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怎样的?
优质回答:
《三国演义》里许多故事不靠谱,但三顾茅庐的事恐怕是真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当时刘备驻屯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③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④三往,乃见。
《三国志》说得很清楚,就是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刘备想让徐庶叫上诸葛亮一起来,但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大才,不能随随便便呼来呼去,必须亲自前往去请才行。
这里没有说,司马徽提前为卧龙凤雏做过广告。
刘备也很听话,因为实在是想办大事,需要高明的人指点。
于是,就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掐指一算,不好,有个大耳朵的人要来找麻烦,赶紧溜。因而,刘备第一次拜访没见着。
这个事哪,诸葛亮会不会算,不好说。突然大老远来拜访,见不着也是常事。
刘备也不傻,见不着人,但总会留下一句话吧。比如,说过几天一定再来拜访。
出于礼节,诸葛亮应该回访才是,可诸葛亮没有哦。
唯一的解释,就是诸葛亮不乐于去掺和,但也不好拒绝,最人性的做法那就是回避。
刘备二顾茅庐,还是没有见到,因为诸葛亮不想见嘛。
但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哦,三顾茅庐的时候,再不朝面就说不过去了。
否则就是,刘备再也不会来了;将来有一天诸葛亮落到刘备手里,将会很难看;架子太大,以后谁也不会再来拜访了。
归根结底,诸葛亮还是想出来做事。至于说被感动,这不是没有一点成分在里面。但诸葛亮出山,主要还是理性的选择,而不仅仅是情感的选择。
有人说,“三”在古文里是多的意思,不具体指明就是三次。但两次及两次一下没有说三的,起码是三次以上。
陈寿是蜀汉时期官吏,尽管《三国志》成书于西晋,但诸葛亮的名望还没有凌驾于刘备之上。绝不会故意说刘备多次拜访,诸葛亮就是不朝面的意思。
有说法是,诸葛亮曾经拜访过刘备,这也不矛盾。
刘备提出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恢复回去考虑考虑,这是常理。
得不到诸葛亮的回复,刘备再次上门请教也是可能的事。
因而,三顾茅庐恐怕是真的,确有其事。
具体怎样一个细节,可以去看演义,也可以自己琢磨,史书没有交代的很细致,也就不好多说了。
其他网友观点
历史上三顾茅庐确有其事,但是却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和《三国演义》是一致的,即刘备三顾诸葛亮,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如是记载: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而第二个版本则比较让大家出乎意料了,那就是三顾茅庐实际上是诸葛亮主动拜访的刘备,出自
对《诸葛亮传》注引的《魏略》中的内容:
魏略曰: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適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所以,史书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相左的观点,当然了,肯定只有一个版本是真的,所以《魏略》和《三国志》必然有一个是假的。
至于谁是假的,我认为可以通过分析一下当时刘邦和诸葛亮两个人的处境,到底谁更需要谁多一点,那么自然,需要者肯定要“三顾”被需要者。
首先说说刘备,投靠在刘表的麾下,其实是很尴尬的一个局面。
刘表非常需要刘备这支兵马来壮大自己的实力,但又忌惮他的能力强于自己,所以虽表面上非常友善,但却处处提防刘备的行动。
在这样的处境下,刘备要么冒着风险继续单干,要么就找机会融入到荆州势力之中,这就需要本土的人士的支持。
而诸葛亮无疑是最佳人选,拿他卓越的才能暂且不提,且看看诸葛亮的身份。
诸葛亮娶妻黄氏,黄氏的父亲是荆州名士黄承彦,而母亲则是刘表的夫人蔡氏的姐姐,而荆州本土实力派蔡琩,则是诸葛亮丈母娘的兄弟。
诸葛亮本人才学出众,且有司马徽、徐庶等人的力荐,再加上有这么一层关系荆州本土的关系,是身处逆境中的刘备梦寐以求的人才。
反过来看诸葛亮,似乎诉求并没有那么强烈,至少没有非刘备不跟的地步,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荆州虽然名士辈出,但身为荆州之主的刘表却并不重视,甚至有些蔑视,比如刘表曾经这么评价名满天下的司马徽:
世间人为妄语,此只小书生耳,其智而能愚者皆类。
诸葛亮当然名气不如司马徽,那么刘表可能更加轻视了,否则有如此亲戚关系,却未曾招诸葛亮入幕,可以证明这一点。
所以,诸葛亮住在荆州,也希望能有机会遇到一个能力更强,志向更远大的明主辅佐,所以诸葛亮也是非常需要遇到刘备这样的明主来施展自己才学的。
综上所述,两个版本的“三顾茅庐”,明离子认为,都有可能,但是还是刘备三顾诸葛亮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其他网友观点
《刘皇叔的抱负》。
刘备虽然卖过草鞋,但是掩饰不了刘备的皇室血统,他是当之无愧的皇叔了。拯救汉室,刘皇叔是义不容辞的。一点草鞋的家当,还不足以撑起力挺大汉的门面。招兵买马是表面功夫,虽说手下有关、张的结义兄弟,刘备的成功之处,他懂得凡事预在立,不预则废。他纵有雄才大略,手头却没有帮助他立的即谋划的英才。刘备的三顾茅庐是三国时代的绝唱,而诸葛亮的巜隆中对》则是把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刻划着入木三分。刘备当时只是寄生在刘表手下的一个不成任何气候的一员,诸葛亮竟能越过时间和空间的迷雾,提出了菲夷所思的三分天下的设想?什么叫智囊?什么叫金点子?是见别人所不见,讲別人所不讲,提别人所不提。标新立异不稀奇,恰到好处真功夫。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平民百姓也有谋略的问题。如果有一个人能为你指点迷津,你可以少走不少弯路的。只是芸芸众生,哪有什么长远的发展眼光?一亩三分地,夫妻老婆热坑头,生几个娃就很满足了。天下真没有几个刘皇叔的。
其他网友观点
东汉末年刘备的势力草创,而刘备的谋士徐庶却又被曹操强行抢走,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刘备听从徐庶的建议,去隆中拜访卧龙岗上的诸葛亮,希望得到这位有卧龙之称的谋士。
刘、关、张三人第一次去隆中拜访的时候,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只有书童在内,刘、关、张只好空手而还。刘、关、张第二次去拜访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却再次出去游玩,只有他的弟弟独自在家。直到第三次刘、关、张三人去拜访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在家,但是他正在睡觉。此时天下大雪,刘、关、张三人直到诸葛亮睡醒之后,才出声打扰。
刘备如此辛苦的拜访诸葛亮并不是没有回报,正是这第三次拜访,不仅使刘备收获了这位有卧龙之称的谋士,也正是在隆中奠定了日后三分天下的军事策略。而诸葛亮被刘备的态度所打动,辅佐蜀汉政权的刘备、刘禅,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这个典故,在后世逐渐演化成,求贤若渴的一个典范。
三顾茅庐典故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对人才的渴望)。要懂得自我审视,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刘备集团当时最缺乏的就是敲开荆州士族集团大门的钥匙,其次就是谋士,诸葛显然是最佳人选之一)。同时利用自己手中有限的资源去获得最大的利益(刘备唯一拥有的就是自己军阀之主的身份,其次就是能化而为龙的潜在实力)
其他网友观点
刘备三顾茅庐主要是讲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打天下的故事,比喻诚心诚意,邀请有才能的人。
背景:官渡之战,曹操打败了刘备,这时有一个叫徐庶的人向刘备推荐南阳有个奇才叫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如能得到诸葛亮的相助,必然能取得天下。
三顾茅庐:第一次,刘备和张飞、关羽前往南阳寻找并拜访诸葛亮,但诸葛亮却不在家,只见到他家的书童,无功而返。
第二次,天降大雪,刘备和关羽、张飞又去拜访诸葛亮,这次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却被告知诸葛亮去了朋友家,依然无功而返。
第三次,刘备选的吉日,又一次来到诸葛亮家,得知诸葛亮正在睡午觉,就和关羽、张飞一起在门外等候,等诸葛亮醒后,方才进屋拜访。
三次拜访,表明了诚意,也取得了诸葛亮的信任,诸葛亮为刘备分下天下大势“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刘备经历了无数次的大小战役,已是声名在外的将军,却仍能虚心向一个青年人请教,三次拜访,诚意十足,终于打动诸葛亮,诸葛亮为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为其制定三分天下,复兴汉室的策略,也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他网友观点
三顾茅庐之真相
一、刘皇叔求贤若渴
杜甫诗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三顾茅庐佳话,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故事中的刘备谦恭有礼尊重人才,终于打动了天下大贤“卧龙”先生,得到了“跨有荆益联孙抗曹”的隆中战略,并在这杰出的战略构想下,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一代明主。
三顾茅庐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当时诸葛亮未及而立,不过一介布衣,只在荆襄一带有些才名;而刘备年近半百,早已封侯拜将名满天下。二人名位阅历都有很大差距,刘备凭什么要对一个能力未经验证的年轻人毕恭毕敬乃至执弟子礼呢?
刘备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其麾下人才虽不及曹操繁盛,但也有过几个非常优秀的谋臣:在徐州时有三国顶级行政人才、九品中正制设计师陈群,还有文武兼备曾任广陵太守力拒江东小霸王孙策的陈登;赤壁战后又招揽了不少人才,其中就有“凤雏”庞统和画策定汉中的法正等一流谋士。刘皇叔固然重视人才,但此前之后都不曾有人得到过诸葛亮的待遇。
刘备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温良恭俭让,他其实是很有脾气的,从他鞭督邮、杀张裕可知,他的心胸并不是很宽广——鞭督邮是皇叔亲自动的手,演义中栽赃给了张飞;张裕不过是在一次玩笑中有所冒犯,就被怀恨在心寻隙杀害。编者按:张裕不是因为开玩笑被刘备怀恨在心,而是诅咒刘备得蜀九年后必失。原话如下:“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在古代,说这种话的,任何一个君主都不会容忍。此人死的并不冤。
即使说刘备当时处境窘迫,为收买人心刻意折节礼贤下士,那么在招揽得手后就没有必要继续作伪——《三国志》载:刘备与诸葛亮“情好日密”,甚至让铁杆亲信关羽张飞都感到“不悦”,可见刘玄德一直都非常倚重孔明。
刘备究竟看重诸葛亮什么呢?
二、诸葛亮手眼通天
《出师表》有言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于是在很多人想来,诸葛亮未出山时,就是悠游山水之间的隐士。
无奈隐士终归不是神仙,不能不食人间烟火,隐逸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逍遥;如果诸葛亮只靠几亩薄田度日,那他几乎不可能脱离生产劳动,为生计整日铢锱必较,哪有时间精力去关注天下大势?
所谓“不求闻达于诸侯”,一半是矫情,另一半是底气,因为诸葛亮不必“闻达”也能保持优裕生活。
琅琊诸葛氏本来就是名门望族。虽说孔明之父诸葛珪一支家道中落,以致背井离乡移居荆襄,但士族底蕴还在——诸葛亮与荆襄望族蔡、蒯、庞、黄诸姓都有姻亲关系(诸葛亮两个姐姐分别嫁给蒯氏和庞氏,本人娶黄承彦女,黄承彦又娶蔡氏女,与刘表为连襟,参看《襄阳耆旧记》)。有这么强的关系网,他当然不用眼巴巴求着别人讨生活。
生活优裕有闲暇,家学渊源有积累,这只是成才的基本条件;诸葛亮纵然天赋异禀,有着敏锐的战略洞察力,但还远不足以支持隆中战略,因为还缺少一个重要条件——广泛的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才是世家大族真正资源所在,他们正是通过情报不对称的优势,早早布局,拉开与寒门庶族的距离。诸葛亮不是荆襄士族,虽然他和各大家族关系密切,与当地名士交游广阔,但以中古时期的通讯条件,这些还不能提供足够的情报支持。
除非说诸葛亮和这些家族的关系,已经深入到核心利益层面,可以进行情报共享。
这不是不可能的。汉末士族不同于六朝的保守封闭,进取心尚未泯灭,开放程度也还比较高,在缔结姻亲关系的前提下,愿意接纳外来杰出人才进入核心,而诸葛亮恰恰符合这一条件。
隆中对战略很可能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这不是诸葛亮自己开脑洞独立发明,而是他依托荆襄士族广泛的消息渠道,博采了各家贤士智慧结晶,最终融合成型。
三、君臣间双向选择
隆中对战略虽然高瞻远瞩,但是这种战略大方向问题,说破也就不值钱了,关键还在于执行——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还不够,还要知道怎样实现目标。
而此时的诸葛亮在执行能力上还比较欠缺——孔明曾给刘表长子刘琦出主意让他出走江夏,远离争嗣是非。这对刘琦个人安全是妙手,但对刘备事业却是臭棋,因为刘备没有能力强行夺取荆州,一定要借助一个盟友做代理人,而刘琦正是最合适人选。刘琦远走江夏,从地理上和刘备隔开,双方便陷入各自为战境地,一旦情况有变,双方只能凭着感觉行事,根本不可能呼应。
但刘备依然看重诸葛亮,因为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刘备半生戎马纵横天下,但一直没能取得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只能惶惶然流窜四方投靠各路诸侯,最后托蔽于刘表翼下。以刘备“枭雄”本性,当然有意鹊巢鸠占谋夺荆襄统治权;只是刘表虽然进取心不足,但经营荆州多年根深蒂固,不是他一个丧家之犬率数千流浪军所能动摇,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广泛勾连荆襄非主流势力。
诸葛亮对荆襄大小家族了如指掌:谁家不被刘表看重,哪家和蔡氏蒯氏有什么矛盾,谁谁在家族中被边缘化,这些情况他都门清。有这么一个活地图在,对刘备联络整合荆襄边缘势力是极大帮助。
隆中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联孙抗曹”,而孔明兄长诸葛瑾恰恰出仕于孙权麾下,这一层关系对于今后开展外交工作极其重要。
所以不管诸葛亮经验几何,这些条件决定了他是执行隆中战略的不二人选。
而且孔明不是荆襄士族,没有太多家族利益羁绊,能够成为刘备特别得力的“带路党”!
刘备对高门士族一直存有疑虑,因为这些人重宗族而轻主君——前面提过的陈群、陈登后来都归附曹操,并得到重用;虽然他们没有直接背叛刘备的行为,但忠诚度显然不高。刘备出身寒微,面对这些人本来就有自卑感,再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更没有信心驾驭他们了。
也就是这个原因,当刘备成功招揽诸葛亮后,并没有继续寻访与之齐名的庞统;不是因为有“卧龙”就不需要“凤雏”,更不是因为孔明嫉妒庞士元,而是因为襄阳庞氏属于高门士族,刘玄德吃过亏心有余悸。
反过来说诸葛亮也没有更好选择。
时至建安十三年,曹丞相根基已固,麾下阵营也大致完整,尽管此后三次发布求贤令,一再强调“唯才是举”,但几乎没有再出现过重用系统外人士的情况——荆州名士蒯越,足智多谋天下知名,曹操对之评价甚高,称“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然而任其光禄勋闲职,不予实权。有理由相信,诸葛亮降曹待遇只能更差,不可能让自视甚高的孔明满意。
孙权情况也相差无几,他的班底也基本完成,诸葛亮加入进去也很难成为核心――孙权接手父兄基业,是富二代出身,相对曹操更看重门第。况且其兄诸葛瑾早已仕吴,从分散风险的角度说,没有必要把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
于是乎,出身贫寒又志向远大的刘备成了唯一选择。
伏波将军马援有言道: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如鱼得水”是双方资源与需求高度契合的结果。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是怎样的?】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