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清明》古诗赏析?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这是唐诗宋词品鉴的第163篇诗词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祖居在长安樊川,世称“杜樊川”。官至中书舍人。在晚唐的诗坛上享有盛名,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注释解说: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⑵纷纷:形容多。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⑷借问:请问。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凤台山一带。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全诗解释: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不免有些疲劳和伤感,只好借酒解愁。请问牧童哪里有酒家?牧童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杏花村。
品鉴鉴赏:
壹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贰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叁
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肆
再回到“纷纷”二字上来。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中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伍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陆
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说出是向谁问路的。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是否答话了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柒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读者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捌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玖
这才是诗人和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笔者小札: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清明,人们只记得清明扫墓祭祀、缅怀祖先,这只是其一,今天在这里就浅谈下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清明节的节俗丰富,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清明节气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这些国家的清明节与中国的传统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别:民俗;编号:Ⅹ-2)
以上就是小编关于【《清明》古诗杜牧原文】的分享,希望对你有用。
网友提问:
《清明》古诗,《清明》古诗赏析?
为什么杜牧《清明》是一首争议性比较大的古诗?
优质回答:
谢邀!
真实的解释
有一首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在小学三年的语文课里都学过了。
这首诗的大意如下文:
清明
常言说:清明难得晴。
这不,这一年,清明时节,又下起雨来。作者趁着雨停,驾着车子,带领领家人,来到偏僻乡村老家,走在小路上,去荒郊野外的坟地,去给仙逝的老人添坟上土,扫墓烧纸。
在回来的时候,天已经接近中午,他们踏着泥泞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车子,累的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他们感到饥又饥,渴又渴的,就想借酒消愁解乏,正在此时,看见地里有一个放羊的孩子。
作者停下车子,大声喊道:“牧童你好!我们是行路人,又累又饿的。
这里是否有酒馆饭店?”牧童一边吆喝着羊,一边举起手来,指向远方的一个村子。作者暗想:那不是杏花村嘛,如今也有酒店啦!并说:“谢谢了!小朋友。”于是,作者上了车子,来到杏花村的酒店。
由于杜牧的诗集中,没有这首诗,而且还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1、七言句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三字句
清明
清明节,雨纷纷,
路上人,欲断魂。
问酒家,何处有,
女童指,杏花村。
3、四言句
清明雨淋,路人断魂。
酒家何处,去杏花村。
4、五言句
清明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所以,很多人认为这首诗不一定是杜牧的作品。
无论如何,这首诗也是小学生启蒙的好诗。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杜牧《清明》原本是一首无可争议的诗,无论在格律上,意境上都是上品。将她好好二十八字绝句减去个字,还说什么是“诗医”将她吃泻药,泻得面目全非(七绝变成了五绝),骨瘦如柴了。生生把个健健康康,粉面含春的窈窕淑女变成个半老婆娘,又是何苦呢?我认为哪一句的两个字都去不得。“清明时节雨纷纷”去“清明”变为“时节雨纷纷”意欲惜墨如金,去挖题曰借题发挥,这强词。没有“清明”作主,“时节”何以立足?可以是谷雨时节,立夏时节,更可以是所有的时节;没有“路上”则“行人”可以是船上,车上,街上了,如是也就不会“欲断魂”了;若无“借问”,“酒家何所有”岂不是自问了?同时借问既接地气,又讲礼貌,几乎是全国各地古往今来问路的必要客套。更是意境之需;如无“牧童”又是谁“遥指杏花村?可以是老头,桑女货郎,樵夫总得有个主儿吧?总之,我认为争议者无非有点文人相轻的酸味。
其他网友观点
谢谢邀请。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家喻户晓,几千年来口耳相传,脍炙人口。但确实存在许多争议,还都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争议一:作者的真伪问题。
虽然我们读到的书籍都将这首诗的版权归于杜牧,但是在学术界,关于这首诗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主要原因是最早的唐人编撰的杜牧作品集《樊川文集》以及《外集》、《别集》,都没有收录这首诗,相传文集的编撰者裴延翰是杜牧的外甥,可见,至少他身边的人是不知道杜牧写过这首诗的。
其实,在唐宋两朝的诗集中,这首诗一直是无迹可寻的,直到明代以后,它才声名鹊起,逐渐传世。所以专家们觉得这个轨迹十分蹊跷,于是有人就怀疑,这不但不是杜牧的作品,甚至有可能不是唐朝的作品。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它是唐朝另一个著名诗人许浑的作品,但是也找不到合理的证据。所以,这便成了一个诗学界的学术悬案。
争议二:杏花村的真实坐标。
“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到底在哪儿?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就显得有些复杂了。
首先是学术界。他们争论的主题是“杏花村”是虚写还是实写?有人翻阅统计了唐宋两代700年间的诗集,发现写到“杏花村”字样的诗文大约有28处。其中宋人方回的《上南行十二首》中有“此村名杏村,杏花果安在”的句子,这是明确的实写,其余作品里的大多为虚写了。
由此,学者们基本认为这里的“杏花村”也应该属于一种虚写。
但是,政商人士就没有那么理性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19个地方名叫“杏花村”。
80年代经济大潮以来,为了争夺广告效应,“杏花村”们纷纷卷入专属之争,其中争抢得最厉害的当属山西汾阳和安徽贵池,都是酿酒的好地方,都想借着杏花村宣传自己。
这样的争论,赋予这首传统诗歌更丰满的现实意蕴。
争议三:作品的质量问题。
众所周知,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名篇,但是明清时期就有学者对它的行文提出了异议。如谢榛在他的《四溟诗话》中就说“此作宛然入画,但气格不高”,要将后两句改为“酒家何处有,江上杏花村”,方显盛唐格局。
也有一些人认为此诗啰嗦不堪,多处重叠累赘,不够精炼。清人纪晓岚就曾将它从七言削为五言。诗云:“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但不过博得时人一笑,终究没有流传太远。
尽管有林林总总的争议,但无论如何,都是遮掩不了这首诗的光芒。
好诗永远都在流传的路上。
其他网友观点
简单说几点这首诗的争议;这首诗最早来自南宋的《锦绣万花谷》最开始诗没有作者,是福建书商加上杜牧的名字,诗风不像杜牧,更像白居易的作品,还有人认为不像唐诗,,更像宋代诗作。这首诗没被收录入杜牧的《樊川集》,在《全唐诗》中也没有它的遗迹。先阅读这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明代大诗人,诗评家谢榛认为这诗的评论是“宛然入画,但气格不高”。明代其它诗评家评论是有点啰嗦:一,标题己有“清明”第一句还写上“清明”,绝句一共才28个字,头两个字浪费了。二,“行人”已说明在路上了,第二句开头还写“路上”。三,既然已经问出“酒家何处有”,何故还“借问”呢!四,“遥指杏花村”还规定牧童来指,这就没有必要了……。批评好事者把诗改为:“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这样看似紧凑了,但怎么看,我还是觉得原诗七绝好。明代诗人和学者认为“清明”这首诗写得不好,主要是因为他们用他们的标准强行加到前人的诗上面,谢榛以“气格”的高低判断,认为这首诗写小苦闷,小烦恼。但人生就有小烦恼,小苦闷。这首诗拥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读惯这首诗诗的人,再看明代家的评论,诗的修改,反而觉得可笑了。
其他网友观点
谢邀!
应无争议清明句,只是唐韵渐消沉。
其实争议并不大(不知题主从何处看到了这个观点,至少我没有看到)。
主要是后世人对风格产生了一些主观的看法。
明朝有一个叫谢榛的人,写了一本《四溟诗话》,在书里,他说 杜牧七绝《清明》“宛然入画,但气格不高”,说有人将这首七绝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改成了五言,“酒家何处是,江上杏花村。”并且认为显得有盛唐格调,同时他自己改成了另一种打开模式,也是五言,即“日斜人策马,酒肆杏花西。”还做了一个评语:不用问答,情景自见。
我们分别来说这三个观点。
一,盛唐格调。
这个评论是对的,写诗容易,写出唐诗风格难,终其一生得一句便足以“死而无憾”,但却从未有人推崇“晚唐诗”,因为晚唐时期,大唐衰弱,所以文人的诗作都显得有些不那么雄浑万丈,力拔山河。或清新,或委婉,或轻愁,由此得出晚唐诗的风格“风流”,由格调变成了情致,由豪迈变成了小资。当然,对于现代青年男女来说,更喜欢晚唐诗作。对杜少陵不感冒,反而喜欢杜牧之李义山甚至花间词。
偏爱只是喜好,却不是真正的喜欢。因为喜欢吃毛肚的人,绝对称不上吃货。来者不拒,也只能说明胃口好,贪吃。只有尝尽百肴而自得其乐,方称之为美食名家。
二,酒家何处是,江上杏花村
不得不说,改得不错,确实有盛唐风韵,甚至可以看到对杜甫的致敬,但是诗中的问答模式消失之后,那种自然和清新,以及小小的洒脱便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怅然,生出了许多愁绪,宛若离家游子,或者是被贬的官员,总之少了欢快和怡然。
而且这种模式的诗句在唐诗中并不少见,但问答模式并不多,所以,以唐韵而论,此句胜了一筹,但创新而论,杜牧的原作强过百倍。
三,日斜人策马,酒肆杏花西
做为尾句同样很好,甚至很精彩,古韵横陈,不得不说一个好字,但问题仍然出现,这一句有斧凿之痕,让人觉得这一句下了功夫,用了心思,前前后后修改了许多遍。仅此一点,便和原诗差了一个境界。
原诗妙就妙在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而且不用典故,没有出处,仿佛随便一个人都能写出来,这才是难上加难的事情。类似的诗作还有贾岛的“松下问童子”(寻隐者不遇),同样是可遇不可求之作。
很多人在创作诗词时不喜欢李清照的风格,然而一旦让他们模仿一首,就知道难在何处了。
四,关于争议。
小可喜欢看诗话,同时特别讨厌所谓的鉴赏大辞典,因为这些所谓的辞典动不动就客观,公正,那幅丑恶的嘴脸有如贪官嘴里的清廉,让人恶心,令人作呕。
古人的诗话却不是这样,随处可见“我喜欢”,“我认为”,“我反对”,“我就觉得这首诗不好”,类似这种主观的,充满个人倾向和喜好的,甚至自以为是,自作多情,脸红脖子粗的评论,反而合我的胃口。
不论对错,何必论对错?
因为我们需要不同的声音!