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和八路军的区别 解放军、八路军和新四军怎么区分?

网友提问:

解放军、八路军和新四军怎么区分?

优质回答:

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隶属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

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同意设立总指挥部。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和总部特务团。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1937年9月11日,八路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部改为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但由于八路军的称号已经在各级部队中广泛传播,因此八路军的称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沿用直到解放战争后期。八年抗日战争,八路军总共歼灭日伪军 125万余人,解放了大片国土,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部队发展到100余万人,成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胜利后,八路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隶属于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队伍。新四军是正面战场上共产党的主力部队,装备相对于八路军要好些,军装为德式军装,军帽上有青天白日徽,新四军军官服饰与其他国民革命军服饰基本相同,部分军服由国民军提供。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迫于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终于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关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成一个军,于大江南北和闽浙两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协议。 1937年10月12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南方8省13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经由中共中央提名,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任命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副主任。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抗战结束后,新四军番号继续被沿用到1947年1月30日才撤销,原新四军部队主力除第3师(黄克诚部)开赴东北加入东北野战军,第5师(李先念部)改编为中原军区外,其余主力改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1月改称第三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和黄麻起义。这些地区起义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当时叫中国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以后,陆续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37年7月7日爆发抗日战争,8月25日红军的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1937年9月11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活动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1937年10月2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抗战时期坚持华南敌后抗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后北撤山东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929年9月海南岛农民起义队伍为基础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1独立师(后称第2独立师)。这支人民武装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考验,1947年十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中共领导下的关内各解放区部队大批进入东北地区,10月31日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945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有127万,另有民兵268万。1945年8月15日,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等提出部队番号改称“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机关称山东解放军总部。1945年8月26日,在《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中,又一次正式出现“解放军”的提法。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解放区各部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编成了五大野战军。经过数年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后又进驻西藏,统一了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号沿用至今。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这事挺复杂的,因为“新四军”的番号直到1947年初才撤消,而“解放军”的称谓最早在1945年8月15日就已经出现,时任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提出了将部队番号改称“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机关改称山东解放军总部,并且在8月末的延安文件中得到了确认。先说明一个根本区别: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国民革命军”的部队番号,是联合抗日的产物,而解放军是人民军队自己的名称。

(八路军总指挥)

另外一点重要的区别,“解放军”的名称并非是部队番号,更不是哪一级部队的建制,而是人民军队的正式全称,好比二战期间的“苏联红军”或者“德国国防军”一样,而八路军是“路军”建制的一个作战单位,其级别比普通的“军”略高,全称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样当年还有第五路军(李宗仁)、第十七路军(杨虎城)、第十九路军(蔡廷楷)等我们熟知的部队番号,它们的建制和级别是对等的。

至于新四军,其全称是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就是一个普通的“军级”番号,跟我们熟悉的新一军(孙立人)、新五军(陈林达)、新六军(廖耀湘)在严格意义上是完全相同的。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的番号,都是在国共联合抗日期间,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颁给我党领导的红军部队使用的,以便于统一抗日军队的作战序列。

(第115师师长)

1937年红军改编时,在陕北地区的红军部队已达72000余人,这里面包括长征过来的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原在陕北坚持斗争的陕北红军(原红26、红27军等部)以及后来“扩红”发展起来的部队。而南京军政部虽然给了一个“路军”的番号,却没有给军级番号,并且规定只能编组三个国防师,因此第八路军总指挥部之下,是直接下辖第115、第120和第129三个陆军师,共有46000多名红军指战员(主要是精锐作战部队)编入了“第八路军”。

也就是说,还有26000多红军指战员并未实际入列,而是以边区警备部队、留守兵团、晋绥联防军的名义完成了改编,并且仅仅在一个多月后,军政部重新给第八路军授予了“第十八集团军”的战时番号,所以后来在与重庆方面沟通的正式行文中,我军的落款均是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只是由于“八路军”的名号已经在华北打响,所以也就继续沿用了这一称谓,但只是俗称而已,并不专业和准确。

(第129师师长)

至于新四军,则是根据国共谈判达成的协定,将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各游击区的部队,统一整编后颁发的番号。首任军长叶挺将军为了纪念北伐铁军第四军,提议部队番号为“新编第四军”,并且得到了军政部的批准。由于最初集结的红军游击队只有10300人,所以未设师、旅等建制,军部直接下辖四个支队,每个支队再设两到三个团。

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开辟抗日根据地之后,部队规模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师分别组建了若干大的军区,比如第115师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和山东军区,第129师成立了晋冀鲁豫军区,第120师成立了冀中军区和晋绥军区等,对内是以军区名义实行领导,对外则仍然保持三个师的番号,这也是斗争的需要,比如第129师师部就兼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各军区也没有再建师级部队,而是在各师作战序列内增加编制和新建“旅级”番号,以及纵队、独立团、游击支队等武装,比如第115师挺进山东的部队,通过与山东纵队的合编发展,到抗战胜利前,已经从最初的1个旅发展到五个二级军区、20个军分区、3个教导团、18个主力团和4个独立旅。这期间各军区都出现了新编旅、教导旅的番号,已经不再是每师仅辖2旅的状态,尤要分清。

特别要注意区分一点,即在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重庆政府已经单方面撤销了新四军番号,而我党领导的武装已经在事实上跟国民政府脱离了关系,所以新四军重建以后的7个师都是自拟番号,八路军扩建的各旅、各团的部队番号,也是我方自己的作战序列。比如新四军的3师、4师、5师,也都是八路军南下部队改编的,跟重庆军政部不发生关系。

只是在独立发展的前提下,为维护联合抗日的大局,各军区部队仍然沿称第八路军、新四军(不强调第18集团军的番号,已经是一种明确态度)。到抗日大反攻和日本投降阶段,各军区已经出现了师级番号,比如山东军区就将所属二级军区整编为8个师、12个警备旅,加上各军分区部队已达230000余人,并且为了与蒋政权的军队区别开来,从1945年8月起已经开始使用“解放军”的称号。

1946年起随着蒋军大举进攻各解放区,原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和其他各地区我方武装,陆续开始改称人民解放军,部队编制则形成了野战军和地方武装两大类型,野战军的作战序列一般为:军区(野司)、纵队、师(旅),地方武装则主要是军分区、独立团(营)等等,所有的番号都由各大军区自拟。不过这一时期全军尚未统一序列,群众对我军的称谓仍然习惯用八路军、新四军。

直到1948年11月1日,西柏坡正式发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全国各战区的人民解放军才实现统一称谓,并且划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三类,于是出现了我们熟悉的四大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以及大批的地方部队。所以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番号,到1941年以后,已经不仅仅是建制名称,而是军队阵营的代指。

部分军迷总是把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部队规模错误的解读,就是没有理清“军队称谓”和“部队番号”的区别,不妨可以这么解释: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早期是部队番号,代表着两种建制,而到了1941年以后,已经成为我党领导武装的军队称谓,其所辖的部队番号,跟重庆政府已经没有任何实质性关系,当局面发生变化和条件成熟时,便统一改称为了人民解放军。

其他网友回答

解放军是我党领导的所有军队的称谓,而八路军和新四军是抗日时期与国民党政府合作的产物,因为“新四军”的番号直到1947年初才撤消,而“解放军”的称谓最早在1945年8月15日就已经出现,时任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提出了将部队番号改称“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机关改称山东解放军总部,并且在8月末的延安文件中得到了确认。

先说明一个根本区别: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国民革命军”的部队番号,是联合抗日的产物,而解放军是人民军队自己的名称。

另外一点重要的区别,“解放军”的名称并非是部队番号,更不是哪一级部队的建制,而是人民军队的正式全称,好比二战期间的“苏联红军”或者“德国国防军”一样,而八路军是“路军”建制的一个作战单位,其级别比普通的“军”略高,全称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样当年还有第五路军(李宗仁)、第十七路军(杨虎城)、第十九路军(蔡廷楷)等我们熟知的部队番号,它们的建制和级别是对等的。

至于新四军,其全称是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就是一个普通的“军级”番号,跟我们熟悉的新一军(孙立人)、新五军(陈林达)、新六军(廖耀湘)在严格意义上是完全相同的。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的番号,都是在国共联合抗日期间,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颁给我党领导的红军部队使用的,以便于统一抗日军队。1937年红军改编时,在陕北地区的红军部队已达72000余人,这里面包括长征过来的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原在陕北坚持斗争的陕北红军(原红26、红27军等部)以及后来“扩红”发展起来的部队。而南京军政部虽然给了一个“路军”的番号,却没有给军级番号,并且规定只能编组三个国防师,因此第八路军总指挥部之下,是直接下辖第115、第120和第129三个陆军师,共有46000多名红军指战员(主要是精锐作战部队)编入了“第八路军”。

也就是说,还有26000多红军指战员并未实际入列,而是以边区警备部队、留守兵团、晋绥联防军的名义完成了改编,并且仅仅在一个多月后,军政部重新给第八路军授予了“第十八集团军”的战时番号,所以后来在与重庆方面沟通的正式行文中,我军的落款均是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只是由于“八路军”的名号已经在华北打响,所以也就继续沿用了这一称谓,但只是俗称而已,并不专业和准确。

至于新四军,则是根据国共谈判达成的协定,将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各游击区的部队,统一整编后颁发的番号。首任军长叶挺将军为了纪念北伐铁军第四军,提议部队番号为“新编第四军”,并且得到了军政部的批准。由于最初集结的红军游击队只有10300人,所以未设师、旅等建制,军部直接下辖四个支队,每个支队再设两到三个团。

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开辟抗日根据地之后,部队规模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师分别组建了若干大的军区,比如第115师成立了晋察冀军区和山东军区,第129师成立了晋冀鲁豫军区,第120师成立了冀中军区和晋绥军区等,对内是以军区名义实行领导,对外则仍然保持三个师的番号,这也是斗争的需要,比如第129师师部就兼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各军区也没有再建师级部队,而是在各师作战序列内增加编制和新建“旅级”番号,以及纵队、独立团、游击支队等武装,比如第115师挺进山东的部队,通过与山东纵队的合编发展,到抗战胜利前,已经从最初的1个旅发展到五个二级军区、20个军分区、3个教导团、18个主力团和4个独立旅。这期间各军区都出现了新编旅、教导旅的番号,已经不再是每师仅辖2旅的状态,尤要分清。

特别要注意区分一点,即在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重庆政府已经单方面撤销了新四军番号,而我党领导的武装已经在事实上跟国民政府脱离了关系,所以新四军重建以后的7个师都是自拟番号,八路军扩建的各旅、各团的部队番号,也是我方自己的作战序列。比如新四军的3师、4师、5师,也都是八路军南下部队改编的,跟重庆军政部不发生关系。

其他网友回答

解放军和八路军、新四军是不同时期的称呼、名称。

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改编。长征到西北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个番号原来是广东的,李济深和陈济棠都当过第八路军总指挥。1936年两广事变后,陈济棠垮台,余汉谋接掌粤军,10个师。抗战后部队编为62、63、64、65、66军,增加83军。62军在天津被歼,157师在北平随傅作义改编。63、64随黄百韬被歼。65军调胡宗南,退往四川成都起义。66军在广西被裁撤。83军在广东作战中失利被裁撤。

八路军下辖三个师,115、120、129师。分别是红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改编。军或军团改编为旅,红军师改编为团。一军团改343旅,15军团改344旅,2军团改358旅,6军团和9军团改359旅,4军改385旅,31军改386旅。

南方游击队改新四军,中央苏区改1、2、3支队,鄂豫皖红28军改4支队。

皖南事变后,1、2支队发展成1、6师,3支队发展成7师,4支队发展成2师,华北八路军改3师、4师。鄂豫皖新建部队改5师。

国共内战时八路军和新四军改称解放军。新四军北上山东,成为第三野战军主力。115师发展成华北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和山东八路军加入第三野战军。120师发展成西北野战军,129师发展成为第二野战军和华北第18兵团。

1985年大裁军的时候,保留的有一野第一军,二野12、13、14、15、16军,三野20、21、23、24、26、27、28、31军,四野38、39、40、41、42、46、47、54、55军,华野60、63、64、65、66、67、68、69军。长春起义的滇军60军改的50军,重建的11、19、29、43军。

经过几轮裁军,剩下1、12、13、14、15、16、20、21、26、27、31、38、39、40、41、42、47、54、65集团军。现在改组为71-83军和一个空15军。

其他网友回答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在反围剿失利后,被迫开始转移,主力部队基本全部随中央机关出发,参加了长征,留下的红军地方部队和游击队等部队则留在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

中央红军初期的长征目的地为湘西,并预先让井冈山的六军团在任弼时,肖克和王震率领下向西转移,先期到湘西与在湘鄂西根据地坚持斗争的贺龙率领的二军团合并,同时策应中央红军的行动。

此时,四方面军主力在1933年离开鄂豫皖根据地之后,经过长途转战,已经到达川西北地区,并建立了比较稳固的根据地。

?

中央红军于1935年十月到达陕北,与先期到达的四方面军二十五军汇合,会同原在当地坚持斗争的陕北红军共同开辟和扩大根据地,消灭周边的敌人。

一年后,四方面军北上到达甘南地区。在中央与张国焘进行斗争后,四方面军仍然坚持渡过黄河进行西征。但刚开始渡河,就被国军关麟征部半渡而击,只渡过去2.2万人,其余部队未能完成渡河。

?渡河完成的四方面军部队在徐向前和陈昌浩率领下开始西征,进攻河西走廊地区,意图打通河西走廊,但未能成功,最后兵败,全军覆没。徐向前孤身一人沿路乞讨,回到陕北归队。仅李先念率八百人左右部队到达星星峡,但并未得到预先说定的苏联援助。后来国共和谈达成后,返回陕北。

未能渡河参加西征的四方面军1.8万人则到达陕北,与中央红军和二方面军汇合。此时的红军全部约五万多人,包括中央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四个部分。

?抗战开始后,按照国共和谈的约定,到达陕北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中央红军改编为115师,师长林彪,二方面军改编为120师,师长贺龙,四方面军改编为129师,师长刘伯承。陕北红军分别配属给三个师。

后来,第八路军按照国民政府重新发布的番号,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之后,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斗争的红军余部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也就是后来的新四军。新四军所部包括五个师,除了原来的南方八省游击队之外,还包括了彭雪枫在皖北苏北地区重新开辟的华中根据地,以及留守鄂豫皖根据地的四方面军余部编成的第五师。

新四军初期由北伐名将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实际上是政委。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宣布新四军为叛军,撤销番号。中共恢复重建了新四军军部,陈毅任军长,刘少奇任政委,刘少奇后调任中原局,饶漱石继任政委。

解放战争开始后,八路军各部与新四军各部分别在各个战场作战,统一改称解放军。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解放军、八路军和新四军怎么区分?】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新四军和八路军的区别相关的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