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意不适全诗解释(向晚意不适,驱车登丹霞!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向晚意不适,向晚意不适全诗解释?

前言

继续读吴乔的《围炉诗话》,关于比兴,吴乔提到:

诗之失比兴,非细故也。比兴是虚句活句,赋是实句。有比兴则实句变为活句,无比兴则实句变成死句。许浑诗有力量,而当时以为不如不作,无比兴,说死句也。《围炉诗话》

大意是,作诗不用比兴,可不是小事情。例如许浑作诗,不如不作,没有比兴的诗多是死句。

一、唐诗六义

说起诗经,离不开风雅颂赋比兴,吴乔则认为,这也是唐诗六义:

问曰:“唐诗六义如何?”答曰:“《风》、《雅》、《颂》各别,比、兴、赋杂出乎其中。《围炉诗话》

先说一下《雅》、《颂》:

後世宗庙之乐章,古之《颂》也。三代之祖先,实有圣德,故不愧乎称扬。汉已後之祖先,知为何人,乐章备礼而已,不足论也。

求《雅》于杜诗,不可胜举。而如王昌龄之‘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韦应物之‘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王建为田弘正所作之《朝天词》,罗隐之‘静怜贵族谋身易,危觉文皇创业难’,皆二《雅》之遗意也。《围炉诗话》

《风》、《雅》、《颂》其实是诗经体裁的分类。

《颂》是宗庙祭祀之诗歌。

其中《雅》分《大雅》、《小雅》, 《大雅》多是贵族文人之作,《小雅》有部分民歌。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还有表达现实朝政的不满并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因此吴乔举例了王昌龄、韦应物、杜甫、王建等人 。这些人官职大小不同,但是在当时还是属于上层阶级的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因此被认为有二《雅》之遗意。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出自于各地的民歌。其中有爱情、有思乡、有思征人,以及反压迫、反欺凌的内容。

而赋、比、兴,则是表现手法。

二、赋比兴的区别

关于赋比兴,吴乔举例说明:

《风》与《骚》,则全唐之所自出,不可胜举。‘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兴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比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赋也。”《围炉诗话》

这里的风骚,是指诗经和离骚( 代表楚辞)。古人论诗,以带有风骚的基因为荣。

吴乔从唐诗中分别挑选了三首诗,以区分赋比兴的不同。

1、兴

第一首是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先写景物,然后自然地由物转到人物之情,即吴乔所说的“感物而动则为兴”。例如《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比

第二首说比,举例的是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是景物,象征着晚唐的时局,也有诗人自怜之意。

夕阳是用来作比喻的喻体,比喻有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如花如海。比喻大致分三类:明喻、隐喻、借喻。诗词中的比,经常不见主体和(或)比喻词,因此大多是隐喻或者借喻。起到比喻和象征的作用。

吴乔解释比:托物而陈则为比。利用喻体来说明叙述主体的事,就是比。

要注意的是这个主体,未必是一件事物。钱钟书《管锥编》指出:“比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例如李商隐的夕阳,可能比喻晚唐,也可能比喻诗人自己,或者我们不知道的其他主体。

3、赋

直接描述就是赋,吴乔说“赋为直陈….《雅》、《颂》多赋,是实做”,并以《次北固山下》为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赋,是直接描写。大家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古体的叙事诗大多是赋,例如《花木兰》,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等。

不过这首诗也有兴,前面六句写景都是赋,尾联抒情就是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比兴的重要

吴乔认为唐诗多用比兴之法:

大抵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雅》、《颂》多赋,是实做;《风》、《骚》多比兴,是虚做。唐诗多宗《风》、《骚》,所以灵妙。

诗之失比兴,非细故也。比兴是虚句活句,赋是实句。有比兴则实句变为活句,无比兴则实句变成死句。许浑诗有力量,而当时以为不如不作,无比兴,说死句也。

所谓实做,就是直接描述的“赋”,诗经中的《雅》、《颂》大多是赋体。而诗经中的《风》与屈原的《离骚》则常常使用比兴之法,比兴之法相对婉转,引发读者的联想,是虚做。唐诗大多学习《风》、《骚》,是虚做,所以灵动巧妙。

作诗不用比兴,并不是小问题。赋和比兴结合,死句变活句。只有赋,没有比兴,如同死句。这里,吴乔拿许浑做例子。许浑是晚唐诗人,喜欢创作律诗,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例如《咸阳城东楼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这首诗写景较多,即通篇用赋体,但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唐诗名句,大多数人认为有比兴之意。

吴乔说许浑诗”不如不作“,出自于孙光宪的《北梦琐言》。

世谓浑诗远赋,不如不作。非言其无才藻,鄙其无教化也。《北梦琐言》

注:浑诗远赋,许浑的诗,李远的赋。

吴乔认为,孙光宪所说的无教化,就是缺少比兴。

结束语

按照吴乔的认识,唐诗六义,出自诗经,即: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而赋比兴是不同的表现手法。直陈于笔舌为赋,感物而动则为兴,托物而陈则为比。

简单来说,赋是直接叙述描写,比是比喻,兴是因景物而生发情感。平时作诗,当然离不开赋,但是加入比兴,诗歌就灵活生动很多,令读者产生联想。

@老街味道

吴乔围炉诗话,七律创作中情景安排,死法与活法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向晚意不适,驱车登丹霞!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网友提问:

向晚意不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向晚意不适」的「向」的繁体字应该怎么写?

优质回答:

古代关于窗子很有意思,朝天开的叫“囱”也写作“囪”这个字后来加穴成“窗”,意义也扩大成泛指窗户。在前面的叫“牖”。贾谊《过秦论》“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意思是“陈涉是用破瓮堵窗户用绳子当门锁的人”意思是陈涉出身贫穷。特别的,“向”说文解字解释为“北出牖也”,就是“朝北开的窗子”。因朝北开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室内通风。但冬天一到,老北风直往屋里灌。必需堵起来。《诗经》“塞向瑾户”。意思是把朝北的窗户堵住,并且抹上泥以保暖。

随着时代发展,“牖”和“向”这两字的意义逐渐归并到“窗”的义项里。而窗却又派生出几个异体字如“窻、牕、牎”等。所以“向”只在上面所举的《诗经》里出现了一次,其他典籍上很少有独立使用“向”字且用到它的本义的。

嚮,是“面向、朝向、从前”的意思。从“向,鄉声”。这个字很常用,典籍中有以“鄉”代“嚮”的通假字。鄉在现代简化为“乡”。《孟子》“乡为身死而不受”。

其他网友观点

向在这句诗里的繁体字应该是这个“曏”,向晚意为临近傍晚之意,含时间的描述,应该是这个日字头曏,这个日字头比较扁平,你要说成是个“曰”字头我也没意见。

如果是表示方向的话,应该是这个“嚮”!

与向晚意不适相关的文章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