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鲁迅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是哪三味,有什么寓意?
优质回答:
谢邀回答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趣事回忆性散文。按题主的要求,仅就“三味”的含义做简要回答:
对于“三味”含义有不少解释。有的指经,史,子三类书籍,有的另有所指。姑且以寿镜吾先生子孙的解释为范本吧。寿先生次子的解释是:“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注1.稻梁:五谷的总称,稻梁五味养口也。
注2.肴馔:丰富的饭菜。
注3.醯醢:泛指佐餐的佐料,也有称鱼肉做成的酱。
另一种说法是寿先生孙子所说,他不止一次听祖父对三味书屋的解释:“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这三条内含反清思想,当时不能公开,只是对寿家子弟的要求。穿布衣,不做官,吃粗茶淡饭,全心钻研学问,有如约法三章。
要说有什么寓义,就是三味都是诠释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吧!
其他网友观点
三味书屋的含意有两种解释: 一说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 读经味如稻粱 读史味如肴馔 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醢系肉或鱼剁的酱) 另一种说法的含意指“布衣暧、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不管哪种说法,都寓含着做人、做学问的道理。
其他网友观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文章大概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以前读的时候,只觉得这是很好的一篇散文,读之令人犹如身临其境。
但是,却没有想过——百草园为什么叫百草园,三味书屋又为什么叫三味书屋?其中的典故渊源,鲁迅先生没有说,只提到百草园的名字是“相传叫做”,那就以相传来当做百草园名字的由来吧。
“三味书屋”呢?关于这个小时候读书学习的地方,为什么起名为“三味”,却是连相传都没有了。
所以,不妨来探究一下,“三味书屋”名字的来源。
说起三味书屋,那是清末民初绍兴城内有名的私塾,原名为“三余书屋”,取自裴松之《三国志注》中的一句话“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寓意是要充分利用一切空余的时间,努力读书,切莫荒废了光阴。
赏识并引之为座右铭的,不只是三余书屋的主人,苏东坡也非常赏识这句话,写有诗曰“此生有味在三余”。
后来,三余书屋被寿镜吾先生(鲁迅先生的老师)的爷爷改为了“三味书屋”,似乎就是借此之意。而除了这种说法,还有另外的两种说法。
一种来自于寿镜吾先生的次子,他曾解释说:“若三味取义,幼时挺父兄传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这句话经后人考证,是出自于宋代李淑《邯郸书目》,原为:“读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
无论是那句话,说的意思其实都是将读书比作美味佳肴,即很好的精神食粮,应该细细品爵、尝出其中滋味。
另一种说法则是寿镜吾的孙子所说,“我不止一次地从我祖父口中,听到三味书屋的含义。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布衣暖”是说甘做平民百姓不做官;“菜根香”是说习惯粗茶淡饭,不必羡慕别人的山珍海味;“读书滋味长”自然就是讲要认真品位蕴藏在书籍当中的奥妙,个中滋味绵长无比。
其实不管是哪种含义,“三味”都是在诠释着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其他网友观点
鲁迅是有良知有骨气的文人,但他没显赫的社会背景,出身于纯朴的农村,这就是“百草园”。而鲁迅奋斗的时代,思潮汹涌,风云激荡,而鲁迅没有直接参与文化之外的社会活动,这就是“三味书屋”。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鲁迅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是哪三味,有什么寓意?】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