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如何理解这句话?
优质回答:
孔子为儒家之聖,他不仅是中国的教育鼻祖,而且是全人类的教育先哲,他开启和践行了人类最立体、最人本、最生态、最全面、最持续、最民族而最现代、最现代而最未来的育人哲学。在其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第一章始篇“学而”中愉快地记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那要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必须放在该篇三句中作整体把握,任何断章取义的理解都是不正确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文言含意。句中“学”可以理解为“学习”,还可理解为“学术或主张”“时”在周代是个副词“在一定时候”或“在适当时候”,朱熹《论语集注》对“时”解释为“时常”。“习”繁体“習”,上为鸟之羽,下为鸟,本义为“鸟数飞也”,即反复、多次的练习,这里引申为温习、实习、练习(习,本指演习儒家礼、乐,复习诗、书之义)。“说”通“悦”,内心高兴、愉快之义。“悦”有别于下句“乐”,“悦”倾向于内在的愉快,“乐”倾向于外的愉快。“不亦……乎”是文言中表反问的固定格式,可理解为“不也……吗?”。该句文意为: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很愉快吗?接下句“朋友自远方来交流学术而愉快”,都突出一个主旨“愉快”。以期“人不了解我甚至误会我,但不生气怨恨,正是君子”。如果说前两句凸显了教育主体之学是一项快乐的事,第三句可以理解为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君子!
《论语》开篇就奠定了教育是一项幸福愉快的事业,这正合了“新教育实验”的“新教育”理念与实践——从实实在在的新教育行动来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以期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现在幸福将来也幸福,让师生在教育生活中,享受教育的诗意,享受智慧的快乐。
由此,可以说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启和奠定了孔子的基本教育思想,其教育本意就是让人幸福快乐。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教育带给教育主体之教师和学生的是痛苦和折磨,这样的教育能走远吗?
其他网友观点
第一部分
这是《论语》的第一句,第一句要学好!才能学论语本书。
程颐说,读圣人书,要对每一句话,熟读玩味,“将圣人言语切己”,学以润身,放自己身上,切己体察,“不可当一场话说”,以为这句话好理解,轻飘飘放过了。
学习,什么是学?什么是习?学,是行动反射,不是晓得些说法,是学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尚书》说:“学,效也。”就是效法,就是模仿,我要学他,就是效法他,模仿他。
学习《论语》,就是模仿孔子,孔子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孔子怎么做,我也怎么做,这就是模仿。
所有的学习都是模仿,我们从小牙牙学语,就是模仿大人说话,每个人都是在模仿中长大。
你注意观察孩子对大人的模仿。
我有两个儿子,小儿子三岁的时候,模仿他哥哥弹钢琴,他也拿一本琴谱架在那里,叮叮咚咚敲两下,然后翻一页,又叮叮咚咚胡乱敲几下,再翻一页,这就是模仿。
他也不知道那琴谱是干什么的,但他观察到钢琴是这样弹的。
模仿,是学习的根本,因为模仿是行动,不是空谈,是照着去做。
模仿定律,就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根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在于修身,只要我做好自己,别人自然会模仿我,从一家模仿,到一国模仿,到全天下都模仿,这就是王天下。
所以万事只在率先垂范,我做到了,下面的人自然跟上,这就是领导力。
我如果没做到呢,上梁不正下梁歪,肯定天下大乱。
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他不听我的,一定是我的表率还不够。
儒家是君子之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也指在上位的领导者。
所以儒学,首先是学习学,怎么学习;然后是自我修养和领导力。
这是我们学《论语》主要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部分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G.Tarde)最早对模仿进行研究,1890年出版了《模仿律》一书。
他认为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并提出了三个模仿律:
1、下降律: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
2、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模仿一旦开始,便以几何级数增长,迅速蔓延。
3、先外后内律: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
这模仿三定律的前两条,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学原理。
所以,学,就是照着做,学《论语》,就是一句一句地落实照着做,不愿意照着做,就不要学,浪费时间,你愿意按谁说的做,你就去学谁。
全部时间花上去都不够用,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你不愿意照做的东西上。
有人说多学点不好吗?了解一下嘛,增加一点“国学素养”。
不好。
我们小时候教室挂的标语“学海无涯苦作舟”,原话是庄子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原话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生命有限,学海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知识,非把自己累趴下不可!
要聚焦。
不准备做,就不要学。
照着做,就是习,学习的习,不是复习,是练习。
习的繁体字是習,上面一个羽字,是鸟。
《说文解字》:“習,鸟数飞也。”
那小鸟跟妈妈学飞行,反复练习,终于——飞起来了!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
飞起来了,多高兴啊!
你照着圣人说的做,最后证悟到了,果然是这样!
身修了,家齐了,国治了,天下平了,我的天呐!
真是这样!那样的快乐,无比的快乐!
第三部分
我们到不了治国平天下那位置,但你总有一个家庭,有公司,有客户,有一个小团队,你从《论语》的自我修养和领导力之学里面,真的学到了,用上了,改变了自己,改变了你的小团队,改变了公司,改变了客户,周围的世界都回报你,你就改变了世界,这时候不亦说乎!
所以这“习”,不是复习,你学《论语》,反复复习,全会背诵了,又怎样?
《朱子近思录》里说:“明道先生以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
明道先生,是程颢,他说读书都背得,那是玩物丧志!
为什么,因为你把它背得,往往是为了当众表演,是学以为人,以图人知,不是学以润身,落实行动。
王阳明也说了:“哪个要你记得?你若记得,便不晓得。你若晓得,不必记得。”
《论语》怎么学,是“行动学习”。
第四部分
如何行动?
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人人皆可为圣人。
如何做圣人,你把圣人说的那道理都记得了,就用在自己的日用常行,应事待人接物中,每应一事,接一物,待一人,比如洒扫应对,端茶倒水,迎来送往,每件事想一想,如果是孔子,他会怎么做?
比如送客,孔子是要站在大门口眺望,一直到客人走远了,不回头了,看不见了,才转身进屋,那我送客,也等到客人的车转弯看不见了才停止挥手告别,转身进屋。
这样一来,今天我送客这件事,就算是孔子来做,他也不过如此,和我一样,这件事上,我就是圣人了,如此形成意识习惯,每件事都这样落实下去,其修身精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妙不可言。
学习,是一种行动,决定行动了,就可以接着往下学习了。
第六部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是同类,是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那是人生一大乐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那不才是君子吗?
这后一句才是重点!人人都熟悉前一句,因为不管什么人,都有共鸣。
“人不知而不愠”,这问题就大了,我们都是“人不知而愠”,人家不理解自己,就郁闷,就生气,这是人人都有的大毛病!
但是我们学习呢,往往是自己有病的地方,看不见病,也看不见药;没病的地方,倒是喜欢得眉飞色舞,那就是不进步的原因了。
我是看了好多遍《论语》,某一天才注意思考这一句,才知道自己病得不轻,现在才开始努力改正。
人不知我,不知什么呢?从孔子来说,是自己学问太大太高了,别人理解不了,你怎么跟他说,他也不懂。
终于,他以为他懂了,其实他“懂”的,根本不是你说的那回事!
这时候,不生气,才是君子。
第七部分
我们常常训斥下属:“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或背地里埋怨客户:“唉呀!我简直跟他没法说!怎么说他也不明白!”
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别人知道的事,我们又都知道吗?
不要认为别人跟自己一样,我知道的,人家就有义务知道;我认为很简单很简单的道理,别人也应该很明白。
也有一些对于别人来说很简单的事,我们根本弄不了呢!
还有一种不知,是所谓“怀才不遇”,我有能力,但别人却不知道,上级不知道,于是愤激在心。
家庭矛盾,男女恋爱,怨恨的根源都在“人不知而愠”。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句话已经说透了,就是要切己体察,时刻注意,修习实践。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阿弥陀佛”去念、去练。
其他网友观点
头条百花齐放,供读者学习去伪存真,充实自己,十分适合此言。
其他网友观点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章,这一章的全文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是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
“时”在周秦时代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有朋”,也有版本作“友朋”(朋友的友),指志同道合的人。
“乐”,读le,与“说,同悦,读yue,”有所区别。《论语集注》中程颐认为“乐”与“悦”是有差别的,“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也就是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人不知”就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愠”是恼怒、怨恨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的“习”字我认为是对这句话理解的关键,古汉语中“习”字并没有现在的“复习”之意。而应该是实习、实践的意思。将所学用于工作学习或者生活中,学以致用,解决了实际问题,取得了好的结果,发自内心的体会到快乐,才是“不亦说乎”的真正意义。而这种体会更多的是用心做事、工作学习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的。浑浑噩噩生活工作或者学习的人很少会有这种体会的。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学习的知识在一定的时候(或经常)能用于实际,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学”是指学说或主张,“时”的意思是时代或社会,“习”则是使用或采用。连贯起来的意思就是,自已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纳了,那就太高兴了。如果没有被社会采纳,可是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认可我的学说,纷纷来我这里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即使社会不采纳,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不也就是君子了吗?这样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不是吗?
本章反映出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也表现出了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从第一章也可以看出《学而篇》的主题是孔子关于“求学”的态度和方法。说“求学”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学”。“学”也就是“学问”不是文学知识,也不是我们现在说的数理化,能掌握很多学科的知识只能代表知识渊博,而不能代表一个人有“学问”。从孔子对“学问”的要求可以看出来,“学问”是做人做事上体会人生经验,在生活过程中不断的思考、体会、反省和见习,所得到的人生体会才是学问的根本。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几句话也正说明了“学问”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或者说“求学”?孔子在《礼记》末篇《学记》中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成器”或“知道”是追求达到的状态,不是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儒者求学最终的目的,也就是说求学最终还是希望能学以致用,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实现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才是儒者最终的求学目的。
其他网友观点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作为《论语》里的第一句话,可能中国每个上过中学的人都能字面上翻译。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大概教材里是说:学习,并且时时复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儿。
但仔细想想,这么解释即不合情理,也不和逻辑。不和情理在于,学习本来就是个苦差事,“学海无涯苦作舟”嘛!快乐教育那都是近几十年才有的事儿。圣人非说“悦”(其实原文是“说”,体主写错了),那只能解释成圣人跟咱们不一样不一样了。不和逻辑在于,如果只是字面理解,那这句话跟后面两句就毫无逻辑连贯性了。学而时习,有朋自远方来和人不知而不愠彻底的没关系,连不上。
所以,在各路对论语的解读里,我觉得比较贴谱的是以下这种:
“学而时习之”中的学,是指孔子说的那些治世之学,儒家修齐治平那些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其他网友观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更是一个实践家,他强调学习的重要,学习知识,用于指导做人与治国,注重知行合一,而不是空谈。
因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应为学而实习之是知行,行而有得,是理论指导实践,而不应该是过去常解析的复习,死读书。
完整的意思应该为:
学习而经常去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没有人了解自己,而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吗!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