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是谁?
优质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先了解清华大学的历史。
清华成立于1911年,是由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创办的留美预备学校,开始叫游美肄业馆,后改为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归中央政府外交部管辖。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清华学校更名为清华大学,1928年8月29日,外交部任命罗家伦为清华大学校长——因此,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是罗家伦。
说起罗家伦,大家可能比较熟悉。此人是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北京大学, 是五四运动中著名的学生领袖,曾起草过《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五四运动”这个名称就是罗家伦首先提出的。
罗家伦北大毕业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后来又游学欧洲,学贯中西。罗家伦1926年回国,先在东南大学担任史学教授,后来又参加了北伐,担任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秘书。北伐胜利后,罗家伦随军进入北京,接管文化教育,不久便被任命为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此时,罗家伦刚刚31岁。
当时外交部的任职命令上,是任命罗家伦为清华大学校长,其中并无“国立”二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外交部担心美国方面不高兴。但罗家伦上任后,在清华大学之前加上了“国立”字样,并上报国民政府大学院,提交国务会议通过。在罗家伦看来,增加了“国立”二字,代表着中国学术从此不再依附于国外势力,获得了真正的独立和自由。
1928年9月18日,罗家伦赴清华大学就职,并发表了长篇演说。罗家伦演讲的题目是《学术独立与新清华》,对于这次演讲,清华教授吴宓在日记中如此记录:
罗氏以(一)廉洁化。(二)学术化。(三)平民化。(四)纪律化。四者为标帜。又谓兼容并包,惟贤是用云云。
实事求是地说,罗家伦到清华后,大幅度提高教授待遇,裁减多余、无用的办事人员,大力提倡教授治校,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当时人们都说清华大学有三种人物:神仙、老虎和狗。其中教授是神仙,学生是老虎,职员是狗——话虽然有些不好听,却说明清华是以学术为主的大学。
但罗家伦在清华也有为人诟病之处,由于他在国民党内曾从事党务工作,所以大力提倡纪律性,要求学生军训、早操、穿制服。罗家伦初衷可能是好的,但大学毕竟不是兵营,此事对其威信有损,但他知错就改,很快便改进了这个做法。
罗家伦在清华大学干了两年校长,1932年到中央大学任校长,后来从事国民党党政工作,曾任首任驻印度大使,1969年12月病逝于台北。
罗家伦在清华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学校的影响和贡献却极为深远,清华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顶尖名校,有罗家伦的功劳。
其他网友回答
清华大华最早的校名是“留美预备学堂”。
美国人用“庚子赔款”的钱承建的。
今天它依然在为美国培养“留美预备人才”。
不能不佩服当年美国人的“眼光”。
清华的办校方针和方向亟待改变……
其他网友回答
清华大学校名始于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北洋政府之后,将“清华学校”改组为“国立清华大学”,由刚过而立之年的罗家伦空降清华园出任校长,而罗家伦之所以能够担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完全是蔡元培提名力荐的结果,因为清华大学校长是个肥缺,当时各派势力觊觎者多达30多人,如果没有蔡元培的推举和蒋介石的赏识,以罗家伦的资历和年龄而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清华学校是于1911年利用庚子赔款创办的留美预备学校,先后隶属于清政府外务部和北洋政府外交部管辖,但庚子基金都存储在美国,罗家伦通过国民政府外交部和教育部争回了这笔款项,专门成立了清华基金,并委托“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代管。
清华大学除了享有政府拨付的教育经费之外,每年还可以动用一部分清华基金,因此教育经费非常充裕,这在全国所有大学当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辉煌,也是得益于清华基金的支撑,而梅贻琦也是西南联大实际掌门人,而不是蒋梦麟和张伯苓。
罗家伦上任之后开始在清华园内大兴土木,相继建造了新图书馆、生物馆、天文馆、大礼堂、学生宿舍,教职员工宿舍等硬件设施,以致新任历史系主任蒋廷黻教授惊呼:“我们是在创办一所大学,不是在建造一座宫殿。”
清华园原有的基础设施就已经相当不错,早在1916年就聘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亨利·墨菲为清华进行了校园总体规划,校园内的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都是由墨菲设计的,这组建筑群均采用了西式风格,这也为以后的校园建筑风格定下了基调,而今罗家伦又锦上添花,他用了不足两年的时间就做成了别人五年甚至十年都难以办成的事情。
为了提高清华教授的整体水平,罗家伦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采取了重发聘书的措施,当时清华教授水平参差不齐,50名教授只续聘了18人,解聘了其中的37人,可见其力度之大,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罗家伦又延揽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如历史学家蒋廷黻、政治学家张奚若、萧公权、哲学家冯友兰、文学家朱自清、化学家张子高、地质学家翁文灏、数学家华罗庚等数十人,这些名家陆续到校任教,不断壮大了清华大学的教师队伍,清华鼎盛时期一些著名教授,大多都是罗家伦聘请来的。
清华大学之所以能够吸引国内一流的教授,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清华大学校园宁静优雅且远离闹市,适宜潜心研究学问,也是一个宜居的所在;二是清华教职员有法定的假期,旅费均由学校提供;三是教授上课钟点少,出国进修机会较多;四是图书馆、实验室的经费充足,各种图书和实验设备齐全;五是教授的薪资待遇相当丰厚。
其他网友回答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是梅贻琦。梅贻琦,1931年—1948年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
抗日战争时,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暂时以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身份主持校务。1937年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翌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1945年日本投降后,回北平筹备复校。
1953年任中华民国教育部在美文化事业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1955年奉召返台,在台湾新竹将清华大学复校,并筹办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1958年7月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部长,兼清华大学校长。1959年兼任中华民国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员会副主席。
梅贻琦晚年居住在美国和台湾,并在台湾新朱恢复国立清华大学。八年抗战期间,梅贻琦仍是清华大学校长,并主持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务(任联大常委)。西南联大的存在和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回到北平,梅贻琦继续担任校长,直到1948年12月清华园解放前夕。在他任校长的17年里,清华大学得到长足发展,全校设有文、理、工、法、农等5个学院26个系,在校师生2400多人。1962年5月19日病逝于台北。
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身教重於言教”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身为世人推崇。梅校长对清华大学的成长贡献巨大,受到所有清华人的崇敬。
其他网友回答
百度。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是谁?】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