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天干地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优质回答:
感谢邀请。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至晚,在商代就已经被用来纪日了;“干支”,分别是古人的两种计数方法;其来源,当是“枝干”之“干”,以及“枝干”之“枝”;前面加上“天”、“地”二字,是阴阳五行学说成熟以后的事。
一
商代甲骨文和金文证明,那个时候,就是距今3300年前,已经采用干支纪日法。
当时,“十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及“十二地支”的“子丑寅卯巳午未申酉戌”这些字,都已经有了。
以干支配合、循环往复纪日的甲骨卜辞,出土了不少。最著名的一片,是编号为“《合集》37986”的甲骨。
甲骨文中,也有了“干”字,不过是表示武器。狩猎的“狩”字,是人手持武器的象形——人手握“干”。“支”字未见。由此可知,商代,并不以“天干地支”称呼这二十二个字。 (甲骨文中的天干)
二
商代,不以干支纪时,而是一干支代表一天,分昼和夜,称为“日”和“夕”。纪时还相对粗旷,分为十七时段,“日”间时段多,“夕”间时段少——日夕时段长短不一。
当时,也不以干支纪月纪年。 纪月以数字,即一二三四。这对后世亦有关键性影响。
当时的人们,已经使用阴阳合历是确定的——按月亮朔望确定月,按太阳光的回归计算年。而且懂得了置闰,只是稍有混乱——一般是置闰时一年为十三个月,但从甲骨卜辞看,显然有忘记置闰的时候,以致一年中有多个闰月。
商代的纪年方法,目前从甲骨卜辞中,未发现有明确信息。 (甲骨文中地支)
三
干支的产生,一是一定和农业生产有关;二是很可能与自然现象和计算方便有关;三是和商代祭祀有关,这一点后面说。
比如“天干”。 商代,很明确,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方法。李约瑟曾对此十分感叹。
西方,古希腊也使用的是“十进制”。有学者提出,这与人有十个手指有关。所谓“掐指一算,计上心来”。这个说法很有道理。最初的古人,肯定是靠数手指头计数的。澳洲原始部落的人们,在上个世纪初,最多就能数到十个手指,能把自己十个脚趾加上的,就是“大天才”了。
为何又有十二个地支呢? 其实,世界上各国的早期居民,以“十二”计数的不少,英制现在还包含这种计数方法。
这极大可能,与一年中,月球朔望十二次有关。也有学者说,和人的一只手除拇指外有十二个关节有关——计数的时候,不是扳手指,而是以拇指掐其余四指的关节。亦很有道理。
四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既然商代已经有了计数的一到十的文字,为何要专门再创造十个“天干”字呢?
张光直先生对商王世系的研究,应该可以作为解释这个问题的参考。
商王,都是以“十天干”为名的,如“上甲”,就是第一个商王;“大乙”,就是商汤。
张先生认为,第一个字,是具有区分意义关键性词——可以区分不同的商王,不用去管。后面的甲乙丙丁,才是重要的。 他的假定是,商王族分为十个部分,皆以“干”日为名,商王选自这十个部分或部落,他们死后,则以其所属之“群”为谥名,并按此进行祭祀。
不论张先生这个推论是否正确,但“干支”起于祭祀可以确定。这已被甲骨卜辞中体现出来的“周祭”制度所证实——即,商代王室祭祀,按照“干”名,分十组,以旬为单位,周而复始以祭祀先王。
所以,甲骨卜辞记载:“甲辰卜,贞王宾:祖乙、祖丁、祖甲、康祖丁、武乙”,就好理解了——在甲辰这一天,祭祀上述的先王——以“干”日,分别作为祭祀日的名称。
五
“干”,可能基于“十进制”;“支”,可能起于“十二进制”。这只是基础。
在此基础上,商族为了祭祀,而新造了二十二个字作为“干支”——既是对天帝和祖先的尊重,又便于使用——以数字的一至十和一至十二,无法搭配。
这是“干支”的最关键起源。也就是说,“干”名,是商代祭主——商族先王神灵的名称,又用来标注祭日,久而久之,即成为了纪日的方法——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
“干支”方法,到了周代,仍被沿用,并逐渐完善。
春秋前后,中国历法基本成熟。此时,“干支”不仅用来纪日,还用来纪年。地支,用来纪时和纪月。 这是因为,日和年为阳;月为阴。月和年相对应;时和日相对应,因此,时亦用地支——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从子时开始。
春秋前后,二十四节气也确定了下来。 其实,从战国时期开始,与“干支”相配合的,还有一套“岁阳岁阴”的纪年方法。例如,岁在甲子,称为“岁在阏逢困敦”《尔雅》和《史记》都有记载。见下表—— “天干地支”这个名称的由来,应该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的阐发有关——天为阳,地为阴。
同时,和周代明确起来的“天人合一”观念有关——《左传》曰:“君,天也”。这恰好是商王皆以“干”名称之的传统一致——“干”名即为“天干”,“支”自然是“地支”了。 宋代绍雍的《皇极经世》,还有蔡沈的《洪范皇极内篇》,都对“天干地支”有记述。明末顾炎武的《日知录》,叙述最为详尽。
其他网友观点
一、天干地支的起源:
随着宇宙间自然万物的进化与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给人们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识别要求,仅凭阴阳五行理论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创造和发明更多的数字或者符号来规范世间之物象,天干地支的产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据战国末年的史书《世本》中记载:“容成作历,大挠作甲子”,“二人皆黄帝之臣,盖黄帝(公元前2697年为黄帝元年)以来,始用甲子纪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从上面这些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古时候的人们从黄帝时代已经开始创作天干地支,并用以纪日月,后来再发展到纪年、纪时、纪名(人的名字)等等,这些天干地支的渊源在后来的殷墟所出土的甲骨文上又一次得到了证实。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天干地支的出现,开启了我国正确标注年月日时方法新的里程碑,这种用文字计时的方法也一直源用至今,而大家所了解的农历纪年月日时法就起源于此,随着清末阿拉伯数字纪年月日时的方法进入了中国,新中国(公元1949年)也在成立之后国家按照国际惯例也改为了以数字纪年月日时的方法,这种用数字计时的方式就是人们所熟知的 “公历法”,从而也让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度进入了公历农历并存的纪时时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我国古代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作“十二地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合出了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形成了用以纪年月日时最基本的方式方法,在我国被称之为“农历法”,因甲与子为天干地支之首,故而又称之为“甲子法”。
二、天干地支在奇门中的应用。
润奇自有玄妙决,
神仙不恳分明说,
超神接气若能明,
便是三山云外客。
奇门遁甲天干地支的基础知识。
地支在手上的排列方式(大家自己推算相冲的规律,对角线)
天干排列
天干地支方位图(大家尝试下能否列入九宫方格中,其意自现)
天干地支生肖图(钟表记忆,适合喜欢用笔推算的人)
第一张图记忆地支相冲、合、害非常快,在涉及的天干和地支学中用途很广,大家没事的时候多演练,在手指头上写上天干和地支多联系几遍即可,第三和第四张图是让大家更好的去理解和记忆模型。
地支九宫图
这张图非常的重要,后期奇门遁甲判断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这个图作用很大,为什么这样排列?涉及到洛书和二十四节气,后面会慢慢讲到。
持续用这张图解读地支的关系
地支相害:子未害、丑午、寅巳、卯辰、申亥、酉戌,(一根手指头上下记忆)
地支刑
地支三合(非常重要,对记忆十天干长生状态记忆非常有效,尤其在奇门遁甲和八字中)
其他网友观点
吃鸡蛋,有人会追问是哪个鸡生的,大多不追问。现在为安全起见,能知道最好。但现在要标产地鸡群都可以,要具体到某鸡生的就难了。除非即生即标记。说起干支创造发明那么久远了,更无确实证据证明,这也是很难说清的,传说不少,是后真实,是值得怀疑的,崇尚名人效应,不但今日有,而且还是传统,古人更宗尚名人效应,《黄帝内经》就是很好例子说明。那《烧饼歌》也是伪托刘伯温。
干支传为三皇五帝创造未必真实,当然也有可能。过去人崇古崇名,托古伪名是常有的,我认为,干支,五行,八卦什么的,都不是一人创,是集了众人智慧再托于一人身,或多人之名的,如八卦,就托有伏羲,文王等人。
干支是汉字,首先是语言符号,特创造干支专用做记事纪时符号代号,并非一人一天可完成,也无从具体可考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夏殷周时期是有了无疑的。干支用于纪年月日时,不是一步完成的,先是用了纪年,再到月日,时是最晚的,八学算命,是唐宋之后,唐汉之前似无四柱八字之说。
天干地支,又称“干支”与“干技”。夫干,犹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由此可知,干支的原始用意。我们的祖先特崇拜天地,天上地下,干上支下,故借天地名之,得天干地支。有关天干地支说法多多,在此不作多言。
其他网友观点
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开天地,三皇之中天皇,有兄弟十三人,其中的一兄弟发明了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万。又发明了十天干即阏逢(甲)、旃蒙(乙)、柔兆(丙)、强圉(丁)、著雍(戊)、屠维(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黓(壬)、昭阳(癸)。又发明了十二地支即困顿(寅)、赤奋若(卯)、摄提格(辰)、单阏(巳)、执徐(午)、大荒落(未)、敦牂(申)、协洽(酉)、涒滩(戍)、作噩(亥)、阉茂(子)、大渊献(丑)。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地形起于昆仑之虚,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号曰‘防五’,兄弟十三人继相治。乘风雨,夹日月以行。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共治一万八千岁。天皇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
十天干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及象形
天干的方位五行
甲、乙为木、东方
丙、丁为火、南方
戊、己为土、中央
庚、辛为金、西方
壬、癸为水、北方
天干也有阴阳之分:
甲、丙、戊、庚、壬,属阳。
乙、丁、己、辛、癸,属阴。
地支方位五行
亥子北方水、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辰戍丑未四季土。
地支分阴阳
寅辰午申戍子为阳,卯巳未酉亥丑为阴。
其他网友观点
考证发现天干地支的创立是伏羲,十天干为代码,甲、乙、丙、丁、……,好比A、B、C、D、……,不同的是十天干是以自然基数为标配,以十进制为制限。十二地支,以动物为标配,表示属性及天性,地支十二位代表周天基准数,当天干地支相配,六十为周期故称轮甲,六十之数恰好合周天基数律,建立周天公度律大数摄制天地变化规律。六十轮甲纪历始于伏羲,现流传万年历,纪历按理应从甲子始记,推演表明天地始为庚午,及是以庚午始记,因此,万年历的甲子非常准确。证据有三合,一是自然数字密码破译数反推合,二是公度律大数反推合,三是数差公式演示反推合,三合万年历甲子序,毫无差错及证明。天干地支源于数理推导对应文字确立,其形成,天干是对应自然基数转合十进制,地支对应合并自然数转合周天定数及基数,再用文字进入作用,系统关系极为高深复杂并不是臆想关系。
伏羲是系统性相合宇宙、天地自然规律科学,天衣无缝,毫无差错!
其他网友观点
天干,日月五星运行的能量场所遵循规律的表达方式。
地支,地球吸收日月五星的电磁力,弱核力等后的能量场所遵循规律的表达方式。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受天地之气及变化规律影响。
中国文化的源头就是天人合一。
不懂的,当神话,当故事,当经验总结。
中国文化一直都叫复兴,是想复兴到上古年代,天人合一的时代。
因为据中国古籍记载,像,黄帝内经等,人类曾经有过很文明的时代,人通晓天地规律,寿命都过百岁,被称之为上古年代。据一些考证说,上古年代的遗迹所体现出来的,河图洛书等应该是继承了部分地球上次文明的遗留财富。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天干地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它是什么?依据是什么?】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