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资料简介(清明节资料三年级)

清明节资料,清明节资料简介?

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清明节与重阳节都有祭祀祖先的习俗,当中最大的区别是清明节会“踏青”,而重阳节则会“登高”。

在实际的祭祀活动中,人们又发现,清明节与重阳节的祭祀对象也是有所不同的,南北风俗也有所区别。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细微差异呢?这就得从这两个节日的渊源说起了。

清明本是一个农历节气,它之所以成为节日,是因为“寒食节”的出现。春秋时的晋国公子重耳为避祸,曾与大臣介子推等人一起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在流亡过程中经常食不果腹。有一次,重耳饿昏过去了,介子推就“割股啖君”,从大腿上割下肉供重耳充饥。

醒来后的重耳将介子推的恩德铭记于心,在他归国即位为晋文公后,第一时间就前往大山里邀请已归隐的介子推复出。无奈介子推淡泊名利拒绝了重耳的好意,晋文公为迫其复出只好放火烧山,介子推与其母亲因此死于烈火当中。

晋文公为感念其恩及忠贞之志,于是将介子推的死难之日定为“寒食节”:在这一天,人们都被禁火,只能吃冷食,借此寄托对介子推的哀思。由于清明正好就在寒食节的后一天,于是寒食节就逐渐与清明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民间节日。

从开始作为纪念介子推的死难日,到后来用以祭拜先祖,这都是民间在自发中形成的:第一天纪念介子推,接下来的一天就祭祀先祖,正好可以一起完成。在倡导仁孝的古代礼制下,统治者们对这样的节日也甚为支持和鼓励,于是就将其定为官方节日并给予假期,让朝中官员与百姓一起“全民祭祀先祖”。

由于“寒食节”中吃的生冷食物太多,热食又被禁止,百姓们在祭拜完毕后,就顺带趁着春色到山野中活动活动筋骨,欣赏一下春意盎然的景象,此后就形成了“踏青”的传统。

今天有人说“清明节不远游”,乃是对祖宗不敬。其实“踏青”这传统正是旅游项目之一,古而有之,何来对祖宗不敬呢?今日的三天清明假期,除了一天用于祭祀外,余下两天不就是用于踏青郊游的了!

重阳节本无关祭祀,它的出现仅仅是沾了“九九归真”之光,被认为是一个“最吉祥的日子”。秋日的“最吉祥”日子里,对百姓来说最适合庆祝丰收,对帝王来说则最适合祭天。天神都高高在上,为了表达诚心,于是统治们采取了登高的形式进行祭天,借此“进一步靠近天神”。

早期“庆丰收”的重阳节习俗同样源自春秋时期,自汉武帝开始在这一天登高祭神之后,民间也逐渐开始普及了“登高”这样的节日形式,毕竟“九九重阳、天长地久、生命长久”是所有人都乐见的好寓意。

到了唐朝,重阳节开始被定为官方节日,与“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日上巳节”一起列为“三令节”之一。

其后的宋朝人就更为“丧心病狂”了:各种节日都被他们玩出了盛大喧嚣的繁华景象,《东京梦华录》记录的各大节日盛况,除了元宵节就是重阳节。自魏晋以来延续的“重阳赏菊、饮酒”习俗,在宋代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其中大量关于重阳节的名诗名赋都是出现在唐宋年代的。

既然重阳节本无关祭祀,为何后来又出现祭祀了呢?原来,由于皇帝祭天的神与普通百姓人家的先祖英灵都是“高高在天”,为了能“更靠近自己的祖先”,百姓们也开始纷纷仿效皇家进行登高祭祖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古时大量战争的存在,无数百姓的先祖是无以“魂归故里”的,因而只能通过登高祭拜的形式,遥寄自己的仁孝和思念之情。遍插茱萸、对天饮酒、以菊花来遥寄哀思等,正是基于这样的习俗而来。

这样的习俗延续下去后,人们发现:清明节祭拜已入土的先人、重阳节祭拜祖先的在天之灵,岂不是两不相误?自此,这样的风俗就一直保留至今,虽然南北各地存有些许差别,但为了祭拜先祖的仁孝之心却是一致的。

我国的北方地区一直保留着相对完整的传统习俗,但在南方,由于各种新鲜事物率先涌入,这样的祭拜习俗也就逐渐开始“南北有别”。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公墓最早实行了“商品化”,一时间墓穴价格变得“寸土千金”。部分买不起墓地的普通百姓,无奈中只好将先人的骸骨暂交有关部门保管,这就出现了新的一种“先人无法入土”的状况。

可是不能因此就不祭拜先人了呀,于是在南方,这部分百姓的祭祀时间就挪到了重阳节,等买墓地的钱筹够了、先人入土为安了,才改回清明节祭拜。

一样的重阳节、一样的仁孝内核,从古代到今天,其实一直存在着这类细小的演变,其中唯一没变过的只有仁孝之风。不管通过何种方式,我国人民一直都没放弃过缅怀先人,因为这是所有人最初的根。

这样千年延续的习俗,显然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因为他们哪来数千年的“仁孝”历史呀!

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百姓“先人无法入土”的状况也开始越来越少,于是祭拜习俗又开始“复归清明”,对大部分人来说,重阳节就只剩下“敬老、登高”了,毕竟今时今日也已没了“祭天”的做法。

当然,短时间里”重阳节祭祀“的状况还会存在,穷苦人家还有的是。在不再允许随便土葬的今天,这部分百姓还是需要在一段时间里借助”暂管“的形式保存先人骸骨,这些人家也就只能待到重阳节才可以祭祀先祖了。

清明节春色盎然、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这样的季节里确实是很适合户外活动的。清明节早已列入今天的假日之一,只待重阳节何日能被再度重视起来!

“坊间五千年”将坚持内容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原创文章。本号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清明节资料三年级】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清明节资料相关的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