. 公孙度病逝,公孙康继位,他用袁绍两位公子的人头讨好曹操
公孙度统治辽东共16年。公元204年,公孙度病逝,他的儿子公孙康继位。
在公孙康统治辽东时,在某种形式上依然和曹操控制的东汉政权保持着隶属关系。
207年,曹操率军北征乌桓,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熙带领乌桓军迎战曹操,不料,以失败而告终。
袁氏兄弟二人只好远赴辽东,投奔公孙康。
可是,公孙康为了讨好曹操,竟然诱杀了袁尚和袁熙。
曹操得知后,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并提为左将军。
221年,公孙康去世,他的弟弟公孙恭继任辽东太守,此时,曹丕已经建立魏国。
公孙恭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归附曹魏,这得到了曹丕的认同,曹丕拜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封为平郭侯。
但是,公孙渊与公孙恭走的路线并不相同。
他表面上依附曹魏,暗地里却与孙吴勾肩搭背。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这标志着孙吴正式走向了曹魏的对立面。
孙权想借助公孙渊的人力、物力和有利的军事地位, 从南北两方夹攻曹魏,公孙渊想借助孙权的势力,以加强自己的政治地位,摆脱曹魏政权 的压力,并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
于是,辽东与孙吴结成了同盟。
这让夹在中间的曹魏大为不满。
为了摆脱两面夹击的不利局面,曹魏开始对公孙渊施加压力,他们公开宣布“凡是和东吴有来往者,皆赦除之”。
公孙渊惧怕曹魏,又感觉孙吴远不可侍,于是,又偷偷摸摸地瞒着孙吴投靠了曹魏。
233年6月,孙吴将领贺达率军达到辽东,驻扎在旅大沿海。
公孙渊以设“宾主礼”为名,设计诱杀了孙吴300余人,其中,还有200余人被淹死,其余散走山谷,或者投降,或者被饿死。
这一举动,让公孙渊深得曹魏的赏识,魏明帝曹叡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
孙权得知后,大为恼怒,他要发兵征讨公孙渊,只是后来被陆逊等人给劝住了。
公孙渊虽然杀掉了孙吴的将士,表明了自己再次投靠曹魏的决心,可是,他和曹魏之间还是貌合神离,两者彼此并不信任对方。
他时刻提防着曹魏,防止他们吞并辽东;而曹魏也对辽东格外警惕,以防不测。
久而久之,双方互相猜忌,甚至,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曹魏派出使者到辽东见公孙渊时,公孙渊先是派兵层层包围使者的住处,然后,自己才敢走进去面见使者。
仗着人多势众,公孙渊对曹魏的使者口出恶言,引起曹魏的不满。
公元237年7月,魏明帝派毋丘俭率军征讨公孙渊。
恰巧,一连下了10多天的雨,辽河水位暴涨,给曹魏的军事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毋丘俭战败逃走。
经此一战,公孙渊信心爆满,他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设置百官,强化政权,甚至,还时不时地派人侵扰曹魏。
这些行动,引起了曹魏的不满。
公元238年,魏明帝派司马懿、毋丘俭率兵4万征讨辽东。
公孙渊自知不是司马懿的对手,他赶快向孙吴称臣求助,希望后者派兵相救。
孙权听后,坚持反对。
最后,桂阳太守羊道一再劝解,孙权才答应出兵。
但是,他们的真实目的并不是营救辽东,而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孙权以救公孙渊为名,准备趁机在辽东大肆抢掠。
公孙渊调数万步骑兵防守辽隧,没想到,司马懿对辽隧只是进行佯攻,而转军袭击燕国都城襄平城才是目的。
燕王公孙渊和全城军民被围困城中,八月弹尽粮绝,将军杨祚开城投降。公孙渊突围途中被魏军斩杀,燕国诸郡全部归降。
至此,燕国成为“四国”中首个灭亡的国家。
至于,罗贯中老先生在《三国演义》中只写了魏、蜀、吴,而没有提辽东燕国,三悟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文学作品的艺术渲染。
与魏、蜀、吴相比,辽东燕国的实力较小,在文学作品中,罗贯中老先生主要塑造魏、蜀、吴的矛盾纷争,所以,弱小的燕国也就不是文学创作的重点了。
2. 辽东燕国前期平淡,没有卷入你争我抢的战争之中
辽东燕国主要与高句丽、夫余等弱小国家作战,前期没怎么插手中原的战争,他们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和平中平稳发展,与战争频繁的魏、蜀、吴相比,算得上是一片净土,所以,罗老先生没有把它写到“三国”里。
3. 罗老先生“拥刘反曹”,不需要辽东燕国作全书的配角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直至公元280年孙吴亡、西晋统一为止,其间近100年的历史故事。它集中描绘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表现出了作者明显的“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但在作品的整个形象体系中,刘备和曹操,包括他们所代表的集团,明显占有中心的地位。二者的矛盾、对立和冲突,组成了全书结构的主线,相比之下,孙吴则处于陪衬的地位。所以,罗老先生没有写弱小的辽东燕国,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东汉本来是四国鼎力,那么除了魏、蜀、吴外,还有另一个国家吗?有,这个国家就是位于北方的燕国。
我们说这个燕国虽然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地理位置差不多,都处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但这两个燕国却没有什么关系。三国时期的燕国包括今天的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一部分地区。
说起三国时期的燕国应该和董卓有关系。当年曹操和袁绍发布讨賊檄文,号召天下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董卓担心自己无法应对,就派出自己的亲信前往各地镇守,以便牵制反抗他的各方势力。初平元年(190年),经同乡徐荣推荐,公孙度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不久,中原地区董卓乱起,各地军阀无暇东顾。
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继则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以辽东王自居。建安九年(204年)病逝,其子公孙康继承其位。
由于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使辽东地区在汉末三国的战乱年代,获得了暂时的安宁,使这里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一度很繁荣。
这个燕国仅存续48年时间,后来在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手中被曹魏政权所灭。
那么《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何只写三国,而忽略了这个东北的燕国呢?分析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被罗贯中所忽略。
一、在三国时期,君主抢夺的土地主要以中原地区为主。
中原地区经历历代繁荣,地势较高,物产丰富,而地处中原正中心的蜀国就是大家争夺的目标,也是饱受战争摧残最为惨烈的地方。各个政权的主力军都去抢夺中原主权,自然无暇顾及公孙度所在的辽东半岛等东北地区。这也给公孙度的辽东半岛带来休养生息的机会。
二、公孙度自居辽东,开始时采取的是平衡外交,并没有大张旗鼓地称王称霸。
公孙度虽然在辽东苦心经营,开疆扩土,但并没有染指中原地区。即使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也没有大张旗鼓地称王称霸。所以公孙度的辽东半岛表面还是东汉政权的一个属地,一直被中原各方势力所忽略,直到公孙度的孙子掌握政权后,才被曹魏政权所重视。历经48年时间,后来被司马懿所灭。
三、《三国演义》所写的历史,主要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争霸中原的战争,并没有涉及到东北和地处偏南地区的广东、福建、海南等这些在当时比较边远、人烟稀少的地方。
而且边远地区自立为王的小国并不在少数,他们和公孙度一样,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望。三国所关注的主要是中原地区势力,所以罗贯中并没有过度关注公孙度这样的地方势力。何况公孙度和中原地区势力的交集也很少。
鉴于以上几方面原因,所以罗贯中只写了魏、蜀、吴三国征战中原的故事,并没有把地处关外的辽东半岛放入小说里大加渲染。主要还是地理位置的关系,中原地区历来是中华大地的核心区域,即使到了清朝,关外辽东半岛等地区,还是被朝廷中央集权所忽略。
免责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请联系本人删除!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东汉末年是四国鼎立,为何罗贯中却只写魏蜀吴,被抹去的是哪国?】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