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杜鹃鸟在历史上有什么传说?
优质回答:
杜鹃鸟,又名杜宇,子规,催归。它的传说和西周时期古蜀国的开国国君杜宇有关。
西周建立后武王评功奖赏,杜宇因为伐纣有功被推举为古蜀地的领袖,称为望帝。杜宇在农耕方面很有经验,带领部族人民开拓疆土、发展耕种,逐渐走出了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因此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可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古国蜀地却遭受了连年的水患,主要是由于川内的河道狭窄,导致河水四溢而发生洪涝,不仅破坏了耕种的土地,也使老百姓无处安身。杜宇为此伤透了脑筋,这水患不除一日都不得安生呀!后来有一个叫鳖灵的人从河的下游而来,常年生活在江边熟悉水性,他对治理水患很有见地。杜宇求贤若渴,这么好的能人正是为国出力的好时候,于是任命鳖灵为蜀国的国相,担任治理水患的大任。鳖灵出任之后果然不负众望,积极主持政务,通过实地考察决定把巫山的峡道开凿清理,让川内的河流顺峡谷而出。经过千辛万苦地挖掘开凿,终于把阻挡水流的巫峡贯通,使得原本淤塞横流的江河,都顺势而出,一泻万里,形成奔流不息的滚滚长江。水患得以解除,蜀地老百姓又可以安居乐业了。劳苦功高的鳖灵在蜀地百姓中建立起了威望,杜宇看在眼里也知道蜀国的前途后继有人了,于是就把自己的帝位蝉让给了鳖灵,自己年事已高就退隐到了西山。
《蜀王本纪》云∶杜宇为望帝,淫其臣鳖灵妻,乃禅位亡去。时子规鸟鸣,故蜀人见鹃鸣而悲望帝。这一段记载可能是杜宇魂化杜鹃的由来,当然这是不是后人的子虚乌有却不得而知。相传杜宇去世后魂魄不愿离开故国蜀地,也放心不下他的子民,于是就化身为鸟,每年农历三月间就在树枝上昼夜啼叫,提醒蜀地的百姓莫忘农事赶紧播种。但是这种鸟的叫声听起来悲切哀怨,时间久了蜀地的百姓总觉得这就是先帝杜宇的化身。李时珍曾说∶蜀人见鹃而思杜宇,故呼杜鹃。
故事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相传是鳖灵做了丛帝之后,慢慢地有些居功自傲,仰仗自己治水有功和百姓拥戴的威望变得骄横跋扈起来,整日独断专行不把老百姓的艰难生活看在眼里。蜀地的百姓不能忍受鳖灵的胡作非为就到请杜宇出山,希望一起规劝鳖灵改过自新,勤政爱民。杜宇不忍心看到自己创立的基业被毁掉,就带领百姓一同来到城下劝诫。可是鳖灵一看到杜宇前呼后拥这么大的阵势,误以为杜宇要来收回帝位。赶紧下令关闭城门,不让这些人进来。杜宇一看没有办法只得返回了西山。可是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疾苦深深刺痛着他的心,他一心相见鳖灵而无望,最终忧郁而死化身杜鹃,扇动着翅膀飞过城墙落在丛帝鳖灵后花园的树枝上,日夜啼叫,声声哀鸣,提醒丛帝“以民为贵”,以至于口角滴血,染红了树下的杜鹃花。这个故事就是杜鹃啼血的由来。
其他网友回答
杜鹃鸟是林中的一大益鸟,其他鸟类不吃的松毛虫这些,它认为是最好的佳肴。杜鹃鸟在我们福建龙岩叫布谷鸟,每逢春天来临需要播种的时节就在对面的山上“布谷,布谷”叫不停,儿时的我们听到这声音还很是害怕。
杜鹃鸟是一种巢寄生的鸟,说来就是对自己动物后代很不负责的鸟,用我们的话说判它个叫遗弃罪都不为过。为什么这么说呢,很有意思的是,杜鹃鸟不自己筑巢造窝,估计是真不会,要么就是懒惰的要命。要繁育后代了,乘别的鸟窝主外出的时机赶紧把蛋下在其他鸟窝一起(主要针对画眉这些有点相近的鸟)。让别的鸟妈妈把杜鹃鸟孵化出来了,杜鹃鸟更狠的是会把巢主真正的孩子给推出窝,让巢主鸟就只喂养它的孩子,又狠又自私啊!
关于杜鹃鸟还有个感人的传说:周朝末年,蜀王杜宇称帝,但众生贫苦,又加常年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又个叫鳖灵的人死而复生病当了宰相,把巫山给凿开,开通了三峡,消除了水患,杜宇念他功不可没,让帝位于鳖灵,自己隐居山中,又加之生前乐于教民务农,死后还揪心民众,化作子规鸟也就是布谷鸟,在春天播种时期总要呼唤提醒民众赶紧播种,因而“布谷,布谷,快快布谷”地鸣叫不停。
麻烦关注我 了解更多资讯
感谢阅读 麻烦点赞 是否听过农村的布谷鸟叫呢?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杜鹃鸟在历史上有什么传说?】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