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是什么意思,兵不厌诈是什么意思解释?
兵不厌诈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在战场上所采取的兵法,指的是只要取胜才不在乎什么手段,在礼崩乐坏,以实力论英雄的春秋战国时代,然而偏偏有人就死脑筋不改变打仗就要“讲仁义”,而这位就是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宋襄公。
宋襄公是宋国君主宋桓公之子,名兹甫,公元前652年,作为嫡长子的宋襄公在宋桓公面前欲让太子之位让给庶长兄目夷:“长兄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忠义又仁义,请君父立长兄目夷为国君吧。”
谁想目夷也推辞说:"能够把国家让给我,这不是最大的仁吗?我再仁,也赶不上弟弟兹甫啊!况且废嫡立庶,也不合制度。君父,这万万不可,说什么我也不答应弟弟让位于我做国君"。为了躲避还逃出了宋国。
目夷跑到了卫国,而宋襄公只好继位成了国君,宋襄公也是一位有能力的君主,只不过败在了守旧这脑筋上。公元前643年,霸主齐桓公去世,齐国公子都为了国君的位置发生内乱,在宋襄公的帮助下迎立公子昭为齐君,这便是齐孝公,正是这件事使宋襄公有了名气,人人称他为“仁义之君。”
公元前641年,宋襄公欲在齐桓公死后图谋称霸,邀卫、邾、曹、滑等几个小国诸侯在曹南会盟,为了当霸主宋襄公就把缯国国君缯子当祭品给祭祀了。然而他这种欲当霸主的念想很快被齐、楚、晋这些诸侯大国给破灭也。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以霸主的身份自居邀齐、楚两大诸侯在盂地会合,宋襄公的长兄目夷劝说说:“宋国乃一个小国,我们宋国称霸是要负出代价的,国君谨重啊,加上楚国又不讲信用,到那天国君还是带上军队应万变,能防万一”
可宋襄公哪里还听得进去,他早已只记得称霸而号令天下诸侯,他反驳说:“不带军队参加会盟是我自己提出来的,与楚人已约好大家都不带军队参加,我堂堂一国之君怎能不守信用呢?”
到了当天,宋襄果其没有带上军队就赴约了,而楚国的楚成王早在会合的地点埋下了军队,一到那宋襄公和楚成王为争霸主而互相争夺,楚成王一声命令就把宋襄公给捉了,而来参加的小国诸侯都不敢为宋襄公求情,纷纷都站在了楚成王这边,宋襄公被楚国扣押了一年才放回宋国。
不服说干就干,却讲“仁义”:
宋襄公在楚国扣押了一年后,在鲁国国君鲁僖公当说客下,楚国将其放了回去。可宋襄公不服,于是回宋国后,就发兵攻打郑国,而打郑国的理由是:郑国支持楚成王做诸侯霸主。
宋襄公不听兄长目夷的话,执意要打郑国,郑国一听宋国派兵来攻,马上跑去楚国求救,而楚国当然也要照顾郑国这位小弟了,果断派武将成得臣率兵攻打宋国。
正在攻打郑国的宋襄公闻知楚国要打国都,赶紧往后撤,却在一个叫泓水的地方正瞧遇上了来救郑国的楚军,宋军赶紧过了泓水河。
而跟随讨伐郑国的目夷向宋襄公建议赶紧趁楚军过河发起攻击,说:君上,楚军人数多于我们宋军,快发号施令趁他们渡河时灭掉了他们,若是等他们上岸,我们就打不过了。
谁料宋襄公却说:“我们宋军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起码等人家渡过河,等他们在列完阵再打,这才符合我们仁义之师的做法。”
果真宋襄公看着楚军全部渡过了河,在岸边列完阵,楚军就犹如蜂群一样一拥而上,宋军被打得大败而归,宋襄公也被楚军射伤了大脚。
吃了败仗的宋襄公却责怪起兄长目夷,他教训目夷说:"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者。尤其是作战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就要灭亡了,我也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大臣子鱼反驳说:打仗是以胜利为目的,还说什么君子之道!如果真的按君上你说的去做,还不如直接就去当奴隶服侍算了,何必还打仗呢?
笔者认为:对于宋襄公口中的“仁义”只不过是假仁义罢了,简值就是精神可嘉,可在那个时代,天下诸侯都不听周天子的命令了,而是在以实力争霸主,你宋襄公还谈什么仁义的精神呢,若是讲仁义你宋襄公拿缯国国君当祭品祭祀威胁东夷臣服,这时宋襄你的仁义何在?所以宋襄公你只不过是无义师之实而欲假义师之名罢了。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兵不厌诈是什么意思?】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