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观后感300字(淮海战役观后感1000字)

淮海战役观后感,淮海战役观后感300字?

大决战观后感(五),淮海战役之一,双方战略与开局

淮海战役的酝酿其实在打下济南后就开始了,并不是打完辽沈再打淮海。以前我军擅长运动战,不擅长城市攻坚战,打下防守坚固的济南,证明了我军可以打下防守坚固的大城市,使得解放全国各大城市在战术上有了可能,据此,党中央就为东野酝酿了辽沈战役,为华野和中野酝酿了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最早是粟裕在济南还没打完但关键的破城已经成功、胜利在望时1948.9.27就提出来的,由于规模较小,不包括打徐州,史称之为小淮海,次日就得到了批准,后来随着战局的发展才演变成了大淮海。

淮海战役粟裕的华东野战军30万加刘伯承邓小平的中原野战军30万,对阵的徐州刘峙集团80万,在人数上不占优势,装备上更处于劣势,蒋败在指挥和内部不团结,弄了一头人称”猪将军”的刘峙来指挥。我们且笑看整个过程吧:

首先是主帅的选择。顾祝同劝蒋放下跟桂系的派系之争,请国民党里面最能打的白崇禧来担任徐州总指挥,白当时已为华总剿总司令,手上30多万,加上徐州80万统一指挥对付60万粟裕是稳操胜券的,白开始答应了,但经李宗仁当晚一”点拨”就放了蒋的鸽子,蒋只好叫军事能力不足但听话的刘峙来填坑,为补刘峙军事能力不足,又叫能打但一身是病(肺结核、肾结石、胃溃疡、脊柱炎)的杜聿明负责军事指挥。

徐州北面第3绥靖区司令冯治安4万多人,但副司令张克侠(兼59军军长)跟副司令何基沣(兼77军军长)是地下党员,掌握了2万多兵力。关键时刻张克侠冲破冯的软禁要去指挥59军起义,冯给刘峙打电话说张克侠不见了,一定是去投共了,要刘峙下逮捕令,刘峙这个猪头竟不肯,说你的人不见了不能说就一定是投共了,不见了自己去找回来就是,就这样,张、何两军长率军在佳汪成功起义,打开了徐州北大门,也为我北面部队从徐州外围南下切断徐州东面较远的黄百韬兵团退往徐州的路创造了条件。

淮海战役第一个目标是全歼徐州东面较远的黄百韬第七兵团11万人,防止他向徐州靠拢。黄能打且忠蒋但是是杂牌军,蒋军内部盛行的风气是,杂牌军不被信任和重用,不被黄埔生瞧得起,关键时候都是弃子不会力保的。当时黄百韬在徐州东面正往徐州撤,刘峙本应去接应,防止北面的粟裕南下切断黄百韬退路,但这个猪头总司令刘峙在参谋提醒了的情况下,只想坚守自保,竟不去接应,而13兵团黄埔生李弥也不顾黄百韬请求其晚走一两天西撤徐州遭到拒绝,这样黄百韬就成了孤军。再看黄百韬内部关系吧:往徐州撤,主力过了桥殿后的部队还没过当然应该等大家过完再炸桥,但下面执行的军长居然不等,自己一过就炸了;过桥后本应继续加速西撤却还开会讨论怎么办,会上军长们各执一词甚至拔枪威胁,而国防部的指示居然是就地休整一天!就在黄百韬内部争论不休的时候就被粟裕赶到切断了西撤之路,只能防御死守碾庄圩、等待救援了。

蒋又怎样应对呢?国防部作战三厅厅长、地下党员郭汝瑰做的、经总参谋长顾祝同、蒋介石同意的计划是:黄百韬兵团死守碾庄圩,以孙元良兵团守卫徐州,以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迅速东进,以陆、空、炮、坦克密切协同,击破徐州和碾庄圩之间的共军,以解黄百韬兵团之围。杜聿明受蒋指派负责徐蚌会战(即淮海战役)的军事指挥也参会讨论这个计划(看蒋介石用人和授权可笑吧?总司令是刘峙,又搞个军事指挥杜聿明,杜又是刘的学生,两人意见不一致时杜不得听刘的?军事指挥得后勤配合,后勤调不动杜光指挥战斗部队有什么用?)但他见郭汝瑰清廉无畏就怀疑郭是共产党,私下向顾、蒋分别表示,解救黄百韬的战略战术和兵力部署不会按这个计划执行!他的方案是围魏救赵:刘邓部在徐州西南面仅仅六个纵队约12万人,频频威胁陇海线,徐州号称有80万人,应集中徐州的主力部队向西南方向集结,与东进的黄维兵团12万人汇合,就有可能将刘邓一举击溃甚至是全歼,这样既可解除后患,又能够引得粟裕分兵来救;双方总兵力是60万:80万,粟裕本来就兵力不足,再分兵救刘邓,只要黄百韬能守7-10日,届时破击刘邓后再挥师北上,与黄百韬里应外合,此围必解。站在杜聿明角度分析,再不济,粟裕吃掉我黄百韬11万,我吃掉他刘邓12万也是个平手,也要比让粟裕先吃掉黄百韬、再与刘邓联手来打徐州强得多。但刘峙怎么想呢?围魏救赵方案好是好,但邱李东进是蒋签字同意的,不按此执行出了事谁负责?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故当即命令邱李东进。不是说好了杜负责军事指挥吗?怎么关键时候刘抢了杜的军事指挥权来命令邱、李了呢?可见蒋的用人授权之失败。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淮海战役观后感1000字】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与淮海战役观后感相关的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