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赏析800字作文(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网友提问: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优质回答: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巜声声慢》?

《声声慢》是“千古第一才女”,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所作。这首词是她的代表作之一,纵观全词,应该是李清照的后期作品。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人各有异,笔者试图根据词义结合其创作背景,用“心”去加以解读。

附全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这首词起句就不同寻常,一连用“寻觅,冷清,凄惨戚”这七个字形成七组叠词,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慘惨戚戚”。在填词(包括诗赋)方面来看,史上绝无仅有。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北宋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在李清照46岁时,丈夫赵明诚因病去世,葬夫之后作者南渡,追随流亡的队伍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一起涌上心头,无法排遣。

上半阙解读:作者南渡后苦苦地寻觅着幸福的生活,然而面对国破家亡,丈夫去逝的处境,她感觉到的只有冷清、凄惨和悲戚,这是她向往美好生活从心中迸发出的一种呐喊。刚才还是暖和的天气怎么忽又变得寒冷了呢,真让人难以保养和休息。变幻莫测的风云有如她的人生,在乍暖还寒的时侯虽然喝了二、三杯淡酒,却怎么也抵挡不了傍晚紧吹的寒风。此时看到一行太雁从头顶飞过,让她感到更加的伤心,她思索着,那些南飞的大雁或许就是当年为她传递信书的旧日相识。

下半阙解读:作者通过描写残秋的所见所闻,借喻自己落寞孤寂的现实情感。那些堆积在田园的满地菊花,现已经憔悴不堪了,如今还会有谁来采摘它呢?孤孤单单地守在窗前,独自一人又怎么能熬到天黑?窗外的梧桐被细雨淋漓,到了黄昏的时候,梧桐树叶上还在落下点点雨滴。这样的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来了结

写于2021.10.2

其他网友回答

此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恨而作的。它写的是词人从早到晚一整天的愁绪。其妙处主要体现在叠字上,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表现三种境界。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丶神态,冷冷清清,写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写内心世界巨大的创痛。这几句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其次是借物抒情。都准确而形像地表现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道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强烈感愤,促然作结,而其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讲究声情,巧用叠字,满纸鸣咽,动人心弦。

其他网友回答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今译】

我苦苦寻觅,却只感觉冷清凄惨,内心悲戚。秋天刚爱还寒的时候最难保养。喝了几杯淡酒,仍感觉晚上的秋风凄清。大雁飞过天空,心里正在伤怀,知道这是以前曾飞来过的鸟儿。

菊花落满地,残存的菊花憔悴不堪,还有谁忍心去摘呢?守住窗前,独自一人,怎么才能度过漫漫的黑夜。夜晚上细雨蒙蒙,滴落在梧桐树上,这萧条的雨夜,怎一个秋字可以概括。

【译解】

此词写诗人愁苦之情。起句的十四个字都用叠字,词结尾"到黄昏、点点滴滴"也用叠字,新警奇特,情景婉绝,真是绝唱。起句的叠字都是唇齿音,读文更让人有凄清之感。全词都是寻常语,未用典故,来加雕饰,却把心中所感用白描手法写出,感人至深,结句有力。

其他网友回答

李清照的《声声慢》,意境凄绝!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50多岁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上亡国之痛,伤夫之悲,这首词所抒发的忧患之感跟年轻时的明快轻松、高雅活泼,形成反差。

词的上阕,连用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兮兮。”营造出一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孤独悲戚的氛围。在这种凄惨情景下,又缝“乍暖还寒”的深秋,身体也难以得到调养。即便是喝上几杯淡酒,也抵不住从早到晚的寒风。一个“淡”字,并不是说酒不够浓。而是对生活的感叹!就在这时,抬头望见南飞的大雁,于是想起了自己青年时期安宁温馨的生活。那时候虽然也有夫妻分别,但尚有鸿雁可以传书,聊寄相思。而现在,大雁如故,人却不在了,让人不仅悲从中生,既有国恨也有个人之愁。

下阕由回忆转到眼前。“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满地将要凋谢的菊花,以花写人感叹自己正饱受着无情风雨的打击,还有谁来关爱?“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个人苦苦煎熬,好不容易挨到天黑,不料又下起潇潇细雨。雨打梧桐的凄凉之境,声声催情。国破家亡,更遇凄惨雨夜,词人怎经得这样的伤悲呀!“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句哀嚎有声,是词人绝望的悲鸣、无助的呻吟!哀哀欲绝,让人感到撕心裂肺之痛,催人泪下。

全词并没提到国家的沦亡,但词人的不幸皆有亡国而引起。全诗也没有述说丧夫之痛,然而,字里行间溢出的孤独绝望,正是词人无依无靠,无处述说的无奈无助。全词更没有血一滴眼泪,却让人感到无比酸楚的感伤。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普遍认为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南渡之后所作,也就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要深刻解读这首震惊词坛的作品,不仅要感受家国天下的普世情怀,还应该从词人本身的遭遇着眼。原文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 词的语言通俗平易,虽是寻常语,但富有表现力,表现了深刻的内容。《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这首词一气呵成,如泣如诉,感人肺腑。全词以口语化的、朴素的语言,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哀愁,极富艺术感染力,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声声慢赏析相关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