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央行降准意味着什么?
优质回答:
降准因素分析
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很多投资者降准来的有些突然,实际上,如果联系到最近影响市场的一个大新闻是,有媒体报道,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行业自律约定将放开。4月12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成员召开会议,讨论关于放开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事宜。因此,玉名认为从金融市场角度,本次降准对冲了银行市场利率化提高利率的情况,美联储加息和缩表之后,全球央行都面临利率提升因素。
必须承认一点,国企和非国企的融资成本差异巨大。收紧流动性时代,国企这一优势就非常突出(一季度央企利润创新高就是这个原因),但中小企业则很困难,我国资金总量大,局部非常不平衡,所以定向降准和换期也是为了给这些“地区”降雨。如今是基准利率保持,但实际利率提升时代,加息更要对冲。
具体到股市方面,改善资金流动性,银行板块迎来持续性的利好,对股市来说,由于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震荡市格局不变,短线有利好刺激但3060-3250箱体不会打破,所以还是做好波段。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属于基础知识。
降准是央行为了稳定经济、调节市场的经济政策之一。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是行政行,监管各商业银行,具体的货币政策工具经常出自于它。
想知道什么是降准,首先要明白“准备”两个字,降准全称“降低存款准备金”,重点在于准备两个字。
具体什么意思呢?因为商业银行里的存款,随时要面临取兑的可能,正常情况下,所有储户大批量集中取兑的可能性很低(以前发生过,电影电视里经常见到,但多发生在经济严重危机、战争、国家动荡不安、或者该银行出现严重经济问题造成储户担忧的时候…)。防范大量取款时的流动性风险,于是央行制定了这个政策,要求各商业银行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存款存放在央行大金库里,这就是准备金的由来和最大意义。
当然,准备金绝不仅仅这个用途,有了一定的准备金,也会更好的应对自身各种业务上的需要。
对于银行来说,吸收到的存款需要支付利息,是有成本的,贷出去通过更高的利息赚取利息差价,才能产生利润。因此,对于银行来说,他们希望存款尽可能流动起来,并且希望尽可能多的流动起来。
对于监管层来说,它希望市场以及经济是安全可控的,所以他们希望存款准备金尽可能充足一些。
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基本维持在15%上下浮动。
由于降准会造成银行流动性增强,货币投放量增大,对经济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故央行降准经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实行。
降准之中还有一种叫定向降准。意思是针对某些特定的金融机构推出降准措施。
其他网友观点
今天下午(2018年4月17日)18点30左右,央行宣布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央行降准”。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名词,叫做存款准备金率,或许有些人对这个词汇还不太了解。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假设我们去银我们去银行存了100块钱,银行会用你的钱来放贷,但不能全部贷出100块,依法至少需要留存一定的钱在央行账户,比如20块,那么20块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央行降准就是降低你必须存到央行账户的资金比例,比如从20块下调为18块,那么银行最多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就会达到82元,相比原来的80元显然增加了市场流动性。
按照央行负责人的说法:降准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这句话隐含一个意思:本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可能达到1.3万亿。
那么央行为什么要降准呢?
我们可以来看下宏观经济情况,今年一季度,我国广义货币M2增速为8.2%,M1增速为7.1%,信贷增速12.8%,存贷款增速缺口不断拉大。3月份社融增长1.33万亿,增量显著低于预期,而我国的存款准备金本身就是处在一个高位,所以还有较大的调控空间,这时候降准有助于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此次降准对资本市场有啥影响?当然,没有人能够对未来的预期打包票,我们只能够同过去的案例,来对未来进行预测,下面所列举的是历次加息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大家也可以做下参考。
据了解,自2014年以来,央行共进行了9次降准,其中5次为全面降准,4次为定向降准。
央行上次宣布降准还要追溯到2017年9月30日,当时也是定向降准。央行宣布将当前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实施的定向降准政策拓展和优化为统一对普惠金融领域贷款达到一定标准的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从2018年起实施。央行宣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2017年10月9日),大盘直接高开接近1.65%,最高冲高至1.83%后震荡回落,全天收涨0.76%。所以从概率事件来看,对股市也是一个大的利好,毕竟大家关心的都是流动资金。
(-32东南偏北)
其他网友观点
央行降准是什么意思?
此次降准,沿用了此前常用的手段与方法,那就是定向降准,亦即不是普降,而是定向。降准的关键词,也不是“降”,而是“向”。一个“定向”,就决定了此次降准不可能把资金投放到楼市和股市,而是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楼市和股市,只能是间接受益,或者变相受益。
间接受益比较容易理解,那就是流动性宽裕了,融资的难度减少了,市场资金增多了,可供投资的空间加大了。纵然银行不可能给房地产市场投放新的资金,也能对存量资金“网开一面”,不会收贷和抽贷。即便遇到资金问题的开发企业,银行也会在资金比较宽松的情况下,变得“仁慈”一些。股市则首先会在投资者情绪上出现变化,朝着有利于股市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投资者能够用于股市投资的资金更加充实了,自然会让股市受益。
变相受益,自然是非正常渠道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违背“定向”要求的方式,譬如前手放、后手收,前手放得多、后手收得更多。形成表面上投放给了实体企业,实质上都变相转移到楼市和股市。因为,在这些年的“定向政策”中,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政策被金融机构滥用和扭曲的现象,且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不然,管理层也不会反复强调要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说白了,就是政策传导不畅,就是“定向”出现了问题,导致每一次的定向降准降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助长了楼市和股市的炒作之风。
所以,当新一轮降准政策到来之际,舆论和公众最为关注的,当然是资金的投向、去向和使用方向了。即便此次降准是被美联储“逼迫”的,是全球流动性大释放的需要。我们仍然应当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资金的去向和流向上,关注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关注资金是不是又一次被变相转移到了楼市和股市。
其他网友观点
对于该问题,编辑认为:4月17日晚上,央行宣布,自4月25日起,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银行使用由此释放的资金偿还MLF(中期借贷便利)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约4000亿元的增量资金。此外,关于未来货币政策实施方向,央行称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会间接提升实体部门的融资成本,造成资金配给的扭曲。通过适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可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增加长期资金供应,有利于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同时释放的4000亿元增量资金,可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作为央行释放基础货币的主要途径,外汇占款余额从2014年峰值的29.540万亿元降至今年3月份的21.495万亿元,流失8.1万亿元。外汇占款的减少会导致基础货币减少,通过降准可向市场释放基础货币。
近段时间中美在贸易问题上的针锋相对也是此次降准的一大考量。贸易争端加大了政策面对经济前景的担忧,经济放缓压力正在逐步体现。而随着中美摩擦的持续,地缘政治带来较高的不确定性,降准有助于对冲风险事件的发生。
但降准却受到了货币市场的冷遇,出现了今年罕见的资金面紧张。“钱荒”有税期临近的原因,但也表明降准并不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要重新走上“放水”之路。总的来说,今年货币政策微调的方向已经确定,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这对资金面构成实质利好。
其他网友观点
所谓的央行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一种,这里的“准”就是指存款准备金率,那么顾名思义即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比如说,某银行吸收了100万的存款,若存款准备金率是10%,那么该银行就要向央行上交10万元,仅剩下的90万元才能拿来放贷。当央行下调1个百分点,也就是下降至9%,那么就可以有91万用来放贷了。
通过以上具体案例,我们可以得知,央行降准之后向市场投放更多流动资金,也就是流动货币更多了。
央行降准,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的过程,比如说今年7月4日,央行定向降准之后,向市场释放了7000亿元的流动资金,使得银行自有资金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的资金压力,也直接导致余额宝等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下降。
很明显,降准之后超级利好银行股,同时也利好股市和楼市。此次央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作。另外,又向市场释放出约7500亿元的增量资金。
此举,是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也是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及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央行降准意味着什么?】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